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趣味教学法是现阶段小学教育阶段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及提升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育中,教师应加强对于趣味教学法的认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最为合适的趣味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的鼓励及引导。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体育;策略
体育作为强健学生体魄,锻炼学生意志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每个教学阶段都必设的一个科目。而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较为重要的一个科目,在保证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方面发挥着尤为积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趣味教学法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的小学教学过程中。
一、小学体育实施趣味教学的意义
1.1帮助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受年龄因素影响,大多数小学生比较爱玩,自制能力较差,学习理解知识的能力较弱,而实施体育趣味教学,将小学生所喜爱的游戏活动等融入教学,不仅有效化解了上述困境,而且还能变劣势为优势,使小学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参与热情激增,学习效率自然有效提升。
1.2帮助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开展趣味体育教学过程中,必然免不了导入一些需要多人参与和合作的游戏活动,学生在共同完成这些活动时,需要集体努力、有效配合、通力合作才能达到目标,该过程中极大程度地培养与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都大有助益。
1.3帮助增强学生体质
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些年在我国各小学中,出现了不少的"小胖子",加之电子产品、兴趣班、补习班等对学生课余时间的挤占,导致学生严重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明显。而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趣味教学,能够使学生的热情高涨,身体得到一定锻炼,同时还能通过有限的课堂引导,来培养其课后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促其真正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从而达到真正锻炼、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小学体育开展趣味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任何一项教学活动的进行,都应当以学生的安全性作为基本前提。小学体育趣味教学也是如此。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孝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在设计趣味活动或者导入趣味游戏过程中,应当仔细审慎各个环节,尽可能地将所有不安全因素排除,确保教学设计周全,活动过程安全无虞。
2.2适度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为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和趣味活动设计或选择过程中,要遵循适度性原则,所设计或选择的游戏活动应当难易适中,符合学生身心实际特征,且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设计追兔子、赶鸭子等难度系数较小的游戏活动,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则可适当增加游戏难度系数,将活动环节或者规则设计的更加复杂些,从而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小学体育开展趣味教学的具体策略
3.1聚焦趣味体育,设计多彩游戏
好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教师在设计实施小学体育趣味课堂时,要充分利用这一天性,将单一、枯燥的体育内容,设计成为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体育新知识,掌握运动新技能。例如,在训练小学生弹跳能力时,教师可以导入"渡河"游戏,在操场上画出两条相距10m的直线充当"河岸线",接着在两条"河岸线"之间,摆放6张大小相同的海绵垫充当渡河的"石头"。游戏开始时,教师先示范动作,并讲解游戏规则:(1)分组渡河。各小组组员均分成两批人分别站在"河"的两边,接着一名学生从"河"的这岸通过跳跃的方式,踩着"石头"到达对岸并与对岸的同学拍手,之后对岸的组员再跳跃回来与这岸的同学拍手,以此循环进行,直至小组成员全部跳完则任务完成。(2)计算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长。用时最短的小组胜出。(3)跳跃过程中若是学生没有跳至"石头"上则视为犯规,需重新开始跳。
3.2开展体育竞赛,生成趣味教学
好胜心强也是现代小学生的主要特点之一。为此,教师在创设小学体育趣味课堂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开展形式各样的体育竞赛活动,挖掘学生潜能,激励其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并从中积累经验,感悟人生。例如,在开展"跳绳"运动教学时,教师在教授学生跳绳技巧、方法以后,组织学生进行"1min跳绳比赛"。比赛规则为:1min内双脚跳绳的数量多者胜出。未参加比赛的学生充当裁判员进行计数。当教师喊下"开始"时,选手们开始跳,裁判员计数。
3.3创设生活情境,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尚未完全,缺乏社会经验与生活经验,对此教师在打造小学体育趣味教学课堂时,也可以结合教学主题或利用一些体育器材,模拟社会情境或生活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模拟"超市促销"情境,让学生自己购买体育用品。情境模拟如下:教师课前先将体育用品中的各类球埋在沙坑里,让学生寻找,最先找到最小的球的学生获胜。这种模拟情境的设计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有利于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四、结语
趣味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观点,其为小学体育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为体育教学带来新的希望,有效扭转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体育课堂低效高耗的局面,同时也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活动营造积极、活跃的氛围。为此,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此多加摸索与实践,从而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杰.趣味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甘肃教育,2019(04):73.
[2]唐飞.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112.
[3]许悦.开展趣味教学,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思维与智慧,2016(23):44.
[4]高旭.例谈趣味教学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6):71.
论文作者:王丽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趣味论文; 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小学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课堂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