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论文_李佳君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论文_李佳君

中铁二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操作简单,适用性也比较强,在桥梁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文章首先分析了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然后提出了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管理对策

引言

钻孔灌注桩具有适应性强、稳定性高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到桥梁工程施工领域中,对推动我国各地区桥梁工程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钻孔灌注桩的技术要点进行控制,切实提高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发挥钻孔灌注桩的技术优势,避免由于不当施工而造成施工进度拖慢或施工质量不合格的现象。

1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

(1)断桩。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必须在施工初期彻底清除其隐患,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或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2)桩孔偏斜。在施工过程中,钻头在进入地面之后,会受到各个方位施加的压力,因此,不能保证钻孔百分之百的平直,往往在施工工程中,钻孔方位会有一定的偏移。同时,地下杂物较多,碰有较大较硬的石块或异物时,钻杆会有一定的弯曲,对此我们的解决方法是,施工时要及时地调整钻架的位置,让底座的位置与钻盘的位置处在相同的水平上。(3)孔壁坍塌。一般因预先未料到的复杂不良地质情况、钢护筒未按规定埋设、泥浆粘度不够、护壁效果不佳、孔口周围排水不良等因素造成孔壁坍塌,易造成埋、卡钻事故,应高度重视并采用相应措施予以解决。(4)卡管。卡管是最常见的现象,卡管现在也是诱发断桩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阻塞导管,这样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5)导管进水。其原因主要包括导管密封性不好,导管安放长度不够等。(6)拔断导管或拔不出。拔断导管或拔不出其原因主要包括:埋深过大,混凝土初凝等。

2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对策

2.1断桩处理对策

(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及时测定已灌注混凝土的标高,控制导管提升速度,若导管提升速度过快,致使导管的埋深小,造成提漏拔脱现象,夹层发生断桩。因此要严格控制孔内砼表面标高,再与混凝土灌注量进行核对,将测量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确保导管在提升时不会出现问题。(2)在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埋置的深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指标。对此,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要有的责任心,对导管埋深的测量要及时;应用新型的导管,从而降低提升时的阻力;缩短混凝土灌注的时间,加快混凝土灌注的速度。(3)卡管目前也是诱造成断桩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目前几乎是采用商品混凝土成桩,搅拌站到施工现场距离不一,运输时间过长,搅拌不均匀会使砼坍落度变化大,出现离析,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造成断桩。所以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时检查坍落度,缩短灌注时间,是减少和避免此类断桩的重要措施。(4)另外,导管漏水、机械故障和停电造成施工不能连续进行,突然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断桩。因此应认真对待灌注前的准备工作,这对保证桩基的质量很重要。

2.2桩孔偏斜处理对策

钻机就位时应停放在平稳坚固的地基上,尽量保证转盘和底座水平,钻机应定期校验钻杆垂直度。钻孔过程中应合理控制钻进速度,尤其是软弱地层,应适当减慢钻进速度。增添导向架,控制提引水龙头,尽可能采用钻铤加压,清除地下障碍物。

2.3孔壁坍塌处理对策

在特殊地层钻进应采用优质冲洗液护壁,同时也可采用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排渣的做法来抑制不稳定地层的坍塌。在不稳定地层中,换浆不要过早,在二次清孔时替换掉高比重泥浆后,及时灌注混凝土,减少沉渣时间以保证桩身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钢筋笼未下入孔内情况下,将砂、粘土混合物回填到坍孔深以上1~2m,或全孔回填并密实后,再用原径钻头和优质泥浆扫孔。

2.4卡管处理对策

卡管是最常见的现象,其处理措施主要包括:锤击导管法兰,吊绳上下抖动等。借助附着式振动器对个别严重的情形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一开始就使用,其弊端就是振动可以疏通卡管,但是同样可以引发离析。如果卡管位置距离地面较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直径超过25mm 钢筋进行冲捣。将铁板加焊在导管外侧,导管下落时,利用铁板与卡座之间的撞击进行疏通。

2.5导管进水处理对策

借助导管作吸管,进一步吸出钻孔内的混凝土,然后对混凝土进行重新浇筑。采用重插法对导管进水进行处理。在混凝土中重新插入导管,利用泥浆泵抽出管内的泥浆,重新浇灌混凝土。利用该法进行处理时,其需要确保混凝土表面没有初凝,如果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作为废桩处理。如果导管进水部位距离桩顶比较近,在这种情况下,在开挖基础时埋入相应的护筒,同时清除沉渣、软弱混凝土层等,并安装模板,按照设计标高浇筑混凝土。

2.6拔断导管或拔不出的处理对策

(1)加强测深,同时对埋深进行控制。(2)如果导管断在混凝土中,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浇筑混凝土,将导管视为钢筋;如果导管断在混凝土外侧,此时需要采用重插法,通过设置相应的隔水栓,重下导管重新浇筑混凝土,在利用该方法进行处理时,确保混凝土没有初凝。在处理过程中,如果上述方法无效,需要将导管及时拔出,吸出已浇筑的混凝土,并抽出钢筋笼,然后重新清孔。如果再无法处理时,将其视为废桩。

3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3.1钻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整个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钻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如果不对钻孔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旦操作失误就会对钻孔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护筒下沉、缩孔、坍孔和倾斜等现象。因此,为了保障钻孔的质量,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的整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特别是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情况进行熟悉,并准备好相应的施工材料。钻机的质量对于钻孔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选择质量合格的钻机,对泥浆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认真做好护壁工作,并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在钻孔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切实保障钻孔质量。

3.2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例如施工机械的故障、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工序操作不当等,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有拔管和埋管时进水、卡管、封底失效等,从而对整个路桥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复核,以施工要求为依据来配置混凝土。与此同时还要对灌注的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施工方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求施工人员要具备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杜绝不规范施工的现象,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结束语

虽然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桥梁工程的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因其很多是在水下进行钻孔灌注施工,导致钻孔灌注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重视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这样施工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有效控制施工的安全隐患,减少施工建设的成本投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兰远新.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探讨[J].江西建材.2015(03)

[2]王蒲红.浅谈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1)

[3]李谨,王俊霞.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2(06)

[4]安乐乐.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07)

论文作者:李佳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  ;  ;  ;  ;  ;  ;  ;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论文_李佳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