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始于教育_环保论文

环保始于教育_环保论文

环保从教育做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初踏澳大利亚,没有看到神秘莫测的长城、金字塔式古迹,也没有看到收藏无数稀世之珍的卢浮宫式的博物馆,但每个城市都有让人着迷的地方:堪培拉四季树茂花繁、绿草如茵,704公顷的格里芬湖四周风景如画,“花园首都”当之无愧;悉尼风帆形的歌剧院,屹立于贝尼朗岬角海湾上,1149米长的单拱大桥横空出世,与码头老区的旧式建筑及现代高楼交相辉映,让人百看不厌;植物园公园占市区面积1/4的墨尔本到处郁郁葱葱,百花争艳,鸟语花香。3月正是澳洲的初秋,气候温和宜人,不论走到哪里,路旁棕榈树、合欢树枝叶繁茂,街头花园万紫千红,幢幢小楼前都是平整的草坪,种着树木和鲜花,像是给路人展览似的。与澳大利亚人交谈,环境美是他们最感自豪的地方。

澳大利亚环境和遗产部副部长兼环保总局局长安希·蒂妮女士介绍说,澳大利亚现在的环境保护与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这是经过几十年努力的结果。以前曾有过土地使用不当,造成大面积沙化的沉痛教训。70年代初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后,联邦政府制定并不断修订环境保护标准,提出“打扫澳大利亚”的口号,各州相继立法,地方政府严格执行,三级政府通力合作,收到良好效果。

安希·蒂妮女士说,开展全民环保意识教育,使人人意识到保护环境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让政府的决策变成人人自觉执行的方针,这是事情成功的关键。在环境保护局,我们得到一本《如何减少家庭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指导》小册子,介绍如何购买省电冰箱、合理配置灯泡,如何充分利用自然光,家庭垃圾如何分类和投放等,还有介绍怎样在庭前屋后种树及多走路少开车的好处。澳环保局政策研究室高级官员埃德姆·鲁赫说,这样的小册子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得到过。通常,每个家庭每年要产生15吨生活垃圾,政府让家庭自觉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活动,以社区为单位,向每个家庭提供一个可循环使用的多层垃圾袋,将生活垃圾、废报纸及各种瓶瓶罐罐分类送到指定地点,家庭处理不了的有机物每周有专人至少收集一次。谁家如乱扔垃圾要被罚款,就是门前剪割下来的草也要送到指定地点处理。安希·蒂妮女士说,社区推行的环保行动非常成功,90%以上的家庭自觉参与,垃圾回收率很高,旧报纸的回收量多到废品站处理不了的地步。有条件的家庭还将生活垃圾在自家后院用蚯蚓处理。社区活动,使全国1/5的垃圾得到处理。此外还推广买什么回收什么的行动,如买电池的有义务回收顾客送回的废电池,计算机商店有义务回收废计算机。

埃德姆·鲁赫说,环保教育从儿童抓起,小学都设环保课程,从小就培养环保意识,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这是全民环保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只要人人都从小事做起,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宾馆的厕所都分半冲和全冲,水箱结构稍加改造,节水不少;街头树下都用木屑覆盖,雨后积水,刮风不起沙……在布里斯班渔人码头,在一家综合商店里,有一个设计特别的天井,里面种着多种热带雨林植物,上部有3张可活动的帆布,据介绍,其作用是:夏可遮阳,使下面行走顾客少受烈日曝晒之苦;雨天可盛多余的雨水,留着雨后慢慢浇灌;平时调整方向,能使室内空气流通。装置不复杂,其用心可谓良苦,还为商店增添一道风景。在澳大利亚,为保护环境,这种“小儿科”现象到处可见。

“小儿科”不放过,工业污染抓得更认真,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得到很好的贯彻。在昆士兰州戈尔德科斯特经营宝石矿业的詹姆斯女士介绍说,公司坚决执行破坏多少植被,就补种多少的原则,管理人员每年到矿区核发一次执照,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就吊销执照并再也不让申请。在伊文顿参观帝皇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时,看到整个生产流程完全在露天下进行,但从排排硕大的银灰色反应罐和密密麻麻的管道,就明白整个生产过程是在密封条件下完成的。技术专家保罗·布鲁斯介绍说,这种封闭式生产可使原材料和能源达到最小消耗,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和环保效果。该厂新产品供不应求,一期工程刚投产,二期、三期工程已加紧上马,但污水处理厂却同步建成,葡萄渣也撒到附近的森林中作肥料,没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澳大利亚有8%的国土划入自然保护区,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悉尼附近的蓝山,每天南来北往的游客上万,环境没有受到污染。梯滨比拉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另一个例子,从首都堪培拉驱车40分钟就到达风景区,这儿丘陵起伏,环境优美,漫步其间,可见到澳大利亚的国宝袋鼠、考拉和各种鸟类。我们在那里停留了半个小时,参观了一座袖珍型污水处理厂。原来每到周末,到此度假者超过2000人,有的还搭起账篷在山下过夜,吃烧烤,喝啤酒。固体垃圾好处理,污水则成了问题。8个月前,澳大利亚国际合作协会在此建了个小型污水处理厂。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房里,并排摆着2个直径2米、高1.8米的透明容器,每个盛4.5吨污水,经1号容器处理过的水,流到2号容器处理,再排入旁边能盛15吨的小池,经植物进一步处理水中的氮磷钾,水质已达2级,技术人员介绍说,只要经过杀菌,此水就可饮用了。整套装置总投资40万元人民币,每天可处理10吨水。代表团一成员惊喜地说:成本不高,我们院里就可装一台。

标签:;  ;  ;  

环保始于教育_环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