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陶旭明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陶旭明

黑龙江省轻工建设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作为其项目整体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水平,若其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不仅会影响到该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会给之后的使用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就必须要对其各类问题的产生原因做出综合分析,基于此来对其施工技术要点做出深入研究与不断完善,以此来建设出更多高品质工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

具体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浇筑量、体积上有着显著体现。普通的混凝土浇筑量、体积都比较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积大小,以及直径都要在1m以上。基于现有施工环境来讲,在具体施工中,不仅要实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等级、强度要求,以及抗渗性能方面的各项要求,对因为水化热而产生的温度差也要采用有效措施给予严格控制与妥善处理,以此来为各环节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温度裂缝:主要是因为混凝土产生水化热,或者是施工环境温度出现大幅度变化,进而导致混凝土温度应力比自身抗拉强度要高的时候,便会导致不同程度裂缝的产生。

2、干所裂缝:在拆模中,若结构表面出现失水情况,就会出现较大的温度变化,进而产生干所应力。

3、在约束力影响下产生裂缝。在降温中,混凝土的温差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变形,再加上混凝土体积收缩变形,或者是外界条件的约束,导致拉应力低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贯穿裂缝。

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准备阶段引用的施工技术

首先,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空间情况来设计施工平面图,同时明确垂直起降机械假设的具体位置。如,井架、施工电梯等,都要基于对拟建项目高度、施工材料等方面具体情况的综合分析来完成布设。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到,能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及进度控制工作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因此,在项目正式施工前,要结合项目具有的优势特点,深入研究施工中的各个工序,以及工种具有的技术难点。以此来及时更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错误,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方案在施工资料配置、布局方面具有的指导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此来为施工质量、进度提供有力保障。对于施工中的原材料选用、交接班,以及浇筑顺序等诸多方面都要与具体工程条件相符合,充分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的各项要求。

2、混凝土配比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在于水化热的控制,水化热来自于水泥材料,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混凝土配比的控制,减少水泥产生的水化热。可从水泥的选择、水泥的用量控制、水灰比的设计和外加剂的添加入手。在水泥的选择中,施工单位优先选择水化热偏低的水泥材料,如矿渣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大坝水泥等。以A土木工程建筑为例,该企业将标号为5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作为原材料,水化热处于42.5℃~52.5℃之间,和当地气温的差值较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更易控制,减少温度裂缝出现的概率,提升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在水泥的用量控制中,施工单位可通过水泥用量的降低,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的水化热。施工单位需在施工前开展多次混凝土配比试验,在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选择水泥用量最低的配比,减少水化热及毛细孔的出现,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可在大体积混凝土制作中适量添加粉煤灰,添加量控制在10%~30%之间,实现减少水泥用量的目标。

3、施工温度的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施工温度的控制涉及施工及养护两个阶段。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尽量选在早上或傍晚等温度偏低的环境,开展浇筑施工。在施工现场的砂石堆场设置遮阳棚,或者用湿麻袋覆盖,必要时可以在混凝土拌合前,用冷水冲刷碎石料,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在混凝土泵送时,施工单位可在泵管中缠绕草袋,并向草袋中喷洒冷水,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同时,施工单位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模板中设置冷却水管和传感器,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测量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在内外温差超过25℃时,向冷却水管中通冷水,利用传热作用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缩小温差,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在养护阶段,养护人员需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设置补水软管,软管上方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覆盖一层保温草帘。补水软管每隔100mm的位置开设一个5mm的小孔,定期向补水软管中注水,实现保温保湿的养护目的。保温可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热量散失,产生干裂裂缝;保湿可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出现贯穿性裂缝。养护工作需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的12h进行,并维持2周以上。

4、施工工艺的控制

施工工艺的控制包括模板施工、浇筑施工和振捣施工三个环节,施工单位需保障各个施工环节的规范性,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

4.1在模板施工中,施工单位大都选用砖胎膜或者木模,这两类模板的传热性能较差,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可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如果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要求较高,不得不采用钢模板,施工单位需在钢模板外侧设置保温措施,如悬挂阻燃草纤被等,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热量散失过快。

4.2在浇筑施工中,浇筑方法由土木工程建筑需求、钢筋疏密和混凝土供应方式决定,最常用的是分层浇筑方法,如分层分段浇筑、斜面分层浇筑等,每层混凝土的厚度约为1.5m。在确保第一层浇筑混凝土进入初凝阶段后,才可以开展第二层浇筑施工,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施工缝,影响结构强度。分段分层浇筑是将混凝土结构划分为多个部分,分部分开展分层浇筑,该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或者长度较长的土木工程建筑;斜面分层浇筑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浇筑,适用于坡度小于1/3、长度大于厚度三倍的土木工程建筑。如果混凝土浇筑的场所为岩石地基或者混凝土垫层,需设置防滑隔离层,即涂刷两层沥青胶,再撒铺厚度为5mm的砂子,提升浇筑面的平整度,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较大应力,影响质量。

4.3在振捣施工中,施工单位需安排专业人员监督振捣过程,防止振捣不实或漏振引发质量问题,而且振捣设备不可以触碰模板、钢筋和预埋件,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组成,导致返工现象。同时,施工人员需根据行列式的次序选择振捣设备的振捣位置,振捣设备的移动距离小于其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大约为37.5~50cm之间。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泛浆,无气泡时,可停止振捣。以某工程建筑为例,施工单位为每个作业带配置六个直径是50mm的插入式振捣器,分别布置于出料口、斜坡中部与斜坡坡角。首先进行出料口位置的振捣,形成流坡。按照事先设置的阵列从下往上振捣。针对振捣中出现的泌水现象,利用海绵吸收水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通病。在振捣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需进行表面收光处理,通过长度为2m的刮尺,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层刮除。当混凝土结构收浆进入初凝阶段后,利用木抹子进行二次抹光,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平整度,避免收缩细缝的出现,然后即可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来讲,在具体开展中极易受到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此,为了给其各施工环节质量、安全与进度提供有力保障,就必须要对其施工特点、要求做出全面分析与准确把握,基于此来落实好各项准备工作,针对其各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科学引用各项施工技术的,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类问题的产生,建设处更理想的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赵文磊.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6):446.

[2]马波.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低碳世界,2017(26):481-482.

[3]杨红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门窗,2019(12):113-115.

论文作者:陶旭明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陶旭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