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配合中标准化沟通模式的构建与评价论文_黄先荣

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观察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中构建一套标准化沟通模式应用的效果,为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中提供一种良好的沟通模式,保障患者的安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手术配合中采用传统沟通模式的198名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对照组),分析在手术配合中因为沟通不良出现的问题和问题发生的原因,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标准化沟通模式,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206名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实验组)在手术配合中运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配合中因为沟通不良出现问题的发生率、手术耗时、医护双方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手术患者手术配合中因为沟通不良出现问题的发生率、手术耗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医护双方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中构建一套标准化沟通模式,规范了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中医护沟通模式,协调了医护关系,促进了团队的协作,从而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提高了患者术中的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医疗结局,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SBAR;颅内动脉瘤;手术配合;满意度;护理质量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1],它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血管性疾病,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它使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早期病死率高达36%,且反复出血病死率可达70%[2],故早期及早进行手术干预是减少患者死亡的有效方法[3]。由于手术治疗极其困难,被定为高级级别[4]。因此,该手术需要手术医师和手术护士高度密切的配合,以确保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沟通是保证术中配合的基础,根据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的研究,沟通障碍已成为60%以上警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5]。“现状-背景-评估-建议 ”(SBAR)沟通方式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模式目的在于为医护人员提供即时正确的信息,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进行系统的传递减少不必要的混乱,从而提高团队效率[6]。随着我院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病员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分析前阶段在手术配合中因为沟通不良出现的问题和问题发生的原因,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标准化沟通模式,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206名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运用,取得一定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198名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沟通模式,其中男性89名,女性109名,年龄在30-68岁,平均年龄40.9±8.1岁;2015年1月-2015年12月206名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手术配合中运用标准化沟通模式,其中男性 98名,女性108名,年龄在33-70岁,平均年龄41.9±8.4岁。病例纳入标准:患者确诊为颅内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危急,需立即手术者;患者手术为同一组手术医生。排除标准: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或是并发严重的并发症而不能耐受手术者。比较两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年龄、文化程度、临床分级、动脉瘤的直径等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

1.2.1分析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配合中沟通现状

1.2.1.1 护理人员对患者风险评估不全 科室没有制订出关于健全的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标准化风险评估制度,导致在紧急抢救情况下护理人员对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风险评估不全,影响患者的安全。

1.2.1.2 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术中配合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 手术室强调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术中配合重要性,但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将术中配合质量控制制度完善,导致出现问题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

1.2.1.3 培训制度不完善,医护间沟通不良 手术室护士培训强度不够,平时没有请神经外科手术医师对此类手术的步骤和术中术语进行培训,导致在手术配合时手术护士不能理解和及时跟上手术医师的思维。

1.2.2 构建一套标准化沟通模式

1.2.2.1成立了SBAR培训小组:小组成员由手术室护长、手术室护理骨干组成。培训小组成员负责对手术室护士的SBAR培训项目进行策划和实施。培训内容包括:在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配合中使用SBAR工具的原因,使用SBAR工具的优势,SBAR工具的含义,SBAR报告模型的内容和意义,SBAR报告表的使用方法等。培训方式以讲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为主。培训时实行小组长责任制,每名责任小组长负责评价组内成员对培训的掌握情况,根据检查反馈、强化培训。让每名护士都理解SBAR的内涵,认识到SBAR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及效果。

1.2.2.2建立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培训制度 每个月请神经外科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主刀医生进行讲课,主要讲授手术的步骤、术中的患者安全管理、术中患者的病情观察、术中专业术语、术中医护配合以及各个主刀的习惯,让每个手术护士做到心里有底。

1.2.2.2建立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配合中医护沟通的SBAR模型及实施 分析在手术配合中因为沟通不良出现的问题和问题发生的原因,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的基础上,经过神经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共同讨论,构建一套标准化沟通模式,即S:包括手术患者的姓名和科室、床号和姓名、患者的问题;B:包括患者术中主要问题的依据及分析;A:包括患者术中的异常反应、异常报告值、给氧情况对问题的评估、观察要点;R:包括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对问题处理的建议。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预演,促进合作的协调。

1.2.2.3质量控制 由SBAR小组制定出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配合中沟通质量管理制度,修订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配合中操作规程和质量考核标准等系列控制措施。建立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配合中沟通质量环节质控本,每月进行一次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配合中沟通质量问题汇总并讨论分析整改措施,用制度来监督流程的各个环节是否落实,并评估标准化沟通模式的效果,做到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以保证手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的安全。

1.3 评价

1.3.1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配合中医护沟通的问题发生率、手术耗时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由于沟通不良而发生的问题比率;手术耗时按照从患者入室开始计时到患者离室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计算。

1.3.2医护双方护士的满意度评价 根据丁力[7]模板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从患者信息准确简洁、沟通条理清晰、掌握患者病情、双方默契配合、护理人员准备充分5个方面进行评价,该调查问卷总分15分,每个方面按照满意、一般、不满意依次记3,2,1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该问卷共发放后,护理人员采用不记名的打“√”形式完成,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1.3.3护理质量评价 参照《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8] 中危重症病人管理条例为标准评价,该条例总分30分,按照条例评分标准,逐项评价,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3.4GOS评分[9] GOS总分5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为5分,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为4分,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为3分,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为2分,死亡为1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手术患者手术配合中因为沟通不良出现问题的发生率、手术耗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医护双方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中构建一套标准化沟通模式,规范和优化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中操作流程,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如何规范和优化急诊手术配合中工作流程,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快速、准确地完成是提升优质护理的重要体现。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患者由于病情危急,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按照常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这就加大了患者在术中安全管理的难度,这就需要医护高密度的配合,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和降低患者的致残率。SBAR最初用于军队管理[9]。在美国医疗机构中已经使用这种沟通方式,亚利桑那州医疗协会要求下属100余家医疗机构采用SBAR作为医疗沟通的标准方式,以减少由于沟通不良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9]。我科根据以往术中配合沟通不良的影响因素,为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中构建一套标准化沟通模式,这样就规范并优化急诊手术配合中工作流程。整个手术过程中沟通要求双方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并系统地整理病情资料,营造了一个安全文化氛围。由表1可见,实验组手术患者手术配合中因为沟通不良出现问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于沟通良好,双方配合协调,就加速了医生的手术速度,从而降低患者的风险。

3.2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中构建一套标准化沟通模式,提升了颅内动脉瘤患者护理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改变了患者的医疗结局

一方面SBAR即Situation(现状)、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评估)、Recommendation(建议)的首字母缩写,分别显示目前发生了什么,什么情况导致的,我认为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它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的沟通方式,这样就帮助护士确定患者的主要问题,并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快速完整地传递给医生,使医生快速了解患者完整的信息,及时处置,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在应用沟SBAR后,因为规范和优化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中操作流程就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沟通过程和遗漏沟通内容,这样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交接双方护理人通过SBAR的运用,也能让护士认识到准确、完整的信息沟通对于安全医疗的意义,促进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建立,同时也是提升优质护理内涵的重要途径,从而提高了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质量,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改变了患者的医疗结局。从表1和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双方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GOS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多于对照组患者,而术后恢复差与死亡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中构建一套标准化沟通模式,规范了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中医护沟通模式,协调了医护关系,促进了团队的协作,从而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提高了患者术中的护理质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和致残率,改善了患者的医疗结局,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凌锋.介入神经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16.

[2] 贺慧兰,申向英,汪鳞.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02.

[3]谭钧城.急诊开颅夹闭联合脑室穿刺治疗中高级别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16,3(32):349-352.

[4]罗占兴,银公敬.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3,24(2):267-270.

[5] Riesenberg LA,Leitzsch J,Little BW.Systematic review of handoff mnemonics literature [J].Am J Med Qual,2009,24(3):196-204.

[6] Zimmermann PG.Cutting-edge discussions of management,policy and program issues in emergency care[J].J Emerg Nurs,2006,32(3):267-273.

[7] 丁力,陆婷婷,邹婷婷.标准化沟通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转出交接中的运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9(7):627-629.

[8] 杨益.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C].//2008年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护理管理、护理科研与心理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112-117.

[9] Behren s P.The Wat son - Glaser critical thinking appraisal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dipl -oma school student s [J].J Nurs Educ,1996,35(1):34.

论文作者:黄先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3

标签:;  ;  ;  ;  ;  ;  ;  ;  

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配合中标准化沟通模式的构建与评价论文_黄先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