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增长中的规模结构变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变动论文,规模论文,结构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业的规模结构是指商业活动要素在不同微观主体上聚集所致的数量表现差别或构成,研究商业增长过程中的规模结构变动,可以把握增长的结构效益或者说商业活动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益情况,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一、规模效益、最佳经济规模与商业企业规模扩张
首先我们应当区分清楚规模报酬、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这几个概念的不同。所谓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由企业内部生产的技术关系引起,使得产出的增加大于、小于或等于投入的增加,具体有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三种情况。导致规模报酬递增主要有专业化因素、倍加因素、运输因素、生产设备改进等方面的原因。而规模经济(Economy to Scale),则是指由规模扩张、产量扩大时所引起的单位要素市场价格的下降,反之就是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仅与企业内部发生的、联系所有投入与相应产出变动比例的技术现象有关,而规模经济更多地是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关。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经济的技术基础,在企业规模扩张时,如果各项要素投入的价格上涨,很有可能出现规模报酬递增,但没有规模经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相伴而存,很难区分哪些属于规模报酬变动,哪些是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因此,我们用规模效益来进行总体概括。所谓规模效益,是指随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呈现的下降趋势,也就是生产经营规模的变动引起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从而使企业净收益增加的趋势。
需要澄清一种认识,即“规模效益就是企业规模越大越好”。事实上,企业的规模与效益之间并非简单的正向比例关系,最佳的规模效益不是规模非常大,也不是规模非常小,而是常常介于两者之间的某个适度规模。从理论上分析,往往在某临界点之前,规模效益随规模扩张而递增;而在超过该点之后,规模效益便随规模的继续扩张而出现递减趋势。这一临界点就是企业的最佳经济规模。应当说,企业的最佳经济规模处于经常变动之中。生产过程中新设备的使用、工艺的改进、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能直接导致单位平均成本的下降;企业在市场结构中的地位对其产品的售价和所需各种投入要素的价格也能产生影响,例如,企业在市场中的垄断性越强,产品售价(进而边际收入)便会越高,各种要素的进价越低,结果其规模效益趋于提高。
商业企业规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个商业企业投入要素的凝聚程度及其有机结合所表现出的经营服务量。由于商业活动的特点,各项要素投入之间的配置结构比例与产出(经营服务能力)之间的技术关系并不像生产活动那样明确,它更多地要受自然环境条件和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因而,必须从多角度来比较分析商业企业的规模状况。总的来看,衡量商业企业规模的指标主要有:劳动力数量、固定资产原值(表现为仓库面积和运输工具的数量以及零售企业的营业面积等形式)和流通服务能力(表现为流通的商品量、劳务量)。此外,为反映和比较经营形式相同、经营商品基本类同的商业企业的规模大小,也可以用市场占有率和购进商品的集中程度两个指标来加以衡量。通常而言,市场占有率越大或购进商品的集中程度越高,企业的规模也就越大。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表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商业企业规模和规模结构都在随技术进步呈现从小到大的发展趋势,大规模商业企业在流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也就是说,商业投入要素正日益向少数企业聚集。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商业资本的集中趋势就已经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以美国为例,本世纪30年代,个体夫妻店的收益占整个零售商业总收益的一半以上,1977年个体商店数仍占商店总数的75.8%,但收益却只有15.7%,近4/5的商业收益都是大型股份公司。1993年,美国50家最大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就占了全美当年零售总额的21.34%。
从西方国家的情况来看,商业企业规模扩张、商业资本集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生产和消费大规模发展的结果。一方面,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者的规模越来越大,为加快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减少和降低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必然要求大规模的商业流转能力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大城市的出现,人口密度和消费水平都在相应地提高,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同步,消费规模也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同样也要求商业企业日益向大型化方向发展。(2)多角化经营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 不少商业企业为减少经营的风险,扩大利润的源泉,逐渐将资本投向更加有利可图的部门和产业,形成了多角化经营的格局。(3 )商业组织的制度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商业资本的集中趋势。长期的实践活动创新出连锁商业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通过集中经营、大量采购,获得较低的采购价;通过低加价率,获得大量销售和周转速度,从而降低流通费用率,进而得到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连锁经营在适应消费活动相对零星、分散的同时,突破了限制商业企业尤其是零售和餐饮企业规模扩大受自然空间资源有限的阻碍和约束,使商业资本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上聚集,并获取相应的规模效益。(4 )商业活动要素构成的改变不断使商业企业规模的扩大成为可能。随着作为信息社会基础的计算机技术被引入商业活动,不仅大量的劳动力得到节约,而且商业企业在收集、加工、储存和传输竞争信息等方面工作的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这种以计算机普及应用为特征的技术进步趋势,导致商业活动正在由传统工业社会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信息社会的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超级市场(Supermarket)、巨型超级市场(Hypemarket)、 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mall)和仓储式商店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商业企业的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密不可分。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规模结构的变动趋势
1978年以来,中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强化了商业企业的预算约束和利益驱动,使得企业越来越具有在规模扩张基础上追求规模效益的内在动力。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工业品流通中城乡市场分割的格局逐步被打破和以“三固定”为特征的传统流通体制相应成为历史,商品流通领域中逐渐出现了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体,并形成了一批以大型商业企业为龙头、内部组织结构比较完善的商业集团,有力的地推动了商业规模结构的优化和商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以一些中心城市为依托,还发展了一批辐射范围广、吞吐能力强、联结城乡市场的贸易中心、批发市场和按现代交易规范组织运营的商品交易所。1992年后,随着各种形式连锁商业以及专业化批发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连锁化、集团化和规模化经营,像郑州亚细亚、北京王府井、上海华联等率先将经营触角伸向全国市场,首开流通领域异地经营的先河。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传统体制下商业长期滞后发展和国合商业垄断商品流通的状况随改革得到迅速扭转后,商业企业网点(机构)数的增速明显快于从业人员以及商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表现出比较显著的小型化倾向。1978~1992年我国商业网点数的年平均增速为18.0%,高于同期从业人员增速的12.6%以及商业部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3%和商业增加值的10.6%。这意味着,1978~1992 年间单位商业网点(机构)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以及所完成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增加值都处于不断下降之中。1992年以后,尽管商业网点的年平均增速降为15.7%,开始让位于从业人员增速的25.2%,但是依旧高于商业部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8.9%和商业增加值的7.6%。因此,单位商业网点的人员构成虽有所改善,但平均规模仍呈下降趋势,表明商业企业小型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这种趋势也可与发达国家的对比来进一步加以说明。1995年我国平均每一批发网点和零售网点的从业人数分别为6.9人和2.3人,不仅低于美国1987年的12人和7.3人, 也低于商业网点过于密集的日本在1982年的9.6人和4.2人。据《中国国内贸易年鉴》的统计数字,1993年我国最大100家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净收入为44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6%,1994年绝对数字增至532亿元,比重却降到3.3%,1995年这两个数值分别变为612亿元和2.9%。 我国最大100家大型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不仅远远低于1993 年美国最大50家零售企业的相应水平(为21.34%), 而且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我们认为,我国商业企业规模整体趋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个体商业的急速发展给商业企业的规模结构带来了浓厚的细小化色彩。1978~1992年我国新增商业网点中个体商业的比重达到93.5%,1993~1996年也保持了90.4%的水平,而同期新增从业人员中个体商业的比重分别只有66%和55.8%;1996年个体商业在批发、零售和餐饮网点中的份额分别为51.7%、92.2%和95.1%,而从业人员份额却分别只有18.5%、70.6%和76.8%。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商业兴办了绝大部分的新增商业网点,吸收的从业人员份额却显著小于相应的水平。个体商业快速发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商业发展、商品市场完善及竞争逐渐激烈,这种商业形式必将经历一个分化瓦解的阶段,从而最终走向企业化、规模化经营。(2 )我国商业发展的特殊阶段性导致了商业的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目前,我国的大型商业企业仍以国有经济全资或控股的企业为主。由于与地方政府在产权关系上尚未理清,加之在税收、就业等多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客观上形成了外地商业进入本地市场难、经营成功更难的局面,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的状况,一方面阻滞了全国统一商品市场的发育成熟,另一方面也给大型商业企业跨地区、跨部门经营带来了很多困难,使规模效益被大打折扣,无形之中削弱了企业扩张尤其是异地扩张的驱动力和进取心。(3 )较为落后的商业管理水平和相对不足的物流基础设施也局限了商业企业的规模扩张。如前所述,只有使边际成本低于边际收入,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才具有经济意义。在我国商业企业规模扩张过程中,导致边际成本居高不下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较低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的经营管理观念和手段,决定了企业规模的扩张并非建立在一个具有充分成本优势的基础之上,而更多是低水平的重复和加总,难以获得真正的规模报酬;二是连锁商业的集中进货、统一配送,需要以发达、高效、完善的运输仓储网络为前提,我国目前相对不足的物流基础设施所决定的相对较高的物流成本水平,对商业规模经营产生了严重的瓶颈和制约作用。
三、改善商业规模构成、提高规模效益的途径和对策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商业企业规模偏小是改革初期的特有现象。随着国民经济和商品流通向纵深层次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细小化的商业规模结构将越来越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改善我国商业企业的规模构成,提高规模效益,宜从以下方面展开:(1 )通过资产重组,着力扩大商业企业的组织和经营规模。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哪一家大公司是完全依靠自身的积累而成长壮大起来的,资本集聚和集中是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的最有效途径。从我国的目前情况来看,应当鼓励那些经济效益较好的商业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控股等方式,进行横向联合,使广泛分散的商业经营要素得益集中到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实力较强的企业旗下,充分发挥效益好的企业的经营管理优势。(2)要继续鼓励各种形式的商业连锁的发展。必须认识到, 商业连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决然不同于传统体制下那种用行政手段联结商业企业经营活动的纽带关系。各种形式的连锁经营是解决当前大量中小型商业企业经营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偏低和效益低下等问题的现实选择。除了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继续给予优惠扶持政策外,还应处理好连锁企业与地方政府在税收源泉、劳动力就业贡献等一些敏感问题的关系。(3 )下大力气提高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是决定能否取得规模扩张所必备的成本优势的关键。换言之,商业资本集中和商业连锁能否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应从观念更新、制度完善、手段创新等方面入手。具体是:提高员工的理论与业务素质,树立现代营销、全面质量管理和经济效益等观念;健全完善与竞争相适应的市场调查预测、商品采购、储运、销售以及企业内部的财务、人事等方面的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程度,努力实现商业经营管理的自动化和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