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拥有着众多的矿产资源,呈不均匀形式分布在中国境内,且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在进行矿产工程开发时要求必须要使用先进的勘查技术,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如若在勘查工作中对勘查技术的使用不合理或选择的勘查技术不科学都会对矿产资源的整体性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影响。科学的勘查技术和方法的使用,既能使矿产勘查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又能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使用,进一步促进我国矿产工程勘查领域的发展。准确、详细了解矿产勘查技术的方法和在地质勘查中应遵循的原则,使用合理的勘查技术形式是进行矿产工程开发和使用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关键词:勘查技术;矿产工程;应用
1地质勘查特性分析
1.1地质勘查定义特性
1.1.1对象不同质特性
目前的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具有着对象不同质特性,简单的说,就是在所有的矿产资源区块中,没有生产情况、地质情况等完全相同的矿产资源产地。矿产资源的勘查需要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地质勘查,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因为每一块矿区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具有其独特的特性,所以,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需要通过各种假设才能证实。
1.1.2抽象性
地质勘查资源开发是商业性的生产活动,所以,其开发的矿产资源具有抽象性,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地质勘查,不同于其他有事物生产出来的产品,地质勘查主要是指对于一些地下矿产资源的研究性报告和说明的数据信息,是后续资源开发和开采的主要依据,是作为参考指导工具存在的,它不是指已经开采出来的矿产资源,如果是没有经过地质勘查的矿床,没有相应的研究性报告和说明,那么该矿床仍属于自然物,不为产品,没有使用价值。地质勘查是通过对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矿物进行勘查定点,做量化分析的工作,通过数据的采集归纳和分析处理,形成对矿床的认知。
1.2效益不确定性
1.2.1持续投入性
在自然界中寻找矿产资源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矿床的寻找具有着很大的隐秘性,要找到矿床,大量资金的投入是其前提和根本保障。此外,所以,矿产地质勘查具有着工作周期长的特点,甚至有的大型矿场还需要几代人的付出和探索才能开发。这就意味着矿产地质勘查的长周期性和投入大量资金决定了其存在的持续投入性。
1.2.2高风险高回报性
根据矿产地质勘查的持续投入性可知,地质勘查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维持地质勘查的运转,所以,地质勘察有着很高的风险性,因为一旦资金链不足,无法支撑矿产资源接下来的勘查工作,那将意味着以往的投入都将打水漂。通常的情况下,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的认知过程都是由浅入深的,矿床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没有办法准确的知道那一块地区有矿床,比不是靠勘查人员凭空臆想或者光靠理论数据就能找到的,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勘查,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有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才有可能发现矿床。地质勘查经历一开始的发现矿点,到普查、收集数据、初次勘查、到最后的详细勘查的过程后,会有将近百分之90的矿点被排除淘汰,而真正能够发现矿床并且具有经济效益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1左右。然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又有着高收益性,发现一个矿床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是之前投入的许多倍,其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1.2.3矿产资源产出不均衡性
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勘查时各个产区地质情况、水文情况等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勘查变得复杂引起的。同样的,由于地质情况等情况的不同,其造成的矿产资源的产出也是不均衡的,从全球的矿产资源来看,由于各地的勘查技术和勘查条件的不同,再加上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找矿存在地域的差异性,进而引起产出不均衡性。如小的矿床投入低,但是资源小,经济效益自然也就小,大的矿床投入量则十分大,而由于地形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样规模的矿床可能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又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引起的产出不均衡的也会进一步的导致勘查资源的效益不确定性现象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地质矿产工程中勘查技术的原则分析
在地质工程勘查的整个工作中,为了提高整体工作效益,要综合应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应用高精度的勘查仪器。因此,应用科学的勘查技术是提高地质工程勘查整体工作效益的核心部分。
如果做好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需要科学并合理的规划作为基础,以全局为中心原则,突出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特点。实际地质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那么,在现实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规划中,要结合生态与科技的发展理念,确保做好地质矿产工程周围的环境,然后在做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矿产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面要不断扩大,在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全面后再进行拓展面的工作。在实际地质勘查工作中,要分清工作的主次内容,对于要点的内容要重点关注,还要不断拓展地质勘查工作区域。 矿产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地质条件及水文环境方面。所以在矿产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开展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一步健全规划工作,方能使整个矿产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顺利进行。
3勘查技术在矿产工程中的应用
要想找到矿区和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是关键。矿产勘查技术就是在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工艺和技术的总称,它的科学合理应用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实地进行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矿产工程的开发和使用。
3.1地形与工程测量
地形与工程的测量是勘查工作的前提,在此过程中要求使用的坐标系统必须是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最新的基准点。在勘查的矿区位于偏远地区且规模较小、无法准确获得坐标系统基准点时,可使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测图,以便准确的获得本区域的测量数据。在测量中要注重测量的精度,使其严格符合相关标准,满足相关要求。
3.2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在勘查技术中使用的较广泛,在其使用中要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充分考虑其精度,并且还要满足同比例尺的地质测量规范要求。地质点的布局和设置也是地质填图质量好坏的关键,地质点应布设在界线或者其他特殊的位置上,然后用专门的仪器使其呈现在绘图上。
3.3水文地质工作
在进行矿产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也要加大对水文地质工作的关注力度,是重要的地质勘查过程之一,对于具有不同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地质及环境地质等的研究结果,不仅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位于相关比例尺所要求的范围内,而且应满足对水文地质等的事实需要。同时在进行水文地质工作的测量时,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水文地质测量规范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文地质测量的数据真实、有效且可利用。
3.4探矿工程
探矿时要根据覆盖层的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于小于三米的浅部矿体人们可以使用探槽和浅坑的方式来进行,在大于三米时最好的方式是浅井进行探矿。在对深部矿体进行钻探时,要确保钻探工程的质量,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防止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发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矿产工程勘查技术的标准来进行。在探矿工程使用中,可以根据成矿有利地段的形成和分布情况来寻找矿体,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找到矿体的概率,同时也能降低找矿的时间成本,提高对人力和物力的合理利用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对矿产资源的希求,加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使得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能够开采出更多的矿产资源来为经济和社会服务,就必须注重勘查技术在矿产工程勘查工作中的核心地位,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地质勘查技术,运用先进的勘查技术和方法,能够提高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提高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能力,更好的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梦飞,陈广浩,蔡佑星,曾乔松,李鹏春.基于地质模型的遥感多元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在滇东北地区铜矿勘查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2017,02:93-98.
[2]倪平泽,刘修国,李超岭,李丰丹.3D矿床建模技术在数字矿产勘查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7,03:444-452.
[3]吕庆田,廉玉广,赵金花.反射地震技术在成矿地质背景与深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地质学报,2016,06:771-787.
论文作者:张泽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矿产资源论文; 地质勘查论文; 矿产论文; 工作论文; 地质论文; 矿床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