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应用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共有8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疗,对其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43例,分别给予运动康复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LVEF、LVEDD、LVESD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F、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应用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后,可明显改善其心功能,促进病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心衰;运动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223-02
心衰即为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指心脏功能降低,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导致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过程属于慢性过程,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功能丧失程度,极大的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且多数老年人合并至少一种基础疾病,导致增加了心衰发生的可能。老年人患有慢性心衰后,不仅会出现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甚至影响其生活能力,因而临床治疗患者时,还要注重护理工作的开展。传统护理方法中,并未注重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使护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指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应用运动康复护理后,护理效果可明显升高,患者生活质量也能有效改善。因此,我科即将运动康复护理应用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6月—2018年6月,共有8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在我科接受治疗,男51例,女35例;年龄57~83岁,平均(65.8±2.6)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3.4±0.5)年;心功能分级:Ⅲ级63例,Ⅳ级23例;原发病:冠心病35例,心肌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退行性心瓣膜病8例,心肌炎5例。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2)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近期内未使用过,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未应用过;(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肾功能不全;(2)伴急性心肌梗死;(3)伴不稳定型心绞痛;(4)低功率运动负荷出现严重的心肌缺血(<2代谢当量或<50W);(5)血栓性静脉炎;(6)新发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对其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43例,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负责,包含洗脸、吃饭等日常起居的照料,用药指导,治疗指导等,同时给予患者基础的健康教育,如发病原因、注意事项、护理目的等,提升患者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运动康复护理,运动训练方案由专家以患者个体情况为依据针对性的制定,具体如下[1]:(1)对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入院后,嘱咐患者要卧床休息,并在护士指导、帮助下开展运动训练,训练内容包含床边站立训练、移步训练、步行训练,每天进行3~4次,每次5~10min,运动量、运动时间视患者病情逐渐的增加,同时还要护理患者的日常生活,包含练习床旁用餐、坐椅、自行大小便,患者沐浴时,先指导患者进行坐浴,逐渐的向自主洗浴过渡,当患者心功能恢复至Ⅱ级后,休息保证情况下,室外散步每天进行,步行距离500~1000m/次,自行步行上楼1~2层/次,每天2次,且健身操、太极拳等娱乐活动也可组织患者适当开展;(2)对于心功能Ⅳ级患者,入院后,告知患者绝对卧床,由护理人员被动运动全身关节,每次5~10min,每天4次,并逐渐指导患者主动运动全身关节,最终实现在护士帮助下患者可进行下床训练,运动量、运动时间均依据患者病情适当增加,另外,日常生活中的洗漱、进食等活动均指导并帮助患者在床上完成。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后评价患者心功能,指标包含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患者出院前,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自制生活质量评分表,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LVEF、LVEDD、LVESD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1.7±3.4)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80.6±4.7)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慢性心衰可导致心肌病变,减弱患者心室功能,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其心脏承担过重的容量负荷,或长期压力,进一步减弱心肌收缩力,且正常心排血量也无法维持,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2]。临床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时,一直十分注重护理工作的开展,不过常规护理更多的是强调患者卧床静养,这不仅容易影响患者的身体素质,降低机体免疫力,甚至会进一步增长消极情绪,打消患者治疗积极性,最终造成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大量学者主张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要进行适当的运动,既使其机体免疫力提高,又使治疗生活、精神生活丰富,进而提高治疗效果[3]。本院应用运动康复护理后,除基础的常规护理,还根据患者病情、心功能分级等制定个体化的运动训练方案,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而且经治疗改善患者心功能后,也会同步调整运动训练方案,使护理及治疗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效果较好。
综上,临床护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时,开展运动康复护理后,治疗效果可显著提高,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沈英.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影响研究[J].人人健康,2016(18):177+183.
[2]陈妍杏,韩花.探讨将运动康复护理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0):52.
[3]江雪英.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4):108-109.
论文作者:杨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衰论文; 老年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