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能力:资源基础理论的静态观与动态观辨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理论论文,静态论文,能力论文,组织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其竞争优势”的探讨,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竞争力量理论、战略冲突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这3种经典理论都是基于静态的假设,解释企业是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1]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竞争的白炽化和环境的急剧动荡对这些忽视市场动态的理论提出挑战(企业不断地否定其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所以要以动态的观点来审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这促使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
虽然对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学术热点,但是依然有学者对动态能力的概念、动态能力与企业能力的关系提出质疑:“企业重新配置自身资源的活动是企业的常态,这些资源重新配置的活动(能力)与动态能力有什么区别?是否需要用动态能力这种新语言来解释企业实践。动态能力这种新的语言能够解决新的问题吗?动态能力与核心能力都被视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区别?”[2]。鉴于此,将动态能力和静态能力(核心能力等)予以辨析,有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 资源基础理论演化
20世纪90年代资源基础理论(RBT)开始兴旺起来。作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一种代表性的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经历了长足的发展。NEWBERT[3]认为资源基础理论可以划分为基于静态观的VRIN模型和基于动态观的动态能力模型。
1.1 基于静态观的VRIN模型
PENROSE[4]提出了资源的概念,认为企业是“生产型资源”的集合体,生产型资源包含物质资源(车间、装备、土地、原料等)和人力资源(劳动者、管理层、工程师等)。RUBIN[5]在资源基础理论起源之前把企业定义为资源的集合体。
在此基础上,WERNERFELT[6]首先正式提出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或许通过鉴别和获得企业需要的关键资源来取得高于正常回报的高额利润,而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永久性资产(有形的和无形的),如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技能型员工、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和资本等”。BARNEY[7]则把企业资源定义为“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之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和知识等”。
然而,仅有资源优势是不够的——企业需要拥有特殊的能力来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4]。PENROSE[4]之后的学者对资源和能力作出区分:AMIT等[8]认为资源指的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一组可用因素,由企业通过广泛利用其他企业资产和技术、专门知识、信息系统和管理者与劳动者间的信任的耦合机制来进行配置;而能力,指的是企业配置资源来达到特定目标的能力。他们将能力定义为“企业独特的基于信息、切实的或者无形的过程,并且可以随着企业资源间的复杂作用而发展”。
在资源基础理论中,企业的组织能力被确定为获得和发展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的源泉[6,7]。SELZNICK[9]在描述领导能力时,首次提出“独特能力”这一概念,PRAHALAD等[10]进而提出“核心能力”概念,将其定义为“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学习如何协调多种多样的生产技能并如何整合多重技术流的知识”,并认为识别核心能力的3个标准是:能够提供进入许多产品市场的可能性;能对终端产品的客户提供明显的使用价值;让竞争者难以模仿。LEONARD[11]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的知识集合,包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规范4个方面,主要发挥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作用”。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并非所有的资源和能力都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才可以保证企业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模仿的、难以替代的(VRIN)等[12],这样才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从根本上来说,企业资源的VRIN特性使企业有能力进入某一市场,或限制别的企业进入某一市场,这保证企业获得和它期望的利润水平[13],获得超额的租金[14]。
1.2 基于动态观的动态能力模型
资源基础观扩展了对组织绩效和战略管理的理解,然而,一些学者对资源观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如BARNEY[15]和EISENHARDT等[12]。其中,最主要的是资源观是基于静态的观点构建的,其关键的假设——企业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资源对保证企业的超额租金,从而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不稳定、不可预知的环境中是不能成立的,故其竞争优势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是靠不住的[12,16]。在动态市场环境下,如何获取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学者提出新的挑战。
为此,有学者提出动态能力模型,这种新的理论方法界定了可以开发企业资源的过程类型。动态能力模型源自于WINTER[17]关于组织常规的工作,WINTER认为虽然资源毫无疑问对企业竞争优势很重要,但是仅有资源是不够的。为了获取高的租金,企业还需要拥有和复制“常规”,或者资源可以整合或配置的关系网络。在此基础上,TEECE等[1]提出动态能力的框架“为了解释能力和资源的结合可以发展、配置和保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把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的整合、构建重新配置其内外能力来匹配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EISENHARDT等[12]随后指出动态能力“是使企业随着市场的形成、冲突、分裂、发展和灭亡,完成新的资源配置的组织和战略常规”。他们指出在孤立的情况下,资源对企业没有真实的价值。
由此可见,动态能力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的VRIN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动态能力理论在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加上了环境变化维度,即资源基础理论关注的是在某个时间点上,VRIN的资源与能力可以使企业获取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绩效。动态能力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在动态的环境内如何保持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取持续的长期绩效。但是,虽然关注的焦点不同,它们却都隶属于资源基础理论(见图1)。
图1 动态能力观与资源基础观的关系辨析
由前所论,资源基础理论在过去的20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991出现时作为竞争优势的一个静态因素,如今已经发展为动态的观点,这些因素必须利用动态能力来达到最终的结果。一个企业拥有有价值、稀有、无法模仿的、无法替代的资源和能力毫无疑问是企业成功的基础,此外,仅仅拥有这些还不行,企业培育竞争优势必须拥有发挥他们所有潜力的能力。
2 组织能力:静态与动态辨析
从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企业能力的概念之后,组织能力可以区分为静态与动态2种,PRAHALAD等[10]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企业能力将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并明确提出核心能力就是“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即组织的学习能力,一套强有力的核心能力的存在是企业成长的源泉。”虽然,该理论强调企业内部的资源、核心技术、技能等核心能力要素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但却忽视了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随着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TEECE等[1]提出“动态能力观”,他们认为,信息时代的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迅速改变着整个经济结构,环境迫使企业对能力存量不断进行质的改变,能力更构成产业动态性的驱动力。动态核心能力已经不能再局限于任何一种核心能力,而是处于企业能力结构的最高层,更具抽象性,它使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能够快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迅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自此,学术界对组织能力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企业能力、组织能力、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动态能力和动态核心能力等相关概念层出不穷。那么,在企业能力理论的框架下,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的理论重点是什么?它们彼此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
2.1 组织能力的层级结构——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区分
组织能力是一种层级结构,不同学者如COLLIS[18]、EISENHARDT等[12]、WINTER[19]、CEPEDA等[20]和WANG等[21]给出了不同的划分方法。
COLLIS[18]最早正式提出了组织能力阶层观点。他通过系统总结组织能力的已有定义,将组织能力分为3类:第一类能力是指企业开展基本职能活动的能力,如生产规划、物流配送和产品营销能力等;第二类能力是指企业动态提升各项业务活动的能力;第三类能力是企业认知和开发自己潜能,早于竞争对手制定开发策略并能更好地加以执行的能力,具体包括企业文化、组织惯例、管理能力、企业家精神等内容。后2类能力实际上已经涉及动态能力的范畴。
EISENHARDT等[12]提出,企业动态能力是能使企业更加迅速、敏捷、柔性地适应变化的另一种组织能力。WANG等[21]秉承了这一思路,将动态能力概括为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3类。其中,适应能力聚焦于企业高效的搜索能力,并在企业的探索性和开发性学习过程中实现柔性平衡;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识别、利用外部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商业结果的能力;创新能力则是指企业通过创新行为和过程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创新定位,进而开发新产品或市场的能力。这3方面的能力各有侧重:①适应能力聚焦于企业整合、重组自身资源以应对环境的变化;②吸收能力侧重于企业学习外部知识,并将它转化为自身的新能力;③而创新能力则强调企业自身的能力与新产品(市场)间的创新路径或过程。
WINTER[19]明确提出了动态能力的阶层模型,他认为第一类能力就是所谓的零阶能力,它只能保证企业在市场上求得生存。比零阶能力更为高阶的就是企业应对变化的适应能力(一阶能力)以及创造新能力的能力(二阶能力)。CEPEDA等[20]直接将组织能力分为运营能力和动态能力2种。前者是指企业赖以生存的能力,而后者就是改变运营能力的能力,是一种高阶能力。尽管各阶能力对于企业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动态变化的环境条件下,环境变化都可能导致企业现有核心能力的解构,因此,企业投资于高阶能力要比投资于低阶能力更有利于保持竞争优势。WANG等[21]也认为所谓的企业能力只是一个统称,从广义讲它是一个阶层概念: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基础构成其零阶能力,作为企业生存技能的狭义能力是一阶能力,与竞争优势直接相关的核心能力是二阶能力,而组织更新能力、重构能力、再造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属于三阶能力。其中,前三者是范式内的组织能力,而三阶能力才是范式转变期的动态能力。
从现有文献可知,组织能力是一种层级结构。一方面,组织能力表现在时间点上的具有VRIN特性,并促使企业获取短期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加入环境变化维度后,组织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和反应能力,并促使企业获取长期的、持续的竞争优势。以这个标准,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把组织能力区分为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
(1)静态能力(基于静态观的RVIN模型) 即组织能力在具体时间点上的表现,是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独特的、难以复制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赢得短期竞争优势的来源。即WANG等[21]所提出的组织能力阶层概念中零~二阶能力。
(2)动态能力(基于动态观的动态能力模型) 当资源与能力的VRIN特性随着环境的变化不再存在,企业需要不断地否定其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所以要以动态的观点来审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于是企业需要重新塑造适合环境变化的新的VRIN资源与能力,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由此,感受到威胁和机会的能力、抓住机会的能力,以及通过提高、耦合、保护、重新配置企业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可称之为动态能力。它涉及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如何赢得优势,以及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保持这种优势2个理论问题,也即WANG等[21]所提出的包括更新能力、重构能力、再造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的三阶能力。
2.2 动态能力与静态能力的辨析
2.2.1 相互作用组成企业能力
SCHREYOGG等[22]提出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的双重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动态能力和静态能力的演化作为2个相互独立的补偿过程同时起着重要的作用。静态能力提供一个问题解决的机制,它使组织有能力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完成复杂的工作,利用静态能力意味着重复使用一部分有限的程序,拒绝潜在的可供选择的方案[19],这就带来结构性的风险,这种结构性的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监控系统来对现有静态能力进行修订和再构造,从而形成新的和动态环境保持一致的静态能力。
WANG等[21]认为动态能力产生的结果是“能力的发展”。张建东[23]认为能力发展后的一个相对静止的阶段称为跨越变革后的“二期能力”:“企业在过渡到二期时,尘埃落定的二期可以看作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期,从多期的角度看,本来为三期的阶段又回归为二期,如同人类行走一样,企业的多起发展分析被转换为一期与二期的交替前行……”,可以看出“二期能力”即为经过能力发展后的静态能力。从现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动态能力促进能力的发展,从而形成新的、和环境适应的静态能力。静态能力通过动态能力来获得发展和修订。
2.2.2 动态能力是静态能力的扬弃
动态能力和静态能力在理论界定上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它们之间是扬弃的关系。在资源基础理论中,企业的静态能力被确定为获得和发展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的源泉[6,7]。一种能力并不是指单一的一种资源和其他的诸如财务资产、技术或者人力相一致,而是指一种具有特色和高效的资源分配。它表现为贯穿组织的一个复杂的过程,比如产品发展、消费者关系或者供应链管理。
然而,企业的静态能力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即能力刚性。LEONARD[11]指出,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旦形成,往往会出现核心刚性问题,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核心能力常常无法随之改变。此时,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反而会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发挥的阻碍,惯性使得在超竞争的环境中,无论是企业的特殊能力[9]或者是核心能力等[10],都很难保证企业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
对成功的复制、复杂的选择和耦合模型也有其不确定的一面。这在不稳定的环境和竞争策略规则不断变化的动态竞争中变得特别明显。在这些情况下,静态能力也许很轻易从战略资产变成战略负担。以能力为基础的行为和它的逐步复制的强度可以增加适应改变的负担和阻碍组织的弹性和改变。问题的关键就集中在组织没有能力当他们面对新的发展时去改变他们习惯的“做事情的方式”。这个内在的惯性倾向构成最近关于能力辩论的基础,这个关于企业能力的辩论发展出“动态能力”的观念。所以说,虽然动态能力与企业能力都遵循相同的基本原则,但是动态能力不论从理论整合程度还是研究对象的层次上都对企业能力有重大发展,在思想来源、主要假设和研究模式等方面都与企业能力理论有所不同。
3 动态能力理论
3.1 概念与维度
3.1.1 概念
表1是现有文献对动态能力定义的代表性意见,这些定义从不同的方面对动态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完善,互补性地揭示动态能力的内涵。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①动态能力的目的是为维持企业竞争优势,从而使其获取长期绩效;②动态能力的概念离不开市场动态性的影响,市场动态是一个对企业能力发展和演化的潜在因素;③动态能力要以资源和知识为基础,推动企业能力的发展,从而帮助企业获取长期绩效。
3.1.2 维度
关于动态能力的维度,TEECE等[1]将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模型和“资源观”结合起来提出一个“动态能力”框架。这个框架强调以前战略研究所忽略的2个关键方面:动态和能力。此外,TEECE等[1]通过3个维度对动态能力进行进一步的说明:①位势,即企业的内外位势。内在的位势指企业明确的可用的资源,如财务资产、技术资产、名誉资产和结构资产;外部位势指企业明确的市场结构资产。②路径,即指组织的历史,企业目前的位势是由企业的历史形成的;同样地,一个企业将来可以走到哪里,依赖于它目前的路径和这些路径的修正力量。③过程,即能力概念的关键,可分为静态和动态2部分:一方面,过程专注于协调和整理可用资源,这是过程的静态成分;另一方面,过程指的是组织学习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这2个部分表现出过程的动态成分,这种动态成分被认为是组织获取持久适应性和组织变革的保证。
TEECE[24]在文献[1]的基础上提出,动态能力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创造、扩展、更新、保护和企业的独一无二资源基础保持适应性。以系统的观点,认为动态能力应该包含分解为以下几种能力:①对机会和威胁的感知能力;②抓住机会的能力;③对威胁或变革的管理能力。
WANG等[21]在现有的关于动态能力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动态能力的3个组成因素:①适应能力,即指企业鉴别和利用市场机会的能力。动态能力通过战略弹性和企业资源、组织形式与不断变化的战略需求适应能力而反映出来[25]。②吸收能力,COHEN等[26]认为该能力是“企业认可和吸收新价值、外部信息,并在商业活动中加以运用的能力。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前知识水平的一个功能。”拥有高吸收能力的公司被证明拥有向合伙人学习、整合外部信息并加以转化成公司知识的超强能力。③创新能力,即指企业发展新的产品或市场的能力,通过使战略创新导向和创新行为与过程相结合。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外部竞争和变化的环境中发展和生存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越创新,它拥有的动态能力越强。
3.2 企业的组织能力研究模型
组织能力应在一个整合框架来研究。在此,提出企业组织能力研究模型(见图2)。
图2 企业的组织能力研究模型
3.2.1 动态能力的前因
影响动态能力生成与积累的因素可以分为2个层面:①源于企业外部的因素,即外生性因素;②源于企业的内部因素,即内生因素。外生因素即市场动态性的影响,主要包括行业技术创新、变革性调整、经济周期、和行业竞争的本质的变化,会改变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轨迹、方向或速度[21]。EISENHARDT等[12]认为动态能力在中度动态性市场与高度变化市场这2种不同的市场中也会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市场动态是企业能力发展和演化的潜在因素。
影响动态能力生成与积累的内部因素包括组织学习、组织安排与其它诸如战略意图与认知模式等。如CEPEDA等[20]指出组织通过学习和创造新的知识、把新知识传递到组织层面并将其制度化,从而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动态能力。ETHIRAJ等[27]认为企业内部的学习机制如“干中学”、“用中学”等是动态能力的主要来源。ZOLLO等[28]则提出推动组织动态能力发展的组织学习包括两个过程:相对被动的经验积累过程、相对自主的认知学习过程。EISENHARDT等[12]深入分析组织知识学习过程对动态能力的影响,认为重复的实践、知识编码、试错(小失败)、事件发生节奏的快慢和企业所处的市场机制的异同,都会促进或者妨碍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组织安排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及激励等,在面临环境的革命性变化时,企业需要巨大的内部结构性柔性和外部组织结构柔性来强调对现有结构、流程和系统的更新或转变;此外,影响动态能力积累与生成的内生因素中还包括企业的战略意图、管理认知模式等其它因素。PRAHALAD等[29]认为,企业要树立战略企图,给企业发展创造张力,同时企业可以借用资源杠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只有当企业的意图和欲望超越其资源,创造力才会产生,因为企业不得不发明参与竞争的新方法,改变游戏的规则。此外,企业动态能力演化不会在一个没有管理者的空间中进行,相反管理者时时刻刻有意识地影响和管理这一过程。管理者的认知模式通过引导注意力、指导对环境中变化的解释、指导采取反应行动等方式对企业知识链及其演化施加影响,或者加速或者减缓或者转向。
3.2.2 动态能力的效用
部分学者把焦点聚焦于动态能力的效应分析,即动态能力是如何帮助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学者对于动态能力效应的一种解释是:虽然动态能力不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但动态能力通过作用于企业经营惯例或组织能力演化来间接作用于企业竞争优势[21,22,27]。动态能力可以通过竞争能力的生成与组织能力的发展与演化来获取并保持其竞争优势。
首先,动态能力通过组织能力的生成而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学者构建企业动态能力影响组织绩效的研究框架,即动态能力是静态能力生成的前因,动态能力创造企业的静态能力,而静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决定着企业的绩效(包括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30]。
其次,动态能力又是静态能力生成的前因变量,其效用即转化为静态能力,促使静态能力的生成和发展。企业实力(即静态能力)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而企业活力(即动态能力)与企业实力的转化,构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学者基于演化理论研究动态能力作用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认为动态能力会促使企业静态能力不断的演化,进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21,22]。其中最具代表的两种模型为能力发展模型和双重过程模型:①能力发展模型是WANG等[21]所提出的,认为动态能力促进能力的发展,从而形成新的、和环境适应的组织二期能力,静态能力通过动态能力来获得发展和修订。②双重过程模型,和能力发展模型不同的是,SCHREYOGG等[22]提出组织能力的双重过程模型。该模型强调对能力的动态演化过程。双重过程模型把监控作为企业能力动态化过程的核心要素。动态能力的监控过程包括对内外部环境的检测、对企业日常行为活动的控制和对组织能力困境的自查等3个子过程。
4 结论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演化过程,阐明了组织能力、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的概念,并且对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进而提出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模型,并探讨动态能力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结论1 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不同解释。
企业能力是企业的组织能力,按静态的观点称之为静态能力,按动态的观点称之为动态能力。企业能力是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统一,以静态能力为基础、动态能力为主导。
将组织能力区别为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企业的静态能力集中表现为企业实力,企业的动态能力集中表现为企业活力。据文献回顾,基于静态观而形成VRIN模型,基于动态观而形成动态能力模型。
结论2 企业实力(即静态能力)与企业活力(即动态能力)的转化与消长有其规律性。
动态能力是对静态能力的一种扬弃。依据本文提出的研究模型:环境动态性和企业内部因素是动态能力的前因变量。动态能力又是静态能力生成的前因变量。
人们往往将优势理解为实力。有实力未必有优势,要看能不能发挥出来,这就要有活力。组织有活力,就能积聚和壮大实力,变劣势为优势,变一时的优势为长久的优势,立于不败之地。从战略的高度看,真正的优势在于持久的活力而非一时的实力。
对于动态能力,仍然停留在概念研究的基础上[24],其概念测量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问题,仍有待解决[12]。本研究较为深入探讨动态能力的概念及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能力的整合分析框架,为进一步实证研究打下基础,以期更加深刻地帮助我国企业在动态环境下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标签:组织能力论文; 核心能力论文; 资源基础理论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静态模型论文; 企业环境论文; 静态方法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动态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