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康生活水平的测量尺度与标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活水平论文,尺度论文,小康论文,测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的通用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小康生活水平的测量标准,建立了由20个指标构成的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
关键词 小康生活水平;标准;指标
社会发展已逐渐成为与经济发展相平行的一个概念,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较大区别,总的说来,经济发展是以“物”为中心的,即是以物质资料的社会扩大再生产为中心,解决好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之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其目的是不断地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扩大社会财富的积累。社会发展则是以“人”为中心的,即是以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资料的需要为中心。显然,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物”是为“人”服务的,这是二者之间最本质的关系。当然,为了维持和促进物质资料的社会扩大再生产,又必须以适度人口(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社会扩大再生产为前提条件。
综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次序和目标,最终总是要体现在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因此,应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制订若干的社会指标或指标体系,作为测量和评价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关系的尺度和标志,以便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探求调适的途径和措施,使其得以保持协调发展的前进方向。
一、社会发展计划与社会指标
我国于1981年开始制定社会发展计划,当时在计划中列出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推行计划生育等项目。从1986年开始的“七五”社会发展计划中,又明确提出要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计划期内要培养出500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平均增长4%到5%;并且提出要加强政治、思想、道德为主的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以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更进一步明确地提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实现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在这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我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并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历史阶段。
社会指标一词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雷蒙德·鲍尔所著《社会指标》一书。他指出,社会指标是一种量的数据,它是一套统计数据系统,用来描述社会状况的指数,制定社会规划和进行社会分析,对现状和未来作出估计。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研究和应用社会指标的理论和方法。国家统计局于1983年制定出一套我国最早的社会统计指标体系。此后,包括宏观方面和专题方面的社会指标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也在多层次、多方面迅速推广发展。
当前,为了了解和研究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在本世纪末能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现状和进程,就需要研究并制订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指标体系及测量标准,用来作为进行描述、解释、评价、对比和预测的依据,以便从总体上和主要方面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作出应有的评价和估计,从而为决策和计划部门提供重要的社会信息和科学依据。
二、小康生活水平测量标准
在我国,小康生活水平是个特定的概念,具有其特殊的涵义,应从多角度、多层次加以考察并界定其定义。首先,由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是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等作为划分不同贫富程度的依据和标准的,如世界银行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划分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等。鉴于这是国际上通用的划分标准和依据,为了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应以此作为参考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实现为一种重要依据,按贫富程度的不同把生活类型可划分为贫困、温饱、小康、比较富裕和富裕等五种类型。在这里,小康型属于中等收入水平,或者说,它是相对于温饱型和比较富裕型的中间生活水平,即它的高限接近于比较富裕型的生活水平,而其低限仍接近于温饱型的生活水平。小康生活水平只是表明我国各地区、城市或农村在一定经济发展条件和历史阶段中的一种平均水平。其次,就小康生活的内涵和范围而言,它涵盖了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但是,在对小康生活进行测定时,应以测定生活水平为基准,这是因为,划分生活的贫富程度主要是就生活水平而言的。这就是说,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主要表明在生活资料更加充裕、消费结构更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丰富充实、健康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等诸多方面。
对小康生活水平的界定,除了上述这些质的规定性外,还必须明确其与温饱型及比较富裕型生活水平之间的数量界限,即量化标准,这对测定小康生活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操作意义。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中,第一步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和确定从贫困型转向温饱型的数量界限。对此,世界银行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中曾作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按照世界银行发表的以贫困问题为主题的《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所提供的研究结果和数据资料,贫困线的下限为275美元,上限为370美元。根据这个标准和依据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如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也应把275美元以下者作为贫困型,275美元至800美元之间者为温饱型。依这种划分的数量界限为标准,据世界银行提供的1990年统计资料,属于温饱型的国家有:印度(350美元)、肯尼亚(370美元)、印度尼西亚(570美元)、埃及(600美元)和菲律宾(730美元)等,我国也列入在其中(370美元)。
现阶段一个关键性的分组是从小康型转向比较富裕型的生活水平类型。何以把进入小康水平临界线定为800美元呢?据北京市最近公布的到1997年底实现小康目标的指标体系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3600元(现价),按人民币与美元1:8.5的汇率匡算应为人均1600美元。从经济发展水平和近期的历史资料观察,北京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上海市而居于前列。因此,全国实现小康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北京市的目标折半(800美元)匡算是可信的,也是我国人民早已认同的。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中,还提出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要达到3000美元以上(这是参照英克尔斯提出的现代化标准而拟定的)。这样,就制约了小康型生活水平的数量界限应在8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1990年已经达到这种生活水平的国家有:危地马拉(900美元)、喀麦隆(960美元)、泰国(1420美元)、伊朗(2490美元)和匈牙利(2780美元)等。由此可归纳制定出下列不同生活水平的分类标准,必要时便于作为国际间对比和参考之用。
表1
不同生活水平分类标准(美元)类型
贫困
温饱
小康
比较富裕
富裕标准
<275
275~800
800~3000
3000~6000
>6000
综上所述,小康生活水平的操作化定义可界定为:小康生活水平就其贫富程度而言,它是相对于贫困和富裕之间的中等生活水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条件下,是对各地区、城乡贫富差异综合平均的一种表现,其数量标准拟定为800美元至3000美元,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平均水平是对贫富差距拉平并抽象化的结果,只有逐步缩小这种差距,这一平均水平才具有更充分的代表性而被认可。我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从局部看,有的省、市可能率先达到小康水平。例如,上海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91年已达6675元,按现行与美元兑率折算约合785美元,列全国首位,而贵州省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89元,约合105美元,目前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应当看到,从全国范围来说,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并非易事,实现小康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小康生活水平的指标体系
小康生活水平具有宽泛的涵义,在进行测定时不能只用一、二个指标加以衡量,而且在应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恩格尔系数(联合国曾采用的标准)进行国际间的对比时,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如价格体系、福利政策、家庭的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这就需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另行制订一套适用于专题研究的测定小康生活水平的社会指标体系。在这方面,国内一些地区、实际工作部门和研究机构,正在开展广泛的研究,其中,国家统计局城乡调查队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了适用于全国、城市和农村的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课题组也分别研究制定了用来测定全国(60个指标)、城市(53个指标)、农村(49个指标)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其特点是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描述小康社会的全貌,且已应用数据资料进行了操作,其成果公布后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本文在这里提出的测定小康生活水平的社会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宏观层次着眼,既适用于全国小康生活水平的测定,也适用于国内各省、自治区等地区对小康生活水平的测定。同时,还考虑到这套指标体系既适合于全国的和各地区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必要时也可作为进行国际间对比的一种参考。这套指标体系的另一个特点是把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进程,与实现小康水平的现状和目标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套指标体系的框架和测定标准见表2。
表2 小康社会指标与测定标准序号 指标
标准
标准依据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800美元
目标2
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15%3
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40%
国家统计局4
非农业就业中占就业人口的比重
>70%5
人均年收入
1400元
国家统计局6
农民年纯收入
1100元
国家统计局7
人均住房面积
15.5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8
人均日摄取热量
2600大卡
国家统计局9
人均日摄取蛋白质
75克
国家统计局10 恩格尔系数
<50%
FAO11 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重
10%12 中学生入学率
>50%
国家统计局13 人口净增长率
<1%14 平均预期寿命
>70岁15 平均多少人有一名医生
1000人16 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
100台
国家统计局17 每百人拥有电话部数
4部
国家统计局18 成人识字率
>80%19 人均订报刊数
0.11份
国家统计局20 享受社会保障人口占人口比重
40%
国家统计局
表2中标准依据除已标明的外,其他均为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所列的现代化标准。其中有些标准作了适当的调整,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现代化标准原定为3000美元,这应作为下世纪中叶我国的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本世纪末)拟定为800美元。
由于英克尔斯所列出的现代化标准,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中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基本上适合我国的国情,因而在考虑拟定我国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时采纳了其基本构架。其它指标大多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城、乡的实际调查提出后进行综合研究而拟定的。例如,“农民年纯收入”虽然与“人均年收入”有重复部分,但由于我国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很大,把这二个指标并列更适合于我国国情。
收稿日期:1994-10-28
1993年我国各领域社会发展水平前10名的地区
(徐庚摘自了望新闻周刊1995年第2期)
RESEARCH ON MEASURE STANDARD AND INDICATOR SYSTEM FOR OUR COUNTRY'S COMPARATIVELY WELL-OFF LIFE LEVEL
Wu Hanguang
(Beijing Economy and Trade 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ur country's economy,the planand objecuv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our country's progress in modernization,and by drawing the less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 common use and by combining our country's real condition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 standard of our country's comparatively well-off life level and sets up an indicator system which is made up of twenty indicators.
Key Words comparatively well-off life level;stardard;indic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