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作用分析论文_高志芳

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作用分析论文_高志芳

(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院感管理科 山西大同 037005)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作用。方法:2014年3月—2017年9月时间段内,选择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共20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手术室护理,比较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感染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2%(2/100),对照组为11%(11/1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评分为(92.4±5.83)分,对照组为(81.9±6.92)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患者,配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增加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手术部位;感染;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49-02

近些年,手术操作日渐成熟,成为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加之手术朝着微创方向发展,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增多。然而,手术部位感染,是手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原因[1]。为此,我院以200例手术患者为对象,经实践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作用。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3月—2017年9月时间段内,选择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共20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59例男性,41例女性,最小18岁,最大73岁,平均(42.1±5.82)岁。观察组,57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最小18岁,最大69岁,平均(41.3±6.07)岁。比较临床资料,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虽然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手术室护理。具体如下:(1)保持手术室干净整洁,关闭手术室门窗,术前30min,清洁手术室物体表面,按照“无影灯——治疗台——升降台——器械卓——手术床——麻醉桌——壁橱——器械桌——门”的顺序,进行清洁,术后,及时清洁、消毒手术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严格控制手术室出入人员,进入手术室前,配到好衣帽,并做好术前评估工作,全面分析患者身体状况,积极控制合并疾病。手术操作中,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感染。(3)严格控制手术室温度及湿度,一般情况下,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约为50%~60%,以防低体温。体温过低,可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术中,容易引起切口感染。(4)根据患者病情与身体状况,遵照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熟练掌握各类抗生素的使用要求,选择恰当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性给药,一般情况下,麻醉诱导期与切皮前30min,为抗生素最佳给药时间。手术>4h,术中,可给予1次抗生素。另外,术后,加强营养支持,膳食配方中,适当添加精氨酸、谷氨酰胺、脂肪酸及膳食纤维、核酸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5)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积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促使患者尽量熟悉手术室环境,消除陌生感,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护士通过语言引导与心理暗示,鼓励支持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告知手术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叮嘱患者配合要领,确保手术顺利完成,预防手术感染。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同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总分值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在Excel表格中录入,应用SPSS20.0软件,百分比(%)用作表示计数资料,予以卡方(χ2)检查,而(x-±s)用作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若统计学有意义,则用(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2.1 手术部位感染

关于感染,观察组,2例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2%(2/100),对照组,11例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1%(11/1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8.663,P=0.009)。

2.2 护理满意度分析

关于护理满意度,研究组评分为(92.4±5.83)分,对照组,评分为(81.9±6.92)分,组间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t=11.604,P=0.000)。

3.讨论

手术室(operating room),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2]。手术切口感染,作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引发全身感染,不利于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危害患者身心健康,诱发医疗纠纷[3]。在此情况下,如何有效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成为临床医师探讨的重要话题之一。

近几十年来,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时代向前发展,人们树立了较强的健康意识,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临床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构成要素,在衡量一家医院综合服务水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如何高效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引起了各大医院的关注。手术室护理,是临床护理的组成要素,是主要针对手术室所开展的护理工作。手术室护理,坚持无菌操作基本原则,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按照护理标准流程,做好手术室护理的每一环节,规范管理药品与消毒,控制手术部位感染。同时,手术室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在充分考虑患者各方因素的基础上,以手术特征为出发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服务,为手术疗效提供保障,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本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手术室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手术室护理,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方面,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常小瑞.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08):180.

[2]刘冬,庞永红.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9):2712-2713.

[3]吕平.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9(06):147-149.

论文作者:高志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作用分析论文_高志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