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8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实践研究表明,通过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促使设备应用性能、工作性能得到有机提升,机械化产品生产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机械制造;应用
引言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指生产或其他操作机械,根据所输指令,通过机械操作方式来进行自我操作和控制,来实现指令动作的完成。机械自动化生产,是指生产机器或装置通过自动化控制,来进行产品的加工或生产。自动化生产技术对生产效率的提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人力需求。根据中国机械生产现状,机械自动化技术所应用领域的覆盖率还不是很高,仍处在上升阶段。机械自动化技术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在不同方面,以不同的自然科技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不同领域的特点,将技术结合进去,并进行充分应用,充分提高各个产业的效益,提高总体经济水平,以及行业生产能力。
1机械自动化技术概述
1.1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定义
机械自动化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进行机械制造时,运用一定技术实现流水线自动生产,从而实现机械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节约。具体来说,有以下4方面的内容:1)机械制造行业通过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机械制造时的生产流水线化,从而使得制造效率大大提高;2)这种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是不需要人力劳动参与的,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手工机械制造可以被慢慢摒弃;3)机械自动化技术脱离了人工劳动,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4)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贴合世界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先进生产理念的体现,灵活且及时的对现有的传统机械制造方式进行改进,将其转变为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展示,也是机械制造业未来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1.2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组成成分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类结合多领域多个学科的综合技术。现阶段,我国机械制造领域广泛使用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系统构成:传感系统、操作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终端输出系统以及指令系统。传感系统,是指对整个机械自动化系统进行系统检查以及信号接收的部分;操作系统,是将自动化制造过程中的载重负荷进行定量分析的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是指对传感系统传输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发出决定系统下一步操作的指令;信息终端输出系统,是指将信息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指令进行二次传输的部分;指令系统,起到接收信息终端输出系统指令,并引导整个自动化工作系统进行具体工作的作用。以上5个系统构成了整个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各个部分,通过一条整体线路实现信号的接收、传导和输出,并决定系统的具体工作内容,实现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机械自动化现状与问题
事实上从我国和发达国家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和开发能力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自动化技术研发与生产的初级阶段。国内很多企业并没有将自动化用于管理和生产当中,而是仍旧沿用着传统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国内许多企业的人才管理机制都存在实用性较低的问题,国外人才管理方法成为了许多企业直接套用的模板,而没有根据自身需要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这一问题带来的后果便是,虽然我国许多企业的工作人员都有着较强的理论性水平、专业素质也普遍很高,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却会暴露出大量问题。虽然精细加工在国内工艺处理方面达到广泛普及和应用,但复合加工却是我们比较突出的漏洞和弊病。我国的研发人员做不到机械设计与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一味的照搬和模仿限制了自动化设计水平和研发水平的提升。
3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3.1智能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智能化应用主要是以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依托,进行的各类生产制造工作,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智能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是将智能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分融合,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具体来讲,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通常会对某一动作进行多次重复才能完成相关制造环节,在此背景下,可以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使机械制造中的机床设备实现自动化运转。这样不仅提升了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加工机械的精准度,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智能化的一种具体体现。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加工经验的逐渐积累,智能化还能准确的、有预见性的找出不确定因素,并以模拟人类思维活动为基础,对现有的智能化生产工艺进行调整与完善。
3.2集成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先进的信息技术是推动机械制造过程中集成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集成化简而言之就是将目前现有的先进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多类型技术进行整合,并将其与高新技术体系进行融合,以此达到拓展机械自动化系统功能的目的。如当下运用较多的柔性制造技术,就是依托多元化技术的整合从而形成的新的技术类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一方面可以实现多种技术集成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在多种技术融合的过程中还能推动机械生产的柔性化发展。另外,在这种集成化的机械制造过程中,人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而机械设备则负责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支配工作,这样就可以保证服务质量与生产质量的同步提升。
3.3柔性自动化技术
柔性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就是数控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中,通过与其他技术的综合使用,有效的提升生产过程的全控制,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降低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在缸孔珩磨机床生产制造工作中,有着突出的效果。在传统的工程机械制造中,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大多都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人力浪费,成本消耗,还会由于人员自身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操作失误,生产参数不准确等,影响生产的质量结果。但是使用柔性自动化技术后,可以对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让每个环节的生产质量均按照实际要求进行操作,提高了生产的准确性,减少了危险的发生。同时应用该技术还可以实现自动生产和管理,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现今的发展中,柔性自动化技术越来越被工程机械制造产业所看重,也将成为未来机械制造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了对人力的需求和生产成本,同时降低部分工程的施工程度。机械工程自动化对机械生产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提升,整个大环境都对制造业产品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机械工程的自动化也应当逐渐向智能化、一体化发展,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产品需求的同时,也要推动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冉鸣.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250.
[2]朱秀坤.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268.
[3]鲁先珉.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1,(23):45.
论文作者:郑和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技术论文; 机械论文; 机械制造论文; 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指令论文; 是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