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作用论文_刘夕莲

湖南省澧县中医医院 湖南常德 415500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抽取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组(40例)常规护理,给予心理护理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研究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HAMA评分(6.84±0.13)、HAMD评分(7.89±0.12)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心理护理组满意度NSNS评分(90.03±0.68)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负性情绪的作用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净化;心理护理;负性情绪;满意度;作用

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是以半透膜原理为理论基础,采用血液净化装置将患者血液中的致病物质去除的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1]。需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患者[2],由于患者长期经受病痛的折磨,负性情绪较重,心理压力大,对待疾病多持有消极情绪,易影响临床疗效。因此,我院选择血液净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血液净化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负性情绪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抽取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常规组和心理护理组2组。常规组中,患者共40名,男16名,女24名,患者年龄60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61.34±0.31)岁。心理护理组中,患者共40名,男23名,女17名,患者年龄59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61.36±0.29)岁。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40例)常规护理,给予心理护理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1)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临床护理人员面带微笑,主动关心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表达关怀,尊重患者,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引导患者进行倾诉,根据患者的面部神情、倾诉内容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配合治疗。(2)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临床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血液净化治疗的原理、基本途径、预期效果,消除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感,耐心回答患者的提问,强调不良心理情绪对于疾病治疗的不利影响,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重视,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3)亲情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家属利用亲情的力量,给予患者照顾、帮助、鼓励和支持,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

1.3 评价指标

(1)研究2组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焦虑HAMA评分量表评分标准为: < 7分: 无焦虑; 7~13分: 可能有焦虑; 14~20分: 肯定有焦虑;21分~28分:明显焦虑; ≥ 29分: 严重焦虑。若评分越高,代表焦虑情绪越重。抑郁HAMD评分量表评分标准为: < 8分: 正常;在8~20分: 可能有抑郁症;21~35分:肯定有抑郁;>35分: 严重抑郁。若评分越高,代表抑郁情绪越重。

(2)研究2组满意度NSNS评分。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共19个评分项目,评分总分为95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佳。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HAMA、HAMD、NSNS评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 ± SD)的形式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test分析(T值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结果

2.1研究2组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

护理前,2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HAMA评分(6.84±0.13)、HAMD评分(7.89±0.12)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研究2组满意度NSNS评分

心理护理组满意度NSNS评分(90.03±0.68)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血液净化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清除治病物质、促进血液中的脂质物质代谢,促进肝脏解毒、改善内分泌环境,提高免疫力等作用[3-4],可用于治疗急性中毒、慢性肾衰竭、重症肝炎、重症胰腺炎、急性心功能衰竭、肺水肿等急危重疾病[5-6]。但由于患者认知水平较差,心理负担重,不了解血液净化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多以消极态度配合治疗,不利于病情的康复。

常规的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员仅仅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血液净化治疗相关的护理,不太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心理护理是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的新型护理模式,相比常规的护理而言,一方面,通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释放内心的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通过定期举办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重视自身健康,改变错误的行为;其三,通过利用亲情的力量,帮助患者提高信心。本研究显示,采用心理护理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P<0.05),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洁,张丽丽,贺凯.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4):483-485.

[2]钟素兰.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对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76-177.

[3]虞妙婷,宋蓓,杨文君.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8):159-160.

[4]林菊英,戴娟,黄桂英,吴碧金,郑晓艳.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6):3365-3366.

[5]曹娜,曹芳,王功卫,张凤英,张丽花.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0):136-137.

[6]王全秀.评价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5):278-279.

论文作者:刘夕莲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作用论文_刘夕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