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网系统中,配电网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配电网的运行效果会对居民生产生活用电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关系到整个电网系统的供电安全。为此要科学的对配电网进行规划改造。配电网涉及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隔离开关以及配电变压器以及相关设施,将电源提供给配电网以及用电负荷,满足居民用电需要。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配网;可靠性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配电网自身的运行质量也会对供电的质量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此外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网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所以供电系统要在日常工作中应更好地对配电网进行更为合理和全面的规划与改造。
1配网规划改造对提高供电配网可靠性的意义
(1)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对配网结构和配网控制进行科学地优化进而可以更好地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和效率。在电源站建设的过程中应以负荷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改善供电不足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配电网的负荷达到更高水平。此外还要改进电网结构,不断地降低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损耗,更好地保证供电的质量。(2)在电网建设中加强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对结构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使得配电网运行的效率显著提高。配电线路的网络比例和分段比例将会更加合理,并以此来不断地完善负荷的转供效果,设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能得以显著提升,避免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外力的影响。同时还能更好地保证配电设备技术改造效果。(3)在配网规划改造的过程中,供电能力、网络损耗、供电可靠性等因素都会对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而减少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损耗可以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供电能力的增强可以很好地提高电能的销售量,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电能销售的收入,进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电力部门的经济效益。
2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许多因素都会对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如配电网周围的环境、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等,在配电运行过程中,如果不能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配网电源容量较小或设备自身运行的状态不佳时,就会对供电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产生明显的消极作用。配电网设备规划制造中所产生的问题也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进而无法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控制,就可能会降低供电的质量。配电网在运行中还可能会受到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的损害,这也会出现一些线路故障问题,限制了电能的正常传输,同时也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
3配电网规划改造的原则分析
配网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会对供电系统自身的运行安全构成非常大的影响。在配电网规划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电网可靠性,同时还要对样本进行合理规划,进而达到完善改造效果的目的。在配电网规划改造工作中,一般采用分段设计的形式。在传统的配电网设计当中,为了更好地节约时间,减少投入成本,必须要对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这种规划方式能够保证配电网运行的效率,但是如果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完成检修工作,延长了系统故障时间,供电系统也无法持续稳定地供电。另外,在配电网规划改造时还应重视技术改造。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水平不断提高,配电网技术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更为完善的配电网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供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借助这一技术对配电网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科学的判断,同时还要对故障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更好地保证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果。
4规划配电网提高配网可靠性的策略
4.1改善配网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在配电网规划改造过程中,为了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更好地保证电网运行的质量,提高供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配电网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改造。在改造工作中必须要保证样本的正确选取。因为配电网辐射的范围较大,所以如果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改造标准,就会使配电网规划改造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此外,在配电网改造的过程中还要合理控制其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有效缩短线路运行的实际距离。借助负荷的变化来增大配电架空线路的截面。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电力设备的质量及性能。要及时更换性能差,老化明显且消耗较大的设备。此外在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改进技术措施,积极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而更好地保证配电网规划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采用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全面的汇总和科学的分析,以更好地建立配电网规划的总体模型,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配电网建设的整体规划,人们也可以更好地观察到规划当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及时对其加以改进。配电网规划改造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保证配电网运行的质量和水平,还要合理采用可以满足要求的设备和设施。配电网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更好地提高配电网规划改造的整体效果,一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隔离措施,借助真空隔离的方式来避免故障的进一步蔓延,有效降低配电网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损失。
4.2配网可靠性实践方法
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为使配电网供电更加可靠,需要结合配电网规划方向,使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实践探索提高供电可靠性。规划配电网时,需要科学的统筹分析,依据不同地区配电网络,使用不同的规划设计方案,依据供电区域运动特点,使用差异化的配网方法,提高供电可靠性。对于无功补偿的配网,在规划时需要使配电网络的平衡分布,使配电网运行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强化供电线路的巡视工作,有效检修供电线路,将供电线路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老化的设备线路,需要依据其使用年限科学更新。如果是地势崎岖的露天场所,还需要进行供电线路的隔离保护,并对供电模式进行优化,顺利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配电网。
结束语
配电网是电网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同时其也是电力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配电网运行中若出现故障会影响供电的可靠性,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配电网予以管理,从而更好地提高配电网规划的水平,增强供电的可靠性,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周波 . 解析配电网规划与改造对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J]. 科技与创新,2014(13):45-46.
[2] 陈晓声,周海芬 . 提高规划区域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探讨[J]. 科技创业月刊,2014(1):184-185.
[3] 江军 . 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实践应用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192-192.
[4] 蒋泽甫,何向刚,张莎 . 基于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的思考[J]. 贵州电力技术,2014,17(5):11-13.
[5] 张莎 . 基于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的思考[J]. 贵州电力技术,2014,17(5):11-13.
论文作者:齐运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配电网论文; 可靠性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网论文; 更好地论文; 线路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