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上海大都市的绿色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都市论文,上海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上海已把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确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线。当前人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全球化,已经使得国家间和城市间的竞争具有浓烈的绿色背景,要求世界经济的参与者转向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因此上海所要提高的城市综合竞争力理所当然地应该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眼光衡量的绿色竞争力。上海面向21世纪的发展应该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新的理论高度进行思考和深化,为提高上海大都市的绿色竞争力服务。
进一步明确上海大都市未来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按照国际上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发展是一个由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包括人口)、生态子系统(包括资源与环境)组成的整体。因此,上海未来以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的发展必须考虑三者的集成和匹配。应该看到,与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相比,尽管有关部门曾经提出,上海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是把上海建设成为生态型城市,但对生态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对此,笔者想强调指出:
(1)建设生态型城市正在成为21世纪后工业化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型城市已经成为国际上许多城市未来发展的目标,并被看作是超越工业社会之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实现形式。特别是90年代以来,对建设生态城市的向往,其主体已经从传统上那些生态环境影响较少的小城市延伸到一些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态复杂的国际大都市。像东京、纽约、伦敦这样的全球性大都市,以及新加坡、香港、汉城这样的洲际性大都市都先后提出了在21世纪建设成为生态型城市或循环型城市的战略目标。面对这样的挑战,上海要提高自己在国际背景中的竞争力,就必须高瞻远瞩地走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把生态化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用生态化提升上海的工业化、城市化甚至信息化。
(2)当前对把上海建设成为生态性城市的两种认识需要加以辨析。建设生态型城市,理论上,是要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社会的城市转向追求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复合效益的后工业社会的城市,从以物为本位的城市转向追求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适宜居住的城市。操作上,是要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足迹”(城市的生态支出相对于自身的生态供给)有很大赤字的城市转向逐渐减少“生态足迹”的城市,要从传统的线型城市转向按照生态学的原理使城市物流环环衔接、形成网状回路的循环型城市。由于生态型城市建设不同于单纯的环境治理,因此对21世纪把上海建设成为生态型城市的目标,有两种认识需要辨析和清理。一是不能简单地把生态城市建设等同于环境污染治理。二是不能由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高于单纯的环境治理,限于上海大都市的历史条件和现有困难而放弃对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追求。笔者认为,把生态型城市作为上海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一方面不能过于理想化和急于求成,另一方面又需要从现在开始进行统筹规划。
(3)从时间和纵向上看,生态型城市的实现和建成应该是一个过程,需要根据生态化程度的深浅分解成为逐渐逼近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是否可以建议上海未来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现在起到2010-2015年左右,通过以末端治理为重点的污染控制(五个三年“环境行动计划”),实现包括生活污染在内的全社会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到负增长的转变;第二阶段,通过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低消耗和清洁化,使得上海的生态足迹渐次降低到世界大城市的平均水平;第三阶段,通过从产业到生活、从住区到景观的全方位的生态再造,进一步发展到人工过程和自然过程具有明显循环特征,成为在国际上有绿色竞争力的较为严格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4)从空间和横向上看,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化整为零、积少成多,需要先从小规模的生态社区、生态村镇着手,然后逐渐延伸扩展到建设生态城区、生态县市,最后集量变为质变形成有较大规模的“生态型大都市”。上海以生态型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形成三条生态文明建设链。一是从小区到社区再到城区的生活性生态文明建设链,二是从企业到公司再到行业的生产性生态文明建设链,三是包括各类政府机关在内的管理性、事业性生态文明建设链。上海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与现有的城市文明建设融合起来,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
加强对影响上海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活型污染的控制
如果把建设生态型城市看作是上海21世纪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那么实现这一绿色现代化的第一步和当前关键是对影响上海环境质量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垃圾污染等问题进行高强度的整治。2000年开始实行的上海城市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十五”计划的有关内容可以看作是这一意义上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影响上海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正是从生产性向生活性转变,因此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思路也需要相应改变:
(1)对上海21世纪初可能有的环境压力要有足够的预见意识。按照可持续发展和一般环境学建立的模式(I=P×A×T),城市和区域环境压力的变化(I),取决于人口总量及其分布(P)、消费提高带来的物质增加(A)以及技术水平(包括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T)三个发展变量。据此分析,尽管上海近年来和未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轻型化有利于降低资源、环境压力,但上海的机械人口增长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仍然以物质消费为主(住房、出行等)的消费方式,使得21世纪初的资源、环境压力总体趋于较大。与此同时,给人们带来清洁化印象的有关的高技术也并不必然是环境友好的,也存在着绿色化的问题。这类由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不能不给以末端为特点的环境治理造成持续的经济负荷,对此应该具有足够的预见意识。
(2)影响上海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在从生产性向生活性转变。90年代以来,上海通过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的调整以及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趋于减少。然而,上海21世纪的污染图型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正在从工业型向第三产业型、生产型向生活型、城市型向农村型以及点源型向面源型转化。因此,世纪之交的前十年上海环境整治的思路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需要注意由生活水平提高和物质消费增长带来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正在加大(即一些学者所称的从贫困型的环境污染转向富裕型的环境污染),对策举措需要从主要针对工业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扩展到对以生活污染为主的全社会污染物的总量控制。
(3)尽管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上海需要继续加强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以及发展与此相关的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但是应该认识到这仅仅是走向生态型城市的起步性环节。高强度的末端治理措施需要同战略性的源头预防措施结合起来,以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功能。从发展源头即发展方式上考虑,上海应该抓住近年来在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出现的循环型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等新理念,对城市的产业系统、自然系统、居住系统进行一系列的生态再造,使经济社会过程实现从传统的“高消耗、高生产、高排放”的线型模式向“低消耗、高功能、低排放”的循环模式的转变。由于上海的污染排放图型正在转变,因此源头预防的实施不仅要落实到生产过程,更要落实到生活方式之中。只有在生产和生活两方面实现双重超越,以较低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社会收效,上海才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表现出强大的绿色竞争力。
进一步提高上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能力和水平
把建设生态型城市作为上海21世纪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不仅是一个根本的发展方式转型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模式再造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上海的绿色竞争力,就需要在政府、企业、社会中间加强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强化上海大都市环境建设和管理的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加强有关上海环境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
(1)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上需要防止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随着由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环境压力加大,加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式环境管理变得更为重要。上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需要进一步从工程型、技术型为主向技术与管理并重转变,而环境管理的手段要与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改革相结合。运用经济手段控制自然资源的输入和污染物质的输出,做到外部成本内部化,可以适应上海污染图型从点源为主向面源为主的转变。
(2)在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问题上,只有政府的努力或只要求政府怎么去做是不够的,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公众全方位参与是源头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关键。上海应该把加强环境教育作为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方面,把环境教育与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和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结合起来。要研究和倡导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三结合的新的城市文明准则,从三个层面进行全覆盖的环境教育。第一是针对各类各级在校学生;第二是针对普通市民,其中也应该包括对外来人员的环境教育;第三是针对政府干部,在各类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中把环境教育看作同其他干部教育课程一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加强上海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绿色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在上海提高城市绿色竞争力的进程中,对上海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需要日益从边缘地位进入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