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华冰

浅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华冰

鸡西市市政建设工程公司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在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中,普通采用的都是沥青路面,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抗渗性和抗裂性,而且施工中没有接缝,施工速度较快等特点,使其更能适应当前人们对市政道路高舒适性的要求。近年来,城市车辆保有量不断增加,车流及重载车辆的增加,给市政道路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所以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需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技术要求来进行施工,从而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使路面具有更好的行车舒适度。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

1.1概述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路面结构分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相比较,沥青路面具有坚实、耐磨、施工期短、表面平整、噪声低、养护维修简便、适宜分期修建、行车舒适等诸多优点。但因受到施工技术、行车密度、超载现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病害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现状

市政道路使用频率高、出现的沥青路面问题更多,涉及到路基均匀度不够、设计质量问题、原材料质量问题、施工质量问题等。现阶段,沥青路面路面现状存在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路面出现波浪式皱纹,但路面平整度没有发生任何较大变化;另一方面,路面出现直接约5~20cm的连续性小疙瘩,此时路面平整度变化较为明显。这个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那么路面就会产生路面中线呈20°~50°夹角的横裂缝,路面边缘出现隆起带,路面平整度大打折扣,从而引发路面事故。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

2.1路面摊铺

结合市政道路施工情况,需要在路面施工之前进行施工准备。检查沥青混合料配比合理性,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在进行沥青搅拌过程中,要结合作业规模和路面要求,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搅拌开工之前,彻底清理搅拌设备,保证沥青质量。严格控制沥青运输的装卸运输活动,尽量缩短运输时间。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包括基层不平整、不均匀的路基沉降、沥青混合比不合理等。在进行路面摊铺施工作业中,为确保摊铺分层施工的效果,摊铺机应该要沿着基准线行驶,在碾压路面前45-50m处起步,从而有效控制摊铺纵横坡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沥青摊铺,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挥。

2.2路面碾压

路面碾压对沥青路面最终质量影响很大,因此要重视碾压施工工作,找到施工技术要点,做好碾压工作。路面碾压通常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步骤。在初压过程中,沥青混合料已经在摊铺过程中进行过碾压,所以此时的碾压压实力应该要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初压次数控制在2-3遍,施工温度控制在120°-140°。在复压过程中,要及时修补、补正路面起拱、不平整的现象,目的在于成型路面、让路面更加稳定、密实。紧跟初压进行复压路面工作,才能够路面外侧向内部碾压,复压次数不少于6次,复压完毕之后需要碾压质量检测。终压过程中,碾压次数在2-3遍,其目的在于保持路面平整、消除路面轮胎痕迹、消除路面缺陷,采用的碾压施工技术是振动夯实技术。

2.3路面接缝处

路面宽度不同,会存在修筑过程中不同路段存在连接部位,这就需要对路面进行接缝处理。路面接缝处理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很大,如果接缝处理不好,会引起路面缺陷,甚至是跳车现象。路面接缝技术有热接缝技术、冷接缝技术以及横向接缝技术。热接缝技术是在高温情况下利用摊铺机进行梯队作业,然后采用压路机压实路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冷接缝技术是指将新浦沥青路面和已铺压实路面进行搭接处理。施工之前,需要对已铺路面进行边缘带装铺处理,切实之后将少量沥青放置在边缘处,选择静压模式碾压接缝处的沥青混合料。在横向接缝施工中需要注意摊铺速度、碾压路线以及碾压速度。

2.4路面防水

完善对路面防水功能的设计,由此确保沥青路面的快速排水,以免地表水深入基层;消除中间层应力,即传递结构层选用柔性的基层;沥青面层与基层之间设置一定的聚酯纤维网格,由此提高两者间的弹性模量。必须严格按照設计要求进行采购,其中必须加强对进场材料质量与规格的检查,针对某些特殊的材料,必须事先进行相关试验。路基填土过程必须确保土质的均匀性,不得夹杂淤泥或腐殖土;路基施工阶段碾压采用重型的压实标准,施工活动的安排应科学有序,最好采用全幅摊铺方式或2台摊铺机衔接摊铺作业。

3沥青路面碾压的质量控制

3.1初次碾压:这个阶段的碾压工作是为了使沥青混合料达到稳定的作用,所以利用摊铺机的熨平板就可以达到初步压实的作用。而对于摊铺刚刚结束后的沥青,由于温度还较高,所以只需轻微的进行碾压就可以达到压实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选择8吨的双轮振动碾压机来进行,行进速度每小时保持在2公里左右,匀速的进行压实,当需要进行后退时,则需要沿着前进时的轨迹行驶。

3.2二次碾压:这个阶段的碾压主要目的是为了压实,经过此阶段后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应当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所以应当在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时进行二次碾压,并且要与初次碾压很好的配合;二次碾压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不应小于110℃,一般使用16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和重型静力双轮压路机或者双轮振动压路机同时进行碾压,具体需要碾压的次数应当根据试铺路段的试验数据来确定,通常情况下要求不能少于8遍,所使用的碾压方式与初次碾压的方式相同。

3.3最终碾压:这个阶段的碾压主要是为了确保路面没有缺陷以及保证路面的平整度,此阶段碾压时也需要在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时进行,使用的碾压设备为静力双轮碾压机,并且要紧跟着二次碾压后面进行作业,当最终碾压结束时沥青路面的温度不应小于70℃,而且最好在沥青面层温度较高时进行碾压。

3.4加强养护的措施;当路面出现早期裂缝破坏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用沥青灌缝,避免裂缝继续蔓延,防止水分渗入路面中。对破坏严重的应及时补修,避免路面病害进一步恶化。此外,道路排水系统必须合理设置,并及时加强雨水窗、检查井的清理疏通,保证道路排水通畅,防止雨污水渗入路面造成侵害。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保修期限为设计使用年限,保修期从验收备案之日起计算,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负责及时修复。

3.5材料控制:沥青的质量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应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沥青种类。如对于夏季气候较高的城市中的道路,应选择稠度大、软化点高、含蜡量低的沥青,以防高温时出现路面泛油的问题。选用沥青还应参考路面交通流量情况,对于交通流量大、车辆载重量大的道路,为保证沥青的品质,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应尽量选择标号为AH-50或AH-70的进口优质沥青。为保证沥青路面在低温时有较好的形变能力以及在高温时有较低的感温性,可选用溶-凝胶型结构的环烷基稠油直馏沥青。

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参考文献

[1]王明.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

[2]金长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8(29)

论文作者:华冰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浅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华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