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湖北武汉 430022
摘要:总结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施整理护理并有效吸痰,预防及减少肺部感染等共发症的个案护理体会。根据临床相关资料显示,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表明,不当、不及时的护理,会加重病情的恶化,而且影响治疗效果。所以通过此例病案,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巩固了护理队伍的知识水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效果。
关键词:气管切开;吸痰;并发症;护理措施
1病情介绍
患者“反复胸痛2年,加重2天”入院。既往史: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不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详。吸烟40余年,均40支/天,偶饮酒,查体:T 36.5℃,R18次/分,P92次/分,BP153/88mmHg,氧饱和度100%。神清,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辅助检查:2014.05.04湖北省大冶市第二人民医院出院小结1份,我院急诊查cTNI 11.701ng/ml,CK 234U/L、肌酐 149umol/l、D-二聚体正常,心电图示II III aVF V7-V9导联病理性Q波,Ⅰ、aVL、V4-V6导联ST段压低0.05-0.1mv。心脏超声示左房扩大、左室扩大(5.9cm)、左室下后壁运动异常、升主动脉增宽、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室间隔稍厚、左室收缩功能稍减低。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 左心扩大 二尖瓣中度反流 心功能Ⅱ级(killip分级);2、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组。3喉白斑 入院后完善常规术前检查及准备,经内外科讨论后明确手术指征,于2014.06.10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G*3+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成形+三尖瓣成形术+气管切开术,术后转入ICU,给予呼吸机辅助,术后第二天顺利撤除呼吸机。病情稳定转回病区,6月19日拔除气切管,后出现气切口活动性出血,再次置入气切管,转ICU继续治疗,病情稳定后返回病房,于6月26日拔除气切管,并于7月4日在局麻下缝合气切口,7月12日治愈出院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2气管切开的护理
2.1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病情变化,及时做好记录,发现病情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2.2执行医嘱
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及时、准确的完成。
2.3保持气道通畅,做好吸痰和气管切开的护理
2.3.1正确有效咳痰
(1)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患者行气管切并术后,未上呼吸机,一直用面罩吸氧,接加温加湿器,氧气量为—10L/min,一般氧和须维持在95%以上
(2)掌握吸痰时机:长期频繁的吸痰易导致呼吸道溃疡出血和粘膜损伤”。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护理患者时,在床旁听诊患者颈部有痰鸣音,听诊闻及肺部有湿罗音,呼吸窘迫、血氧饱程度突然下降中的任何一种现象时再吸痰,既做到了吸痰时吸痰,又减少了不必要的吸痰。
(3)掌握吸痰方法:吸痰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吸痰管自气管内套管中轻轻插入,其深度为吸痰管不能顺利插人为止。此时,吸痰管与气管内壁的接触可反射性的引起患者咳嗽,同时将吸痰管退出少许,然后再打开吸引器,缓慢上移并旋转吸痰管,每次>15s以内。这样不至予吸痰过大而致气管粘膜损伤,对予痰液粘稠者先从气管导管内快速滴入湿化液3—5mL。一方面稀释痰滚,润滑气管黏膜;另一方面刺激患者咳嗽,然后再打开吸引器吸痰。刺激患者被动咳嗽能够引起气管收缩相继的动作,使粘着在管壁上的分泌物易于脱落和咳出,小气道分泌物也可在收缩中逐渐被按压到大气管内被吸出,而减少有创的吸痰。这个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进行左右旋转吸引,为防止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应在吸痰前后提高吸入氧的浓度。早期不易刺激患者咳嗽排痰,以免颅内压升高和气管切开处继发出血。
(4)辅助排痰:每半个小时变换体位一次,以减少分泌物潴留,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大的气道以排出体外,同时还可叩拍背部,通过振动使粘稠的分泌物松动脱落并排除。
2.3.2充分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进入人工气道进入下呼吸道,失去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和屏障等保护作用,使滞留在呼吸道的分泌物逐渐浓缩,干燥,阻塞管腔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2.4 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每2小时翻身一次,每日口腔护理,尿道口护理2次,保持病室安静,控制人员流动,每日病房空气消毒一次。资料显示,气管切开后口咽部细菌阳性检测率居首位3,主要是因为气管损伤患者的吞咽反射功能减弱或者消失,咽部容易积液于细菌生长,吸痰时,先吸口咽部分泌物,防止其进入肺内,将寄殖菌带入而加重肺部感染。针对个体情况选择口腔护理溶液每日2次,为患者清洗、擦拭口腔。
2.5并发症的护理[2]
(1)做好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则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应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并维持适当的温度(18—20℃)和湿度(50~60℃>。及时进行室内通气和消毒以减少外援性感染。套管口可用1-2层生理盐水湿润后的无菌纱带覆盖,以防止干燥空气直接进入。
(3)防止切口感染,每日常规更换伤口敷料,并酌情停用抗生素
(4)彻底清除气道分泌物。存呼吸道充分湿化的基础上,应做好体位引流。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在病人有吸痰必要时,及时吸出痰液。为减少损伤,吸痰管进出气道次数不宣过多。
(5)注意选择固定合适的气管系带及调节气管套管系带的松紧。临床资料显示止血带151更适合于气管切开外套管的固定。松紧度以系带及颈部之间可以放入一手指为宜。本后要观察系带的情况。太松时套管可因咳嗽脱出切口,故成适当系紧。对于手术后皮下气肿患者于气肿消退后应及时系紧系带。
(7)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和防治气道阻塞、出血、气胸等各项并发疲。气管切开术后气管通畅与否是治疗的关键。成人患者一旦切开气管后,由于失去说话能力而不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小儿气管切开后佩戴套管时如无人照顾,可自行拔管,并且还可以由于分泌物过多或异物吸入造成窒息。因而护理入员因守护中应严密观察,注意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如出现出血、感染、皮下气肿、胸闷、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发绀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以预防气胸、纵隔气肿或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
2.6做好家属及患者心理护理
气管切开术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创伤,因为气管非常敏感,故清醒的病人常难以忍受。患者气管切开后常无法讲话,产生恐惧、烦躁的情绪,并可导致心跳、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烦躁不安,甚至自行拔管。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病人与家褥的心理护理,指导家属24h陪护床旁及教会其配合护理工作。理解病人带管所承受的痛苦与不适,努力消除其思想顾虑及恐惧感。病人带管后不能进行语言交流,护士要尽量通过多种方法与其交流,了解病人的想法和要求,满足的病人的需要,以利于病情康复。
3.体会
气管切开术后因患者不能发音、表达能力差、易窒息,应该密切观察,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有效的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护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静虹;张义芝;关林.36 例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原因的分析及处理[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9).841-842.
[2]何秀曼.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及护理田.齐齐晗尔医学报,2007,28(19):2412.
论文作者:管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气管论文; 患者论文; 病情论文; 术后论文; 分泌物论文; 气道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