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居民的私家汽车的快速递增,地下停车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对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如何设计得更加科学、合理显得非常重要与迫切,本文从建筑专业角度,浅谈一般地下汽车库设计的思路和注意问题。
关键词:地下车库;设计;防火;
1建筑的分类和耐火等级确定
首先结合项目场地规划条件和地面建筑的设计,来确定该地下室采用全埋式地下室还是半地下室。如果采用半地下室,要注意当地规划部门对于地下室容积率的规定。
再根据规划指标,确定机动车库的建筑规模等级,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车库也可分为I 、II 、III、 IV等级,并有相应耐火等级要求。地下室汽车库属于一级耐火等级。
2车库的功能布局和净高控制
全地下室车库当采用梁板式结构体系时,层高一般控制在3.8m以内。当建筑中的地下车库功能单一时,结构采用无梁楼盖体系,楼层为3.4m、净高2.2m就可以满足要求。此外,如果摒弃传统的机械排烟装置,采用顶部和或者半地下室的侧面通风采光,就可以减少风机房面积,省去了机械排烟装置后期的运营与维护成本,还能进一度降低层高。
除了控制汽车库区域的层高,还要兼顾设备机房的净高要求。可以根据外部市政条件,机房尽量靠近使用区域、并且集中布置。
3车库的消防设计
地下车库应设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地下车库为2000m2,如果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则可翻倍,即4000m2。一般车库都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停车数超过10辆的地下汽车库、机械式立体汽车库等均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需要注意的是,布置机械车位的地下车库,其防火分区最大为2600(有自动灭火系统)。在排完车库平面后,需要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在防火分区面积计算上,可先将住宅核心筒面积、设备用房面积(有单独安全出口的)等面积都减去。划分完防火分区,马上要考虑的就是人员安全出口的设置。规范规定:汽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而且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疏散出入口。因此,每个防火分区应设两个封闭楼梯间上到地面上去。如果有住宅或是地上部分的其他楼梯间到地下室,该楼梯间也可作为人员疏散出入口。如在一个防火分区只有一个疏散楼梯间,可以与相邻防火分区之间设置一部疏散楼梯,也就是共用疏散楼梯间。
汽车库室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45m,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大于60m。因此对于接近4000m2的防火分区,疏散楼梯间尽量分散布置。
4车位的经济布置
4.1车位尺寸设计
现在大多数设计的车位尺寸是2500×5300,根据这一尺寸,在纵向靠墙的位置,因规定墙间的间距是500,横向车之间不少于600,放进规范规定的小型车1800×4800。但一般只有高档轿车才能达到1800×4800的尺寸,中档车高档车的尺寸差别较大,实际情况是中档车还是占大多数,尺寸大多在1700×4500左右。因此,我们在设计中是否可以尝试以中档车位为主,再安排些高档车车位,大部分车位尺寸按2400×5000来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依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汽车长度方向的净距离、汽车之间的净距离以及汽车与墙壁之间的净距离都要大于或等于0.5m,汽车与柱子之间的净距离要大于或等于0.3m,汽车宽度方向的净距离则需要大于或等于 0.6m。如果在其他相关规定中存在各个净距离规定长度不一致的,则选择较大的数据为标准。经过计算对比发现,垂直后退式停车方式是所有常见的停车方式中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最紧凑的方式,。依据垂直式后退停车的方式,地下停车库的车位可以布置成单排垂直于墙和双排背对背的形式。
4.2车道宽度和车辆停放方式
地下车库的通道宽度和车辆的停放方式有关。停放方式是指车辆在车位上停放后,车的纵向轴线与行车通道中心线所成的家渡,一般有0度(即平行停车)、30度、45度、60度(即斜角停车)、90度(即垂直停车)等。
(1)平行停车方式车辆进、出车位更方便、安全,但每辆车因进出需要而占用的面积较大。
(2)斜角停车时进、出车较方便,所需转弯半径较小,相应通道面积较小,但进、出车只能沿一个固定方向,且停车位前后出现三角形面积,因而每辆车占用的面积较大。
(3)垂直停车可以从两个方向进、出车,停放较方便,在几个停车方式中所占面积最小,但转弯半径要求较大,行车通道较宽。
综合几种停车方式的利弊,在高层建筑大面积、多跨的地下车库中,多采用垂直停车方式,而平行停车与斜角停车,仅应用与柱距较窄的某些跨度内。
现在地下车库柱网多为7.8m~8m,采用垂直停车,每组车位(6辆)之间能有5.5m宽车道,能满足倒车要求。对于一些没有形成环形车流线、布置在尽端的车位,需要双向行驶,可以将车道调整为6m,也满足了《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5与相关专业协调事宜
5.1集水井和截水沟
地下车库排水主要包括:车道出入口开敞部分汇集的雨水、冲洗地面的排水及扑灭火灾时消防用水的排水等。根据这些排水的特点,可确定如下排水方案:在地下停车库出入口坡道最低处设截水沟, 拦截雨水;在车库内设截水沟,汇集排到集水井,集水井利用潜水排污泵提升排放。对于室内集水井,由于不经常使用,一般只布置2~4个,距离不超过50~100m为宜。
截水沟与楼板及梁是整体浇制,为减少截水沟的设置对结构梁板的影响, 宜取较小沟深。每条截水沟长取15~25m,沟两边均可汇集10~20m范围的地面排水, 地面坡度取0.5%。地下车库底层截水沟末端接集水井, 其余各层接地漏及排水管, 排入底层截水沟或集水井。
5.2风管和风井
为了保证地下室净高,需与暖通专业配合控制风管尺寸。风管一般布置在车位上方,特别管线交叉时,也不会影响车道净高。也要注意风管宽度大于1.2m时,要设置下喷淋头。
一般进排风井需要伸出地面,进风要求洞口距地面0.6m~1m,排风井洞口距离地面2m。如何考虑风井位置是地下车库设计要多加注意地方。需要结合上部建筑和景观设计综合考虑。
6结束语
随着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多,地下车库的建造必不可少,地下车库巨大的建造成本是困扰开发商们的头等问题,所以高经济水平的地下停车库设计方案是控制地下停车库建造成本的关键。本文主要对建设地下停车库需要考虑的因素逐一进行分析,为节约地下车库的建筑面积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胡静.城市地下车库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2.
[2]杨志远. 建筑地下车库设计的优化方法[J].建筑.2015(13).
[3]赖伟明.浅议居住小区地下车库的人性化设计[J]. 江西建材. 2016(19).
论文作者:曹云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车位论文; 地下车库论文; 地下室论文; 车库论文; 水沟论文; 分区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