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论文_王静

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论文_王静

(国网蒙东检修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 021400)

摘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采用不同的跳闸方式,形成的设计结构为可靠性构造。这种可靠性框图法构建包含了概率灵敏度和元件灵敏度在内的直采直跳等模式,针对继电保护的薄弱环节给予了系统的优化设计。智能变电站要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继电保护系统至关重要,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可靠性研究,成为该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概念和继电保护的特点,重点分析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和措施,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

0 引言

电力系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努力建设智能化的电网系统,电网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化的电力设备。智能电力工程基于传统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动化信息技术,其结果是变电站实现了智能化的继电保护,这便是继电保护工作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的意义所在。选择继电保护设备时要以可靠性和灵敏度作为首选指标,只有设备性能好才能保证变电站的运行正常,各个智能化设备才能满足变电站的实际工作需要,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才可以保证安全性。

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结构

1.1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

通过22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得到了智能终端的合并单元加上常规互感器的信息的采集,按照220KV母线路的设计,包括了4路回线路、2回变压器支路、电压过程层、网络母线星型组网以及冗余配置等。经过介入单元的间隔配置,得到了跨多间隔的母线保护交换机。同时在组网的模式下按照GOOSE的模式考虑了共网传输的方式,对220KV保护装置按照双重化的方法进行了直采模式的配置,这种模式考虑了可靠性平和灵敏度的评估,不考虑同步时钟的源头的影响,采用了同步的钟源以及IEEE1588的对时的方式,将可靠性评估和灵敏度分析设置在了工程实际,采用针对不同的跳闸方式的原则,建立了智能变电站的类型保护的典型结构。

1.2直采直跳的模式

通过直采直跳的模式,设置母线以及主变保护的系统结构的方式,将设备的采样和管线的直连加以实现,得到了与保护功能相关的管线链路和部分支路。

2 如何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2.1 数字化传输

为了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性能,要采用数字化由于继电保护系统提高了互感器的传输性能,所以出现互感器故障的机率减少了,很少出现互感器饱和、二次回路断线和接地等问题。继电保护系统的信息传输更加真实准确,同时也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

2.2 保护变压器的配置

在智能化电力系统中,每条线路是有固定的电压限度的,电压必须稳定,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变压器系统可以有效的调节电路中的控制电压,变压器是智能变电站进行配电保护的重要设施。在变压器装置发挥其配电保护功能时,一般会采用分布式的配置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差动式的继电保护。变压器装置同时也需要进行后备保护,所以配置必须采用集中式。同时对于非电量,可以采用独立安装法实现继电保护,采用独立安装法时,断路器与电缆相连接。

2.3 电压限定延时

对于由于限定延时产生的过流电,进行继电保护智能变电站处于正常运模式下,有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产生断路的现象,同时出现过负荷的电流。如果电流出现过负荷,过负荷电流与正常电流没有较大的差别,如果变电站系统出现了外部故障,过负荷电流使电路发生跳闸现象,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就会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过流电的情况,可以采用电压限定延时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会没出各个线路中通过电流量的准确值,如果电路中出现了过负荷电流,相关系统就会自动收到警告和自动保护指令,保证了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2.4 线路保护装置

线路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采用的保护方式是纵联差动。线路保护装置的保护方法采用集中式和后备式两种,不论采用哪种保护方法,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处理线路保护装置中出现的问题,使各项功能可以正常安全运行。对线路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可以对电力系统中各电压间隔进行保护和控制,同时也可以实现测量、控制、保护、通信等其他功能。线路保护装置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装置提供完善的配电线路保护方案,如变电站、发电厂等,这些保护装置的存在,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配电保护功能更加具有可靠性。

3 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措施和建议

3.1 过程层中的继电保护

在过程层中,要实现迅速跳闸的功能,这是系统性的功能,要保护母线、变压器、线路等装置。通过保护降低了电网的运行风险,保证了调试系统的安全性,所以必须要掌握过程层的保护功能,尽量的减少系统保护设置。如果主保护系统中出现了不大的波动,如果电力系统运行出现了变化,主保护定值一般不会轻易变化,从而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很多设备都是一次性使用设备,对开关进行设计时要与硬件进行分离,相对独立的完成保护功能,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母线和输电线路。对断路器进行连接时,有关的数据可以将电压进行串联。

3.2 间隔层的继电保护

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中,要应用双重化配置,如果配置后备保护系统,会实现后备设备的保护功能以及失灵的保护功能,对于相连线路和对端的母线也可以进行保护,基于后备设备电流,要正确判断电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从而可以制定比较有效的防跳闸策略。对间隔层进行继电保护,也可以实现电压的等级集中配置,在继电保护技术中适当的进行调整,要根据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3.3 策划发展方向

智能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智能变电站要发挥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运行要求,必须要重视继电保护系统性能的改进和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才能保证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电网如果可以正常运行,在此基础上,继电保护系统要更加完善其智能化和信息化,在继电保护系统中要充分的应用现代化的电力科学技术,为了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化水平,可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高性能。同时继电保护装置要准确的进行数据发送和采用,要逐步实现继电保护网络化的功能,继电保护中的出口跳闸等信息传递通过网络来传递后,继电保护的传输功能会大大提高。

4结语

智能变电站中的变电保护系统决定了变电站的运营安全性,在设置继电保护系统过程中,需要考虑智能变电站运营的综合性因素,合理有效的设置智能终端和交换机等器械元件。这样就能在进行设计继电保护系统过程中,对电路元件进行更新设计,保证继电保护系统管理工作的安全性。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应用为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也提升了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效果,这使智能变电站在被应用过程中变得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1]齐颖,刘野,王鑫.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科技风,2018(04):170.

[2]黄雅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通讯世界,2017(08):177-178.

[3]邝湘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0):206-207.

[4]闫瑶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27-28.

[5]刘立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1):234.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论文_王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