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_刘影

议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_刘影

(吉林恒通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电力线路铁塔基础的工作量在送电线路的工程量中占60%左右,且较长的工时会对整个工程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其质量的好坏对整体线路施工质量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关系着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另外,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特征是施工一次性,可见,如果施工质量存在问题,而修复又比较困难,这就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工期,也可能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关于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正是国网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是一项距离长,跨度大,点多、面广的工作,面临着施工环境的多样性,给输电线路施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高压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是线路整体工程的先行工序,如遇见一些淤泥质土质基础施工而现场未能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以及解决方法,它可能1~2个月也无法施工完成,直接制约着线路的按时竣工送电。

1电力线路的铁塔基础施工的难点

铁塔承载了高压电力线路的所有荷载,但是铁塔基础比较隐蔽,它的施工数量占到了工程总施工量的百分之六十,是关系到工程施工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也是确保电力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电力铁塔的特殊性,导致它在具体施工时困难重重:首先,铁塔具有较大的体积,很多都是属于露天作业,施工环境比较复杂,不确定性较大,而且工作量比较大,常常会用到上百或者上千立方的混凝土。而野外施工具有明显的一次性特征,一定要在施工时就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性。要不然,如果在后面才发现问题,不但耽误施工时间,还难以有效的修复,还会增加很多额外的维修费用。其次,电力线路点多面广。部分供电线路需要穿过很多地方,有很多因素会对铁塔施工造成影响,比方说地势地形和气候温度等,并且施工还受到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虽说当前的铁塔施工工艺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并没有用到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施工比较困难。

2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2.1做好线路精准测量

对需要架设的线路进行考察,了解当地情况,对需要架设的线路初步进行认定,通过相关工具做好数据控制,可以使用钢卷尺、经纬仪等进行有效测量,保证数据精准有效,同时,还要依据规定标准对相关信息进行确证对比,使数值校正调整。做好规划设计效果图,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重点数据表格做好现场核对,检测好桩位、高差、跨度、档距等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对比图纸设计数据,发现问题要及时标注,合理控制好误差。进行现场复测,要对桩位进行清点,发现遗漏不明的,一定要做好标记,及时进行补钉修复,使现场调查清晰可靠,保证记录完整实用。

2.2基础分坑放样工作

根据基坑中,其地形的相关的变化,选用一些接腿长短不同的桩,其中心标准为基础的中心,进行分坑的放样,借助坑底和中心桩,之间存在的高差进行洞深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对于基础而言,要保证其高于地面一定的高度,对于高低腿和基础保护之间的面积,如果和实际出现的差距较大,需要及时的进行反馈,从而保证后期质量的检查能够有效,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中心桩的设计,如果无法正常的保留,那么就可以采用辅助桩进行代替同时做好标记。

2.3做好土石方工程施工

了解开挖面积和深度等信息,确保塔位桩和控制桩都正确布置。开挖时发现有滑坡、溶洞,或出现基础埋深不够等现象,及时向负责人反映。该工程对边坡保护及垫层较为重视,开挖接近设计深度时采用人工开凿的方式,禁止爆破。先预留200mm左右的距离,浇制混凝土时再继续深挖,直至符合设计值。若开挖时深度超过了设计值,可用铺石灌浆加以处理。开挖过程中尽量不要发生直陡坡的情况,并实时用塔尺、经纬仪进行操平找正。开挖方式有很多种,需结合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如果是渗水较明显的泥水坑,应先进行排水,然后采用挡土板加支撑木的方法;如果渗水较慢、不会出现塌方的泥水坑,可在排水的同时进行开挖;如果坑壁土质良好,可采用放坡开挖的方式。

2.4钢筋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检验基础钢筋,保证其型号、大小、数量等与设计相符,并对其进行分类,以防出现失误。在弯钩加工过程中,首先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长度和型式,其次要达到结构构造的标准,一般而言,I级钢筋的末端应该设计成1800的半圆形的弯钩,Ⅱ级和Ⅲ级钢筋的末端通常需设计成900、1350,Ⅱ级的弯曲直径应尽量大于钢筋直径的4倍,Ⅲ级则应大于5倍。用于建塔的钢筋必须干净、没有破损,在绑扎之前,仔细检查,将上面残留的铁锈、油渍等杂物进行彻底清理,而后再进行绑扎。在设置用于立柱和地脚螺栓的箍筋时,尽量使其与受力主筋呈垂直状,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应该是主柱脚上的主筋处,沿着受力主筋方向错开设置,每一个交叉点都应该进行绑扎。主筋保护层应具备足够的厚度,因此,在固定其上端四角时,选用的混凝土垫块通常是底板保护层较厚的垫块。

2.5地脚螺栓质量控制

安装时使用电焊点牢,做好固定,地螺外露高度合理控制,要按中心桩和基础顶面高差做出正确设置。控制好浇筑强度,不能因压力过大,导致地螺松动,外露长度要取正误差;在地螺固定后应对其小根开、对角线小根开等重新进行校核,检验地脚螺栓垂直度。

2.6混凝土施工

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和配置比例,力争铁塔腿混凝土浇筑一次性做完,避免施工缝隙。完成后需要进行保养,时间需在5昼夜以上,方可拆模。回填每隔300mm就得夯实一次,对外部做好掩盖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路线路基础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铁塔基础施工难度较大,所以在铁塔基础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施工前材料准备、原材料搭配比例以及混凝土施工等等,并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中,从而从整体上提升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进亚.论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魅力中国.2017(02)

[2]刘阳,于春江,宗世源,徐东生.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

[3]李冬冬,宋增健.刍议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通讯世界.2017(10)

论文作者:刘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议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_刘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