湖南省衡阳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7.03-2018.03)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以传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为对照组,以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从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上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从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上看,观察组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从干预后看,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几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促进心理状态积极化,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影响
在基础性疾病覆盖率扩大的情况下,冠心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这种疾病的发生是因为个体生活作息规律不健康或者基础性疾病控制较差,使得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硬化所致的一系列病症。其临床症状为心肌缺血、心脏梗死、心绞痛等,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对于这种疾病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案,且以药物治疗的使用较广,效果也相对较好。但是,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其周期较长,很容易导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负性情绪滋长,从而限制用药结果。对此,临床认为,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我院临床工作中,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03-2018.03)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2];(2)患者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3)患者无精神疾病,能够配合研究开展;(4)患者及其家属签署对应文件。对照组中,有男女患者各有29例、26例,年龄在44~79岁之间,平均年龄(58.30±5.21)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12±1.02)年;观察组中,有男女患者各有30例、25例,年龄43~79岁之间,平均年龄(58.12±5.32)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32±1.04)年。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意义且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主要包含入院指导、环境护理、用药护理等内容;
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含的内容有:(1)心理状态调研与干预。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从而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在确定了患者的心态后,对其制定合理心理疏导策略。例如,以健康宣教的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之能够意识到治疗的作用,从而降低对治疗措施的排斥;以组织娱乐活动的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负性情绪等。(2)日常干预。在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就其对住院的满意度进行调研,了解患者对环境的一些需求,并且加以调整。同时,引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以清淡、低脂肪、低盐、低糖等为主;让患者保持良好作息规律,避免疲劳与损伤。(3)用药干预。除了需要监督患者遵医嘱进行用药外,还需要让患者意识到用药对自己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能够使之正确的面对不良反应。(4)运动干预。在患者心脏负荷足够的情况下,引导患者进行锻炼,以散步、打太极等相对轻松的为主,促进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与血液循环。
1.3 评价指标
采取我院自制的患者调研表,其中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了解,其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个方面着手;对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调研,总分各为100,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状况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分析,其中,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病程、年龄等计量资料以()表示,经t检验;男女患者比例、依从性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上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从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上看,观察组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从干预后看,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几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n,%)
3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一种心脏疾病,其在发生后,会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危及其生命安全[3]。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十分注重其治疗与护理。传统护理措施内容呆板,缺乏人文色彩,在整个干预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依从性较差。相对来说,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疏导,保证干预的有效性,优化其依从性[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促进心理状态积极化,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重视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巍.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1):2101-2102.
[2]杨万千.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7,3(23):72-73+114.
[3]付明艳.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0):212.
[4]王玉.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浅析[J].当代医学,2017,23(19):176-177.
论文作者:胡永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状态论文; 焦虑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