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中欧分工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欧论文,视角论文,格局论文,入世后论文,业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欧盟东扩以后,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欧贸易快速增长。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2011年双边贸易额仍然高达5672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5.57%,欧盟连续多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随着入世后双边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中欧之间的分工格局也会随之变化,这就需要深入研究中欧分工、分工地位会出现哪些变化以及有哪些因素影响双方分工等。研究结论可以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中欧经贸合作提供重要参考。
总体上,两国或地区分工可以分为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产业间贸易和基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的产业内贸易。一方面,中欧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及其形态变化是衡量双方合作分工层次和分工地位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更多的是导致生产要素在同一个产业内流动,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调整成本相对较小,引起的贸易摩擦也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将从产业内贸易角度,深入研究入世后中欧分工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目前从产业内贸易角度研究中欧分工的文献相对较少。许陈生等(2007)采用GL指数,对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对华直接投资、研发水平以及双方的市场规模差异等变量,均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是不一样的;邵玲等(2008)选择中欧电子产品考察了双方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姚阳等(2010)利用1988~2007年中国与欧盟15个发达成员国的数据对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中欧人均收入差距、中欧研发水平差距和市场规模因素促进了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对华直接投资和规模经济对中欧产业内贸易有抑制作用。
综合来看,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一是大都没有区分产业内贸易的类型。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不同类型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别,划分产业内贸易类型进行研究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大都采用简单的OLS或混合回归方法,未能有效捕捉数据信息,降低了自由度和估计的有效性;三是缺乏针对中国入世后这一重要时期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利用最新数据,采用面板数据,从产业内贸易角度进一步研究中欧分工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二、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随着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出现了多种衡量方法,如Grubel和Lloyd(1975)、Aquino(1978)、Bergstrand(1978)等,他们的方法各有优劣,本文将采用该领域使用最多最权威的GL指教,即:
单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定义为:
由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内贸易意味着不同的分工地位,还需要对总体产业内贸易指数(TIIT)进一步分解,本文采用的是目前广泛使用的GHM度量方法(Greenaway等,1994),即:
分别表示同一产品出口和进口的单位价值,o为分界点,本文取0.25。如果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单位价值之比在1-α与1+α之间,属于水平产业内贸易(HIIT),而小于1-α和大于1+α分别为低质量垂直产业内贸易(LVIIT)和高质量垂直产业内贸易(HVIIT)。HIIT主要是指同一产品组中特征、品牌等存在差异的产品之间的贸易;LVIIT和HVIIT主要是指同一产品组中质量存在差异的产品之间的贸易。
本文所用的贸易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具体分类方法是以联合国第三次修订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为基础。由于产业内贸易形态的划分,假设价格是贸易品质量,为避免加总谬误,本文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四位数的基础上计算。鉴于制成品在中欧贸易中占比达90%以上,本文仅研究制成品,即SITC5-8类商品,并参考Lall(2000)分为高技术产品、中技术产品、低技术产品和初级资源产品①。
三、入世后中欧分工格局的变化趋势分析
本文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其类型,从总体上和不同类型产品两个方面分析入世后中欧分工格局的变化。
1.整体分析
由图1可知,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欧贸易除了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出现下降以外,在其他年份均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而且增速要明显高于入世前。不过,入世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相对来说,入世后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增长无论是绝对额还是增速都要远远高于从欧盟的进口,导致了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11年高达2324.27亿美元。从分工格局来看,中欧贸易主要通过产业间贸易实现,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维持在略大于20的水平。由此可见,中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动态变化来看,中欧产业内贸易在入世后出现了“先降后升”的特点,2006年产业内贸易指数由2001年的24.7降至20.67,随后开始上升,但增长非常乏力,2011年产业内贸易指数仅为23.12,产业内贸易指数仍然低于入世前的水平。根据理论以及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欧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较低,意味着入世后双方贸易发展导致了生产要素更多是在产业间流动,贸易自由化成本不容小视。
从产业内贸易类型来看,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LVIIT)一直在中欧的产业内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且呈上升态势。2001年LVIIT为16.55,占比为75.5%,入世后开始不断上升,2008年为20.16,占比92%,此后占比虽有一定幅度下降,但2011年仍高达88.6%。与之相反,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IIT)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HVIIT)入世后基本处于逐步下降态势,2011年二者分别由入世前的4.15和1.9,降至1.68和0.95。这说明在中欧分工格局中,中国的分工地位不仅没有随着进出口额的增长改善反而出现了下降,单位出口价值明显低于单位进口价值,今后在保持贸易稳定的前提下中国更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在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双方经贸合作的水平。
2.对不同产品类型的分析
中欧贸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商品结构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见下页表1)。从中国对欧盟出口来看,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由2001年的199.02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396.03亿美元,占比也上升了7.3个百分点,达到36.74%;低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了1145.58亿美元,但占比下降了8.5个百分点,为38.51%;中技术产品出口基本上与总体出口保持相同增速,2011年占比与2001年基本相当,为18.99%;初级资源产品出口额在四类产品中最少,2011年为218.93亿美元,占比5.76%。中国自欧盟进口主要集中在中技术产品,进口额及占比分别由2001年的117.27亿美元和49.65%上升至2011年的922.28亿美元和62.5%;而从欧盟进口高技术产品增长较为缓慢,2011年占比较2001年下降了12.35个百分点,与中国对欧盟出口形成鲜明对比;而其他两类产品占比基本没有变化。上述分析表明,按照Lall(2000)的分类标准,中国出口欧盟的商品结构在逐步改善,从欧盟进口的商品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偏向非常明显,再加上中国要素禀赋的特点,高技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迅速向中国转移,使得中国在很多高技术产品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从下面的分析将会发现中欧分工地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从表2(见下页)可以看出,入世后中欧不同类型产品分工格局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中欧之间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出现大幅度下降,产业内贸易指数由2001年的41.41降至2008年的18.71,此后下降幅度有所缓解,但下降趋势没有出现根本逆转。与之相反,中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在入世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产业内贸易指数由2001年的25.32上升到2008年的36.18,金融危机后出现小幅下降,2011年为34.28,分工的形式逐步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鞋帽、皮包等低技术产品大多是中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品,也是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在四种类型产品中最低,入世后有所上升,但基数太小,2011年产业内贸易指数只有12.98,对整体分工格局影响不大。从产业内贸易类型来看,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LVIIT)在高中低技术产品中均占绝对主导地位。具体来看,低技术产品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IIT)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HVIIT)发展水平最低,且入世后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产业内贸易指数均在1以下。中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这两种类型产业内贸易更是处于下降态势,尤其是HIIT,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由2001年的5.12和7.93降至2011年的2.1和1.22。由此可见,虽然中欧贸易发展很快,特别是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但中国在中欧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无论是高技术产品还是中低技术产品均处于下降趋势,这一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初级资源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虽然在入世后处于下降态势,但由于这类产品在中欧之间差异不是很大,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仍然较高,2011年产业内贸易指数为40.84。此外,这类产品出口单位价值与进口单位价值相对来说最为接近,HIIT和HVIIT占比较高,2001年两种之和占比50%以上,入世后有所下降,但仍然在30%以上,远高于其他三种类型产品。
四、影响入世后中欧分工格局的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中欧分工格局理论上应该由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但是,入世后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并没有与贸易额的发展同步,这就需要研究影响中欧分工格局的因素。基于此,本文利用2002~2011年中国与欧盟10个主要成员国的双边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分析②。
1.变量选取
根据理论和前人实证研究,本文将考察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人均收入差异(PCGDP)。收入是消费者兴趣和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两国的收入越接近(即人均收入差异越小),需求相似程度就越高,越有利于HIIT的发展,而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则对VIIT发展有利,对TIIT的影响取决于二者的大小。本文用人均GDP差额的绝对值来衡量。
(2)市场规模(AGDP)。较大的市场规模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生产多样化,从而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因而该变量与TIIT、HIIT和VIIT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用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值来表示。
(3)对华直接投资(FDI)。FDI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具体影响取决于其动机。如果是想分割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就会有更多的产业间贸易而不是产业内贸易;如果是追求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这两者应该是一个同步的关系(Greenaway和Milner,1986)。而FDI对不同类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取决于FDI的质量。
(4)贸易结构(TS)。相对来说,资本和技术密集产品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产品的多样化程度也比较高。这种类型产品贸易所占比重的上升(即贸易结构的改善),会有利于促进TIIT、HIIT和VIIT的发展。本文用高技术产品占双边制成品贸易额的比重作为贸易结构的代理变量。
(5)贸易失衡(TIMB)。由上述GL指数的公式可知,任何贸易不平衡都将影响产业内贸易水平,本文用进出口差额的绝对值与进出口总额之比作为代理变量。
(6)开放程度(TO)。由于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在国内大都可以找到替代品,更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因而产业内贸易与保护程度的降低呈正相关。本文用进出口额与GDP的比率作为代理变量。
(7)要素禀赋差异(PWPC)。一国生产的产品类型及质量主要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要素禀赋差异越大,HIIH发生的可能性越小,而VIIT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对TIIT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借鉴Zhang等(2005),用人均用电量差额的绝对值作为要素禀赋差异的代理变量。
双边贸易数据来源于UN COMTRADE,对华直接投资(FDI)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其他数据均来源于世界银行。
2.模型设定
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模型主要有Logit模型和线型模型两种。如果研究的目标是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没有必要进行Logit变换(Greenaway和Milner,1986)。此外,由于对变量取对数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减少异方差,还可以测度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弹性,因而本文建立以下线型对数模型:
其中,IIT可以是总产业内贸易指数(TIIT)、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HIIT)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VIIT),分别称为模型1、模型2、模型3。为了避免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所导致的有偏性,本文采用面板修正标准误差法(PCSE)进行回归,且自相关形式为特定面板一阶自相关。
3.结果分析
从表3(见下页)可以看出,影响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在不同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系数符号基本上与预测符号相一致,说明区分产业内贸易类型进行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模型对TIIT和VIIT的解释能力比较强,R2值分别达到0.7785和0.8325,但对HIIT的解释能力不是很高,R2只有0.3823。
人均收入差异(PCGDP)与TIIT、HIIT和VIIT均存在负相关关系,且都在1%水平通过了检验。也就是说,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人均收入差异的缩小,会使双方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既包括HIIT也包括VIIT。HIIT与预期符号相同,而VIIT与预期符号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中欧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一方面,双方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2011年的平均TIIT只有23.12。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双方人均收入差距的缩小,逐渐由产业间贸易向垂直型产业内贸易(VIIT)发展;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人均收入不是很高,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收入水平又比较高,这部分人收入的增加又会有利于促进双方HIIT的发展。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就导致了PCGDP与HIIT和VIIT都呈负相关关系。
贸易结构(TS)和开放程度(TO)与TIIT、HIIT以及VITT均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预期的符号相同,不仅系数值比较大,而且基本上都在10%以下水平通过了检验。中国与欧盟之间贸易结构的改善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虽然市场规模(AGDP)与TIIT、HIIT以及VIIT也成正相关关系,但系数值相对不是很大,且只有TIIT是显著的。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和欧盟两者都有广阔的市场,市场规模因素在促进中欧制造业企业利用规模经济发展产业内贸易方面的作用比较有限。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FDI)对双方HIIT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大,系数为0.2,且在1%水平下通过了检验。然而,FDI对TIIT和VIIT的促进作用比较小,均为0.04,且没有通过检验。欧盟已连续多年保持中国累计第四大外资来源地,仅次于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日本。截至2009年,欧盟对华投资累计677亿美元,与排名第三的日本相差不到20亿美元。2009年当年,中国自欧盟引资59.52亿美元,已超过日本,使欧盟跃居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欧盟对华投资不仅投资金额比较大,而且一直具有单项项目金额大、产业覆盖面广、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欧盟FDI的这些特点导致其对双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同于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发展加工贸易的FDI。后者往往促进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强化我国在全球垂直型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而欧盟FDI对双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几乎没有促进作用,但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还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贸易不平衡(TIMB)与TIIT、HIIT和VIIT负相关,对产业内贸易有负面影响。具体来看,贸易不平衡对TIIT和VIIT的影响比较有限,系数值比较小,也没有通过检验。贸易不平衡对HIIT的影响相对比较大,且在1%水平通过了检验。此外,要素禀赋差异(PWPC)对双方产业内贸易影响的符号与预期一致,但系数很小,且都没有通过检验,该变量对中欧分工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基于产业内贸易,从整体上、不同类型产品等方面分析了入世后中欧分工格局的变化,并利用欧盟10个主要成员国的双边面板数据,考察了影响入世后双边分工的主要因素,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的结论及启示。
1.入世后中欧分工格局主要是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有所下降
入世后双边的产业内贸易具有明显的“南北型”特点,低质量垂直产业内贸易(LVIIT)占绝对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高技术产品,即使在低技术产品中也一样。从降低贸易自由化成本、提高双边合作层次等角度来看,今后在促进中欧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IIT)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HVIIT)的发展水平,提升产业内贸易的质量。
2.贸易结构和开放程度是影响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中欧贸易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需要逐步改善贸易结构,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双方总体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还可以促进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IIT)的发展,提高产业内贸易质量。此外,促进中欧产业内贸易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可以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其他优惠贸易安排,提高相互开放程度,进而促进双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3.中欧之间贸易失衡不利于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虽然中欧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但双边贸易不平衡将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不利于双边HIIT的发展。这就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缩小贸易不平衡,从而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
4.欧盟对华直接投资虽然对双方总体产业内贸易和VIIT基本上没有促进作用,但对HHT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鉴于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中国需要调整“以市场换资金,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充分利用双方要素禀赋上的互补性,增加出口导向型投资所占的比重,从而提高双方HIIT的发展水平。
注释:
①Lall(2000)是基于第二次修订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2),所以本文先按照UN COMTRADE提供的标准将SITC Rev.3转换为SITC Rev.2,具体对应关系详见http://unstats.un.org/unsd/cr/registry/regdnld.asp?Lg=1。
②欧盟10国包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丹麦、荷兰、芬兰、爱尔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