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电力作为一项重要能源,对于提高人们日常生活水平有着重大作用,也在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现如今电力生产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需要更新电力生产模式。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下精细化管理线损成为了电力发展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对其深入研究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线损;精细化管理
一、线损的构成与分类
线损管理是用电管理的一项重要业务内容,是从分散式管理向纵向贯通和横向集成层面迈进,真正实现线损计算、统计、分析、管理等工作的标准化、快捷化、准确化,为企业线损管理工作提供更简便、快捷、详细的分析,对降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理论线损是根据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当时的运行方式及潮流分布情况,由理论计算得出的线损,因此又称技术损耗。可分为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可变损耗:这部分损耗是电能在输配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可变损耗是随着负荷的变动而变化的,它与各元件中的负荷功率或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失越大。也称为铜损。可变损失主要包括升压、降压、配电变压器的铜损。即有电流流过线圈的损失,导线损失,调相机、电抗器、互感器等的损耗。固定损耗:也称空载损耗,它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要消耗电能就有损失,也称为铁损。固定损耗主要包括变压器的铁损、电晕损失、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铁损。管理线损也称为其他损耗或不明损耗:一般是由于管理上的漏洞造成的损耗,造成这些电能损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计量装置故障和计量误差,用户的窃电、违章用电,带电设备的绝缘不良引起泄露损失,供售电量的抄表时间不统一或漏抄、漏记等。
二、线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1、电阻的影响。在配网系统中,电动机、导线以及变压器等电器都有电阻,会影响着电流正常传输,若是传输电能中可以克服这些电阻,则必然会产生很大的损耗,最后造成线损,这种线损就是电气设备电阻带来的影响。
2、磁场的影响。在改变电压中,变电设备需要改变磁场,而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设备运作必然会有做功生热现象出现,损耗了电能。
3、其他影响。其一,窃电问题的影响。各大行业对于电能量有着高的需求,所以在平日生活生产中,用电成本日益加大,占有比例逐渐加大。因此造成很多不法商贩企图绕过电能表来进行接线,私自变更了之前的接线方式,造成电力的计量装置难以对所用电能进行计量,这种非法窃电行为不但影响着电能系统的正常运作,而且还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损耗。其二,缺乏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我国用电需求大,因此需要很多电线设备的铺设,但缺乏合理的、有效的规划布局,在电网维护也缺乏科学的管理,进而造成出现了很大的线路损耗。其三,配电网线路与设备有缺陷。很多电气设备因为质量不过关,在逐渐增加用电量中会出现超负荷情况,再加上缺乏合理规划线路,最后造成逐渐加大了线路损耗。
三、信息化配网下中低压配网精细化管理
结构优良、设备先进的电网是降损的前提与基础,电网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对电网线损的影响;有了坚强的电网,运行降损便成为了降低线损的有力措施,电网运行过程中可以采取提高电网传输效率,降低运行损耗,运行降损不需要多少投资且降损效果好,是降低电网损耗的重要手段;从技术角度考虑,也能降低线路损耗,通过更换高损耗变压器、改造重载线路、对变电站进行节能改造、安装更换低损耗计量表等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电网损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电网损耗中的跑、冒、滴、漏等方面的管理损耗就需要开展线损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一体化、体系化、标准化的线损管理组织体系,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可以积极地促进降低线损。
1、线损精细化管理。线损,可以说是衡量和考核配电中心电网规划设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项技术指标,它可以反映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同时也能够反映电力企业的技术水平。所以进行线损精细化管理是和有必要的。
2、可靠性精细化管理。可靠性的管理是一种完整全面的安全质量管理系统,它可以体现出配电中心的配网现状、供电状况以及管理系统水平,从而反映出医院临床各科室对配电中心电能的需求程度。而可靠性的标准有专门的计算方法,即供电可靠性=(1-临床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从这个计算公式可以了解到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是配电中心对临床持续供电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是由安全性以及充足性来衡量的。配电中心供电可靠性可细分为发输电、配电以及发电厂和各个线路的可靠性。而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日常生活中停电很大程度上是由配电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的。与此同时,供电可靠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例如规划设计、检修计划安排等,这些仅仅依靠一两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在配电中心内部,就会有专门的工作平台将日常的停电、故障抢修、设备管理等集结在一起,为多个部门进行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条件。一般情况下,生产运行中供电可靠性的精细化管理主要通过两个环节进行,分别是故障抢修和计划检修。电网故障抢修管理模块可以进一步规范巩固优化后的流程,其他一些部门可以通过查询此模块中的故障抢修进程以及资源使用情况,在合理分配资源的同时,提供给临床更好的服务。而计划检修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在现行设备管理的基础上加入设备级别评定环节,从而全方位的对设备可靠性级别进行评估,同时通过数据挖掘提取设备故障的运行数据,实现设备的预控。
四、信息化配网下中低压配电网精细化管理的改进
1、数据的加工处理。一些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是庞大的,所以在工作实施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提取出关键性的数据,进而运用一些数据分析工具,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切实有效分析,例如绘制图表等,让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以免其他杂乱数据对管理人员的干扰。
2、流程以及资源的合理设置。之前就提到过,精细化管理还会涉及到多个部门以及多个工作环节,所以流程的合理性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环节间的顺利与否。因此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地讨论练习,达到一气呵成的程度才算可以。同时,还需要在实施的工程中进行监督,以便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修改。精细化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因为任务的不同从而导致工作所需的资源不同,所以需要精细化管理工作与配电中心日常工作联系起来,做到资源合理配置。
3、设备的升级和维护.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就是各种设备的综合统计,没有精细的设备作为后备支持,就不会有精细化的数据来衡量量化,很多时候设备的计量偏差导致了精细化管理的因数的分析错误,及时更新或者升级设备,是保障医院这种365天24小时运行的特殊供电模式。
结束语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智能电网也将全面普及,而信息化配网是智能电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对配网精细化管理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因此,如何将信息化与配网管理有效的深度结合,进一步实现配网信息化,也是是极其重要的。而如何充分挖掘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搜集整合等能力,在信息化配网的基础上实施配网精细化管理成为供电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海勇.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14):217-219.
[2]李文承.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138-141.
论文作者:曾国云,肖会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精细化论文; 电网论文; 线损论文; 设备论文; 电能论文; 可靠性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