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福宏

工程测量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福宏

广西德保县银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百色 533700

摘要: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可应用于工程控制网建设、变形监测及水准点测定等方面,对提高工程测量精度、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有重要作用。从当前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其中存在技术限制、人员水平欠缺、现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单位或部门应当注重增强GPS信号及其抗干扰能力,并加强对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严格落实现场管理工作,从而实现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有效应用,在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促进GPS测量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测量;GPS测量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GPS在工程建设测量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具有耗时短、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势,使其在工程测量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主要对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GPS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了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改进及优化建议。

1.GPS测绘技术应用概述

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具有使用便捷、测绘时间短、操作方便、测量精准度高等特点。实践表明,GPS测绘技术可在50km以内的距离达到百分百的准确定位。并且在300km~1800km的工程测绘定位中,可进行长达1h以上的定位操作,测绘出的平面信号误差为零。随着GPS测绘系统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对25km以内的距离定位静态的物体进行测量,只需要13min~15min,能够对静态物体进行快速的定位测量。当流动与标准的距离在15km以内时,流动的观测时间只需要1min~3min,而后GPS测绘系统就可利用自身的定位功能随时进行系统定位,每个流动站的观测时间都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另外,采用GPS测绘技术具有高保密性、多功能性等优势,所以,GPS测绘技术在各领域应用广泛。GPS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宽,随着卫星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测绘技术的发展前景更广阔,也成为了更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在GPS测绘技术的基础上,实时动态测量系统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所以,实时动态测量技术促使人力、物力得以有效的降低,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施工放样、工程测绘以及数字化测图过程中都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某地区的行政服务中心等大型建筑综合体的建设过程中,通过GPS测绘,确保了该工程的精准性,误差满足建设工程要求,具有非常实际的作用。

2.GPS技术的优势

2.1适应性强、测量精度高

传统模式下对工程的测量方法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全天候的测量更是难以实现,工作效率十分低下。GPS这种技术就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受外界影响的几率也较小,能够全天进行工作,这让工作效率大幅度增加。对工程展开测量时,GPS技术能够适应较强的外部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将这种技术使用到工程测量中,能够对范围进行精确的定点,让测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2.2应用灵活、测量时间较短

工程测量中应用了GPS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测量中存在的问题。使用这项技术进行测量时,只要保证测量站点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干扰和阻碍,具有宽阔的空间,就可以对站点进行有效选址工作,让测量站点之间能够保持通视。工程测量中使用这项技术,能够让前期的测量时间大幅度缩减,让工程的整体进度得到有效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

3.1工程控制网建设

工程控制网说的是为工程建设布设的专用测量控制网,其作用在于为各项测量工作提供位置基准,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测绘的要求,其建立一般根据工程类型、规模及所处地形而定。在道路工程中应用GPS技术建设工程控制网,不受地形限制,可在某一特定精度下直接选定待测点的WGS-84坐标,而相邻观测点间无需通视,其坐标也无需逐级传递。所以,测量中并无传递误差。由此可见,GPS技术对减少道路工程测量误差有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GPS绝对定位的定位精度较低,所以道路工程中常用GPS相对定位。比如说布设四等级道路平面控制网,根据道路工程实际,沿道路走向平均450米左右布设一对GPS控制点,采用边连式的控制网,确定其满足多余观测需求。为保证选点可靠性,选定两个控制网的起算点,获得坐标转换参数。为避免信号干扰及施工影响,将控制点布设在施工红线外满足通视需求的地方。

3.2 GPS技术在测绘以及地籍中的应用

1)点位选择及测量要求。通常情况下,控制点所在区域应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稳固可靠的土质等。为了达到测量的效果,最少要有一个通视方向,且上空15°范围内无高大的建筑物,从而为控制点的加密和扩展奠定基础。同时,点位附近不应有干扰源,也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影响信号信息的接收和后期处理。要想保障整个观测过程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观测前,应先预热和静置接收机,并对电池的容量、接收机的内存和存储空间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充足;二是加强天线的安置工作,保障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应在2mm以内,天线高的量取应精确到1mm;三是在观测过程中,尽量不要将无线电通信工具放在接收机旁边,避免影响接收机信号接收的质量;四是做好测量工作的同时,还应做好测站的记录工作,其主要包括接收机序列号、控制点点名、开关机时间、仪器高等相关测站信息。2)数据处理及平差。该项目采用仪器自带的软件来解算基线向量,为了保障解算的质量,剔除观测质量不好的数据,在解算前应先预处理原始数据。就解算成果来说,不理想的解算成果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和优化。通过对观测结果的统计发现,该项目的GPS观测存在同步环闭合差和异步环闭合差,两者的最大值的分别为1.9cm、2.9cm,两者允许误差分别为4.1cm、8.7cm。与允许误差相比,两者闭合差都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因此,本次观测GPS基线质量可靠,相应数据处理具有合理性,基线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的限差要求。就平差来说,其处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维无约束平差;二是约束平差,一般在上述要求满足后,以双基准站为起算点,进行约束平差。

3.3 GPS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城市测量工作会受到地形及房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应通过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城市测量的效率和精度。进行城市测量时,首先应测量大地的相关数据,给工程建设提供基础建设资料、可靠的控制测绘点信息等内容。通过GPS数据与测量数据的结合,布设城市规划控制网,使其包括工程测量的结果、成图测量等内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测量规划方案,从而充分发挥GPS技术的优势。

结束语

工程测量技术包括工程中的多项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工程测量逐渐向现代化发展,能够对工程的物理量进行有效测定。GPS技术可以应用于多方面,能够实时进行导航和定位,属于一种三维导航系统。这项技术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精确度也较高,实际应用中适用于较大的范围,具有较大的潜力。后期更需要对这项技术进行深度开发,让其得到较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阿不都克热木•麦麦提.工程测量应用GPSRTK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1):231.

[2]刘百站.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5):219.

[3]陈玉名.浅析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06):34.

[4]张红兵.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54.

[5]李志菁.工程测量应用GPSRTK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9):222-223.

论文作者:周福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工程测量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福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