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波[1]2004年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份 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的近、中期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2002年11月~2003年11月,采用新型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对48例膜周部VSD患者进行封堵治疗,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17.1±11.7岁(3~48岁),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提示VSD的平均直径5.1±1.2mm(3~12mm)。所有患者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随访评价。结果 45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技术成功率94%。术后出现少量残余分流5例(<3mm),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45例患者接受了1~12个月的随访(平均3.8个月),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脱落以及瓣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残余分流于3个月随访时消失。结论 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近、中期效果良好,但其远期疗效的评价尚需进一步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第二部分 VSD膜部瘤的造影分型及介入治疗方法学探讨 目的 结合介入治疗实际对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进行造影分型,
章伟[2]2016年在《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装置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缺损之一,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二孩政策的出台,高龄产妇必将增多,这些均可导致室间隔缺损(室缺)患儿的数量较前增多。室缺的传统治疗方法为直视下外科手术缝补,疗效确切,成功率高,但也有其缺陷如:创伤较大、术中需要输血、术后在体表遗留伤疤、影响患者成年后的成家立业以及可并发需要再次外科手术的残余分流和与心脏手术切口相关的心律失常等。自从1987年LocK探索经导管治疗室缺以后,各种室缺封堵器相继被发明并应用于临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装置的不断改进,介入治疗器材和操作技术逐渐完善,经导管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室缺首选的治疗方法。目前被应用于室缺介入治疗的封堵器是镍钛合金封堵器,数万例的临床应用证明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但其仍有一些与封堵器和输送系统相关的并发症,如血管损伤,术后远期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瓣膜损伤等。儿童的血管较成人更细而脆弱,如输送鞘管选择不当,更容易出现血管并发症。因此,应用于儿童的输送鞘管直径应越细越好,细的鞘管可避免对静脉血管的直接损伤。而且能通过细小鞘管的封堵器可以尝试由动脉侧逆向封堵VSD,减少了建立全轨道的操作步骤,使得手术操作更简单,并能减少X线和手术操作时间。目前大部分镍钛合金封堵器中均含有聚酯纤维膜的结构,该结构主要的作用是阻断血流和促进血栓形成。然而阻隔膜常常需要多层,使得容纳封堵器的鞘管直径较大,此外,有时还会因对聚酯膜过敏反应而导致患者发热。去除纤维膜结构可以使得收纳封堵器的鞘管直径明显减小。此外,细丝密集编织的方法可以使得封堵器较软而且能够保持阻断血流的能力。国外应用无聚酯膜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多项临床应用中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专用于室缺的无膜封堵器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设计制作一种无阻隔膜的镍钛合金室缺封堵器及其输送系统,在体外测试其物理性能和阻隔血流的作用,并在经导管室间隔穿刺方法制备的室缺模型上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无聚酯纤维膜镍钛合金室缺封堵装置及其输送系统的研制及体外实验:(1)新型无膜室缺封堵器及输送系统的设计:封堵器采用360根细镍钛合金丝分5层行密集编织,腰部中间柱采用72根细丝编织,两端接316L钢套,其中一端接螺旋钢套连接输送杆,制作有6mm及8mm两种规格。去除输送杆外圈螺旋钢圈后重新焊接出新型细推送杆用以通过5F导管,装载短鞘头端缩短为8mm用以配套指引导管尾端(2)无膜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体外实验:主要测试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机械性能以及阻隔液体的作用:包括镍钛丝与不锈钢铆结处的牢固性检测,形状记忆性能测定以及阻隔流体作用的测定。并测定推送杆的牢固性以及配套输送系统的匹配状态。2、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动物实验:选用犬制备室间隔缺损模型。(1)采用经颈内静脉途径经导管穿刺建立vsd模型。(2)建立颈内静脉-室间隔缺损-股动脉轨道,采取逆向封堵法送入输送系统并完成封堵(3)术后抗血小板策略:阿司匹林3-5mg/kg/d。(4)随访观察:观察实验成功率和即刻完全封堵率,观察输送系统的可靠性。随访半年,按照术后4周、8周、12周、24周时间点处死实验犬,随访内容包括犬的一般情况、心电图、x线检查、左室造影、大体标本观察及病理学检查等,评价封堵室间隔缺损的近中期疗效和并发症;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封堵器的组织兼容性,初步评价新型无膜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及其输送系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及fish确切检验法。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封堵器制作及体外相关力学性能检测结果(1)无膜6mm封堵器和有膜6mm封堵器各10只拉伸至同一长度(16mm)时所需的拉力分别为0.635±1.97n,2.215±0.20n(p<0.001),显示无膜封堵器拉伸性好,较有膜封堵器质地更软。6mm及8mm无膜封堵器可轻松通过5f以上鞘管输送释放和回收,6mm及8mm无膜封堵器收入鞘管中37℃水浴中保存15分钟后释放左盘片形状恢复能力分别为98.39%,97.99%,右盘片恢复能力分别为92.23%,91.28%,盘片支撑力合格。有膜6mm、无膜6mm封堵器承受液体由5cmh2o水压处流至封堵器底部所需时间测定分别为17.59±0.75s和17.44±1.26s,(p=0.750),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无膜封堵器在阻断血流能力上与有膜封堵器无显着差异。(2)封堵器在5-6f鞘管中反复释放和回收多次无异常,头端无损伤。8mm无膜封堵器在6f指引导管中第12次回收时指引导管头端出现变形。装载短鞘和指引导管尾端衔接顺畅,输送系统稳定可行。2.经导管无阻隔膜室缺封堵器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1)16条犬中14条成功建立室缺模型(87.5%),1例因心包填塞死亡,1例穿刺过程中并发室速室颤后死亡。因并发症死亡和随访点处死的犬解剖后发现vsd距主动脉瓣4-10mm(n=10),均6.35±1.84mm,距离叁尖瓣环1-5mm,平均3.15±1.33mm,显示室间隔穿刺建立的室缺多位于膜周部,类似临床上的膜周部室缺。(2)逆行植入封堵器:12例实验犬应用逆行封堵法由主动脉侧植入封堵器,选用5f指引导管输送,成功率100%,改良输送系统与指引导管匹配。(3)经导管植入无膜室缺封堵器,14只模型中成功植入13只(92.86%),1只因麻醉过深死亡。2例使用8mm封堵器,12例使用6mm封堵器。仅1例出现残余分流,即刻完全封堵率92.30%(12/13),随访十分钟后,残余分流消失,术中未见传导阻滞发作,无其他特殊并发症。(4)术后随访,术后2例出现肉眼血尿,均在1周内恢复,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24周时所有犬随访心电图未见传导阻滞,各随访点左室造影未见残余分流,主动脉瓣未见反流。不同随访点解剖犬观察大体标本,未见装置异位和血栓形成,重要脏器未见栓塞。不同时间点封堵器逐渐内皮化良好。(5)病理学检查,4周时封堵器周围组织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8-24周时炎症消退。结论:直径6mm和8mm的无阻隔膜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可以通过5F鞘管输送、回收及释放,降低了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在体实验显示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高,阻断血流的作用与有膜封堵器无显着差异,随访中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和其他装置的相关并发症。该封堵器近中期疗效可靠,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靳有鹏[3]2006年在《介入疗法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以往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手术与创伤、麻醉与体外循环、输血与围手术期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介入治疗是近些年来国际医学界崛起的一门新兴科学,是继外科学类、内科学类的临床医学领域的又一重大分支。它以其微创,代替了过去很多外科创伤很大的手术,又达到了内科希望根治的目的。 全世界自19世纪60年代首先开展了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其后陆续开展了其它简单先心病的介入治疗,但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介入器械的不断研制改进,使其向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恢复快等方面跨进了一大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介入热潮。 由于先心病介入治疗事业起步较晚,所以目前关于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介入治疗中封堵器的种类、大小、封堵方法的选择、治疗后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等许多问题仍未得到定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本课题主要是为了研究:1、肺动脉瓣狭窄(PS)、动脉导管未闭(PDA)、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四种常见的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2、不同的先心病介入治疗中,治疗方法、封堵器的种类和大小的选择适应证及疗效,3、超声心动图对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封堵器的选择及评价治疗效果所起的作用,4、观察介入术后心电和心脏结构的改变。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符合条件的89例肺动脉瓣狭窄、230例动脉导管未闭、211例房间隔缺损及12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分别进行介入治疗,于术前、术后1天、1个月、6个月、1年等时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进行疗效观察,并对不同封堵方法、封堵器间进行对比。 1、(1)选取89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根据选择
王志远[4]2010年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远期随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PM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及远期随访结果的研究,评价PM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2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住院的188例PMVSD患者(男90例,女9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9.01±7.09岁(3-50岁),体重30.31±17.07kg(15-91kg)。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 cardiography, TTE)初步筛选,手术中行心导管及左室造影检查明确PMVSD的大小、形态及与距主动脉瓣的距离。适合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经PMVSD建立动、静脉轨道,选择合适封堵器沿传送装置送至左室,打开左侧伞,整体回撤传送装置使左侧伞贴近室间隔左室面,回撤鞘管使右侧伞打开,TTE和左室造影确认封堵器位置良好,观察无残余分流,无叁尖瓣及主动脉瓣返流后释放封堵器。术后24h复查TTE,连续3天检查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术后每年定期随诊。结果PMVSD188例TTE测量VSD大小5.73±2.66mm(2.0-16.0mm),左室造影测量VSD大小5.78±2.56mm(1.1-14mm)。左室造影检查后22例不适合介入治疗,166例患者行介入治疗,成功封堵159例,成功率95.78%。术后左室造影即刻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18例,完全闭合率88.68%,术后24h复查TTE仍有微量残余分流9例,近期完全闭合率94.34%。术后早期出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26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CRBBB)2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n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IRBBB)10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CLBBB)1例,左前束支传导阻滞5例,窦房传导阻滞1例,交界性逸搏心律7例,应用激素及营养心肌治疗3-5天,除2例CRBBB及10例IRBBB外,其他全部恢复正常;臂丛神经损伤3例,1例症状较重,应用营养神经及康复治疗1月肌力恢复正常,2例症状轻,营养神经治疗3天恢复正常;股动脉栓塞2例,应用罂粟碱及尿激酶溶栓成功,未遗留不良影响;溶血1例,经过碱化尿液及补液治疗2周恢复正常。共完成近远期随访154例,随访率96.86%(154/159),随访时间1月至8年。随访期间1例微量残余分流,远期完全闭合率99.37%。随访中新发心律失常8例:IRBBB 3例、CRBBB 1例、左前分支阻滞1例及偶发室早2例,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意义;1例随访5年因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间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安置永久起搏器。未见封堵器脱落、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猝死等并发症。所有随访患者左室大小正常,心功能良好。结论经导管介入性治疗PM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严格把握适应症、规范操作是保证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王团结[5]2006年在《经导管治疗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心血管疾病,严重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早发现、诊断与治疗,对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心血管影像学不仅能提供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及解剖等方面的信息,而且还能提供血流动力学及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并能在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指导治疗。 目的 1.比较心脏超声(TTE),心血管数字造影(CVDI)二种成像技术在单纯性先心病中的测量值大小的差异,讨论各自在介入封堵中的作用。 2.比较封堵术前后心腔大小的变化,讨论介入治疗的效果。 3.比较介入治疗术前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改变、讨论介入封堵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 4.观察术后残余分流及溶血发生率,讨论如何降低残余分流及溶血并发症的发生。 5.比较封堵前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讨论病例选择时对肺动脉压力的要求。 6.讨论封堵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5年3月至2005年12月间北京安贞医院治疗成功的儿章先心
郑琰[6]2008年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室缺)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探讨及疗效评价背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内畸形之一,约占先心病总数的25%。2001年Amplatzer发明的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和输送系统,简化了操作步骤,保证提高了安全性,极大推动了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发展。但由于室间隔的解剖结构较复杂,牵涉主动脉瓣和房室瓣,以及房室传导束等重要解剖部位,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至今仍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最有难度、最有挑战性的技术之一。目前,其适应症、禁忌症等仍在不断地更新,在新的探索过程之中。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现状,分析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个体化应用封堵器经验,探索VSD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手术终止标准,来进一步提高VSD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材料与方法以我们5年来总结归纳的VSD介入手术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手术终止指标为标准,以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入住上海市中山医院心内科共164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为对象,根据术前的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心血管造影图像判断VSD部位,形态以及是否有膜部瘤,并测量的VSD直径、VSD到主动脉瓣距离等资料,来个体化选择封堵器实施介入治疗。术后通过观察介入治疗效果、近中期并发症等,来评价我们新标准的疗效与安全性。且与文献资料相比较,来进一步探讨完善VSD介入治疗的指南。结果164例心内科住院治疗VSD患者(男88例,女76例,年龄3-74岁,平均年龄25.00±13.50岁,体重35.00±13.50kg)中介入治疗成功的142例,成功率86.59%。我们根据VSD的术中根据术中室间隔缺损的DSA造影结果,把膜部VSD形态分为窗型(11例),囊型(55例),管状(28例)及漏斗状(42例)。术中根据不同VSD的大小,形态特点及部位,使用了14个小腰大边型,95个对称型及27个偏心型封堵器。术后及随访的心超检查显示:VSD封堵术后LVDd、LAD、LVEF和PASP较术前逐渐减小。主要的心律失常是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前后的发生率各为5.88%和19.12%。在术后新发的26例RBBB中,甲强龙处理3天内4例消失,11例在随访6~12各月内消失,其余患者RBBB持续存在。未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其他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新发和加重的主动脉瓣返流10例(7.35%)。8例新出现主动脉瓣返流在随访期内无明显变化,2例加重的主动脉瓣返流在1月内恢复到术前情况。新发叁尖瓣返流2例,并在随访期内消失。26例术后即刻有微量至少量左向右残余分流,在6个月随访时仅3例仍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其余分流消失。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好适应症,按照介入治疗策略正确操作,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手术安全有效的。我们总结实施的VSD介入治疗适应症、禁忌症及手术终止标准是合理有效的,手术安全可行。第二部分: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术后心律失常情况危险因素分析背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近中期并发症少,严重程度轻,但心律失常,尤其是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仍是其主要并发症。目的回顾性探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对数据完整的101例手术成功VSD患者封堵术前、后心律失常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严重恶性心律失常,有14例患者新出现持续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对出现持续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与未出现的患者的手术相关因素分别进行了卡方检验,对术后发生心律失常RBBB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得出PMVSD封堵术后持续性RBBB的发生率与封堵器的直径、是否伴膜部瘤密切相关(P<0.05)。封堵器的腰部直径>6mm的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高于封堵器腰部直径≤6mm的患者,前者是后者的1.67倍;伴膜部瘤的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高于不伴膜部瘤的患者,前者是后者的2.22倍;术前曾出现间歇性RBBB的患者术后发生RBBB的概率高于术前无RBBB的患者,前者是后者1.75倍。结论介入封堵膜部室缺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介入封堵膜部室缺术后早期心律失常RBBB的发生主要与封堵器的直径大小、患者是否术前已有间歇性RBBB心律失常及合并膜部膨出瘤等因素相关。
徐鹏飞[7]2011年在《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分析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4年5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接受内科介入治疗和外科开胸手术治疗的VSD患者,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介入治疗组408(男198,女210)例,采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法封堵;外科手术组为同期行外科手术的VSD患者440(男243,女197)例,采用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VSD。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14±3.23)岁和(2.14±2.85)岁(P<0.001);平均VSD大小分别为(5.27±3.04)mm和(13.24±5.00)mm(P<0.001)。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9.26%和97.73%(P=0.123)。介入封堵并发症:封堵术后发生残余分流46例(11.27%),新发瓣膜反流51例(12.47%),其中主动脉瓣反流35例(8.58%),叁尖瓣反流2例(0.49%),二尖瓣反流2例(0.49%),肺动脉瓣反流12例(2.94%),各种心律失常125例(30.63%),其中1例封堵术后2d出现短阵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经内科保守治疗转变为Ⅰ度AVB;1例封堵后3d并发阿-斯综合征,心电图提示短阵Ⅲ度AVB,安装临时起搏器6d,内科治疗10d后恢复出院。8例封堵后发生溶血(1.96%),其中7例经5~7d内科保守治疗治愈,1例保守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术后1d发现封堵器脱落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封堵后出现穿刺处血肿,经局部加压包扎后好转出院。外科手术并发症: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92例(21.40%),新发瓣膜反流140例(32.56%),其中主动脉瓣反流84例(19.53%),叁尖瓣反流2例(0.47%),二尖瓣反流43例(10%),肺动脉瓣反流60例(13.95%),心律失常208例(61.00%),20例术后出现Ⅲ度AVB(4.65%),全部安装临时起搏器,其中6例发生一过性Ш度AVB,11例经保守治疗后恢复,3例需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肺部并发症100例(23.26%),其中肺炎62例,肺不张38例。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25例,肺动脉高压危象6例,心包积液30例,少量心包积气9例,少量胸腔积液18例,少量纵隔气肿14例,气胸12例,皮下气肿4例,喉头水肿4例,声嘶1例。术后真菌感染7例,经抗真菌治疗治愈。败血症1例,经抗感染治疗2周治愈。术后出血1例,立即行纵膈探查止血。1例术后5d出现应激性溃疡,经内科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术后13d行B超检查发现左侧股静脉血栓,脑损伤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肺出血1例,经内科治疗后治愈。外科手术组平均输血量为(409.35±251.97)ml,而介入治疗组无1例需要输血;介入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27±0.79)d和(11.17±4.94)d(P<0.001)。介入治疗组的残余分流、新发瓣膜反流、心律失常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P<0.001)。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VSD的疗效与外科体外循环下开胸手术相当,并发症更少,因此,经导管介入治疗可以替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部分膜周部VSD的首选方法。
韩宇[8]2016年在《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技术在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技术(TEE)在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2月在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操作技巧与要点。研究:1.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股静脉途径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可行性;2.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颈内静脉途径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可行性;3.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股动脉途径逆行插管行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可行性;与同期连续放射线下行常规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患者分别从手术时间、成功率、应用放射线和对比剂多少、并发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短期随访结果等进行对比研究,以确定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技术行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1.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股静脉途径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21例患者全部成功,术中未应用放射线,与同期连续73例放射线下常规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患者比较,在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颈内静脉途径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25例,24例成功,1例双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封堵大孔后,小孔未完全覆盖残余5mm过隔血流,术中转为外科侧开胸修补手术成功。25例患者术中均未应用放射线,与连续73例放射线下常规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患者相比,基本资料、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手术操作时间及卧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股动脉逆行插管行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患者14例,手术全部成功,均未应用放射线和造影剂,与同期连续15例放射线下常规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患者比较,在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短期内随访结果良好。结果结论1.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具有可行性,既保留了常规介入封堵术的微创、安全的优点,又避免了放射线和对比剂的损害,随着现有器材的改进有进一步的应用前景。2.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颈内静脉途径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安全可行,较对照组相比手术操作时间及卧床时间明显缩短。3.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安全可行,较对照组相比进一步简化了手术步骤。
许迪[9]2003年在《动态叁维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技术迅速,尤其是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介入封堵技术逐步成熟,目前有成为间隔缺损首选治疗方法之趋势。对心内结构的全面了解,将直接影响介入治疗的疗效和预后。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病例筛选、术中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评价植入装置与功能状况方面有着其他影像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胸和(或)经食管的二维超声(2DE)显像可显示心内结构,但由于透声窗的限制以及二维平面的特性,难以全面、立体地显示间隔缺损的形态及与毗邻心脏结构的关系,从而影响术前手术指征的掌握、术中封堵器型号的选择以及封堵术的疗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叁维超声心动图(3DE)近两年来有了飞速发展,研究显示,动态叁维超声心动图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结构的形态、位置、大小、走向、空间关系、活动状态及心脏与大血管的连接关系。然而,3DE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少有报道。 目的:①通过对体外心脏标本的研究,建立重建叁维图像的方法,探索合理的叁维超声检查优化方案,以提高叁维重建的效率,为叁维超声检查提供方法学依据。②评估叁维超声测定左室容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③评估先天性心脏病(ASD、VSD)患者心脏目标结构叁维重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探讨2DE、3DE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使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携有3DE采样软件包的Sonos5500型超声诊断系统和多平面经胸超声探头(Ttansthoracic Omniplailc,TTO),对离体人心和(或)离体猪心标本进行二维图像的获取(采样),采用Tomtac工作站中的Echoveiw4.2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叁维重建、叁维图像剖切分割与理解和叁维图像的显示,应用软件中任意剖切功能对所感兴趣区的心脏叁维剖视以显示目 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标结构的叁维形态,并与实物标本进行对照。 L 选取对叁维重建影响较大且需通过手动调节或设定的采样角度间隔、图像增益、图雅缩、灰阶阈值及透明度等村作为正交试跟计的5个因素,每个因素下设四个水平。采用L;才正交试验表,应用正交设计助手* w3.0版)设计出试验计划表。通过正交试俄计主赔邓法,以叁维重建显示效率为主如,优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信息采集和叁维重建方案。 3.采用叁维超声重建离休人C和离体猪心的左心空腔,同时制作出左心空腔的石膏模型,并与叁维重建心腔立体外形进行比较;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叁维超声及C腔石膏模型断左。。室容积的测量,分析其间的相关性。 4.对拟行经导管Amp t zer间隔封堵器修补房间隔缺损治疗且叁维超声重建成功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二维、叁维超声进行房间隔缺损大小的测量,并与4hN治疗术中房间隔缺损口的X线影像测值及测量板测值进树比分析;同时应用叁维超声观察封堵术前房间隔缺损口和周围组织结构的形态及术后封堵器的位置和形态。 5.选择拟行经导管Amp t zer间隔封堵器修补房间隔缺损治疗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 6 2例。H维超声检查用于*)术前患者筛选;胆)术中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进行封堵术中引导和监测;m术后复查,观察封堵器的位置、周围结构的关系、有无残余分流等.采用WE、TBB和球囊X线影像H种测量方法对房间隔缺损大小进行测量并比较。 6.选择拟行经导管偏。。性A即 室间隔封堵治疗的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26例,二维超声检查用于m术前患者筛选;Q)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O)术后复查,观能堵器的位置、周围结构的关系、有无残余分流等.并将空间隔缺损直径的二维超声测值与左。。室造影测值进行对比分析。 6 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对行经导管AInP t zer间隔封堵器修补空间隔缺损治疗且叁维超声重建成功的腰部室间隔缺损患者采用二维、叁维超声进行空间隔缺损大小的测量,并与hN治疗术中室间隔糊口的x线影像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应用叁维超声观躺堵术前室间隔缺损口和周围组织结构的形态及术后封堵器的位置和形态。 8.应用动态叁维超声心动图对 18例行经导管 Amp拍tzer间隔封堵器修补室间隔缺损治疗的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听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 3天左心室容积重建,每次叁维重建后贿张末期、收缩末期各重建左室容积 1次,求出左室舒张末容积OyEDV)和左室收缩末容积oyBSyh 左空射血分数①F)采用公式:EF<LVBDV-LyESV)/LyBDV XI 00%进行计算。 结果 1.离休。。脏均成功地完成了超声叁维重建,将叁维重建的剖视面、视角显示结果与直视下相同切面及视角剖切所见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图像高度一致,左室长轴剖切面可清晰地观察到左心室流入道、流出道、左室腔及室间隔左室面的结构,。c房长轴剖切面可清晰
李阔[10]2011年在《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虽然外科手术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常规而成熟的方法,成功率高、死亡率低,但其创伤大,并发症多,而作为新的手术方式----介入封堵术以其效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成了该领域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的热点。但其疗效国内外报道褒贬不一,中远期随访资料很少。本研究旨在应用病例回顾及随访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的比较来对介入封堵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作一客观分析。方法选择具有较完整随访资料的1998年1月~2010年1月在山大一院心脏外科住院治疗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病385(年龄3~46岁)例,术前评估具有介入封堵治疗适应症的患者185例(介入组)和具有介入封堵指证而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手术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前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重、肺动脉压力、室间隔缺损大小、心功能分级等),术中、术后情况(手术成功率、麻醉方式、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时间等),并发症(瓣膜关闭不全、残余漏、心律失常、溶血等)及随访转归情况(转归时间,心脏结构及功能,近远期疗效等)情况。对监测结果中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加以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封堵术组的手术成功率(95.4%)较手术组低(100%),但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机体功能恢复快。二者住院费用相近,封堵组术中及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高,但程度轻,恢复快。溶血发生率、心律失常与手术组比较无差异,且上述并发症多恢复迅速,无导致严重不良后果者;严重并发症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二次开胸及瓣膜关闭不全率相近;其他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术后感染等方面介入组发生率低。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与常规外科手术相比,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性大,严重并发症少且恢复快,中期随访效果好的优点,且创伤小易于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应明确手术适应症,严格选择病例,严格遵循治疗原则及操作规范,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术后严密监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D]. 胡海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
[2]. 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装置的实验研究[D]. 章伟. 第二军医大学. 2016
[3]. 介入疗法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研究[D]. 靳有鹏. 山东大学. 2006
[4]. 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远期随访研究[D]. 王志远. 南华大学. 2010
[5]. 经导管治疗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D]. 王团结. 郑州大学. 2006
[6].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D]. 郑琰. 复旦大学. 2008
[7].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对比研究[D]. 徐鹏飞. 重庆医科大学. 2011
[8]. 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技术在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D]. 韩宇. 郑州大学. 2016
[9]. 动态叁维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 许迪. 南京医科大学. 2003
[10]. 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对比[D]. 李阔. 山西医科大学. 2011
标签:心血管系统疾病论文; 室间隔缺损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超声心动图论文; 外科手术论文; 介入手术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