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特征_世界历史论文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特征_世界历史论文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特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质论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1999)07—0005—13

文化是一定历史社会的产物,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受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某种社会形态文化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历史,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及其所在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等的发展变革紧密相连。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必然要求、也一定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

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历史进程所决定,这一阶段不是短暂的过渡时期,而是起码上百年的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因而需要具有与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等状况相适应的社会文化。

遵循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和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考察一个国家、民族某一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必须从该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状况等出发。同时又要从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的互动、辩证关系中去把握。文化发展既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客观条件,又要受社会实践主体价值选择的影响;既在总体上不能脱离、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又在某些方面可以适度超前,以引导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继续提升发展。

根据上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由现阶段社会经济基础和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所决定,无疑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与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有本质的区别。但又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条件状况,决定这一阶段的文化只能是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的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中、高级阶段文化和共产主义文化相比,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精神、原则实现的范围和程度上有较大的差别,在价值观、道德观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上也有差异。其特质内涵可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考察、认识和把握。

一、应该是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统一的文化

文化首先具有民族性的特征。文化在世界上的存在是以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区域来分布的。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由于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正是以不同的文化区别开来。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维系该民族的纽带和凝聚力,它在世代传承中积累和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是无法割断的历史链条。人类文明、世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以各国、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作为载体和基础;人类共同的文化成果、精神财富的积累发展和整个世界的文明进步,与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

然而,文化又从属于一定时代,具有时代性特征。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要被该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物质生产和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等因素所决定,因而打上时代的印记;要受到所处时代整个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影响,必须与时俱进,才有生机活力。尤其是在人类历史已具有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世界历史”的特征,出现全球化趋势的当代,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更是要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发展。

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提出并论述了“世界历史”的概念。他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肯定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以及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分析和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货币制度得到发展)、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114页。)马克思认为, 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生产力迅速发展基础上的各民族普遍交往的结果,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世界历史的形成,使每个文明国家及社会成员都需要与整个世界发生联系,大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结束了过去各民族(国家)间孤立隔绝的状态。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都不可能在与外部世界封闭隔绝的状态下进行,都需要与其它民族国家发生交往联系。马克思、恩格斯进而揭示了世界文化统一性的发展趋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第276页。)(“文学”一词德文是“Literatur”,泛指科学、哲学、艺术、政治等方面的著作,因此,这里的“世界文学”也可理解为“世界文化”。)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历史的进程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科学性。当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交通通讯高度发达和大工业及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端倪的出现,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广泛。各民族、国家的文化都必须在保留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和特征的同时,积极学习、吸纳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成果,来完善、丰富并更新发展。

因此,我们在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然要继承弘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保留民族文化的根本特征。同时,又要自觉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趋势,进而审视和思考本民族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走向,把握我国现阶段文化的内涵和任务。要以开阔的视野、健康的心态和“融汇百川”、“兼容万物”的博大胸怀,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现代以来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寓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于民族文化之中,使民族文化走向现代化,融汇进世界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切切不可因把握不准世界文化进步的方向或过分强调文化的民族特色而背离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大道。然而,在此过程中,又要十分注意以清醒的头脑、科学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分析、鉴别,抵御外来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对民族肌体的侵蚀。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确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和“拿来主义”的原则,结合本国国情和民族文化的特点,学习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对外来文化进行改造、整合和融汇创新。只有这样,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才能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共进,与世俱新,既符合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精神原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切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潮流,形成和发展既是民族的,又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应该是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和利益的人民大众的文化

“人民大众的文化”(注:本文这里使用的“人民大众的文化”的概念,是指文化的人民性。它与某些字面上相同相近的概念虽有联系,但不等同。比如:民族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或“通俗文化”概念,主要是指市井文化、平民文化;当代西方文化批判学者(如“法兰克福学派”)以及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所使用的“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概念,指的是作为现代工业的产物,其文化的创造目的和创造手段与工业生产方式相似,是一种标准化、复制化、大批量的生产,追求消费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文化现象。)是指文化的人民性。它要求文化必须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理想和愿望,维护、捍卫人民的利益,为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以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服务。

文艺、文化从其最初起源看,就具有人民性的特点。郭沫若1945年曾撰文论述道:“文艺从它滥觞的一天起本来就是人民的,无论哪一个民族的古代文艺,不管是史诗、传说、神话,都是人民大众的东西。……社会有了治者与被治者的分化,文艺才逐渐为上层所垄断,庙堂文艺成为文艺的主流,人民文艺便被萎缩了。但人民文艺不断地在抬头,不断地和庙堂文艺斗争。一部文艺史也就是人民文艺与庙堂文艺的斗争史。”(注:《沫若文集》第13卷,第224—225页。)

中华民族文化素有人民性的传统。作为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源流的儒、道二家以及对早期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影响较大的墨家,都有非常丰富的重民、爱民的民本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提出要爱民(“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养民(“养民也惠”)、利民(“因民之利而利之”),以及富民、教民、安民等思想。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这一思想,鲜明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注:《孟子·尽心下》。)的观点。道家始祖老子也提出要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注:《老子》第四十九章。)),不要扰民,鱼肉百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注:《老子》第五十七章。))。墨家思想中“爱民”、“利民”、“重民”的特色亦非常突出,认为“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注:《墨子·节用中》。)。主张治理国家举贤尚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注:《墨子·尚贤上》。),“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注:《墨子·尚贤上》。),体现了重民的思想。此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民性的思想,还大量地在文学、艺术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如:《诗经》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忧时忧世、忧国忧民的诗作,关汉卿的戏曲,施耐庵、曹雪芹、鲁迅的小说,等等。这些深受人民欢迎的传世佳作,无不浸润了人民性的思想。然而,在少数人压迫、剥削多数人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统治阶级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利益冒充为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强加给人民群众,并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使文化的人民性受到压抑和摧残,无法得到真正的、充分的实现。

我国现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存在,结束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压迫,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和政体。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文化必然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同时也为文化的人民性的真正和彻底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大众是国家的主人,是新生活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决定力量。人民大众既是文化创造、建设的主体,又是文化服务的对象。因此,我国现阶段文化的内涵和要求,文化建设发展的目的、任务都必须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与此相适应,要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注: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3年11月4日,第1版。)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判断文化成果和文化建设的根本标准。

在我国现阶段,为人民服务与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是一致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当代中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和道路,集中代表和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只有通过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和实现人民的利益。因此,从我国现阶段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这一特质和内涵出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另一方面,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又是思想理论创造、文艺创作和各类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源泉。文化只有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贴近人民大众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反映人民大众创造美好新生活的伟大实践,才能受到人民的欢迎,才有旺盛的生命力。邓小平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1—212页。)因此,广大理论、文艺、文化工作者必须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自觉贴近人民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了解和熟悉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语言艺术,在思想感情上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从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吸取营养,撷取素材。并要敏锐把握时代的脉搏,以对人民和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遵循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使之体现在创作思想深刻、学术和艺术精湛的优秀精神产品,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应该是把弘扬科学精神与倡导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的科学的文化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双重历史任务:一是从落后的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面临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繁重任务;二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短暂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继续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应承担的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由这两大历史任务所决定,我国现阶段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清除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和小农经济落后意识。

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充分认识和肯定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经验已经证明,科学精神是推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进而推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的主导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推动科学进步,推动科技长入经济,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没有科学精神的弘扬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工业化、现代化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我国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疑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使之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然而,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人类发展进步的一切问题,尤其是精神领域的问题。西方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片面强调科学主义,忽视人文精神的建设,导致人际关系冷漠和功利化,崇尚金钱,道德沦丧,精神空虚,物欲横流,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纵欲主义充斥社会等各种社会弊端。科学主义的片面性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是过分强调科技力量可以使人类征服和战胜大自然,做出许多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滥用和浪费资源的蠢事,结果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国家成功的经验,避免西方国家走过的弯路,就要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加强现代人文精神的建设,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它关注并维护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在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等方面。它主张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目的等等,体现了人类主体对人生理想和价值意义的追求,是人类文化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我国现阶段在全社会努力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应大力倡导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趋势和现代化的规律进程相一致,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现代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终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为出发点和目的,坚持和体现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尊重和维护人的权利、利益和人格,承认并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劳动权、休息权和发展权,尊重社会成员对幸福人生追求,同时又要求社会成员对社会承担责任、作出贡献,关心和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并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实行自立自强、民主平等、公正诚信、友爱互助等道德准则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同时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利益,把国家、人民和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的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以勤劳节俭、艰苦创业、求是务实、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创业精神;以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等等。

我国现阶段在全社会弘扬这种社会主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从多方面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合力,加快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可以对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因素和负面作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由于发育不成熟及内在某些方面的缺陷而对人的本性、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造成的扭曲变形现象,起纠偏和防范的作用,引导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可以唤醒人们超越对金钱、物质的狭隘视野和偏执心态,去追求更为全面、科学的人生价值和高尚的道德理想,拓展丰富的人生内涵;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由过去以财富积累、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观念转变到追求社会全面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发展观上来。

此外,在我国现阶段,弘扬科学精神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反对和清除封建思想文化和小农经济落后意识。我国封建社会绵延两千多年,封建主义文化占据正统地位,可谓是源远流长、盘根错节,达到了较为完备的状态。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冲击,封建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已经崩溃。新中国建立以后,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在社会上已不再占据支配地位,其影响和作用已较新中国成立以前大为削弱、缩小,但却仍然是根深蒂固,还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发生影响和作用。对其进行彻底的清除绝非易事,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这是因为,一方面思想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发展变化一般来说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不会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当旧的思想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瓦解之后,它的某些因素还会长期在社会上残留,有些甚至还会渗进新的思想文化中保存下来,“旧酒装进新瓶”,以新的包装出现。另一方面,在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农业人口和文盲半文盲人口、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不发达国家。这种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客观上给封建思想文化和小农经济意识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就无法彻底铲除滋长封建思想文化和小农经济意识的土壤。

从实践上看,无论是建国前后我党曾经犯过的家长制、个人崇拜、现代迷信等错误,还是当前大量存在的种种消极腐败现象或愚昧落后的行为,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封建思想文化和小农经济意识中找到根源。问题还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反对封建思想文化斗争的重要性、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一直未能把它摆到应有的突出位置上。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后,我们没有及时、持久地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彻底的清理批判,而是过早地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要锋芒转向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甚至是不自觉地把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要求,去批判资本主义。这一过早转向是不适当的。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资产阶级不仅在人口和经济总量中占极少数,其思想文化在国民中的影响和作用,也远不如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影响广泛、深刻和顽固。因此,在新民主主义政治革命取得成功以后,本应适时进行以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彻底肃清其影响为要旨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作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深入,以全面彻底完成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过早转移了目标,使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没有经历过像欧洲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那样对封建主义思想文化进行比较彻底的、摧毁性的打击,以致留下隐患。对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邓小平作了深刻的总结:“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页。)

有鉴于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必须在反对和清除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给予高度的重视;必须旗帜鲜明地继续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在反对资产阶级消极腐朽思想的同时,把反对封建主义和小农经济愚昧落后的思想文化作为长期的、重要的战略任务,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认真、深入、持久地批判、清除封建主义思想文化,以至彻底肃清其对社会肌体的侵蚀和影响。

四、应该是尚未成熟完备的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国现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此相适应,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就其核心和主体而言,应该而且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它具有社会主义文化的一般特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因而,它与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有本质的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不同,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均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则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段已不存在。二是指导思想的不同,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都以剥削阶级的思想为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则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三是文化的核心和特征不同,封建主义文化以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为特征,资本主义文化以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为核心和特征,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则以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和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初级阶段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继续和发展。两者同属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文化,同样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两者又有很大的区别。由于两者所处社会的性质不同(一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个是社会主义社会),历史任务不同(前者是解决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新中国;后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时代特征不同(前者是革命与战争年代,后者是和平与发展时期),因而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任务不同,前者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文化,动员激励人民大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后者是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新文化,动员、激励人民建设美好的新生活。因此,两者在特质、内涵、功能上均有区别。

在明确我国现阶段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需要经过若干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同属一种社会形态,观念形态文化具有某些共同的东西;但又由于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条件、状况和历史任务的不同,因而在观念形态文化上又具有各自的特性和不同的具体内涵。由我国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条件状况所决定,在这一阶段,如同经济、政治是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一样,文化也只能是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的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无疑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文化为发展方向和理想目标。在这一阶段的文化建设中,应该大力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倡导共产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引导教育社会成员追求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崇高理想和目标,以及少数先进分子自觉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实践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但却不宜把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作为现阶段可以普遍实行的原则和要求,向全体社会成员提出,并据以要求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因为,在这一阶段尚未具备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在全社会普遍实行的条件。如果硬要在全社会普遍推行,只能“欲速则不达”,不但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还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和作用。如果以为一种思想道德文化在社会的实行不需要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那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因为正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都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相联系,强调要从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来考察特定时期的文化。马克思指出:“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6页。 )毛泽东也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论述过新民主主义方针、纲领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关系——“我们既应把对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又应把作为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训练干部的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同作为整个国民文化的新民主主义的方针区别开来。”(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因此, 我们在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和共产主义方向,又要切实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能忽视在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思想道德文化方面的差异,注意防止和纠正脱离和超越初级阶段的实际。我们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正确地把握好社会主义文化的共性与在初级阶段表现的特殊性的联系与区别,并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把握好度和分寸,才能避免片面性,扎实有效地推进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此外,认识把握我国现阶段文化的特质,还应正确认识文化的一元与多元的关系,把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有机地统一起来。

任何国家、民族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只存在某种纯粹的、单一的文化,而必然是多元文化的并存。同时又都需要形成、并在全社会确立起主流文化在思想文化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不可避免还带有封建文化、殖民地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痕迹和影响。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与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并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时期,由于观念形态文化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所以同旧的经济形态、社会关系相联系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道德观等还会在社会上长期存在;而同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联系、同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发展完善。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仍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经济上将长期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社会上也还存在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社会成员还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习惯等等。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社会成员在理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多样化,使初级阶段的思想文化呈现错综复杂、多元并存的结构特征。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会长期存在。

面对这种多元文化长期并存的格局,我们在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中,必须承认、正视文化多元的现实。不能离开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条件去片面追求和推行某种纯之又纯的思想文化,更不能重蹈过去教条主义和“左”倾错误的覆辙,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强求思想、文化的一律。而应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和态度去坦然对待。同时又必须坚持文化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建设和确立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并通过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去影响引导各种非主流文化,力求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有机统一,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有序发展。

五、应该是适应并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文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千方百计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而市场经济则是已被世界现代经济发展所证明了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最佳选择。因此,吸取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机制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历史任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要适应经济基础,为经济建设服务,当然不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更不能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而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引导、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正确认识把握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努力在全社会倡导、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文精神、经济伦理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道德规范,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在发展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上,人们容易产生误解,以为市场经济通行的是物质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原则等,它同以集体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根本对立、水火不相容的。其实,世界文明进步的历史已经证明,市场经济不仅把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从自然经济中解放出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且也大大推动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变革和进步。在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运行机制中,可以孕育和催生许多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原则,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的生长点。

比如,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竞争经济,它只承认公平竞争、等价交换而不承认任何超经济的特权,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的竞争。这就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自立自强意识、民主平等的思想和不断进取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等级特权和贵贱尊卑观念。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和机制,还在客观上要求并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靠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取胜,从而促进诚实守信、质量第一、顾客至上、文明服务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就必须使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的需求,能够在市场交换中实现其价值,这就要求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提供商品服务者必须考虑他人和社会的需求,把利己与利他有机地结合起来。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它要求打破地区隔绝和国家封闭,发展经济交往,建立统一的大市场,这就有利于破除自给自足、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意识,有利于培育人们的开放意识和开拓精神。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它的发展有利于培育人们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重视人才、重视科技和信息的观念。市场经济还是一种法制经济,它所要求的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秩序,需要有健全的法制来保障,从而促使人们形成和增强权利、责任、义务观念和民主法制的思想意识。现代市场经济要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整个社会围绕着商品生产和交换而联结成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个人越来越离不开群体,离不开社会,这就在客观上有利于形成列宁所倡导的“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有利于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普及,等等。上述这些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既是市场经济自身所蕴涵,也是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需。而且从根本上讲同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精神是相近、相通的,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所要倡导、培育和发展的文化精神。

当然,市场经济也有自身的缺陷和局限性,有其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地加以引导规范,必然给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和社会生活带来负面作用和不良影响。譬如,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从本性上说易于诱发“私欲”、“物欲”的恶性膨胀,如果与社会的法制和管理不健全、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等因素相结合,就会引发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损人利己行为;商品生产和经营者的利益是相对独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并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基本的行为动机,如不加以引导约束,就会产生利己主义、本位主义,诱发“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甚至诱使一些人不择手段去谋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一旦被扭曲变形,不适当地运用于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就会使部分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功利化的倾向,导致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等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和逐步完善的较长过程。目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里,一方面,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交织,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另一方面,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规制度和思想观念、伦理道德规范等,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因而在这一阶段里,难免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在思想道德领域出现某些混乱和失范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出现某些消极腐败的现象。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消极腐败现象和问题,并非都是发展市场经济所必然带来的。其中,有些确实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因素所诱发,有些从表面上看似乎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运作义理有联系,但实质上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有些恰恰是因为市场经济发育尚不成熟,市场机制还未能正常有效地发生作用的结果。所以,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成熟和机制健全并充分发挥作用,其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起的积极作用将会逐步较为充分显示出来,而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消极影响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克服。

因此,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因势利导,努力培育形成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和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抑制市场经济容易诱发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观念,努力遏制和减少市场经济的消极负面的影响和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并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服务。

关于我国现阶段所需要弘扬的社会主义现代人文精神,笔者有另文阐述。这里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伦理和道德规范作一探讨。

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从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和发挥伦理道德作用两个方面对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进行外律和内律。法规制度从外部强制人们遵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秩序。经济伦理精神和道德观念,则可以内化为指导、约束人们经济行为的内律力量,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伦理和道德规范为其服务,引导规范其健康有序发展。这种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经济伦理,既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发展要求,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思想和道德要求;既要尊重和关心个人的正当利益,又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强调三者利益的统一;要求社会成员既要树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又要树立社会整体观念、履行社会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既要勇于竞争、追求效率,又要注重协作、兼顾公平;既要肯定和允许追求功利,更要强调手段的合法、正当和道德;等等。其主要内涵可概括为:勤劳节俭,艰苦创业;公平竞争,等价交换;互惠互利,共生共荣;注重契约,诚实守信;履行责任,忠于职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注重质量,尽善服务;守法经营,依章纳税;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正当求利,义利统一;等等。

此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还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以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风尚和舆论氛围,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道德保障。

六、应该是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

现代化是通过科学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完成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实现人类走向自身解放的历史过程。

作为人类解放的进程,现代化包括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变迁的变革过程,包括社会生产方式由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走向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社会经济由传统农业经济走向现代大工业经济、进而走向知识经济;社会制度由传统社会的专制政治走向现代民主法制政治;社会成员由传统的、孤立的、片面的个人转变为全面社会化的社会人。换言之,现代化就是经济和社会走向市场化、工业化、理性化(科学化)、社会化、民主化、知识化的过程。

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主题——现代化的一种制度选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时期。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性质与特征,不仅决定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也决定于现代化的历史性质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它既是现代化变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现代化变迁发生和推进的重要前提;它的发展必须要与这一阶段的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任务相适应:

这种文化必须高度关注经济,重视发展,体现社会生产力第一的思想。特别是在大力发展工业文明阶段,必须树立和适度强化商品货币意识、财富意识,形成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精神文化动力。

这种文化必须重视经济法权、商业信誉和竞争效率,体现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要求,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形成和有效的健康的运行创造理性的文化环境。

这种文化必须高度关注科学,重视知识,发展理性,体现科学理性精神,使之成为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管理现代化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这种文化必须尊重人的生命,关心人的命运,重视启迪人的智慧、发展人的才能、发挥人的作用、实现人的价值,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精神,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每个社会成员才能的充分发挥。

这种文化必须重视发展人的自觉的社会意识,体现个人权利与社会义务相统一的社会契约精神,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人作为社会人的健全人格和健全的社会意识的成长。

这种文化必须尊重和发展每一社会成员的平等、自主、公正的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促进民主、法制建设,体现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民主、法制精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不言而喻,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是跨越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大变革。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也必然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处于变化、发展、成长中。一方面,经济、社会、政治的现代化变迁推动着文化的变革和发展,而文化的变革发展又引导、促进和保障现代化的顺利前行。

在当前,随着经济上跳跃式的高速发展,也产生了人的现代化进程落后于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矛盾,成为我国现代化高速前行的突出的制约因素。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加大力度迅速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这是初级阶段文化发展面临的严峻任务和压力。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要自觉顺应现代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规律,同时结合本国的国情,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从而推动促进整个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标签:;  ;  ;  ;  ;  ;  ;  ;  ;  ;  ;  ;  ;  ;  ;  ;  ;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特征_世界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