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三省经济发展战略比较及启示_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论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三省经济发展战略比较及启示_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论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省经济发展战略比较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省论文,启示论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论文,经济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4)03-0069-05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若干意见》,这是指导三省经济振兴的纲领性文件。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都在研究探索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把三省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比较,找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战略设想

(一)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战略设想

辽宁省在2003年召开的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上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新路子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方针政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做强做大优势骨干企业为重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到2010年,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基本实现工业化,把辽宁省建成国家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

基本思路:坚持“五个结合”,做到“标本兼治,重点突破、多元发展、分步实施”,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实施“五项保证措施”。五个结合,指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市场调节与宏观引导相结合、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调整改造与体制创新相结合、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相结合。标本兼治,指既要面对现实,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加快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建设走上良性轨道。重点突破,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选择一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为突破口,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点产品的优先增长,以此带动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多元发展,指形成一、二、三产业结构合理,轻重工业比例适当,城乡协调发展,国有与非国有经济齐头并进的格局。分步实施,指有计划、按步骤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任务。两大基地,指重点抓好装备制造工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的建设。三大产业,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形成具有辽宁省优势和特点的产业格局。五项保证措施: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体制创新,创造有利于发展和创业的氛围;二是以结构调整为主钱,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重组;三是面向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按照宽领域、高水平、多层次要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加经济发展支撑能力;五是把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结合起来,保持社会稳定。同时,提出请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十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预期目标:经济结构合理,运行机制完善,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中心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实际失业率控制在全国平均线以下。实现这一目标,在战略步骤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现在到2005年为起步阶段,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主,同时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规划建设一批新兴支柱产业。第二阶段,从2006年到2007年,是大规模改造期,以加大投入为主,提升传统产业,形成新兴支柱产业。第三阶段,从2008年到2010年,为全面振兴期,实现调整改造的总体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从现在起到2007年,确保经济增长率达到9%,2007年GDP达到8400亿元,经过努力争取每年递增13%,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七位前移到第五位。为争取经济增长实现一位数到两位数的跨越,实现做到一个卸掉(即彻底卸掉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金融、债务、不良资产等突出矛盾),六个形成(即形成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形成资源枯竭城市新的接续产业,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两大基地建设和发展三大产业(如前),为下一步发展经济打好基础。

在工作中要体现“五个发展”:一是良性发展。要解决好历史遗留的问题,甩掉人多、债多的包袱,把基础做实;要体现创新,解决内在机制和结构的问题;要寻求新的增长方式,注重内涵,提高科技含量。二是多元发展。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促其做强做大,同时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通过大开放把外资引进来,经过大开放把民营经济激活。三是协调发展。着力发展重化工、重装备制造业,也要积极发展轻型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工业,也要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城市也要发展农村;注重经济的发展,也要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振兴,也要注重环境的改善,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四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要追求经济发展的指标,更要追求与人的生存质量直接相关的指标。五是东北三省要共同发展,在未来中国经济中要形成最佳区域组合体,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之一。

(二)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战略设想

吉林省提出,“十五”期间要以推进和实现跨越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的方针,全面推进“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战略,注重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吉林省委八届二次会议明确提出“吉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带有方向性的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建设‘工业省’、‘科教省’、‘生态省’。”要突出吉林的三大优势,即以汽车为代表的产业基础优势;以吉大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科技优势;以长白山为代表的生态优势。认为第二产业发展缓慢是改革开放以来本省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第二产业比重由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变为低于全国8个百分点),所以提出要建设“工业省”,认为建设新型工业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工业,是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建设“科技省”,可充分发挥科技和知识密集的优势,为新型工业省建设提供知识、技术、智力支撑;建设“生态省”,能够把绿色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充分发挥生态环保效益经济,赋予整个经济以新的活力。要重点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品为主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开发绿色食品、现代中药、生态旅游、水资源产业群和企业群。

基本思路:紧紧把握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的政策机遇,建设“五大基地”,抓好“两项基础工程”,坚持“三个主攻方向”,实施“八大战略措施”,把吉林省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基地。五大基地是指建设汽车、新型原材料、农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和光电子产业基地。两项基础工程是指重点抓好市场化和卸包袱两项基础工程。三个主攻方向是指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实施八大措施:一是加快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转制,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二是做大做强支柱和优势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三是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加快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活力;五是建立对外开放系统,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动力支持;六是以政府改革为突破口,改善软环境;七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确保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八是搞好生态环保建设。

预期目标:到2010年把吉林省建成我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新型原材料基地、农畜产品加工业基地、现代中药基地和重要的光电子产业基地。在实施步骤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2005年),摆脱生存性危机,基本消灭东北现象。建成我国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和新型原材料基地。经济总量占全国CDP的比重由2002年的2.2%提高到3.5%,工业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五位,人均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2位,工业对全省财政的贡献能力超过350亿元。第二阶段(2006-2007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50亿元,年均增长10%,比2000年翻一番,人均GDP超过1.5万元。工业增加值1380亿元,年均增长12%,主打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占用成本费较2002年下降30%,达到2.32亿元。把吉林省建成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初步建成新型原材料基地,初步建成现代中药基地。第三阶段(2007-2010年),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突出技术创新,推进全方位开放,把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改造成为技术较为先进、结构比较优化、整体功能较强、经济效益较好的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我国重要的光电子产业基地。2010年经济总量达到600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调整为14:48:38。

(三)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战略设想

党的十六大以后,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要》,对黑龙江省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头20年,做出了全面部署,并根据中央“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思路:打好“一个硬仗”,坚持“两个创新”,促进“三个增强”,建设六大基地,实现黑龙江省经济全面振兴。打好一个硬仗,就是强力推进国企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产权多元化,培育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坚持两个创新,就是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改变计划经济导致的思维贯势和行为方式,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内在动力。在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要素组合、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采用新的机制和操作方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三个增强,就是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挖掘自身潜力,激发内在活力,改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发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础;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大力抓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六大基地,就是发挥黑龙江省的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建设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森林等新型产业基地,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实现黑龙江省经济全面振兴,就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以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速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条件;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预期目标:用三年时间,使全省老工业基地的突出矛盾明显缓解。完成大部分地方国有企业改制、改组任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资源型城市的接续产业加快发展,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基本完成,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止。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再用5年时间把黑龙江建成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特色突出、竞争实力较强的新型工业基地。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9%以上,到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初步建成装备、石化、能源、绿色特色食品、医药、森林工业等六大基地。力争一年发生变化、三年初见成效、八年全面振兴。

二、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战略特点

1.从战略目标看,三省都把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时间定在2010年。中期目标:辽宁省到2007年CDP达到8400亿元,年均增长9%;吉林到2007年GDP达到3650亿元,年均增长10%,比2000年翻一番;黑龙江到2008年实现GDP比200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9%,这一时期GDP的增长速度黑龙江省定得最低。长期目标:到2010年辽宁GDP达到11800亿元,年均增长10%;吉林省GDP达到600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18%;黑龙江GDP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辽吉两省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第一步目标(GDP比2000年翻一番)定在2007年,黑龙江省确定在2008年,比辽吉两省晚一年。但从绝对值看,届时三省GDP和人均GDP从高往低排序将仍是辽宁、黑龙江、吉林。辽宁与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吉林与黑龙江的差距则将逐步缩小。

2.在发展战略中都突出了自己的比较优势。辽宁省提出建设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吉林省提出建设汽车、新兴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和光电子产业五大基地。黑龙江省提出建设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森林工业六大基地。经济发展的重点三省都突出了农产品加工业。辽宁和黑龙江两省提出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吉林突出行走机械,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则提出了建设医药工业基地。

3.辽宁、吉林两省在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中均提出,要加快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走共同发展的道路。辽宁省长在东北振兴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指出,东北三省要共同发展。东北三省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完全有条件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积累起来的产业资源和巨大的人才资源,在未来中国经济中形成最佳区域组合体。经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使东北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吉林省在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对策中也指出:东北经济区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济区,在实现对外开放的战略中,迫切需要东北各省区紧密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的铁路、公路、水运、港口、口岸、机场等基础设施,破除条块分割,协调政策,提高整体优势,形成对外合作的优势。

4.三省在发展战略中都把体制创新和国有企业改制作为一项突出的任务来抓,辽宁省在老工业基地改造基本思路中明确提出了“五个结合”,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改造与体制创新相结合;五项保证措施中也提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体制创新,创造有利于发展和创业的环境;彻底卸掉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金融、债务、不良资产等问题。吉林省提出在新一轮调整和改造中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思路。要以提高市场化水平为基础,深化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经济主体的竞争能力。把坚持调整经济结构战略作为三个主攻方向之一,在实施八大措施中提出要加快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转制,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黑龙江省提出要打好一个硬仗,就是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产权多元化,培育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坚持两个创新,就是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预计用三年时间,使全省老工业基地的突出矛盾明显缓解,完成大部分地方国有企业改制、改组任务。

三、几点启示

比较三省经济发展战略及演进过程,对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

1.要树立艳抓机遇,积极发展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同时期黑龙江省曾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发展思路,都因行动缓慢而错失了良机。如20世纪80年代初黑龙江省就提出了“调整三多三少”、“抓两翼、保主体”的思想,但在工业中以采掘业为主的重工业多、大工业多、全民所有工业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农村工作中保住了主体,却始终没有抓住两翼(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错过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农村经济单纯以粮食为主体的生产结构始终没有改变。“六五”时期黑龙江省提出“两改两开、富国富民”,“七五”时期提出“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应该说在发展思路的认识上并不落后,但没抓住发展机遇。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对黑龙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此全省上下认识是一致的,并已制定了《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但有了规划还不行,还应该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在实践中贯彻始终,才能实现经济的大发展。

2.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在一个时期内有相对的稳定性。辽宁省从1993年提出进行“二次创业”,重振辽宁雄风的口号,1995年正式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始终坚持把发展外向型经济、结构调整、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作为目标,制定并实施了“结构调整、外向牵动、科教兴省”的发展战略,由此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产业升级,为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第一批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100个项目中,辽宁省占了52个;大项目投资600亿元,辽宁占440亿元。吉林省突出比较优势,在“十五”计划前始终贯彻全面发展农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思路,制定和实施了“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的发展战略,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成为了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出现了大起大落,“五个延伸、两个加快”、“开辟经济第二战场”、“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等发展思路的提出和战略的实施,其出发点都是要突破传统体制和传统经济结构的束缚,推进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这些思路都是符合省情的,有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但因种种原因都没有贯彻落实。相对于辽吉两省来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思路变化过快,在一定时期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辽宁、吉林两省都提出了走工业强省的路子,值得借鉴。辽宁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坚持工业强省的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老优势、增创新优势,发挥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吉林省多年来一直以农业为重,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思路。近年来随着农业边际效率不断下降,靠农业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越来越小,粮食生产的飞跃与其他行业的萎缩,已经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十五”时期吉林省以农为重的指导思想开始转变,明确提出了建设“工业省、生态省、科技省”的战略目标,并力争到2010年完成由农业资源大省向工业经济强省的转变。黑龙江省工业基础落后于辽宁省,优于吉林省,农业发展次于吉林省,好于辽宁省,资源条件优越。建设农业强省是黑龙江省既定的发展目标,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中,也提出了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抓住国家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机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业“主辅换位”步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要吸取吉林省以农为重的教训,应明确以工业强省(特别是县市)的发展思路,走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子,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

4.要用创业精神推进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在辽宁和黑龙江两省先后提出二次创业后,近期吉林省也提出了进行二次创业,东北三省全面进入了二次创业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进行二次创业更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靠开放,西部地区大开发,其优势是自然资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最大的优势是工业基础,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就是发挥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基础优势,赋予老工业基地新的机制,实现新的经济腾飞。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的矛盾,以及国有企业沉重的历史包袱。辽宁和黑龙江两省20世纪先后实施了旨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二次创业”战略,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标志着东北地区进入了新的创业期。“振兴战略”为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东北三省可以发挥主动性、能动性,靠国家的政策支持,卸掉历史包袱,彻底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最终还要靠三省人民发挥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实现。

5.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一方面要积极落实国家已基本明确的政策;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积极争取新政策的出台。辽宁、吉林两省对温家宝同志到辽宁省视察老工业基地的讲话、曾培炎同志来东北视察老工业基地的讲话、国务院调研组向国务院的汇报提纲和“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的政策建议”等一系列报告进行了逐字逐句地分析、研究,并针对如何支持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企业卸包袱、促进社保体系建设、扶持支柱和优势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支持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落实建议。同时,对于国家政策建议中没有提及的但对振兴老工业基地又很重要的问题,应提出建议并争取纳入国家政策,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主动,抢抓机遇,以获得最大利益。

收稿日期:2003-11-20

标签:;  ;  ;  ;  ;  ;  ;  ;  ;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三省经济发展战略比较及启示_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