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论文_刘芳

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论文_刘芳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 刘芳(638500)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42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脱痂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治疗后5d、10d内的VAS评分、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电针治疗,可有效缩短止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伐昔洛韦;疗效对比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表现为局部皮肤疱疹、烧灼样、刀割样疼痛,若没有及时的治疗和处理,会出现遗留神经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电针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一个常用方法[1],为探讨其疗效,本文以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42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了电针和常规西药治疗的应用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42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个小组。观察组患者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9.5±2.2)岁,病程时间6个月—5年,平均病程时间(2.8±0.5)年;对照组患者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50.7±2.4)岁,病程时间3个月—4年,平均病程时间(2.5±0.5)年。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带状疱疹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获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瘢痕体质、过敏体质者及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障碍和其他治疗禁忌症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患者口服盐酸伐昔洛韦,0.3g/次,2次/d;口服维生素B1,10mg/次,3次/d。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取穴支沟穴、后溪穴、阿是穴、夹脊穴,患者保持平卧位,消毒穿刺处皮肤后,采用平刺法围刺进针阿是穴,直刺支沟穴、后溪穴,夹脊穴(患侧)向脊柱方向斜刺[3]。进针0.9寸,得气后,使用专业医用穴位刺激仪对患者进行电针治疗,频率为2/100Hz,电流2—5mA,根据患者的耐受度调整参数,通电后留针0.5h,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以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按照每日1次的频率,调查统计患者的疱疹治疗情况,包括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三项内容;观察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采用疼痛强度评定发(VAS)观察患者1d内的最痛点,0表示不痛,100mm表示最痛,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等级记录自己的疼痛数值[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计算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使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使用x±s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疱疹治疗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4.59±1.47)d、(7.88±2.04)d、(17.52±3.11)d、(12.54±2.34)d,对照组患者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4.61±1.50)d、(7.86±1.98)d、(22.37±3.25)d、(24.05±2.68)d。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脱痂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上,观察组则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VAS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d、治疗后10d内的VAS评分分别为(61.74±12.41)、(19.52±10.73)、(3.55±2.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d、治疗后10d内的VAS评分分别为(61.53±12.38)、(35.86±13.58)、(16.22±5.17)。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d、10d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治疗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中未有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情况,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0;对照组中5例患者出现了后遗神经痛情况,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3.81%(5/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灸是治疗带状疱疹的经典方法,电针就是其中一种。通过电针刺激疱疹周伟的夹脊穴,可进一步刺激神经元段和其他周围组织,可阻滞神经痛觉纤维的传导,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同时还能通过体液和神经的调节,达到镇痛的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脱痂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治疗后5d、10d内的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发现,观察组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3.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电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丽霞,林国华.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27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03(07):103-105.

[2]朱俊平,张伟,杨怡等.穴位注射夹脊穴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06(24):863-864.

[3]陈楚云,孔美君.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与患者满意度的相关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04(16):47-51.

[4]黄国付,张红星,徐祖森等.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疗效的比较[J].针刺研究,2012,05(22):403-408.

论文作者:刘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  ;  ;  ;  ;  ;  ;  ;  

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论文_刘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