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聚的经济学分析_商业论文

商业集聚的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发展也正由传统的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和服务型城市转变,这种变化(由社会分工引起)直接导致了生产和消费的分离,导致了生产时间和其后的消费时间上的分离,而作为生产和消费纽带的就是流通。因此,商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如果没有商业的繁荣,就不会有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为此,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于2005年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有利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城市商业网点全面、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对商业集聚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充分发挥商业集聚在现代城市、产业园区、商业街、商务中心区等建设中的作用,从而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商业经营环境,使商业集聚成为城市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极。

但长期以来,我国流通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在理论基础方面相对单一,经济学色彩不浓,现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及时吸收进来。[1](27-35)作为一门学科,流通经济学始终未能建立起来,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反而日益走向贫困化。[2](25-28)对于是否存在真正的专门以流通为研究对象的,并主要以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的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学术界尚存争议。[3](32-37)国内主流经济学者大多主张“不存在论”,其理由有二:一是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没有“流通经济学”这个学科,甚至不存在“流通”的概念;二是认为对流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已基本包括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之中,没有必要另起炉灶构建流通经济学或者流通经济理论。甚至有学者认为,从目前来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并不存在系统的、成型的流通经济学。[4](13-14)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目前理论界对商业集聚(流通经济的一个方面)的研究更多的使用的是管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分析工具,所形成的理论也大多倾向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缺乏对商业集聚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为此,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商业集聚这一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

二、文献综述

商业集聚的研究是以产业集聚的研究为基础的,来自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技术创新以及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马歇尔,1997;韦伯,1997;迈克尔·E·波特,1997;保罗·克鲁格曼,2000;Meyer-Stamer,2002;Lundvall,1988)都对产业集聚这种独特的产业布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战略管理学派以迈克尔·E·波特为代表在讨论国家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发现一国的优势产业往往在地理上集聚,并明确提出了“产业集聚”的概念。1998年波特又在新发表的《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对产业集群作了进一步的说明:“集聚是某一特定领域内互有联系的企业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聚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它们包括了零部件、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以及专用性基础设施的提供者。集群也往往向下游拓展到销售渠道和客户,横向拓展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的实体,如零部件或有着共同投入品的企业。另外,许多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其他机构——像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以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资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5]其中,“服务供应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集聚”就应归结为商业集聚。因此可见,商业集聚只是产业集聚现象的一个特例。

日本学者田村正纪认为,在区域市场中,零售商店铺选址的重要特征就是零售商通常选择相互接近的地点开店,这种选址行为就形成了商业集聚。其中,城市代表性的商业集聚就是在城市的中心区形成了中心商业区,中心商业区内商店林立,并认为最小分化原理和集聚经济是解释商业集聚形成的两大原理。[6]

日本学者石原武政认为,商业集聚实际上是指若干商业者集中于某个区域的情形,是以顾客的相关购买商品为中心,而所经营的商品品种又有所拓展的专业店的集合,商业集聚的代表就是商业街和购物中心。[7]

另外两位日本学者保田芳昭和加藤义忠在他们的著作中则给出了商业集聚的类型,并简要介绍了日本的《商业集聚法》和《特定商业集聚法》。[8]商业集聚按其布局、规模和作用等特点,一般划分为大范围商业集团、地区商业集团和近邻商业集团三种类型。具体地,日本商业集聚的分类是:近邻商业街、地区商业街、大范围商业街和超大范围商业街共四种。其中,近邻商业街指的是以食品杂货为主的商店,当地的主妇需以步行或骑自行车等方式每日光顾的商业街。地区商业街是指以食品杂货和服装家用电器等综合型商店为主,主要以小型百货店、服装超市等形式,开设在公共汽车、地铁站等附近,约需每周一次光顾的商业街。大范围商业街主要指服装家用电器比例大于食品杂货,以百货店和量贩店等形式开设在铁路、地铁站等附近,约需每月一次光顾的商业街。而超大范围商业街以服装和家用电器为主,以城市百货店、大型量贩店等形式开设在铁路、地铁站等附近,为远距离来访者光顾的商业街。日本的《商业集聚法》制定了“高度商业集聚型”和“地区商业活力化型”两种类型,《特定商业集聚法》是与修改后的《大店法》成为一体的法律,指的是商店和交流大厅、集会活动广场等商业设施从总体上建成的复合体。

近年来,随着产业园区、商务中心区、商业街、贸易中心等的成长与繁荣,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对商业集聚这一特殊的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蒋三庚认为,商业集聚对现代都市、商品集散地、产业园区的成长与繁荣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根据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原理,从理论上对商业集聚的内涵、效应、形成机制及从企业生态学角度进行了探讨。[9]吴小丁则运用商业集聚的理论和零售吸引力原理,剖析了郊外型购物中心表面特征的深层含义,并揭示了开发经营中的难点及风险。[10]夏春玉通过国际比较论述了城市商业规划与商业经营的关系,提出城市商业规划既要遵循商业集聚与经济合理性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规划原则,实现城市功能的活力与多样化。[11](23-27)武云亮论述了商业集群的优势所在,总结了商业街、交易市场、购物中心和专业化商城等四种商业集群模式及特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集群的三个发展阶段,提出了我国商业集群的多样化、规模化、规范化、与关联产业的互动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同步化以及高级化等发展趋势。[12](146-148)丁心基、武云亮认为商业集群是指商业企业(主要是指直接以媒介商品交易为专门职能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以及金融、餐饮、储运、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关联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在一定区域内商业网点密度和专业化经营程度很高的商业经营场所。[13](30-32)彭继增对商业集群的概念、类型及其运行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14](69-72)并运用空间经济理论对商业集群的运行机理做了简要分析,[15](145-148)以期通过对商业集群(贸易集群)的一般规律的研究,进行流通产业组织创新,促进商业集群(贸易集群)的成长,形成独具特色的以流通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体系。[16]赵晓民等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商业集聚的原因及形成过程的理论,对商业集聚的聚集行为进行经济性分析,并得出有关商业企业经济性特征的结论。[17](32-33)

三、商业集聚形成的博弈分析:霍特林模型(Hotelling Model)[18]

商业店铺的市场范围受到店铺商圈的影响,商圈就是“商店吸引绝大多数顾客的地理区域,在该区域市场是最高的”,[19]“是一个包含潜在顾客的地理描述的区域,对这些顾客来说,在这里他们从特定厂商或厂商集团购买到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种类的概率大于零”。[20]商圈的范围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工具等,此外零售店铺的业态也会对商圈的范围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店铺的空间结构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店铺的吸引力(包括城市、地区、个别店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与店铺的魅力成正比,与消费者去购物场所时所感受的时间、距离、交通工具等所带来的距离阻力成反比。①

店铺选址的重要特征就是零售商常常选址在相互接近的地点开设店铺,并由此最终形成商业集聚。现代城市中的许多商业区、商店街都是在这种集聚过程中自然形成的,[6]商业集聚形成的原理可以应用霍特林模型(Hotelling Model)进行博弈分析。[21]

在霍特林模型中,有一系列的假定条件:

首先,假定商家店铺以所在地点的交货价格销售物质性能上完全相同的产品,但由于店铺位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会导致消费者所支付的旅行成本的不同,所以消费者关心的是价格与旅行成本的两者之和,而不仅仅是价格。

其次,假定在一个长度为1的线性城市,消费者均匀地分布在[0,1]的闭区间里,分布密度为1。每个店铺提供单位产品的成本为c,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旅行成本为二次式,即旅行成本为td2,其中t为单位距离的成本,d为消费者到商业店铺的距离。

最后,假定店铺1位于a≥0,店铺2位于1-b(这里b≥0)。不失一般性,假定1-a-b≥0,即店铺1位于店铺2的左边(如下图所示)。

这就说明店铺之间实现了商业集聚。

商业集聚的形成还可以通过最小分化原理来加以解释。[6]

图2中,店铺A和B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分别选址于相隔一定距离的地理位置(其余假设条件和霍特林模型的假设条件相同),从需求方面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全部分布于线段XY之间。店铺要想追求更大利润就必须不断改变选址地点,最终均衡的选址地点应使所有店铺都无法通过地址的变更而使利润进一步增加,而这个均衡点就是市场中心,在该点有两家店铺相邻选址。如果有多家店铺,便形成了商业集聚。

第一阶段:A和B分别位于市场中心的相反方向

第二阶段:A向B靠近,占据大半市场

第三阶段:B越过A,占据大半市场

第四阶段:A越过B,均衡点位于市场中心,在那里店铺相互临近展开竞争

四、商业集聚形成的集聚经济分析[6]

集聚经济是商业集聚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理。由于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存在,由商业企业在地理空间上位置的相对集中所形成的商业集聚,能够为组成商业集聚的商业企业带来成本和收益,集聚经济就是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收益与外部不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二者之间的差额。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外部经济是指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对社会或其他部门带来了收益,却没有获得回报。外部不经济是指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对社会或其他部门带来了有害的影响(即成本),但却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对于商业集聚而言,各集聚商业单位(店铺)集中选址能够使各商业单位受到周围商业单位的积极影响而产生的收益,就是商业集聚的外部经济。各集聚商业单位(店铺)在集聚区域内由于激烈的竞争而导致的各商业单位(店铺)所受到的来自周围店铺的负面影响(相对于增加了成本),就是集聚经济的外部不经济。

表面上看,商业集聚内的店铺会因激烈竞争而导致消费者数量的减少,但实际上由于不完全信息的存在,消费者在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购物过程中,因商业集聚内的各个店铺位置临近,搜索成本较低,这时消费者就乐意走访多家店铺,对欲购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等进行比较,做到“货比三家”,减少了消费者去店铺的交通费用以及购物所需的时间费用。于是,商业集聚内各店铺的临近选址因搜索成本的降低有可能使顾客增加量超过竞争引起的顾客减少量。

此外,消费者外出购物时存在目标多样性,商业集聚因大幅度减少了多目标消费者购物出行的费用,能够满足这部分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要求,所以商业集聚内的各店铺会对消费者有更大的吸引力。

与独立存在的商业店铺的顾客仅为该店铺本身吸引的顾客相比,位于商业集聚内的店铺除了该店铺本身吸引的顾客之外,还包括相邻店铺吸引过来的波及顾客,以及被许多店铺相邻的乘数效应吸引来的乘数顾客。商业集聚内的店铺的需求曲线应是在独立存在的商业店铺的需求曲线的基础上向右平移而得到的,向右平移的距离应是波及顾客与乘数顾客之和(见图3)。

其中,O=独立店铺顾客数量

=波及顾客数量+乘数顾客数量

总之,商业集聚所带来的集聚经济的大小就等于集聚的外部经济带来的收益与集聚的外部不经济带来的成本两者之差,这个差值越大,则说明集聚经济的效应就越大。

图3 集聚店铺需求曲线与独立店铺需求曲线的比较

五、结论

从商业集聚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集聚有助于集聚区内商家的集聚经济的形成,降低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搜索成本,使消费者实现购物成本最小化,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出行购物时的多目标的要求,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集聚区内的商品也容易形成品牌效应,使集聚区内的商家能够集中广告宣传的力度,减少了单个商家的广告费用的节省,有利于实现商家利润最大化。此外,商业集聚有利于生产者、商家以及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信息的传播中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促进创新的产生。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正由传统的生产者市场向消费者市场转变。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利用商业集聚理论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商业街、商务中心等的建设,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注释:

①关于商圈确定的定量模型主要包括雷利法则(W.J Reilly,1929)、哈佛商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零售饱和指数法则(IRS)以及哈夫模型(D.L Huff,1964)。

标签:;  ;  ;  ;  ;  ;  ;  

企业集聚的经济学分析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