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族古代的教育活动论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京族论文,教育活动论文,中国论文,古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便产生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物质生活,而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进行与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教育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因为人类社会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着有目的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人类自身必须具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能力。这些能力人类自己不仅要不断地培养,还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交流。这种培养、传承和交流活动便是我们所说的教育。从1511年开始,我国京族的先人是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的。从此也就开始了中国京族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进行过程中产生和形成了培养、传承、交流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本文拟就1511京族迁入起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这一历史时期京族的教育活动做综合的论述。
一、京族的来源及古代社会概况
京族的原始居住地在越南的吉婆,后来迁至涂山(今越南海防市附近的海岛),主要以打渔为生。从1511年开始,京族祖先陆续从越南的涂山、吉婆、春花、宜安、花丰、芒街、柱、角自等地迁入中国,并聚族而居。他们最先居住在广西北部湾沿海的巫头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又逐渐向尾、山心、潭吉、江龙、竹山等滨海村庄发展。基保,巫头、尾、山心三岛居住着京族人口的60%,素称“京族三岛”。
京族迁来中国之前,其社会已处于封建社会阶段,统治集团争权内战,人民生活贫困。迁入中国时,正值中国明朝,其大部分人沦为佃农和“网丁”。因此,中国京族发端于封建社会,地主经济占主导地位。入迁之初,“京族三岛”还是几个互不相连、与陆地隔着一片汪洋的海岛。岛上丛林密布,蛇蟒出没,荒无人烟。京族人民在这些荒岛上搭起茅寮,驱蛇蟒,伐荆棘,垦荒坡,开辟最初的家园。超初,他们用竹筏、麻网、鱼钩、鱼叉、蟹耙、沙虫锹等简陋工具进行捕鱼、捉蟹、挖沙虫等渔业生产,后逐渐发展成浅海捕捞作业、杂海渔业及深海捕捞作业,从而奠定了渔业生产在经济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农业生产发展较晚,而且种类简单,只有在开垦的荒坡上种埴红薯、玉米等。直到十七世纪初期,京族人民才向邻近的汉族学习种田,但农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耕作技术非常落后,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芋头、玉米、花生、豆类等。此外还有养蚕、鱼汁等少量手工副业产。在明清封建王朝统治下,在地主阶级压迫剥削下,当时京族社会的发展非常迟缓。
京族有着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入迁后大量汲取汉文化和岭南地区其他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歌谣、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谚语及戏剧、音乐、舞蹈等独具特色的京族文化艺术,丰富了中华民族一体的文化。
二、京族古代的教育活动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京族人民总结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经验和技术,形成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各种形式一代一代传承和发展。由于京族古代社会尚未有学校之类的正规教育机构,教育大体上是把个人引进传统文化遗产的过程,教育形式主要是社会化和模仿化。族人、老人及家长向年轻一代传授本民族的历史、宗教、伦理道德、风俗礼仪等传统文化及生产生活经验,训练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技能。教育的途经大致有两个:一是口头教育,年长一代在各种场合通过言传有意识地向年轻一代传授历代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二是行动教育,年轻一代受年长一代的示范影响,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行动模仿,从而掌握各种知识、经验与技能。
(一)生产劳动教育
有人说“京族的历史是用海抒写的”〔1〕。 受居地的自然条件的限制,京族首先发展起渔业生产,然后才逐渐发展起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并以从事渔业生产为主体。京族的生产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渔业生产的知识的传授、农业生产经验和手工业技术的传授等方面,而渔业生产知识的传授则是其中的最主要内容。
1、渔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京族以渔业生产为主, 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渔业生产经验,如他们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渔具、网具,并不断把制造和使用渔具和网具的方法与技巧传授给年轻一代。京族使用的渔网有拉网、塞网、鲨鱼网、刺网等,渔具有渔箔、螺扒、沙鱼网、墨鱼笼、南虾缯等,不但种类多样,而且使用方法各不相同。父母长辈通常在日常生活与劳动实践中通过示范影响和具体指导教育年轻的一代学习识别各种渔具、网具和名称、式样及其特征、功能与具体操作使用方法。京族青少年在15、16岁左右,便开始跟随长辈或成人出海捕鱼。在劳动实践中,成人及长辈们便把自己掌握的放网、拉网、收网、以及织网、补网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青少年,教育他们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捕捉对象使用不同的捕渔工具和操作方法。例如,拉网适合在沿海浅水捕捞,其作业不受季节限制,操作方法比较简单,但常需集体作业。布网时,先由1、2人驾竹排在海边作半圆形放网,然后再由岸上两组人同时将网慢慢拉起,大网需要30、40人共同操作,小拉网也需要20、30人;塞网的特点是在低潮时使用,操作时须把人分为3组,各组又分为“号柱”、“插柱”、“拉网”、 “挂网”和挑沙土等。海潮涨到稳定时,把网放下围成半圆形,待海潮退时便开始捕鱼。这些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父传子、长传幼得以应用,并一代一代传承和发展。除上述经验与知识外,要成为一位好渔民,还应具备一些特殊本领,如掌握气候变幻、渔期汛情、潮水涨落、鱼回游等渔业生产的规律性常识,因为渔业生产同潮水、天气和鱼群活动等因素紧密联系,所以,京族长辈或成人在向青少年传授渔业经验时,也很重视传授这些规律性常识,并成为京族渔业生产教育的重要内容,掌握这些本领的人也特别受到尊重,并成为渔业生产的指导者和传授渔业生产知识的教育者。
2、农业生产经验和手工技术的传授。首先, 京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历史比渔业生产较晚。农业生产主要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工具大致有犁、耙、锄头、锹、铁抓、镰刀、龙骨车、谷桶、手斗、禾叉等,其中大多从汉族购买,少数由京族人民自己加工制造。与此相适应,京族农业生产教育晚于渔业生产教育,而且不如渔业生产教育那样普遍。其主要内容有上述农具的识别、使用和制作方法与技术的传授。水稻、番薯、芋头、玉米、花生、豆类等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及其耕作方法与技术的传授,田间地头管理的基本知识的传授,家庭中的长者或社会成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以及生产归来的闲暇时间通过言传身教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让他们学习掌握。其次,京族也有少量的手工业生产,其中鱼汁生产是京族古代最基本最普遍的手工工业。鱼汁是京族地区的特产,色泽橙黄,味道鲜美,可供调味之用。腌制鱼汁的方法,是先在大陶缸下部凿一个小孔,插上小竹筒,用活塞堵住。把鱼放在缸内加盐,压实盖好,数日后小鱼逐渐溶化,经过滤后便生产出鱼汁〔2〕。 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制鱼汁的方法技术便为最主要的手工业生产教育。此外,京族还有制造木质用具和竹器等手工业生产,其知识和技巧都由年长者在实践中传授给年轻一代的。
(二)生活习俗教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京族逐渐形成了众多的具有本民特色的生活习俗。每一个京族成员都必须进行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训练,接受民族特有传统、习俗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年长者便把这些生活习俗知识不断地传授给下一代;同时,青少年从小生活在民族环境中,时时处处受到年长者的影响,学习掌握这些生活习俗知识,并能自觉遵守,以致代代相传。
1、京族古代的节日与其文化教育有着紧密联系, 不仅提供了特定的教育机会和场所,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特别是有着丰富京族生活习俗内涵、民族特色十分浓郁、并与文化教育联系十分密切的“哈节”。按习惯规定,凡本地京族男子到了入席年龄(三岛定为18岁,红坎定为16岁)便有资格参加哈节的唱哈活动。哈节的整个活动过程大体分为迎神、祭神、唱哈、送神四个部分。其中唱哈是主要活动项目。“哈词”丰富多彩,内容主要有:(1)民间宗教信仰诗,可以借助神灵对 族人进行道德规范教育;(2)京族的各种传说故事,民间叙事诗,如 《斩龙传》、《琴仙》、《宋珍与陈菊花》、《金桃姑娘》等;(3) 汉族古曲诗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译成京语,用京族民歌曲调演唱;(4)哲理诗 ,如《京汉结义歌》;(5)反映了京族人民生活及高尚情操的情歌, 如《千里念》等〔3〕。由此可见,“哈节”不仅是一种综合性民间乡 村组织和文化娱乐活动,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民俗教育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综合性教育内容,在京族古代社会是最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青少年通过这一固定化、经常化的节日活动,逐渐学会了本民族族生活、风俗、传统及宗教知识及相应的技能。
2、京族婚俗中很多规定保持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这些民族特色的沿袭传承,说明京族非常重视民族婚俗教育。婚姻传统是京族文化传授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要传,因此婚俗中的种种规定或传统便是婚俗教育中的基本内容,而父母及长者从小开始的训导和日常生活的婚姻活动便成为其教育的基本形式。如结婚必须征得父母同意,同姓、姑表或五服内不能通婚,若有违反必须受到“翁村”父老罚款,并要邀请村中父老饮酒说情才算了结。订婚与结婚要遵守的复杂程序,不了解和违反了婚俗传统,往往要受惩罚。如在一般情况下,非婚生育的子女除了被捏死外,女方父母还要因管教不严而受到指责〔4〕。 这些婚俗规定涵盖了大量的京族民俗、迷信、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经过一代一代传承和发展,构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习俗和传统,而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古代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特定的禁忌,京族青少年从小受到父母、长者的传导,并在日常生活与劳动中遵照服从。如生产上的禁忌有:新造的竹筏尚未下水前,忌坐在上面;在海中捞到“海鱼”要放生;请人装箔时,忌煮生鱼或焦饭;忌在鱼箔里大小便等。生活上的禁忌有:坐船忌双脚垂在船外或舱里,船头烧香的地方忌坐;在船上忌饭碗覆盖;建牛栏、禾栏要择吉日;初一、十五忌别人借盐腌鱼等。生育上的禁忌有:孕妇不能进入哈亭;出海的人忌入未出月产妇的房屋等〔5〕。古代京族在生产、生活中的规定、 禁忌是纷繁多样的,这些禁忌体现了京族的心态、风俗、伦理等多方面内容,对它们的恪守与传承,是京族内部各种教育形式在起作用。
(三)道德宗教教育
1、古代京族长辈对本民族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视, 不仅要求他们遵守民族传统习惯,履行应尽义务,还特别进行平等互助及民主观念教育。如年长者在教育青年者进行捕鱼时,当拉起第一网鱼的时候,总是要求随手抓起三两尾长鱼,放回到海里去,认为这样做是为了“积德行善”,表示渔家的“诚心”。这便是一种善良的传统意识和习俗观念教育。老人死后,要求年轻一辈要为死者“做功德”,培养年轻一代孝敬长辈和有责任心,进行功德教育。女儿在出嫁前要哭“三朝”,以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叔伯兄嫂培育之恩及姐妹友情,这其中也伴随着不能忘恩负义的伦理教育。青年男女出现非婚子女,要游村示众,并当众受罚,其中也包含了要求青年一代遵守族规的伦理教育。京族在古代渔业生产中,无论村中的任何人,遇见海边撒网捕鱼,可不经主人同意,便拿上鱼罩、鱼叉到网内捕鱼捉蟹;远出深海捕鱼而归的渔船满载而归时,村里人可上船无偿取三、五斤鲜鱼。这种“见者有份”的习惯,京族人称之为“寄赖”,这其中也包含了平等道德观念和行为教育。京族地区的山林,自古公有不得私自砍伐。管理山林的称为“土宽”,由民众推选公道者担任,这其中包含了公有意识教育。古代社会里,京族内部实行“翁村制度”。“翁村”每逢重大事务,必须事先召集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商量决定。对擅自决定重大事务,独断专横或办事不公道的“翁村”、“翁宽”、“翁记”,村民可以随时罢免,另行改选。这种选举、改选族内管理人员的民主活动,对培养青少年的民主意识、民主伦理道德起着良好的教育作用。此外,“翁村”、“翁宽”、“翁记”均是无酬地为全体村民服务〔7〕。 这种传统制度对京族青少年进行无私奉献、热爱集体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京族民间文学中也包含了丰富的伦理道德教育。京族古代的一些民间故事,反映着京族劳动人民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情趣,其道德教育作用十分明显。如《三兄弟》教育年轻人和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和老人们,包含着对待其他事物如何正确认识等人生哲理,就在很突出的道德教育意义〔8〕。 诸如此类的伦理道德教育在生活民俗和文娱歌舞中也有比较广泛的体现。
京族人民信仰多神,混杂有浓厚的道教影响,并带有佛教和巫术色彩,有一部分京族还信仰天主教。宗教文化是由巫师通过宗教活动及有关的年节、婚丧活动、渔业活动、生产活动传递的。宗教教育形式是社会化的和全民族的,遍及妇孺老幼。而这些宗教巫术活动往往借助一定的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知识来“显灵”,因而在其活动中,客观上必然会有一定的自然常识及文化知识与技术教育。
古代京族人进行宗教教育的形式之一,就是在生产、生活及重大节日里所进行的宗教仪式。例如,在渔业生产中,新网染好后在未下水之前,要准备好各种祭品到海边祭供海神,祈求海神保佑人们下海平安,捕鱼丰收。这种盛大海祭仪式,使青少年受到了深刻的宗教教育。其它如人病请师道除妖,以及家庭内部的宗教仪式,在青少年中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京族人的宗教仪式场所,也就是京族青少年接受宗教教育的课堂,宗教仪式是古代京族宗教教育的主要形式。
(四)语言常识教育
1、京族有本民族的语言, 小孩从出生便开始接受京族语言的教育。京族语言文字教育的特点是语种多。京族小孩出生后,一般由老人教京语,长大后还要学习讲粤语、壮语甚至汉语。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和越南人的“喃字”,这种喃字是用汉字的构字方法,并以汉字作偏旁表示读音、含义的一种文字。京族每年的“哈节”,其唱哈的歌本必采用“喃”字写成,此外,京族的经书、族谱等也用“喃”字书写。京族年长者还必须向年幼者传授汉字和喃字。
2、京族民间还流传着长篇叙事歌, 这种歌曲对京族人民具有进行历史知识和民族史知识的教育作用。例如,尾流行的“迁徙歌”中就说到“京族祖先几个人,因为打鱼春过春,跟踪鱼群来巫头,孤岛沙滩不见人”,“前续后接十几代,综计阅历数百年”〔9〕。 又如《三岛传说》等故事叙述了京族三岛的历史由来,也起到了进行京族起源方面的历史知识教育作用。
(五)文艺体育教育
京族人民在其生活、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多样的民间文艺体育活动。他们正是通过这些活动表达其生产和生活实践及其各种思想感情与憧憬。这些活动的内容涉及生产劳动、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青年一代通过观察和参予这些活动,不同程度也接受着审美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世界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自身也得到很大的锻炼。
1、文学教育。 京族古代人民创作了大量反映封建社会京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口头民间文学,有《海龙王开大会》、《山榄探海》、《鲎的故事》等动植物故事、童话、寓言;还有《三岛传说》、《日月分道》、《田头公》、《天王让贤》等传统故事、寓言;有《董永与刘姑娘》、《再生缘》、《樵夫奇遇》等幻想故事;有《榄下姻缘》、《金桃姑娘》、《赶海妹》等爱情故事;有《扛鼓抓贼》、《好心的弟弟与坏心的哥哥》、《三老庚》等具有现实主义的生活故事;有《三兄弟》、《傻女不傻》等家庭伦理故事。还有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谣,尤其是民族特色与滨海区域特色浓郁的海歌。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字作品往往成为京族古代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很多生活知识、生产经验、民族情感、民族文化,就是通过这些作品传递下来,不仅是京族古代的一种很好的口头教材,而且还是沿续其民族生存的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2、音乐教育。京族人喜爱音乐, 民间传承着大量的的乐器与乐曲。乐器种类繁多,有从汉族地区传入的弦乐器二胡、秦琴、三弦、琵琶、扬琴;有吹秦乐器唢呐、洞箫、喉管、口琴、号角等;有打击乐器如鼓、铜鼓、木鱼、竹板、木棒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独弦琴更是普遍流行。京族歌曲也很多,调子有30余种,既有慷慨激昂的歌调,也有凄凄切切的悲调。从内容上分析,京族歌曲的长篇历史叙事歌、生产劳动歌、抒情歌、风俗歌、宗教迷信歌等。京族青年经常在出海或捕鱼归来时,恋爱传情时和举办喜事、重大节日时唱歌,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这些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朴实、优美、欢乐等特点,普及性极广。观摩和参予这些综合性艺术活动,青少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教育和美感教育。
3、体育教育。古代京族体育活动同民间游艺、 舞蹈活动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体育教育也就伴随在这些体育活动之中。古代京族人民主要体育活动有捉活鸭与摸鸡蛋比赛、跳竹杠与舞花棍、顶头与顶臂及顶竿、儿童游艺等。京族少年儿童就是在这些活动中接受体育锻炼和增强体质的教育。
三、京族古代教育活动的特点
京族古代教育是同京族古代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直接相联的。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生活条件和经济状况的制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壮、汉族文化艺术的影响。京族古代教育具有原始性、民族性、神秘性、融合性四大突出特点。
(一)原始性。中国京族发端于封建社会。当时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教育已相当发展,学校教育已相当完善,书院和私学也很兴旺,然而,京族同时又是一个保存着原始公社制残余的封建民族,在整个古代时期,因其生产力水平,生活状况及特定的政治地位和地理环境等因素,致使它与当时完备的封建教育无缘。其教育仍处于带有原始公社制教育残迹的低级阶段,教育尚未从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教育紧密地与生产和生活的社会活动,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等联系在一起,并在这些活动中实施和完成,即所谓“社会即学校,长辈即教师”。教育方式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的模仿教育和口头教育阶段,以身教言传、行动模仿为主要教育手段。因此,从教育形式、手段等方面而言,京族古代教育具有明显的原始落后性;从教育内容而言,各种知识互相交织,互相渗透,包罗万象,兼收并蓄,有生产生活经验,民俗礼仪、伦理道德、宗教迷信,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没有分类明确的学科体系,教育内容呈现明显的原始社会性。
(二)民族性。民族性,即民族特点。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且为本民族所特有。京族古代教育存在于京族古代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活动中,是在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发展的, 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在教育形式上都反映出京族的民族特色。如生产劳动教育以渔业教育为主,体现了京族沿海的区域性和渔业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俗教育,更是与京族衣、食、住、服饰、婚姻及节日等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京族古代的社会面貌及民族风格。尤其是“哈节”活动的教育,更是为京族所特有。京族人民在其特定的环境中创造和发展了反映本民族社会传统与生活特定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谚语歌谣及民间游艺体育项目。它们是传递生活知识、伦理道德、宗教知识、审美观念及文艺体育知识的重要内容与手段,从而构成京族古代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反过来这些教育内容和手段又必然地反映出其民族社会传统与生活特征,具有浓厚的民族性。
(三)神迷性。京族古代教育内容大多寓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风俗礼仪之中,而这些内容大多又是通过宗教活动、迷信活动及有关节日、婚丧和生产活动传授的,带有浓厚的宗教神迷信特点。如关于京族起源的“三岛传说”,以及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生活经验、自然常识等的民间故事、谚语歌谣、规矩禁忌,都带有神秘色彩。婚俗教育,民俗教育、节日教育和道德教育,其内容大多是京族古代人民结合生产、生活实践而产生的对大自然的朦胧认识,包含着大量的宗教或迷信意识。教育的形式也富有一种神秘的活动性,即青少年在成人带领影响下从事、参与宗教仪式或迷信活动,并受其熏陶,从而学到知识,树立观念。最具民族特色的“哈节”活动,包含了多种教育内容,构成京族古代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哈节”从头到尾(还神、祭神、入席听哈、送神)都伴随着地地道道的宗教神秘性,甚至关于渔业生产的规律性常识教育也通过具有神秘性的故事、谚语及节日活动来进行的,可见京族古代教育具有很强的宗教神秘性。这是由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及特定的生活环境、民族传统及原始的教育条件所决定的。
(四)融合性。京族迁来中国后虽集群而居,但同汉、壮族的交流也十分密切,而且源远流长。“哈节”所唱的“唱合词”中就十分重视与其他民族的团结。一些汉族民间故事,如《董永》、《金云翘传》等传入京族地区就被京族化了。京族歌手既用京语、京曲唱民歌,还将汉文古曲诗词译成京族语用京曲唱,更用汉语粤方言唱民歌。不少类型的民间故事,如《田头公》、《白马状元》等都是京族、汉族、壮族、侗族等族共同流传各有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京族古代乡约还用汉文书写。京族大量吸取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不断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京族大量汲取和融合了其他民族的生产经验,如农业生产的种类及方式方法,大多从其他地区传入;手工业生产也是汲收、融合了汉、壮族的经济而发展起来的。所有这些又相应地构成京族古代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京族古代教育又具有融合性的特点。
注释: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规划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研究”京族部分的子课题研究成果。
〔1〕〔3〕符达升等著《京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
〔2〕〔4〕〔5〕〔6〕〔7〕〔8〕〔9〕《京族简史》,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32、57、61、11、9、44页。
〔8〕苏维光、 过伟、 韦坚平著《京族文学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