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性论文,开放式论文,文献论文,新兴产业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目标、途径和政策措施、体制改革做出了新部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其发展需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参与交互。自Henry Chesbrough在2003年提出开放式创新概念以来,开放式创新在学术界、产业界及政策制定部门中受到广泛关注。开放式创新强调企业要运用内部和外部两种技术来源、内部和外部两个市场实现技术的商业化,其内涵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特征深度契合,开放式创新应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创新模式。2012年出台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强调,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走开放式创新道路。然而,现有文献中往往针对某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对开放式创新过程、或对创新伙伴类型、或对R&D战略形式进行专题研究,尚未提炼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开放式创新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放式创新模式,这对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论文分析框架
Chesbrough(2003)提出开放式创新模式时,将其作为封闭式创新的对立面加以分析,并指出“不同类型的行业可以被排列在一条连续光谱上,一端是完全使用封闭式创新模式的行业,而另一端则是完全使用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行业”[1]。然而其他学者认为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这种二分法,在理论上可能正确,但在行业中并不存在[2]。坚持封闭式创新的企业已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因此,创新过程完全封闭的企业并不存在,绝大多数企业不同程度上实施开放式创新。因此,在开放式创新研究中需引入“创新开放度”概念,以表征存在于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之间的、不同的创新开放程度和类型。
创新开放度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可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界定。Dahlander和Gann(2007)按正式和非正式保护的不同程度、创新的外部来源数量、公司对其他主体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依赖程度确认了3种开放度:独占性开放度(openness in terms of appropriability),创新外部来源开放度(openness in terms of external sources of innovation)和关系开放度(openness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s)[3]。Lichtenthaler(2008)依据企业外部技术获取的程度和外部技术开发的程度来界定创新开放度,将追求相同战略的企业归为一类,然后按照研发强度、对根本性创新和产品多样化的重视程度等变量描述企业特征[4]。本文认为,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综合利用内外部相互补充的创新资源实现创新,企业技术的商业化路径可以从内部进行,也可以通过外部途径实现,在创新链的各个阶段与多种合作伙伴,多角度动态合作的一类创新模式。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中,企业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决策:与什么类型的伙伴合作、在哪个创新阶段合作以及采用什么方式合作。3个问题分别对应3种创新开放度:伙伴类型开放度(openness in terms of partner types)、创新阶段开放度(openness in terms of innovation phrases)和R&D战略开放度(openness in terms of R&D strategies)。本文基于3种创新开放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模式。
1.1 伙伴类型开放度
伙伴类型开放度是指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与企业进行合作的伙伴类型和数量。合作类型单一,合作数量少,意味着合作网络封闭,伙伴类型开放度低,这种情形类似于私人俱乐部。当合作伙伴类型增加,合作者数量增多,则合作网络更为开放,伙伴类型开放度高。众包是伙伴类型开放度最高的形式,在众包活动中,任何愿意合作的个人和机构都有可能被纳入网络。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可以选择与供应商、用户、大学、学生、发明者、政府机构、私营研究中心、竞争对手等机构和个人进行合作[5-6]。不同类型的机构具有不同的能力和资源,与其合作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在制造企业外部创新主体中,用户是发明和创新的主要来源[7-8]。
实证研究表明,一些用户在创新项目中扮演了发明者和(或)共同研发合作开发者的角色,从而对创新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现象在科学仪器[9]、CAD软件[10]、管衣架五金[11]、手术设备[12]、图书馆信息系统[13]、运动器械[14]等行业中俯拾即是。消费者对完美的需求解决方案有着天然的追求,因此有极大的热情参与创新活动[8]。与具有创新意识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信任的合作网络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而这种竞争优势是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15]。让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意味着企业整合了自身和供应商双方的R&D资源和能力,从而获得了跨组织的竞争优势。大学—产业间的关联对产业的创新意义重大。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产出”包括企业创新所需的科技和技术信息、设备和实验仪器、技能和人力资本、科学和技术能力网络以及新产品和工艺的原型[16]。通过4类知识交互方式,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可有效整合、大学的“产出”:合作研究(包括合作出版),合同研究(包括咨询、资助大学研究),流动(员工在大学和企业间流动,合作培养学生)和培训(在教育中合作,在大学培养企业员工,企业员工在大学作报告)。因为研发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溢出效应,创新的提供存在市场失效[17]。减轻市场失效不利影响的途径之一是企业在研发活动中和竞争对手合作。和竞争对手合作研发,企业可获得以下3个方面的好处:(1)一个完备的合作协议消除了哪个企业赢得研发竞赛的不确定性,谁是获胜者已无足轻重。(2)和竞争对手合作消除了重复研发,挖掘了协作潜力,从而提高了研发投资效率。(3)通过和竞争对手合作研发,可内化技术溢出的外部性[18]。技术服务机构是企业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另一种合作机构类型。随着企业不断将R&D活动外部化,一些为创新企业提供技术和科学服务的公司应运而生。这些公司为创新企业提供合同研发、实验室测试服务、技术咨询、工业设计、工程化等一系列服务[19]。
在低伙伴类型开放度的封闭网络中,企业选择少数拥有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资源主体[20],合作管理相对简单容易。开放网络含有多种类型的合作伙伴,其最大优势是最大程度地吸引问题解决者和创意贡献者。在高度开放的情形下,企业甚至不需要知道潜在贡献者所在。然而,随着合作者类型和数量增加,企业需要增加与合作伙伴接触,协调它们的贡献,围绕它们组织创新过程,管理合作关系日趋复杂,成本和风险也随之升高。因此,企业必须权衡低伙伴类型开放度和高伙伴类型开放度的利弊,确定合适的创新伙伴开放度。
1.2 创新阶段开放度
创新过程分为创意产生、实验、工程化、制造、营销和销售等若干阶段结构。在每个阶段,企业都有可能从外部获得创意、技术、诀窍或将它们转移到外部环境中[21]。实证研究表明,一些企业只是在某个创新阶段寻求外部支持,而有些企业通过构建完善的关系网络将伙伴整合到整个创新过程。因此,创新阶段开放性可通过企业用以获取或转让第三方资源的创新阶段的数量和类型来确定[20]。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如果只在一个或少数几个阶段寻找合作机会,就意味着企业创新阶段开放度低;如果所有阶段都有合作伙伴介入其中,则意味着企业创新阶段开放度高。企业开放创新阶段的原因众多:获得新领域的知识(即互补性知识),提升管理能力,聚焦核心能力,缩短市场投放时间,分担风险和成本等[22]。随着涉及的阶段越多,复杂性随之升高,交易成本不断增加。一方面,开放更多的创新阶段可获得诸多利益(创造性增加,获得新领域的知识等);另一方面,协调和控制成本、溢出风险等弊端开始涌现。因此,企业必须对创新阶段开放度进行取舍。
1.3 R&D战略开放度
在创新过程中,企业有多种R&D战略可供选择。Chesbrough(2003)也提出企业除了收购和兼并发展新业务、自己开发新业务外,还可通过从外部获得技术许可、资助新创企业等方式填补未满足的需求[1]。Afuah(2003)认为,企业在获取知识和能力扩张过程中,可能追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跨度经济、经验经济和需求规模经济。实现任一经济,企业有多种开放R&D战略可供选择:收购、合资公司或联盟、许可、风险资本和种子资金、R&D合同和私人标签[23]。从以上文献中,联盟、许可、技术转让和购买等形式是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最为常见的R&D战略,本文也因此选择以上方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模式分析时的R&D战略开放度。在各种R&D战略中,依据合作伙伴与企业的联系强度可分为强关联和弱关联。强关联意味着高R&D战略开放度,弱关联意味着低R&D战略开放度。强关联的特征是较高的交互、沟通、感情依恋和信任水平[24],联盟战略往往属于此类。弱关联的突出特征是较低的交互、情感强度和信任水平[25],许可、技术转让和购买等战略属于此类。强关联可降低机会主义风险,加快了技术转移,但成本较高。弱关联可加快简单编码知识交流,但不利于复杂知识的转移。强关联和弱关联具有各自的优劣势,企业必须对此做出权衡。
整体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论文分析框架
2 研究对象
为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谋取国际竞争新优势,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到培育发展既可激发科技创新、又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各国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产业优势,确定了不同的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美国政府将发展重点放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上,同时还强调干细胞、航天技术、网络的发展。日本则侧重于商业航天市场、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新能源,由于航天市场和信息技术一直以来是日本领先的产业,所以日本政府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和新能源上的扶植力度更大[26]。德国确定的新兴战略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领域、光学技术领域、生物智能领域、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新能源领域、新材料领域等[27]。《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为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7个产业。综合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着重对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等6个产业的开放式创新模式进行分析。
3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基于已发表的期刊文献,在ScienceDirect数据库内进行关键词高级搜索。ScienceDirect是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大部分期刊被SCI、SSCI、EI收录,是世界上公认的高水准学术期刊数据库。为了保证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本文选取2000~2012年间发表的文献。在众多文献中,本文主要保留了Technovation和Research Policy这两个高水准的、创新领域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实证研究论文,且论文研究内容限定为研发合作对象、合作阶段和合作策略。文献选取过程如表1所示。
4 研究结论
4.1 生物产业开放式创新模式
生物产业指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信息学、系统科学、工程控制等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对生物体及其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的组分、结构、功能与作用机理开展研究并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的统称,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通过文献梳理,在生物产业开放式创新中,与企业进行合作的伙伴有用户、技术服务机构、竞争对手、大学和供应商。其中技术服务机构包括公共研发组织、产业协会(或隶属于国家的部门)、生物技术平台公司以及咨询公司。竞争对手主要是大型生物制药公司以及生物技术产品公司,而典型的供应商就是生物技术平台公司,它为生物产业提供生产设备。生物产业中合作的形式包括联盟、许可、技术转让与购买以及合资等。其中联盟是该产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合作形式,既有与上游技术研发机构的联盟合作,又有与下游营销销售代理公司的联盟合作。生物产业的开放式创新发生在创新过程的4个阶段:创意产生、实验、工程化、营销与销售。因此,生物产业具有高伙伴类型开放度和高创新阶段开放度的特征;R&D战略开放度因合作伙伴而异,与大学及公共研发组织、竞争对手的R&D战略开放度高,与供应商及用户的R&D战略开放度低。
4.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放式创新模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建设方向是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放式创新中,企业的合作伙伴有用户、技术服务机构、大学和供应商。其中产业用户在产业创新中发挥巨大作用;技术服务机构包括咨询公司、公共研发组织、产业协会。合作形式包括联盟、技术转让与购买及合资。开放式创新主要集中于创意产生及实验两个阶段。因此,新二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伙伴类型开放度较高;创新阶段开放度较低;企业与中间产业用户的R&D战略开放度高,与咨询公司、产业协会的R&D战略开放度低。
4.3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放式创新模式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航空装备、卫星及海洋装备等。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放式创新中,与企业进行合作的伙伴有用户、技术服务机构、竞争对手以及大学。其中技术服务机构包括公共研发组织、创新中心、孵化器以及其他相关的可以进行技术转移的标杆企业。合作形式主要是联盟、技术合作及合资。企业一般在创意的产生及实验两个阶段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合作。因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伙伴开放度较高;创新阶段开放度较低;产学研联盟中R&D战略开放度高,与竞争对手的R&D战略开放度低。
4.4 新能源产业开放式创新模式
新能源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在新能源产业开放式创新中,与企业进行合作的伙伴有用户、技术服务机构、竞争对手,大学以及供应商。其中技术服务机构包括国家附属机构、公共研发组织和产业协会。国家附属机构对制定新能源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合作形式主要是联盟、技术许可及合资。企业通常在创意的产生及实验两个阶段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合作。因此,新能源产业的伙伴开放度高;创新阶段开放度较低;与国外同类型的公司主要通过技术许可的合作形式,R&D战略开放度低,与国内相关产业的企业、大学主要通过联盟的形式合作,R&D战略开放度高。
4.5新材料产业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新材料产业涉及领域广泛,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在新材料产业开放式创新中,与企业进行合作的伙伴有用户、技术服务机构和大学,其中技术服务机构主要是指创新中介。合作形式主要是联盟与合资。由于新材料产业的科技密集度高,本身就作为其他产业的供应方,基础性研究占有很大比例,因此,该产业与大学之间的联盟合作形式非常常见,几乎在有材料研究的大学,就有与其合作的企业。合作一般发生在创意产生和实验两个阶段。因此,新材料产业的伙伴开放度适中;创新阶段开放度较低;R&D战略开放度在与大学的合作中高。
4.6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开放式创新中,与企业进行合作的伙伴有用户、技术服务机构、竞争对手、大学与供应商。其中技术服务机构包括公共研发组织及咨询服务机构。合作形式主要有联盟、许可、技术购买与转让和互惠合作协议与合资。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开放式创新中,模块化分工与合作是最常见的生产模式。因此,该产业强调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盟关系,并认为这种关系决定着产业创新的绩效水平。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与合作者之间的互动主要发生在创意产生、实验、工程化与生产制造4个阶段。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伙伴开放度高;创新阶段开放度较高;企业与供应商及竞争对手主要通过联盟的形式合作,R&D战略开放度高,与大学、公共研发组织之间的合作形式主要是许可、技术转让与购买,R&D战略开放度低。
4.7 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开放式创新模式
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整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1)在伙伴类型开放度中,用户、大学和技术服务机构对整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放式创新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供应商在高端制造装备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得到学者的研究证实,其中的原因之一是高端制造装备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本身就作为其他产业的供应商,处于整个社会产业链的上游。竞争对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中的开放合作也并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出于对各自专利的保护。
(2)在创新阶段开放度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意产生和实验这两个阶段进行开放式创新是最为常见的。生物产业还在工程化、营销和销售两个创新过程进行开放合作,使外部资源有效的为其所用,产业链条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工程化和生产制造两个创新过程也实现了开放合作,尤其是与供应商在这两个阶段的合作成果突出,如电机发动机制造商、氢发动机制造商等。
(3)在R&D战略开放度中,联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最常见的合作形式。但是对不同产业而言,联盟的对象不同:在新能源产业中,联盟的伙伴是大学,公共研发机构;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联盟的伙伴是竞争对手和供应商。许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应用还没有得到相关研究的论证,但相信随着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它的作用会逐步体现出来。技术转让与购买在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开放式创新中应用广泛。
5 结束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竞争的焦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是各国各地区经济政策的重点。从创新阶段开放度、伙伴类型开放度和R&D战略开放度界定开放式创新模式,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式虽有差异,但总体上表现出较高的开放性。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而言,需根据企业资源和能力,在创新开放度、伙伴类型开放度、R&D战略开放度进行权衡取舍。对政府而言,要充分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创新生态系统思维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不同类型主体的交互性,降低各类型主体交易成本,建立和完善公共研发机构,以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