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路论文,困境论文,乡村论文,教师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城市取向”的教育与乡村教师的文化积累
当前,在乡村学校教育中存在一种试图利用“城市取向”的教育模式来弥补农村受教育者与城市受教育者之间文化差异的现象。这种乡村学校教育本质上就是以城市文化去改造乡村文化乃至取而代之,以期达到所谓农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但这种教育“无论是以民族传统还是以现代化、科学、文明等为教育内容,都是以忽视、贬低、解构乡村当事人的主体性作为推进教育的方式的。”[1]农村学生上学的目的清楚、直白,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通过接受学校教育“跳出农门”,成为真正的城市人。然而,乡村学校所实施的“城市取向”的教育并不能保证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够生活在城市,事实上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仍然回到了农村,其中就包括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的文化积累是通过乡村环境中“城市取向”的基础教育和城市环境里中、高等阶段的再教育而完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村教师是农村“城市取向”教育的受益者,是有别于农民的拿工资的“公家人”,同时又是“城市取向”教育的半成品,因为各种原因被重新“抛入”农村,从此不得不长时间甚至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可以说,乡村教师是受过城市文明熏陶并留在农村学校为农村孩子播撒城市文明的特殊文化群体。他们既是乡村“城市取向”教育的产品,又是对乡村儿童实施“城市取向”教育的教师。
可以说,完成了城市文化积累的乡村教师携带着失落与无奈同时又肩负着责任与使命走进乡村学校,他们在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探寻和实践着生活的意义。
二、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及其影响
对因长时间的城市文化积累而拥有了现代文化价值观的乡村教师而言,一旦进入农村,文化大环境发生改变,文化选择与文化适应成为他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及其给学校和乡村社区造成的影响值得关注。
1.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人们对文化的依赖是伴随着年龄与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加深的。因此说,年轻与中老年乡村教师有着不同的文化生存状况。
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大多数“身在曹营心在汉”,常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城市情结。在乡村社区,没有方便的购物场所,没有种类齐全的商品,没有灯火辉煌的夜市,很多年轻教师似乎无法接受从城市到乡村的文化生态的突然改变。他们的言语中透露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同时又时常表现出对农村学生缺乏教养的失望及对其家长无知与粗鲁的鄙夷。农村学生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些等待他们用现代文化加工与包装的土坯,其家长则是顽固不化的落后的乡土文化的代表。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既是播撒城市文明的激情满怀的“传教士”,又是远离“城市”的“失落的天使”。正是由于这种内心矛盾,他们很少走出学校、走进农户,而只是选择在学校与城市之间不知疲倦地奔走。一部分年轻教师热衷于在城市购房,以期在周末可以过一两天城市人的生活;另一部分则是周末去城市购物、娱乐;还有一部分年轻教师以时尚的衣着、新潮的手机、高档的烟酒等来展示自己与乡下人的不同。
与年轻教师相比,多年在农村工作的中老年教师则呈现出另外一种状态。在学校,他们是教学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权威”;离开学校,他们立刻成为朴实、勤劳、和村庄里其他农民父兄一样的庄稼汉。他们的家就坐落在学校附近的村庄,他们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妻子)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这样典型的半工半农家庭,如果没有农业收入,仅凭一个乡村教师的工资是无法养活整个家庭的。因此,在学校工作之余帮家里干农活在他们看来天经地义。如此一来,他们更像是有知识的农民,教师的身份倒像是加在一个优秀的有文化的农民头上的光环。他们的妻子儿女及他们在村庄里的院落是他们与乡土社会紧密联系的纽带,这些教师与当地村民之间没有太大的隔膜,他们似乎也已经在乡土文化中重新找到了归宿:农村就是他们的家,学校不过是和他们家的庄稼地一样的劳动场所,学生就像地里那些需要精心培育的秧苗。他们的根已经深深扎在乡村的土壤中,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2.不同的文化取向对乡村学校及整个乡村社会的影响
具有相同文化倾向的教师很容易聚在一起,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而不同文化倾向的人因为没有共同话语、彼此间缺少沟通,因此日渐疏远甚或相互指责。由于年轻教师在城市受教育年限相对较长,受到的城市文化的影响较深,再加上乡村学校年轻教师比例逐年增加,学校文化的话语权越来越多地掌握在年轻教师手中,从而导致了中老年教师的集体失语,他们身上气息尚存的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影响力日渐减退,反倒因为自身文化的保守和落后而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具体说来,年轻教师因为拒斥乡村文化,失去了中老年教师与村民所特有的那种亲和力。在农村,学校是他们唯一的生活场所,他们没有意愿也没有条件和中老年教师一样生活在乡村社会中。校园的高墙隔开了校内与校外的生活,也隔开了他们和乡村社会的感情。村民们也都清楚,大部分年轻教师都是想着尽早“飞出鸡窝的凤凰”,农村学校只不过是他们暂时的落脚点,他们只属于学校而不属于乡村,他们的存在最多是在自己孩子的口中,而在真实的乡村社会生活中却并不占据位置。
三、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分析
乡村教师遭遇文化困境的外部原因是文化生态的骤然改变。他们在单一文化的灌输下逐渐被动接受并完全依赖这一文化,从而失去对其他文化尤其是所谓“落后”文化的理解与宽容,加之自身文化价值观的混乱,是其陷入文化困境的根本原因。
1.被动的文化选择
格尔茨说过,“人明显地是这样一种动物,他极度地依赖于超出遗传的,在其皮肤之外的控制机制和文化程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2]不同的文化只是不同环境中的人赖以生存的控制机制。人需要文化才创造文化,然而也正是因为人创造了文化,便有了作茧自缚、画地为牢的可能。乡村教师不论接受哪一种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企图寻找一种值得依赖并乐于依赖的控制机制和文化程序来指导、控制和解释自己的行为。对于乡村教师而言,不论面对何种文化,他们无法主动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因为他们从一出生就得接受祖辈为其创造的传统文化,而随后进入学校,他们又不得不去学习并接受新的文化元素。传统文化的濡染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而新的文化的熏陶又是如此深刻与持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村教师对某一种文化的固守可以看作是其跨文化生存的信心与能力的缺乏,因而他们只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或者在自己已经适应的文化中寻找精神寄托。但当他们不得不面对其他文化时,其主要表现就是对持另一种文化观点的人进行排斥或者攻击。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在与另外一种文化接触时,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不易觉察的影响和渗透,这也可理解为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只有当某种文化表现出较强的侵略性的时候,代表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才会表现出疏远甚至敌意。城市文化的侵略性或许正是乡村社会中的学校独立于乡村社区同时又被乡村文化所包围着的原因。
不论是对乡村文化的拒斥还是对城市文化的疏远,乡村教师在文化选择过程中都表现出被动与消极的色彩。这反映出了乡村教师对单一文化的过度依赖,也说明他们跨文化生存能力的不足。
2.文化价值观的混乱与分裂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不论是奔走于学校和田间地头的“农民化”教师,还是漂泊于学校和城市之间的“城市化”教师,只要是在学校内部,他们都是学校“城市取向”教育的忠实执行者。无论是“城市化”教师还是“农民化”教师,其意义与职责都是由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所赋予的。教师在完成国家所赋予的使命或者说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时,固有的文化差异被暂时隐藏、搁置或消解,但他们文化价值观是混乱与分裂的这一事实却持久存在。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乡村教师不同的文化倾向与文化依赖才会浮现出来。因此,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从本质上说只是关系到他们教育之外的“生活”,而与学校自身或教育自身没有多大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乡村教师已经“逐渐失去了文化的独立性,其对现实的文化批判精神渐趋式微,社会批判立场模糊化、社会批判意识淡化”,成为“社会现实生活的适应者、世俗要求的提供者”。[3]
四、乡村教师摆脱文化困境的出路
1.要从多元文化视角重新审视文化的现代化
随着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多元文化观念倡导人们用更加平等和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其他文化。也正是在多元文化观念的支持下,人们对现代化与现代文化有了全新的解读。
首先,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表征着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发生转变的程度。[4]中国广大农村也正走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尽管乡土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但并非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事实上,乡土文化也在做着一些适应性调整以不被现代城市文化所湮灭。其次,现代文化是以西方现代科学认识为基础,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是以工业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具有民主与科学意识的社会结构体系。[5]不容否认,西方文化主导了世界话语权,乡村社会“城市取向”的学校教育实质上就是这种话语霸权的延伸。作为文化传播者的乡村教师,对现代文化的推崇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完全无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则不可取。因此,乡村教师必须对现代化和现代文化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也要对乡土文化有一种再认识,即实现从一元文化观到多元文化观的转变。
2.要学会适应乡土文化
多元文化观念要求持有不同文化信仰的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看待对方的文化,这样一来,不同文化各自的优缺点都可以客观呈现出来。不过,乡村教师仅仅具备了多元文化观念还不够,如果他们仍然继续生活在城堡似的校园之内,仍然继续奔波于校园与城市之间,乡土生活和乡村文化在他们心中留下的刻板印象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观。乡村教师要理解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要理解农村孩子及其家长的要求与期望,就不能拒绝乡土文化,而是要真正生活在乡土社会中。
乡村教师可以尝试着“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是指乡村教师要走进村落、走向田间地头,不仅要活在学生中,还要活在村落中;“请进来”意味着学生家长也应当成为乡村教育的主体,成为学校的主人和学校决策与学校建设的参与者。事实上,乡村教师敢于“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过程就是直接与乡土文化对话交流的过程,也是其跨文化生存能力逐渐养成的过程。
3.要主动参与乡村社区的文化创造
多元文化观念的养成解决了乡村教师的观念问题,跨文化生存能力则解决了教师个人的文化生存问题,文化创造才应是最终目标所在。乡村教师担负着校园文化建设和乡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双重责任。
首先,乡村教师担负着创造和谐校园文化的重任。乡村教师要改变非此即彼的认知方式,要有参与乡村文化重建、创造共同文化的理想。其次,乡村教师应当明白,在乡土社会中,只有被村民承认为“自己人”或“熟人”时,其参与乡村文化生活、共同建设乡村文化的任务才有可能实现。这就需要乡村教师真正做到与乡村成员“共教、共学、共做、共生活”。[6]最后,乡村社区共同文化的营造是一个建构性的过程。其过程性与建构性要求所有参与者是自由的、乐于奉献的、愿意相互学习的。只有这样的文化建构过程才有可能创造真正的共同文化;也只有在这样的共同文化创造中,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乡村社会中的所有成员才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