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造价行业也有了质的飞跃,从传统的人工到现在的信息化、电子化。现各地区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和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程序不一致;建筑工程造价定额的状态相对滞后,这使得工程计价模式对定额的依赖性过大;建筑劳动力和材料供应的市场化使得其报价上下动摇的十分严重。由于这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部分缺陷,使得各地工程造价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故在本文中主要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1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各环节之间缺少联系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因此各环节之间的工作都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每个部分都不能较好的维系在一起,就会造成流程脱节的问题。而一旦脱节,造价管理就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工程造价管理是存在于建筑工程各阶段的管理模式,因此各方面的维系工作一旦中毒,那就会产生各部门各管理层甚至所有管理人员都处于相互独立而无法维系必要联系的局面,最终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只能存在于理论层面,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实施,这是只注重理论而不重视实际的表现之一。
1.2成员的基本素质不足
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各行业的工作人员数量也在与日俱增,而同样在工程造价管理行业中也存在着人员臃肿的问题,各成员在工作的时候往往不能达到工作要求的标准,其基本的素养和素质都有所不足。部分培训机构甚至远远没有达到行业规定的标准门槛,就基于参与到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造价管理的总体水平,也为建筑企业造成了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损失,这会使得我国建筑工程业的发展脚步被大大延缓。
1.3管理层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认识程度不足
管理层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太过重视建筑成本这方面的问题,而更加愿意关注施工方面的具体问题,这固然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目的,但也忽视了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造价管理层面失误的企业会对企业的整个工程建设成本失去应有的控制,很多方面都不能做到科学、及时、有效的控制,从而加大企业开支,这样就容易造成更深层次的问题。并且造价管理的缺失不仅会影响成本,对于人员的配置问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多建筑企业内部人员配置失误都是由造价管理开始的,很多人觉得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算作是形式工作,其实不然,正是因为企业现在存在的问题使得造价管理成为了只存在于形式层面的工作,完全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2工程造价管理局限性的产生原因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在近几年来十分迅猛,甚至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管理制度的局限性,但是我国地大物博,具备很多不同区域的行业和企业,因此在很多不同领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距。即使是已经制定并实施的部分设计策划,在实际编制的过程中也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出现,而现阶段的工程造价很多都是静态估价,这样的计算过程很容易产生滞后性,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并不能将工程具体运行状态高效的表达出来,而滞后性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工程造价无法准确的进行估价和资源配置。最后,我国现在的管理制度其综合管理程度较为散乱,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各部门在工作的时候缺少必要沟通,也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相应的管理对策
3.1加强监控力度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施工监控是保证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有效的监控措施能够保证造价管理中的各项措施都能及时有效的落实到位,并且还可实时监控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这样就可以实现工程资金和人员的高效配置,将其有效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增加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管理层在进行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决策阶段的监控也十分重要,因为这个阶段的项目成本估价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实施进度及各项措施的完成。一旦完成估价工作,就能有效的根据估价的结果对工程建设进行统一有效的控制管理,从而将造价管理真正意义上建设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起应有的管理和资源调配的作用,将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建设一个将预算、结算及估算等阶段都结合在一起的理想化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最终将我国的建筑事业推向更高峰。
3.2加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
现阶段的造价管理中很多过程和环节都是人工处理的,因此员工工作效率决定了造价管理的最终成果,在提高造价管理效率的时候必须将员工的素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这就需要企业设置专业的培训班,将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都在培训班中进行必要的完善和提高,从而建设一个具有高强度科学技术性的工作团体,这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管理人才,这些人才的基本素质提高了就能让造价部管理变得更加轻松快捷,且能够将这些专业知识更好的继承下去,为今后我国的相关事业发展都奠定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建筑市场的发展需要相应技术性人才的支持才能完成,而这些必须要有必要的实践经验或者丰富的理论知识才可胜任目前飞速发展的建筑业,尤其是在工程造价管理当中更是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管理型人才,这些人才能够使得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对于没有取得工程师职称的人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争取所有成员都能有高效工作的能力,而对于已经有相关培训经验的人才也不能放松,要对管理型人才进行更深层次的经验传授,将其培养成能力更加出众的技术性人才。
3.3加强控制力度
在很多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明明具有很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但却没办法得到应有的效果,这是因为很多措施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施,这是管理层的控制力度不够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就必须将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进行一定整改,满足现阶段社会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首先要确定目前工程各阶段中各种影响因素对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解决,然而这些影响因素大多是可变而不可控的,因此这就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了很多不可控因素,很容易产生人力不可改变的风险和干扰,而针对这些缺陷,就应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对于企业工程的总体控制程度,从而使得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出现的概率。在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程度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的是动态控制,这是因为工程造价管理本身就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管理模式,需随着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变化,因此也就意味着动态控制的重要性。而真正在实现动态控制的时候,必须要做的一点就是将各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不会产生某项工作与整体脱节的现象。
结束语
总之,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盈利问题,而实际施工中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要想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必须要对这些影响要素进行科学的管理,只要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的科学与合理。
参考文献
[1]周怀少.试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的防范[J].科技资讯,2016(03).
[2]李波.浅析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几个实际案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
论文作者:孔祥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