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论文_陈修华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论文_陈修华

广东雄炜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在检测方法及应用方面还存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整体项目的建设效益。所以,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测量方法及应用策略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测量方法;应用分析

现阶段,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对于主体结构施工的稳定性、刚度以及强度都具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建设企业应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建筑物结构的检测效果,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从而在增强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建设效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方法

1.1、针对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检测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针对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时,主要采用的检测方法有:(1)静态检测方法;(2)动态检测方法。其中,静态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以超声脉冲阀、回弹法、雷达法为主,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动态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以振动检测法为主,通过脉动与起震器的联动作用,对构件的振型、频率等相关数据进行有效测量。

1.2、针对主体结构的外观尺寸检测

建筑工程在进行结构外观与尺寸的检测时,主要是针对其混凝土构件展开检测,查看混凝土构件是否裂缝、蜂窝、夹渣、麻面等问题,并通过目检或尺量的方式确定最终结果。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主体结构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对混凝土构件平整度、截面尺寸、垂直度、轴线尺寸进行有效检查,降低混凝土构件对整体建筑工程的负面影响,提升工程检测质量。

1.3、针对主体结构的钢筋质量检测

在建筑工程中,构件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所以在针对主体结构的钢筋质量检测时,应着重检查钢筋的强度与数量,严格检测钢筋的截面位置。同时,在检测混凝土梁板类构件时,应严格按照具体规定进行悬挑受力构件检测。在检测钢筋保护层质量时,一般会采用破损法与非破损法两种检测方法,其中破损法需要现场开槽,从而实现钢筋保护层的有效剔除;非破损法主要是利用检测仪对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的应用策略

最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愈发注重建筑物的质量检测,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创收更多的建设效益。因此,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检测应确保能够符合各项标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测方法,从而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推动我国检测工作的更好开展。

2.1、准备过程的质量检测

在实践测量工作中,由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测量工作的涉及内容较多,这就要求建设企业应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更加适宜、更加具体的检测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建筑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建设企业应对主体框架质量进行详细检测,根据施工方案规定的原料质量、施工资质、员工技术等相关因素展开检测,确保各项测量指标满足施工要求,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效果。此外,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质量检测时,首先应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加大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增强建筑工程的检测效果;其次,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设企业应派遣专业的地质勘测人员进行实地检测,明确施工场地的土质加固位置,加强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从而在增强工程检测效果的同时,提高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稳固性。

2.2、施工过程的质量测定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针对建筑物主体结构展开充分的质量检测,掌握检测重点,避免出现施工细节方面的遗漏,提升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在进行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测时,建筑企业应对材料品质、技术实施、主体结构、施工标准等各项指标进行确定与关注,并通过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更好地处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存在的常见问题。现阶段,建筑物下沉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常见的现象,通常而言工程项目建筑主体的重量过大,势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沉,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形象。此外,在建筑物发生沉降时,通常而言普通的沉降是不会对整体建筑造成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但随着建筑物沉降位置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对建筑物的平稳性产生巨大破坏,最终引发安全隐患。

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建设企业首先应确定主体结构的检测位置,设定具体的基准点,选择不同位置的参照物,从而有效地提升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平稳性。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第一轮测量时,检测人员应对参照点与基准点进行准确检测,并做好相关的数据记录工作,以此降低建筑物发生沉降的几率,实现建筑工程的有序进行。

2.3、主体结构质量验收方式

(1)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主体结构质量验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想进一步提升建筑物主体结构的验收效果,建设企业首先应明确验收标准,规范验收行为,以此更好地掌握主体结构项目的具体情况。其次,组建高水平、高素养的施工管理团队,针对施工现场展开实时测量与观察,并做好相关的数据采集工作,提升结构测量分析的有效性,确保主体结构的验收结果。

(2)准确分析施工资料。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时,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资料进行集中整理、详细调查,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分析。一般情况下,施工资料主要包括:原材料产品质量证明、原材料产品测试报告、施工测量信息、分部分项验收信息、见证试验信息等等。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收集施工资料时,工作人员应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准确的编号与整理,以保证施工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增强建筑行业的发展动力,建设企业应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加强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力度,正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中存在的实质问题,从而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6).

[2]黎成江.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智能城市,2018.

[3]曾荣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

[4]廖晓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265-266.

论文作者:陈修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论文_陈修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