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网监控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瑞

关于电网监控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瑞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当前供电系统改革速度加快,自动化与智能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压力也在迫使电网监控进行改变。电网监控将来会面临着更多复的数据和大容量信号盆,需要对电网运行实施更加全面而有效的监控管理。提升电网监控效率是供电系统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就简要对此展开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供电系统;电网监控;技术应用

一、供电系统中加强电网监控的必要性

1、实现调控一体化。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调度监控实现了调控一体化,它是将电力系统中的监控系统和调度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调控中心。调控中心主要下发命令,集控中心执行这些命令,对变电设备、输电线路等进行遥控和监视,对检测到的设备运行不正常状态或者设备故障,应该及时通知运维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故障处理,以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运用智能电网监控系统,能够大大减少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增强了电网调度的可靠性,缩短了电网故障的时间,因此实现调控一体化、实行智能电网监控对电网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提高电网质量的重要要求。

2、电网监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质量。智能电网监控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并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智能电网监控能够实现信息的采集和共享,当电网出现问题时,智能电网监控系统就能充分发挥它的灵活性,及时对负荷进行调整,保证供电负荷的稳定和电网运行的质量。智能电网监控具有很强的可控能力,在各种外部环境中甚至是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都能稳定工作。智能电网监控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在电网处于无人值班的状态时,为了保证输送电力的质量,就需要采用智能电网监控技术来弥补电网运行中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自我调控和恢复,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智能电网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控,记录电网在每个时段的运行状态,并及时进行调控,保证电网及时恢复正常运行状态,保证电网运行的质量。

二、供电系统电网监控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特点

电网监控逐渐趋于智能化,智能电网监控具有很多自身独有的特点。智能电网监控就像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自动地检查并纠正输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了电网运行较高的质量,为电网运行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智能电网监控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愈能力,它能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电网进行在线检测,对电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进行及时的报警,通知运维检修人员及时进行整改和解决,将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智能电网监控能够提高电能运输的效率并能提高电能质量,使电网具有很强的抗风险性能和安全性能,还能节约能源资源损耗,减少环境污染,使电网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清洁、高效。

2、因素

2.1电网监督系统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人员是电网监督系统中的管理系统和执行系统,是该系统中的最高级别,因此,人员的操作行为和管理行为对电网监控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整个电网监控系统中,人员主要担任设备检查、故障处理、人事管理、设备操作等工作,可以说,人员的每一项行动都牵连着电网监控的效率。设备检查不全面、不仔细;故障处理不及时或不准确;人事管理不到位,招聘工作存在放水行为等,都会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电网监控效率造成损失。在现实的监控工作中,最为突出的人为因素主要是岗位人员缺失、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以及人员操作失误或不准确。

2.2电网监督系统中制度因素的干扰。《调控机构设备监控信息处置管理规定》、《调控机构集中监控缺陷管理规定》、《调控机构设备监控运行分析管理规定(试行)》等都是国家多年以来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工作要求所订立的制度,这些制度虽然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但是面对电网调度与管理的快速变化,制度的订立和更新难免显得有些跟不上步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众多的管理制度中,没有实质性的奖罚机制,尤其是惩罚制度;某些制度文本缺乏严谨性,或与实际的工作不符合。

2.3IES系列系统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多数的电网调度所使用的系统都是IES系列的系统,该系统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统,这一系统自研发以来,已经经历了多次更新和升级,但是,有一部分供电企业使用的iES600系统未开发高级应用功能,造成其运行效率并不高,很多时候,无法应对电网调度中的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时常出现迟钝、死机问题,检测信号也不够稳定,出现极端天气或遭受外力干扰后,无法达到需要的监控效率。

三、供电系统中电网监控技术的应用

1、加强对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智能电网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它将电网的各个系统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横向集中和纵向融合。在电力系统飞速发展的今天,发电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火电、水电和核电,各种新能源发电也逐渐发展壮大,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智能电网监控系统能实现这些分布式电源发电系统的有力融合,将发电网络和输电网络有力结合,不仅促进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还保证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平衡了我国电力资源的分布,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

2、促进变电站的远动系统正常运行。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广泛使用微机保护和自动装置。微机保护报文和遥信量作为变电站远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微机保护报文主要反映微机装置的保护动作情况和信息的自诊断情况,遥信量主要反映变电站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实现遥控开关的操作。加强变电远动系统监督和控制,是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关键。在变电站向调度系统发送正确的报文时,要通过通讯链路,这就需要保证通讯管理器和本屏微机保护、各屏通讯管理器间的上下通讯,保证报文正常发送至调度端。早期的微机保护装置不能有效统计本屏微机保护的通讯状况,无法实现对通讯链路的监控,导致了微机保护发生故障时,调度系统却没有收到信号,由于巡站人员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保护越级事件的发生。因此要保证微机保护报文的智能处理,加强报文的监控,才能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3、遥信信号与遥测信号实现信息优化。当前,电网设备越来越倾向于复杂化方向发展,如果按照这样的信号顺序进行排列,数据查找就会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了加快信息查找速度,提升电网监控效率,就必须对所有的信号数据重新进行整合,按照更为细致、更为精确的标准,将信号数据有序的排列起来。例如按照所属同一类型的设备、所属设备的标号、所属设备的材质和性质以及信号监控时间将信号数据进行归类排列,这样只需要在某一时间段内输入设备目录就可以快速的查找的客户需要的数据资料。另外,按照遥测信号的重要性进行分类,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将其细化为不同的数据目录,根据所需要数据的属性进入该目录进行查找,也可以大幅度提升电网监控效率。

4、定期进行系统升级。针对很多单位存在系统落后的情况,笔者建议应当定期进行系统升级,以满足现代化电网运行的需求。另外,针对一部分电力企业存在的设备陈旧、数量不足等问题,应当尽快进行设备购买和维护,维持设备的正常运作。同时,需要建立状态评估体系,对电网监督系统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为设备、系统的维护与更新提升实证支持。

结束语

综上,电网监控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用电和调度等系统的发展,促进了分布电源技术和快速仿真决策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保证了电网运行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华安.供电系统中电网监控技术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9):221-223.

[2]陈文辉.浅议调度运行工作对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性[J].通讯世界,2015(27):78-79.

[3]许建彬.探究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设计与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6.

论文作者:王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关于电网监控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