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转换是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焦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运行论文,结构论文,焦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经济形势具有不同于以往的一些特点和新的矛盾,制约着经济运行的走势。由于结构转换仍然是制约宏观经济的焦点,未来经济走势将大大不同于以往经济运行周期的波动态势。我国现在面临着产业结构转换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最好时机。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我们认为,分析目前趋势要把握好本次周期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即本次周期的收缩期和谷底运行状态与上一周期有何不同。本次周期表现为谷底高位平台,收缩期也大大延长,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些特征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正逐步由传统的调控思路向新方式转换。目前的谷底不是传统体制状态下的经济萎缩。
我们通过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分析也可以发现不同于以往的迹象。宏观预警指数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已经止跌回升,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上扬。但是一季度各月宏观经济监测指数均为44%,连续三个月走平,构成一个明显的低谷平台。与预警指数趋势相比,经济启动明显滞后。两者脱节的现象说明,经济增长趋势受到不同于以往的因素制约。
我们再来考察一下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变动的状况。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一直处在缓慢下降通道之中,由过热趋向正常。其中,多数指标在1996年底或者1997年第一季度已经达到谷底,部分指标第二季度有回升迹象。
1.工业与经济增长。今年一季度GDP增长率为9.4%,比去年同期增长率略有下降。按照理论测算,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正常范围应该在8—10%,因此目前经济增长仍然处在正常范围之内。1994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长率一直缓慢下降,今年一季度降到最低点,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1.0%。今年4月份、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为11.9%,比一季度提高近1个百分点。由于一季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还不能据此认定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走出本次周期的谷底。与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目前的工业增长速度偏低。但是速度仅仅反映了工业部门的一个侧面,在速度下降的同时,工业经济结构正处在激烈的变动之中,运行质量也在向好的方面转化。
第一,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逐步提高,今年五月达到94.99%,比去年同期增长0.31个百分点;
第二,不同行业与产品的增长速度正在拉开差距。主要原材料工业开始进入较快增长,生铁、钢材、有色、化工原料增长幅度大都超过10%,有的达到20%以上。轻工产品中,彩电、相机、空调、冰箱以及纺织品都有较大增长。
很显然,处在经济波动的谷底,工业还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并且承受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任务和压力,其积极意义是很大的。
2.通货膨胀率。目前我国的物价指数水平及下降速度均超出了多数专家的预期判断。很多人认为,价格指数过低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并不一定有利。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价格指数与社会需求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物价指数偏低,一般表示社会需求不足。我国当前的价格水平确实标志着社会需求的一定程度的不足。但是目前的价格水平又不完全是受需求影响。还有一些更主要的影响因素:
第一,连续两年农业丰收,农产品供销形势好转,粮库充实,市场粮食及相关副食品价格不断下滑。加之国际市场粮价也在走低,对我国粮食价格有很大影响。在我国,粮食价格对整体物价走势的影响相当强,几次物价指数大幅上扬,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同理,农产品价格下降,也要影响整体物价水平的变动。只是这一影响的程度原先被人们忽视了。
第二,工业消费品市场约束力增强,消费品价格不断下调。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不断增强,我国主要消费品行业普遍出现买方市场,由供给短缺转为供给过剩或者相对需求不足。其中主要耐用消费品彩电、冰箱、洗衣机、自行车等比较明显。供给过剩成为各主要行业的基本特征。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多数工业品价格水平偏高。主要因为前些年放开大部分消费品价格时,由于价格机制不健全,放开的商品价格在成本推动下大幅上升。现在耐用消费价格下跌也是价格体系比价向正常水平复归的体现。如果进行国际价格水平比较,我国相当多的农业产品及耐用消费品现在并不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甚至有些产品的价格水平已经超过国际市场价格水平。
3.居民收入与就业。1996年城市居民生活费收入同比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比1985—1995年平均增长率5.9%低2.6个百分点。这也是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最低的。导致居民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停产半停产,下岗待业职工大量增加所致。据统计,3月末城镇职工人数为14704.8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39.1万人,降幅为0.2%。其中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下降4.1%,同比减少124.1万人;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大量增加,已经超过900万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6%左右。
4.社会需求。(1)投资需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规模近年一直处在调整阶段。1993年曾达到44.1%增长速度。近年逐步由过去过热的投资需求转变为正常范围。199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9.5%。1997年投资增长继续下滑,一季度为13.9%。4月份为15.0%。这一水平虽然大大低于本次周期的平均水平,但仍然有其合理性。(2)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一直处在下降状态,目前仍处于谷底,但是今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6%的水平也还不低。(3)进出口。4月份,我国外贸增长势头强劲,进口与出口同比增长分别为29.7%和11.9%,进口更是扭转了今年一季度负增长的态势。1—4月贸易顺差已达102.9亿元。总之,我国目前社会需求水平仍然可以认为处于正常范围。
通过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变动状况的分析,我们认为:1.当前经济运行虽然处于谷底,但是经济增长仍然保持着相当的活力。2.判断社会总需求状况的各项指标存在彼此矛盾的地方,供给短缺与需求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例如,从工业生产增长率处于偏低水平;通货膨胀率降至低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下降;就业状况不理想等指标的表现,似乎可以认为需求不足。而从消费与投资两项主要需求指标看,增长率仍然不低。说明社会需求在具体内容上基本维持了比较高的增长。
总之,当前宏观经济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总量需求不足,但是并未严重到必须从总量上放松控制的地步。矛盾主要表现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错位,即供给短缺与需求不足并存。结构失衡仍然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我们知道,适度的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市场机制发挥正常自调节作用的基本条件。问题在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可采用哪些有效的调节措施。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二、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转换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面对的重大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产业结构问题还与体制及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转换还与体制转轨进程密切相关。随着宏观经济总量问题的淡化,产业结构矛盾在我国日益突显出来。很显然,结构问题也制约着经济运行的趋势。由于各种结构转换与调整目前均处在大幅度变动区间,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不容低估。
(一)结构转换对经济趋势的影响
1.三次产业结构。
一般认为,三次产业结构的转换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长期变化趋势。在短期或年度分析中意义不大。但在我国情况又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面临重大就业问题,导致近期出现第三产业加速发展趋向。因此这一结构的变化对经济走势有较强的影响。在本次运行周期中,三次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波动,曾经出现较为剧烈的波动。主要表现为:1990—1993年第二产业加速增长,比重由40.61—47.43%;1993—1996年第二产业增长趋缓,比重由47.43—48.89%。同期,第一产业结构变动先是加速下滑,1993年以后变动趋缓;第三产业结构比重是先升后降,变动平缓。
我们再看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这是近几年第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比重中第一次上升,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一次下降。
我们认为,这一趋势近期还将延续下去。这是因为,由于工业结构转换和国有企业产权重组,大量国有企业的冗员和下岗职工将逐步从原行业和企业中转移出来,其中多数人员的重新就业方向将是第三产业各有关部门。第一产业长期滞留的多余劳动力相当一部分也将转移到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潜力又是最高的,必然要为近期就业压力的缓解承担较多的责任。所以第三产业近期的增长将会出现加快的趋势。相对于GDP的增长,第二产业的贡献度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会略有上升。这一结构的变化,会造成宏观经济监测景气指数的部分失真。在近两年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与GDP增长率走势的对比中可以发现这一变化,即前者增长率的下降速度要大大超过后者。
1997年第一季度第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2.工业结构。
随着结构转换,工业内部的几大板块也在发生较大变化。
第一,所有制结构。所有制结构在改革以来出现了大幅度转换。国有比重逐年下降,而非国有比重则逐年增长,并承担了近年来经济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所以尽管国有经济面临较大困难,工业经济仍然能够维持较高增长。随着加快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以及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横向兼并的推进,利用较少增量投资激活较多呆滞国有资产将是近期投资动向的新特点。这将盘活大量呆滞的国有资产,从而对工业增长带来良性刺激。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更新改造投资比重会大幅度增加。据统计,今年二季度以来,乡及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更新改造投资增幅超过基本建设投资增幅。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国有以及国有控股工业增长速度将随着国有呆滞资产的盘活而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第二,在工业增加值中,乡及乡以上企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其中1980年86.90%,1985年83.30%,1990年78.12%,1995年72.25%。十几年共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其中,1980—1985年下降3.6个百分点,1985—1990年下降5.18个百分点,1990—1995年下降5.87个百分点,近年有加快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近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乡以下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虽然工业增长在主力军之外有了更多的替代力量,但是工业经济结构中部分企业小型化、分散化趋势在一定时期之内难以避免。
3.地区结构。
地区结构与宏观产业布局的协调问题,近年来日益突出。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增强,市场约束条件的强化,多年以来的产业结构分散化趋同化问题逐步趋向缓解。但是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多年重复建设盲目铺新摊子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大部分仍然以亏损企业和呆滞资产形式停留在各地区和各行业内部而有待退出。地区结构的转换对宏观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不明显。
4.行业结构。
工业内部各行业也出现了较为剧烈的此起彼伏的变动。目前值得注意的主要有家电行业、主要原材料工业以及列为支柱产业的一些相关行业,由于目前我国工业增长处于谷底,因此,选择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央与地方经济发展关注的焦点。例如,各地区增长速度逐步拉开差距,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有较强的支柱产业和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汽车与房地产业由于制约因素较多,现在还难以承担支柱产业的重任。必须有国家产业政策的强力引导以及宏观配套措施。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主要原材料工业目前增长速度都相当高,这与经济周期的即将启动有密切关系。
5.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当前的变动趋势必须关注。固定资产投资代表经济增量的变动。它近期的变化,反映了产业结构转换的基本需求情况。目前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总量的增长基本处于较低的增长水平;其二,为适应企业更新改造、资产重组和兼并的需要,改建与更新改造投资比重将有较大提高;其三,以适度的投资增量为结构调整和盘活存量资产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主体在资本集中与积聚的能动作用,现在国有呆滞资产中的相当部分有可能成为未来资产增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趋势最近出现新的动向。1997年第一季度更新改造投资增幅达到24.1%,比同期基本建设投资增幅14.4%高出近10个百分点,远远超出过去更新改造所占比重。说明投资方向正在向有利于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方面转化。如果这一趋势成立的话,投资分析有一些新的特点需要注意。其一,投资增长系数提高。即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发生正向变化。其二,投资规模与项目规模关系发生变化。只有充分考虑新情况新变化,才能正确评价投资总量与规模的变化。
(二)结构转换目标与机制
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的形成、变化与延续,并不仅仅是结构自身的问题,它与产业政策、社会与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结构转换也是一个关联较多的系统工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当前结构转换的目标任务主要有以下三项:
其一,调整产业结构比例;
其二,重塑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关系;
其三,再造产业结构的转换机制。
产业结构的转换目标短期内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产业政策引导下,逐步完成。但是对产业结构转换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中的经济矛盾与规律,有助于我们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把握。
三、趋势与对策
(一)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正处在“萧条”与复苏的景氕转折时期。宏观需求总量虽然略有不足,但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对经济增长不构成大的压力。而且适度的需求不足可能将是我国引导产业结构转换的最佳时机。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经济运行转折与结构转换并存,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行。国家产业政策应该主要关注在合理引导产业结构转换上。制约结构转换的矛盾主要有,国有企业资产的封闭与固化;金融领域风险加大;市场培育与建设长期滞后;劳动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等等。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宏观经济软着陆的成功,工业部门内部各行业与各个企业的差距与优劣逐步拉开,企业兼并成本也大幅度下降,正是推动新一轮企业兼并以及产业结构转换的最好时机。政府应该把握这一动向,为国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为推动体制深化改革和增长方式转换创造条件。
今年时间已经过半,全年经济走势会怎样?我们认为,在结构变动相对剧烈的期间,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变化以及非规范因素日益频繁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已经逐步脱离了传统惯性趋势,这恰恰是体制转轨质的转变的开始。从各项指标的变动看,今年经济走出低谷是很可能的。但是,由于启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手段受到市场机制日益强化的制约,例如投资约束条件日益强化;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转换的顺利进展。因此,新的经济周期启动不会马上以快速上升开始,从图形上看,与上一周期收缩期曲线相对应,新的经济周期上升期运行平缓,周期拉长;由于产业结构转换需要面对诸多困难,经济运行会交替出现不规则小幅变动,逆周期变动,等等。由于产业结构转换与体制并行,延续时间较长,新的经济周期峰顶将可能延续到世纪之交前后出现。
(二)建议与对策
积极推行企业产权重组和结构调整。在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用好国有资产增量的同时,要重点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果断地实行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解决国有资产优化配置问题。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企业组织结构、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要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主要依靠现有企业的兼并、收购与破产重组,推动国有企业向高效益领域转移。按照国际经验,当宏观经济处在萧条与复苏的转折时期,是企业兼并的最佳时机,政府应该正确引导企业兼并行为,坚决克服阻碍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行为,坚决防止“拉郎配”和“假破产、真逃债”行为。
当前物价指数大幅下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造成生产者经营困难加大,市场竞争加剧。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应该注意保护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例如,由于农产品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下降,许多地方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各地应该严格执行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减轻农民社会负担,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再如,由于部分行业企业严重供过于求,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降价竞争,甚至不惜赔本竞争。由于目前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资源配置与要素流动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而破坏生产力。因此由政府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和价格管制是必须的,从而为企业和生产者创造适度竞争的环境。
标签:宏观经济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周期性行业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