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融合的绘画思想于当代国画的启发论文_喻兴

林风眠融合的绘画思想于当代国画的启发论文_喻兴

(首都师范大学)

引言

现代中国已然跻身为世界发展中国国家的最强国,文化信息的全球化下,现代人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中国画作为中国的最具独特性的艺术也面临着巨大冲击。虽然众观现在的中国画坛,“新水墨”“新工笔”悄然崛起,而众多中年画家依然站立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本文将通过林风眠中西融合的艺术主张的研究来对当代国画进行反思和启发。

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西理论的提出,第二部分近代中国画发展的探索以及争论 第三部分,对他融合思想的当代解读。

一.林风眠调和中西理论的提出

林风眠形成了一套调和互补的方案,力图融合中西超越中西,开拓新的艺术。在创办了国立艺术学院时,他明确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办时代艺术”的宗旨。而创办时代艺术的这一终极理想是介绍西洋艺术,真理中国艺术,在此基础上,调和是核心,是实现中国艺术复兴的关键。

林风眠调和中国艺术,以情绪为最重要的切入点。他在1926年发表《东西艺术之前途》指出:“艺术为人类情绪的冲动,以一种相当的形式表现在外面,由此可以见艺术实际上是人类情绪得到调和的或舒畅的一种方法。艺术是以情绪为发动之根本原素,但需要相当的方法来表现此种情绪的形式。形式之构成,不能不经过一度理性的思考,以经验而完成之,艺术伟大时代,都是情绪和理性的调和时代,”他认为,“西方艺术,形式上构成倾向客观一方面,常常因为形式过于发达,而缺少情绪的表现,把自身变成机械,把艺术变成印刷物。如近代古典派及自然主义末流的衰败,原因都在此,东方艺术,形式的构成,倾向于主观一方面,常常应为形式过于不发达,反而不能表现情绪上的需求,把艺术限于无聊时消遣的戏笔。其实西方之所以短,正是东方之所以长,东方艺术之所短,正是西方艺术之所长。短长相补,世界新艺术之产生。正在目前,吾人努力之方针耳。”因此,林风眠的艺术探索形式是,以情绪出发,落实到形式,有情绪与理智的平衡,情绪表现和形式的构成平衡两方面。

林风眠的艺术具有典型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个性。1929年林风眠为代表“艺术运动”精神的刊物,《亚波罗》写的《艺术运动社宣言》中认为,艺术之创造全赖情绪之激昂而起…….凡是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艺术是随时代而变迁的,宋代的艺术不能类似于唐代,亦犹似唐代之不能类似汉魏,若明清之抄袭为能事已落到颓唐之路,不足道矣。时至今日而尤以传统艺术为尚者,无异置艺术于死地!我们有何须乎艺术运动?…….最后我们不要忘记现代艺术之思潮一方面因脱离不了所谓个性和民族性。精神上而言确有世界之趋势。” 宣扬中,阐明了结合时代必要性,中国画发展的必要性。因此,现在实践创造的艺术家,应该敏于周围的变化,所谓笔墨当随时代,而我们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林老先生在在那样的条件下依然积极投入到中国画变革的浪潮里面,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什么呢?

二.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后中国水墨画的探索

鸦片战争把国门打开,中国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道路,西方成为了效法的版样,以康有为为代表中国精英分子开始反思自己文化的发展。其中出现两大反思高潮。一为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二为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思潮。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视野开始扩大,林风眠在巴黎接触的现代绘画,在国内开始兴起来。算是一种现代主义滞后现象。这种新潮,使得年轻的艺术家获得前所未有的文化视角和反思能力,这却像半世纪前林风眠在巴黎的际遇,这样的新文化运动很快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艺术家们纷纷探索新的艺术道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实际上与林风眠提出中西融合观点相悖的陈师曾“以复古为更新”的观点提出,而接续这一观点的艺术家也有吴昌硕,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黄宾虹等传统学院深厚的大师。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一批文人画家,并且是扎根于中国的诗书画印的学养深厚的大师级别画家。其中,张大千,傅抱石都游历国外,而究其根本,他们的留样,时间短,并且相对于自己的艺术生涯,并不是早期。因此带着深厚的学识出去,外面的样貌再多,也很难对自己的艺术思想造成本质的动摇。

林风眠和他们的区别是时代的区别,是时代造就了林风眠。正在这个茫然的时候,李可染,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一批林风眠的学生,成为了中国画坛的闻名遐迩的中间力量,在中西融合的现代道路上进入人们的视野。

三、融合的思想的当代解读

一.从时代性看

21世纪的中国是开发的时代,这一点和林在巴黎很像,并且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我们再也不是坐井观天的时代,是全新的时代。不像林所处的动荡不安战乱的时代,21世纪是和平的年代,同时又是人性愈加恶劣的时代,物质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成了快餐式的生活,21世纪不是救国的时代,而是追求成功的时代。是物质富足,精神匮乏的时代。人的生活一定是两个方面的,肉体的和精神的,艺术品的价值就在于表现时代的特征的集中程度,因为艺术品不是个人的。艺术家也不是个人的,是社会环境下的某种意义的产物。因此要正确的,面对社会创作出有价值的艺术品,那就必须融入社会,积极面对社会,深刻了解我们这个社会身处的这个时代。脱离时代的艺术是没有意义的,那不过是自娱自乐的产物。

二.从民族来看。

中国民族是历史古国,正如毕加索对张大千说的话,我真不知道你为什么来我们西方,真正的艺术在中国。而事实也是,马蒂斯,毕加索都是从东方学习的大师。马蒂斯对浮世绘的学习,而非洲木刻对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发展成为形式上的奠基石。而林风眠也是积极吸收中国的养分,从魏晋石刻,唐代雕塑,陶瓷,剪纸等明间艺术统统融合在一起,为他所用。现在总是强调民族性,实际上有俩个问题,中学不够,西学也相去甚远

三.从个性来看。

林风眠命运来看,时代使他成为尖峰人物。尤以艺术视为生命,包括晚年回归本土文化,这些历程是必不可少的。而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现在当代新水墨,新工笔,很难看到多少像林风眠一样对艺术投入那么惊人的人,尤其是偏重技术的制作。唯独强调创新革新,绘画的本质就是绘画,绘画追求的力量和美。大多看起来,没有力量没有生气,那种生气却类似无病呻吟。

现在的时代是宗教信仰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困惑不是没办法选择,而是不知道该选择什么。而绘画者必须有个坚定的立场,立场关乎于自己的价值观。否则出来的作品一定是肤浅的。古人以天人合一来追求境界,追求深刻,然而,在物质文明下的欲望的产物能产生多高境界的作品,实在是为此而担忧。

总结

现代国画面临巨大的社会变革,生活方式也急剧改变。看清时代,看清自己,以最大的能力学习中国最优秀的文化,尽最大的努力学习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才能融会贯通!最重要的就是以情绪为出发点,创作出这个深刻表达这个社会时代特征历史特征的作品!是中西共通之根本点!绘画是人的艺术,作为人没有,绘画也就死路一条路了。就像邓小平说的“不管是黑猫还是白毛。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而我们现在的时代是黑猫白猫在一起的时代,重要的是认清楚自己到底是黑猫还是白猫!

参考文献

[1]李金发《林风眠与我》丁香港《祖国周刊》1956

[2]丹纳《艺术哲学》第五编第二章特征的重要程度

[3]赵春翔,《林风眠先生生活回忆》《抗战联报》重庆版

[4]1917年蔡元培《北大画法研究会演说词》提出中国画改革建议

[5]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

[6]孙美《李可染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11.

论文作者:喻兴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林风眠融合的绘画思想于当代国画的启发论文_喻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