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梅宴标

计算机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梅宴标

广州市番禺区广播电视大学 511400

摘要:初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落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资产的管理,但是在计算机初期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初期产生的问题采取一些管理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序、完整、稳定。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固定资产;应用

前言

固定资产对于一个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运行、资金周转安全等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历来是企事业单位内部的重点工作任务,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是企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固定资产管理是对企事业单位资产的终身管理,所以对于工作内容要求比较细致,这就对资产的数据准确性和精确性提出了严格要求,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管理的安全、快速、准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目前人们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及应用,各企事业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而作为数字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节点的计算机,一般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实现广域等信息互联互通的整合。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存储处理能力,可以提供不同的方式进行用户输入接口等实现数据采集和存储。而网络信息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离节点把网络链接到一起,然后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实现数据和处理能力的共享,因此大大加速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收集处理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速度和准确度,从而提高信息应用效率。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建立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软件仅仅是一个管理的手段,更重要的还是管理体制,只有手段和体制两方面同时进行,才能将固定资产管好,才能体现固定资产的价值。下面简单阐述一下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的优点:

1.1 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的连接,使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透明,因此就需要完善资产实物和财务管理的相互配合和相互监督制度机制的形成。

1.2 高效率管理资产。在录入数据、资产管理、信息交流及业务审批等工作流程的时候,就需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个平台上进行。利用网络平台可以随时查看资产管理信息,整理资产管理报表,对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有效调控资产管理方案。通过计算机能够得到准确性较高的固定资产信息数据,这样也能够省时省力。

1.3 智能化资产管理。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采集到的数据,系统能够将其逐渐整合为统一、完善和透明的可用资源。计算机信息化的发展能够节约大量手工实践,使固定资产管理员能够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其他环节上。

二、计算机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1、在固定资产管理员发生变动的时候,往往由于不同的人对固定资产分类理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编码,对设备的理解不同,造成归类不同,最终影响折旧的提取。

2、大量资产需要转固时,需逐个资产进行编码,每个卡片逐个输入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中,不仅增大工作量,而且极易出错。

3、软件中虽然设置了查询功能,但还不能满足查询者的需要。

4、资源不能共享,因不能同时转固,设备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账目不符。

三、计算机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技术应用

1、在建立台账方面进行优化完善

无论哪本台帐在软件设计上除了资产代码、资产名称、原值、本月折旧、目前净值等基本数据项目外,计算机程序允许操作者对其余数据项目进行自定义或增减。对于具有相同数据项目的不同台帐,可以合并产生一本临时台帐进行总账查询等,从而使得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2、在资产编码方面进行优化完善

十五、资产的分类编码是一项繁琐而且容易出错的枯燥劳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固定资产的分类编码如果没有标准或完整的编码手册,那么在固定资产管理员发生变动的时候,往往由于不同的人对固定资产分类理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编码方法,这样就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编码混乱,从而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造成不便。运用计算机并结合《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及其编码规则来编制程序,可以实现资产自动编码。若有新增固定资产,操作者只需根据屏幕提示依次指出资产所属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即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资产的编码与记账工作,既准确又迅速,并且适合任何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了计算机软件的实用性和应用范围。

3、在管理工作中避免数出多门

对于大中型的企事业单位来说,由于业务和工作上的需要,往往会设立两个或以上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一是方便进行资产的管理和及时调配,二是保证公司资金的安全。但是在实际的资金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两个部门(或多个部门)之间没有进行及时的信息沟通和资金动向跟进,使得财务部门与设备部门出现账目衔接不畅,加上部门之间各算各账、各行其是,就会造成数出多门、口径不一的现象。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整个企事业单位共同使用同一本“电子账”,通过进行资产数据备份,极大程度上避免了数出多门的现象。另外,通过利用计算机信息资源共享的特性,可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及时交流和沟通,加强了相互间的工作了解,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4、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与单位内部各部门间的联系密切,统计数据多,变化频繁,准确性要求高,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以往人工记账的方式导致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很大,经常加班加点核对数据,制做统计报表。即使这样,也难免发生差错,工作效率低。运用计算机管理后,单位内部各部门间统计数据、统计报表“资源共享”,核对极其方便,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轻,统计结果准确性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5、统计、查询。

在以前纸面台帐管理模式下,台帐只起一个档案记录作用,通常只是简单地打开台帐查看记录,由于统计速度的落后,很难及时对台帐进行多种方式的再统计和再分析,从而造成信息资源浪费。经常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台帐进行统计分析、制表查询是开发台帐信息资源的必要手段。计算机容量大,运行速度快,能够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快速、详细的分析,全面客观地反映各种信息,满足管理者需要。

四、固定资产的管理应用介绍

4.1 实现固定资产的统一化管理。实现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全部固定资产的统一平台管理。通过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固定资产基础信息的全面和完整,实现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加强监控和审核功能,同时也为有效提高资产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提供了保障和可能。

4.2 完善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关键所在,是保证固定资产实物与固定资产信息及账的一致性,所以,以固定资产大批量采购、科学管理为重点,合理、节约、高效地配备和使用各项资产。要进一步建立固定资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信息资料,使固定资产实物账、财务账、网络信息相符一致。为科学编制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奠定基础。

4.3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企事业单位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未使用计算机管理的,实行固定资产“身份证”管理,做到一物一卡,完成固定资产初始录入。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后,必须经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后才可以记账,未经审核签字的卡片不能记入固定资产账中。

4.4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企事业单位实施网络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后,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手工填写固定资产卡变成了系统打印,人工查询变成了网络查询,电子账簿取代了手工账簿,电子档案取代了纸质档案,人工折旧计算被软件取代,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化,使固定资产前、中、后期的管理工作融为一体,保持良好的连贯性,真正实现了固定资产的全方位、全程跟踪管理。最后,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固定资产唯一的条形码标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等对应关系,实现了固定资产的一一对应管理,确保了固定资产的正向、反向追溯,对防止固定资产流失起了很大作用。

结束语

计算机在固定资产管理应用中,由固定资产管理员操作计算机及时完成固定资产的调入、调出、增值、折旧、报废等一切管理工作,保证固定资产各级对口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数据的统计效率和信息资源利用率。计算机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可大大加强企事业单位的基础管理工作,细化管理内容,提高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金晶莹.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设计中应解决的问题.管理学家.2013.2

[2]石彬.探究计算机在学校固定资产中的应用.青年文学家.2011.7

[3]孙洪涛.计算机辅助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2015.10

论文作者:梅宴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计算机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梅宴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