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的运行与检修和故障分析论文_李国岩

电力设备的运行与检修和故障分析论文_李国岩

(夏津县热电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200)

摘要:电力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导致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因素是十分多的,但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将信息技术等先进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到电力设备的运行中,能及时对设备故障进行判断与优化,给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关键词:电力设备;故障判断;电力设备检修

1 故障类型分析

1.1 变压器方面的故障

目前的变压器故障主要有两种,即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的区分方式在于故障存在于变压器油箱的内外部,外部故障主要发生于油箱外部绝缘套管的故障,内部故障主要发生于变压器油箱内部的故障。变压器外部故障类型有绝缘套管的闪络、破碎等引发的接地短路故障,或引出线之间发生的相间故障,最终会从变压器外部故障向内部故障演变;变压器内部故障有相绕组之间的短路、匝短路引起的故障,或引出线发生的接地故障等等。

1.2 变电所故障

当电容器产生故障时会表现出外壳温度升高,产生膨胀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漏油、套管破裂、内部声音异常等;另外,变电所中的断路器在进行远距离操作时,表现出拒绝合闸的现象。此时需要注意是否电压值产生了异常。

1.3 母排安装未按规范故障

变压器与母线连接的一侧,母排直接连接。由于热稳定性、动稳定以及地基下沉或其他原因,导致设备长期运行的主母排连接处变形甚至短路。

1.4 各部位元器件故障

检修维护中发现主变母排与电缆连接支撑瓷瓶断裂,手车行程开关触点失灵,指示灯状态无显示,仪表电源短路,保险熔断,而微机保护装置定值丢失、面板按键失灵、显示屏乱码等。

2 电力检修的概述

2.1 电力检修的目的

电力设备的检修是为了确保电力设备各部分在最佳状态下安全运行。一般,电力设备检修一年两次,分为春检和秋检。检修中,要对电力设备以及线路的各个部分进行检查、试验、定值校验、调整、维护、更换、清洁等,以确保每一个部分准确动作,处于最佳状态工作,试验值在正常范围,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排除。

2.2 电力设备检修的方法

通常,对电力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常用的方法有电气预防性试验、油化验以及油色谱分析等试验方法。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设备的实际状况。假设设备的运行状况良好,那么可以采用较长周期的故障测试;假设设备状态本身产生异常,应采取积极措施及时跟踪,避免造成更大的故障危害。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设备的故障检修与网络技术的结合成为了当下电力设备维护的趋势。

2.3 多传感技术的应用

通常,电力设备的不明故障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故障现象,为了获得更加有效的设备故障信息,可以采用多传感技术,对电力设备的故障现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与预警,从而收集到设备更加全面的故障信息。利用多传感技术进行信息采集时,注意选择出最灵敏的设备状态信息,以便后续得出相对精确的设备故障诊断结果。

3 电力设备运维管理的发展历程

综合国内外经验,电力设备运维管理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被动”运维管理阶段。所谓“被动”运维管理阶段,是指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被动的去发现电力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被动”的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管理人员“被动”的制定电力设备维护章程。“被动”的运维管理没有可控性,不能及时预测问题的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企业生产的关键时刻电力设备发生故障还直接降低企业的运转速度,降低企业的营业利润。已经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如果不能及时维修,会极大的影响电力的产生和供应。

第二阶段为“主动”运维管理阶段,所谓“主动”运维管理阶段,是指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主动的去发现电力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的对电力设备进行进行检查、维护及保养,对关键电力设备进行建册立档,对全部的电力设备进行覆盖式检修。“主动”运维管理阶段解决了在“被动”运维管理阶段出现的突发事件,但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给企业带来了过高的管理成本,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浪费。

第三阶段,为“状态检修”策略。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电力企业、电力设备运维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青睐。“状态检修”策略吸收了“被动”与“主动”运维管理的优点,破解了“被动”与“主动”运维管理的不足。大大降低了电力设备维修成本大大提高安全运行的可靠性,“状态检修”策略提供了优质的组织技术及管理保证。

4 故障处理方法

各个部门和行业要解放思想,从全局和整体来考虑状态检修,有效避免重要项目疏漏现象的发生。各个部门要在实践中逐步完成电力设备检修体系的革新,在不断探索中建立适合自己系统和行业的状态检修体系。同时,也应当改进技术层面的不足,研发部门要立足于世界先进技术和行业的前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快技术创新,开发出适合我国行业现状的技术系统,以问题为导向,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类问题,全面分析电力设备运行的状态曲线,制定专业化的风险评估机制,保证各个阶段都能良好运行。同步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的基础上,建设完备的故障分析数据库,提高状态检修的时效性,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引起停运,保证工作的稳定推进。

故障检修维护的经验总结:(1)熟悉设备的电器控制回路:按原理接线图检查故障部位线路,查找故障点,并查看故障现象,根据现象初步分析判断故障类型。(2)熟悉设备连锁机构的机械:设备各部位的连锁根据进出车和动静触头等定期进行调整,依据实际情况,以确保进出车通畅为原则。(3)设备的缺陷是检修的重点部位。检修中需注意各部位连接线的松紧、绝缘皮完整与否等,避免压线、损线和伤线。(4)设备器件要定期试验和测试,保证器件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相关定值的校对、检查,确保动作的可靠稳定性和准确性。

5 解决制约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的主要措施

5.1 “人才”欠缺的措施

要加强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加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研究,在人员配备方面要选拔和组建一支专业化队伍,提升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和考核办法并进行性量化积分和扣分,确保状态检修工作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来保证实施。

5.2 “设备”提高的措施

电力企业在要采购高质量、高精准、高水平的设备,在电力设备的运行中要经常进行检测和维修,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老化或者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及时更换,对一些老旧设备要定期更换,避免故障问题的集中化发生,影响状态检修的全面进行。

6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科技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朝着高压、大容量、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对于电力系统的结构而言,复杂性非常的强,而这其中较多复杂的设备都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设备。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始终坚持一点,即确保电力系统处于安全、可靠状态,进行及时的供电,在此标准的要求下,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电力设备故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唯有如此,才能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实情,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从而能及时对故障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与优化,使电力设备始终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电力设备的运行与检修和故障分析的论述。

参考文献:

[1]李建华.电力设备安装运行维护的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41-42.

[2]宋大高.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策略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20):192-193.

论文作者:李国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电力设备的运行与检修和故障分析论文_李国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