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国家对于村镇建设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村镇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规划设计方面,较之前相比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村镇规划设计也逐渐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缺乏生态理念,没有考虑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因素。所以在未来的村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与生态理念相结合的策略,切实提升村镇规划设计水平。
关键词:村镇规划设计;生态观理念;联合策略;研究
村镇规划设计事关广大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因此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村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村镇规划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较之前相比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进和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村镇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村镇规划设计之中过于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导致村镇规划与实际的生态观理念存在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镇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应该积极改进传统的村镇规划设计形式,不断探索与生态观理念相联合的有效方式,为村镇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村镇规划设计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阻碍
村镇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聚集区,因此村镇规划和设计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采用更加先进和优化的形式,积极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规划设计的主要形式一般包括改建和扩建等[1]。但是受到传统观念和其他各方面因素的不利影响,村镇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方面的阻碍,这些问题也是影响村镇规划设计与生态观念联合过程中面临的阻碍。因此在深入分析村镇规划设计与生态观理念的联合策略之前,有必要对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简要阐述,这样在采取规划设计措施的时候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村镇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对于村镇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也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村镇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且随着开发程度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农业良田被占用,这对于村镇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众所周知,在村镇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就应该具有清晰和长远的规划,这也是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要求[2]。因为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瞬息万变,所以如果缺乏明确和长远的规划,不仅会影响村镇建设的整体水平,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村镇建设失去发展机会,也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绝大多数村镇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发展形式,也具有了一定的自身发展特点,这一特点也是村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如果建设过程中不注重结合村镇的实际发展情况,村镇规划设计不仅起不到提升村镇发展水平的作用,反而会制约村镇发展,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问题,当地的自然资源等也得不到有效利用[3]。在当前的村镇规划设计过程中,缺少长远规划的情况比较常见,一般都是只建设一部分村镇,另一部分并没有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这主要是由于当地政府在村镇建设和规划的时候,没有形成统一和明确的标准,因此在政策引导方面表现得较为落后,加之村镇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因此导致村镇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生态观理念也没有被有效的应用其中。
二、村镇规划设计与生态观理念联合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村镇实际情况,将生态观理念融入规划设计实践中
生态观理念融入村镇规划设计是一个十分系统和复杂的过程,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作用。首先,合理布局建设用地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实际进行村镇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利用土地,而对于基本农田,应该少占用或者不占用,使村镇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4]。另外,要想提升村镇规划设计水平,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实际的村镇建设之中,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通过政府、农民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共同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促进生态观理念在村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得到更好的联合应用。
(二)完善村镇基础设施,为生态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基础设施是村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促进生态观理念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村镇建设缺乏资金保障,因此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问题。比如在供热方面,传统的分散式供热方式效率较低,能源消耗量巨大,供热效果也不够明显。所以为了充分贯彻生态观理念,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用集中供热的形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对于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的浪费[5]。同时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积极倡导清洁能源的使用,探索风能和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形式,解决环境污染的关键问题。
另外在此过程中,不管是设计方案的制定还是实施,都应该结合村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本土资源特色,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策略,而不是一味的模仿或者照搬其他村镇的发展形式。在村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村镇的发展特点,改变以往的表面工程,逐渐将村镇建设成为独具文化发展特点的新型生态模式,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升村镇生态文明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村镇规划设计实践中,应该在传统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融入生态观的基本理念,因地制宜,科学进行规划和实际,发挥资源和环境的巨大优势,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生态观理念融入到村镇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之中,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村镇发展的生态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晓龙.生态设计观在村镇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66-66.
[2]路健.村镇规划中的生态设计观[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
[3]杨丽花.浅析生态设计观在村镇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92.
[4]冷红,金虹,袁青.村镇规划中的生态设计观[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33(2):102-105.
[5]黄炳弟.基于生态园林设计观的村镇规划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3):72-73.
论文作者:袁其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村镇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理念论文; 过程中论文; 形式论文; 长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