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S/AR研究方法与中国的实际(论文文献综述)
黄廷[1](2021)在《离子型壳聚糖基絮凝剂的合成及其混凝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引起的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对环境保护和治理高度重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着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在水处理过程中,混凝主要去除水体中的悬浮胶体颗粒。而絮凝剂作为混凝法的关键,其混凝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水处理效果。壳聚糖基絮凝剂具有来源广泛、含官能团多、毒性低的优势,成为絮凝剂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引入绿色、高效、经济、适用性广的壳聚糖(CS)可增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生物降解性和壳聚糖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本研究针对壳聚糖自身溶解性差、单独使用混凝能力较弱的缺点,以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和[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PE)作为阴离子单体和两性单体,通过热引发和紫外光引发对壳聚糖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分别合成得到阴离子壳聚糖基絮凝剂(CS-g-P(A M-AMPS))和两性壳聚糖基絮凝剂(CS-g-P(AM-SPE))。本研究对壳聚糖基絮凝剂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多种表征方法研究合成絮凝剂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特性,最后深入研究它们对不同水体污染物的混凝去除性能和混凝机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CS、丙烯酰胺(AM)和AMPS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热引发方式下进行接枝共聚,得到CS-g-P(AM-AMPS)。试验明确主要反应影响因素对产物特性粘度、分子量、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从而确定CS-g-P(AM-AMPS)的最佳合成条件。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絮凝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壳聚糖主链上的-NH2或C-OH活性位点上与AM和AMPS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CS-g-P(AM-AMPS)中富含磺酸基(-SO3H)、羟基(-OH)、酰胺基(-CO-NH2)等官能团。通过差热-热重(TG/DSC)分析发现,CS-g-P(AM-AMPS)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2)将CS-g-P(AM-AMPS)与无机絮凝剂PAFC复配,考察了其对模拟赤铁矿废水的混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S-g-P(AM-AMPS)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S-g-P(AM-AMPS)的加入比单独投加PAFC时浊度去除率有所提高,浊度去除率达到98.68%;且其所产絮体更大,具有更高的沉降效率。同时,赤铁矿废水中溶解的重金属在CS-g-P(AM-AMPS)中磺酸基团的螯合作用下被部分去除,最高去除率达到49.2%。通过对废水处理后上清液Zeta电位的变化、絮体粒径分布及表观形态分析发现,CS-g-P(AM-AMPS)在混凝过程中主要发挥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其电中和作用较弱。(3)将絮凝剂CS-g-P(AM-AMPS)应用于模拟饮用水的处理,并结合Zeta电位对混凝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C与CS-g-P(AM-AMPS)复配,在CS-g-P(A M-AMPS)低投加量下就能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其对胶体颗粒、天然有机物(NO M)及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率均高于单独市售PAC和PAC+PAM使用时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且其所产絮体具有更快的沉降速率,絮体在5 min内能沉降完全。同时,PAC与CS-g-P(AM-AMPS)复配絮凝剂在弱酸性和中性p H环境中混凝效果最优。在模拟饮用水的处理中,PAC主要起电荷中和作用,CS-g-P(AM-AMP S)与NOM/DOM中的相反电荷发生电荷吸引,从而加强了桥接和吸附作用,同时DOM通过与胶体粒子共沉降而被去除。(4)以CS、AM和SPE为原料,VA-044为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得到CS-g-P(AM-SPE)。试验对主要反应因素进行优化,从而确定絮凝剂CS-g-P(AM-SPE)的最佳合成条件。通过FTIR、XPS、1H NMR对CS-g-P(AM-SPE)的组成结构等进行分析,证明其具有-N+-、-SO3-、-OH、-CO-NH2、-O-C=O-等官能团;差热-热重(TG/DSC)分析表明CS-g-P(AM-SPE)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5)将CS-g-P(AM-SPE)分别应用于高浊度的高岭土悬浮液、腐植酸钠(Na HA)和黄腐酸(FA)模拟水体的混凝处理。结果表明,CS-g-P(AM-SPE)在低投加量下时就能对上述污染物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CS-g-P(AM-SPE)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高于市售PAM,且絮体更大、更密实,所产絮体沉降效率更高。通过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综合分析,表明CS-g-P(AM-SPE)在混凝过程中主要起强的电中和作用,另外有一定的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的作用。
杨鹤[2](2021)在《基于壳聚糖和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止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度失血是造成战争和事故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所以通过简便的方法制备具有优异性能和低成本的止血材料是很有意义的。以壳聚糖(CS)、海藻酸钠(SA)和氨基化硅藻土(ADia)为原料,制备了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高效止血海绵(CS/SA/ADia)。首先,以硅藻土(Dia)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制备了氨基化硅藻土(ADia)。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所制备的改性硅藻土的化学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仪和动态光散射仪,对改性硅藻土的接枝量和表面Zeta电势变化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硅藻土表面的氨基没有影响硅藻土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结晶度,硅藻土表面的氨基量约为1.5 wt%,改性前后硅藻土的表面Zeta电势从-30.4 m V增加至+3.3 m V。然后,将CS、SA和ADia的共混液通过冷冻干燥和Ca2+交联,制备了CS/SA/ADia。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酶标仪和拉力试验机对CS/SA/ADia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和海绵中ADia的复合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S/SA/ADia具有典型的多孔网络结构;ADia能够稳定地复合在CS/SA/ADia之中,增强了CS/SA/ADia的力学性能。体外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和小鼠皮下植入实验结果表明,CS和SA的存在使CS/SA/ADia表现出良好的血液和活体组织相容性,几乎不表现出细胞毒性。体外全血凝固实验和小鼠肝脏止血实验结果表明,CS/SA/ADia具有快速止血的能力,随着ADia含量的增加,止血效果有所提升。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说明了CS/SA/ADia通过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发挥止血作用。为了解决传统粉末类止血材料可能会随着伤口进入人体,引发不可控血栓的问题。以CS、多巴胺(Dpa)和ADia为原料,通过碱沉淀法和叔丁醇(TBA)置换法,制备了止血微球(CS/ADia/Dpa/TBA)。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所得的止血微球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S/ADia/Dpa/TBA具有多尺度的、分级多孔网络结构和较高的吸水率。通过改变TBA的浓度控制这种多孔网络结构。体外溶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S/ADia/Dpa/TB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外全血凝固实验和小鼠肝脏止血实验表明,30 wt%的TBA溶液置换得到的止血微球具有最好的止血效果。PT和APTT测定结果表明CS/ADia/Dpa/TBA通过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发挥止血作用。
徐彦乔[3](2021)在《离子液体辅助制备Cu-In-Zn-S和CsPbX3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导体纳米晶由于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质,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生物成像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镉基纳米晶已率先实现了商业应用,但是仍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成为了该类材料大规模应用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发展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半导体纳米晶及其制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离子液体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以不同类型的离子液体为出发点,探索了其在多元和钙钛矿纳米晶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借助离子液体与配体的协同作用实现对纳米晶生长动力学和发光动力学的有效调控。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针对水相合成Cu-In-Zn-S(CIZS)多元纳米晶存在反应时间较长、量子产率偏低的突出问题,发展了一种离子液体辅助水热法快速制备CIZS纳米晶的新途径。利用含氟离子液体1-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Mim]BF4)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F-对纳米晶的表面悬键进行刻蚀,同时结合宽带隙半导体材料ZnS的表面包覆,充分钝化纳米晶的表面缺陷,将其荧光量子产率由6.2%提高至31.2%。此外,离子液体较低的表面张力有效地提高了纳米晶的瞬间成核率,反应时间由5 h缩短至1 h。随后,将CIZS/ZnS纳米晶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基质复合,制备了CIZS/ZnS/PVP复合荧光粉,并结合Lu3Al5O12:Ce3+荧光粉与蓝光芯片组装成白光LED,器件的发光效率(LE)高达90.11 lm/W,显色指数(CRI)和色温(CCT)分别为87.2和4977 K,说明CIZS/ZnS/PVP复合荧光粉在固态照明领域极具应用潜力。(2)为了获得兼具制备成本低廉及荧光性能优异的纳米晶材料,采用离子液体辅助过饱和重结晶法制备了CsPbBr3纳米晶。通过引入含溴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改善纳米晶的表面性质,提高了纳米晶表面Br元素的含量,纳米晶的表面由缺Br态向富Br态转变,量子产率由78.73%增加至91.04%。此外,[Bmim]Br有助于调控CsPbBr3纳米晶的形貌及晶粒尺寸,提高了纳米晶的粒径均匀性。更为重要的是,纳米晶的光、储存稳定性也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在室温下存储91天或在紫外灯下连续照射24 h后均能保持80%以上的初始荧光强度。最后,通过阴离子交换反应获得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CsPbX3纳米晶,其发射峰在462~665 nm范围内连续可调,色域可达北美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标准的129.65%,为高质量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电应用提供了参考。(3)针对钙钛矿纳米晶因存在表面Pb缺陷而导致荧光性能及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含氟酸根离子液体原位钝化表面缺陷的策略。通过在纳米晶的合成过程中引入含氟酸根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分别利用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的协同作用原位消除纳米晶表面富余的Pb0和表面悬键,充分钝化纳米晶的表面缺陷,其荧光量子产率可由63.82%提升至94.63%。此外,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其它类型的含氟酸根离子液体均可有效提升纳米晶的荧光性能,表明该原位钝化策略具有普适性。吸附在纳米晶表面的[Bmim]+为纳米晶提供了疏水性的保护壳层,因此纳米晶的储存、光、水、热稳定性均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将制得的纳米晶应用于白光LED中,器件的LE高达100.07lm/W,色域覆盖范围可达NTSC标准的140.64%,说明CsPbBr3纳米晶在背光显示领域极具应用潜力。(4)为进一步提升CsPbBr3纳米晶的稳定性,发展了一种简单快速制备CsPbBr3@SiO2纳米晶的新途径。利用离子液体[Bmim]BF4具有较大的极性和一定的吸湿性捕捉空气中的水分,促进APTES快速水解形成SiO2层包覆于CsPbBr3纳米晶的表面,SiO2的最佳包覆时间由10 min显着缩短至20 s。此外,离子液体疏水性的有机阳离子吸附在纳米晶表面,有效避免了纳米晶在包覆过程中因被水或醇侵蚀而造成荧光性能的衰减。因此,CsPbBr3@SiO2纳米晶的稳定性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保存120天后,仍可维持96.12%的初始荧光强度。随后,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CsPbX3@SiO2纳米晶,其发光峰的中心位置可在421.2~651.6 nm范围内调谐,色域可达NTSC标准的143.57%。由于SiO2比CsPbX3纳米晶具有更高的导带底和更低的价带顶,因此可将电子与空穴限制在CsPbX3内,钝化了纳米晶的表面态,从而提升了CsPbX3纳米晶的荧光性能。最后,将CsPbBr3@SiO2纳米晶与CIZS/ZnS/PVP复合荧光粉结合组装成白光LED,器件的CRI高达90.5,CCT为4715 K,LE为41.57 lm/W。本工作为快速可控制备CsPbX3@SiO2纳米晶及其光电应用奠定基础。
曹飞[4](2021)在《基于Hi3516D的低功耗图像采集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分析日益小型化、集成化的航天图像设备功耗紧张的基础上,依托“某图像采集装置的研制”项目,设计了以国产视频处理芯片Hi3516D为核心的接口方案,使设备能应用该接口实现低功耗图像采集传输功能。这些实际测试的数据对于飞行器飞行姿态的设计和校准都具有关键意义,可以直观的、有效的帮助飞行器进一步研发。本文具体分析了低功耗器件选型、CMOS接口电路、电源功耗硬件适配、动态调压硬件电路及数据收发流程;给出了动态调压硬件电路参数计算,图像采集、图像压缩、低功耗模块软件设计流程、UDP数据传输流程及uboot寄存器、内核模块的信息配置;测试了不同AVS支持下的功耗、图像质量、图像压缩比以及实时码率情况。经设计分析及测试验证,本图像采集装置工作在1Mbps码率以内时,整机功耗不超2.5W,且优化后降低功耗8~16%,图像质量PSNR优于36d B,压缩比大于150:1,实时码率控制在900k~1Mbps平稳输出,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且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某飞行器中。相较于其他平台的视频监控设备,本图像采集装置具有较小的体积,在此体积基础上具备较低的功耗、较高的压缩比、较低的码率,同时也能保证图像质量,且各种环境实验证明该装置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可以稳定运行。目前该装置已经完成飞行实验,并且在硬回收存储器中成功回收数据,清晰拍摄了某部位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状态,为飞行器的改进与研制提供了直观、形象、有效的数据来源。
孙庆[5](2021)在《聚集诱导发光探针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和良好的杀菌性能而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中,但是存在生物降解速度慢以及对水生环境产生危害的问题。因此,开发便捷的检测水体中CS的方法对于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两相滴定法灵敏度低,涉及有明显毒性的氯仿等溶剂;色谱法所用仪器比较昂贵、分析成本较高,样品预处理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近年来,聚集诱导发光(AIE)探针在化学和生物传感领域应用广泛,利用AIE现象分析检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兴的快捷方法。为此,本文以四苯乙烯(TPE)基团为母体分子,合成一种水溶性分子1,1,2,2-四[4-(3-磺酸丙氧基)苯基]乙烯盐(TSTPE),研究TSTPE的光物理性能、TSTPE对不同种类CS的荧光发射响应,以探究TSTPE-CS间的相互作用。在本文研究范围内,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TSTPE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能通过Mc Murry偶联反应和酯交换反应,以两步合成得到TSTPE。利用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和电喷雾软电离质谱(ESI-MS,负离子模式)对产物进行表征,验证了TSTPE的分子结构。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TSTPE的发光性能。当TSTPE的浓度为4.5×10-5 mol/L时,TSTPE在乙醇/水(Et OH/H2O)混合溶液中的荧光强度随着Et OH体积分数(fe,v%)的增加而增强。当fe=95%时,TSTPE的荧光强度比纯水中的增加了约3.8倍,这种荧光增强验证了TSTPE具有典型的AIE效应。(2)TSTPE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的相互作用TSTPE与DTAB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形成TSTPE-DTAB复合物,TSTPE-DTAB复合物彼此间聚集产生明显的荧光发射。基于此,实现了水相中DTAB的定量分析检测。当TSTPE的浓度为4.5×10-5 mol/L时,DTAB的浓度在1.05~1.7×10-4 mol/L范围内,TSTPE-DTAB混合体系的荧光强度F与DTAB浓度c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DTAB的检测限约为5.7×10-7 mol/L。在p H为3~10范围内TSTPE-DTAB混合体系的荧光发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Na Cl、KCl和Na NO3三种无机盐对TSTPE-DTAB混合体系的荧光发射干扰较小,且在模拟水样中DTAB的回收率不低于95%。(3)TSTPE与不同种类CS的相互作用两个角度:其一,TSTPE与不同疏水链长、相同亲水头基的CS(DTAB、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相互作用。TSTPE与CS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彼此间聚集产生明显的荧光发射。当体系中CS/TSTPE摩尔比相同时,CS的疏水链(C12、C14和C16)越长,TSTPE-CS体系的荧光强度F越大,荧光增强倍数F/F0也越大。其二,TSTPE与不同亲水头基、相同疏水链长的CS(DTAB、十二烷基氯化吡啶DPC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的相互作用。不同亲水头基的CS与TSTPE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形成的TSTPE-CS复合物表现出不同的荧光发射。当CS/TSTPE摩尔比为4:1时,TSTPE-DDBAC体系为白色浑浊液,且在365 nm激发下具有明显的蓝色发射,具有AIE效应;TSTPE-DTAB体系荧光强度比原来增强了约4.6倍,具有AIE效应;而TSTPE-DPC体系的荧光强度比原来降低了约0.5倍,具有聚集导致猝灭(ACQ)效应。
胡兴[6](2021)在《基于g-C3N4复合材料构建比色免疫分析及其在CEA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在所有的肿瘤标志物中,癌胚抗原(CEA)是最常被研究和检测的一种,它与多种类型的癌症相关。CEA是一种分子量约为200 k Da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参与细胞粘附,在细胞识别和相互作用中起调节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广谱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在肿瘤的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诸多的检测方法中,比色免疫分析法因成本低、操作简便与可视化检测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等特性在免疫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多的活性结合位点、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这使得它在比色免疫分析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基于g-C3N4二维材料分别制备g-C3N4/Ce O2、g-C3N4/Cu O、g-C3N4/Fe3O4复合材料构建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于CEA的定量检测,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g-C3N4与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g-C3N4/Ce O2复合纳米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g-C3N4/Ce O2材料发生电子跃迁,形成光生空穴h+,进而h+催化氧化TMB变为蓝色氧化TMB(TMBOX)。基于此原理,以g-C3N4/Ce O2作为标记物,构建了可见光激发的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来检测CEA。研究结果表明,在0.5 ng/m L到8.0ng/m L范围内,显色体系的吸光度与CEA浓度呈线性相关,最低检测限为0.088 ng/m L。(2)以三聚氰胺与硝酸铜为原料,高温煅烧制得g-C3N4/Cu O复合材料,通过壳聚糖(CS)将抗体交联在复合材料表面,构建了夹心式免疫分析体系。由于g-C3N4/Cu O复合纳米材料优异的光催化特性,使其催化氧化TMB形成蓝色氧化TMB(TMBOX)。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比色免疫分析的吸光度与CEA浓度在0.001-20 ng/m 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最低检测限为0.001 ng/m L。该免疫传感器具有更宽的检测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3)以g-C3N4与Fe Cl3为原料,乙二醇作为溶剂与还原剂,通过水热法制得g-C3N4/Fe3O4复合材料,将其作为标记物,在96孔板中构建了夹心式比色免疫分析用于CEA的检测。在浓酸条件下,g-C3N4/Fe3O4分解生成Fe3+,Fe3+与水杨酸钠反应可以形成紫色络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该显色体系的吸光度与CEA浓度在0.001ng/m L到50 n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LOD)为0.001 ng/m L,且该比色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特异性与抗干扰性。
胡晓波[7](2021)在《Co3O4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N2O分解性能研究》文中认为N2O作为大气对流层中的一种微组分,具有很长的寿命(110-150年)。人类生产活动产生了大量的N2O,如农业施肥、化学工业废气和汽车排放尾气等。作为一种有害的环境污染物,N2O已成为破坏臭氧层最严重的物质之一,亦成为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具有强烈的温室效应。重要的是,当前大气中N2O浓度正在持续上涨,预计本世纪中叶其浓度将达到目前含量的两倍。因此,消除排放的N2O对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N2O直接催化分解为无害的N2和O2,具有简单、高效和可持续等优点,已成为一种研究最为广泛和最具应用前景的N2O消除方法。其核心在于催化材料的选取,Co3O4及金属(碱/碱土金属、贵金属、稀土金属和过渡金属)改性Co3O4因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催化性能相对优异和活性位点易于调控等特点,成为有前景的N2O分解催化剂之一。然而,针对实际应用而言,目前该类催化剂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催化剂中Co3O4活性成分不易被充分利用,导致催化剂比活性较低;同时,实际N2O排放源中含有的杂质气体会抑制其催化活性,因此稳定性和抗杂质气体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存在机械性能差和成本昂贵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将Co3O4负载到合适的载体上,另一种有效的策略是对Co3O4进行掺杂改性。本论文通过制备合适的催化剂载体和掺杂非金属助剂等手段,设计合成了催化性能优异、稳定性好、抗杂质气体性能强且成本效益高的Co3O4基催化剂。具体而言,首先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单斜相Zr O2(m-Zr O2)和四方相Zr O2(t-Zr O2),然后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o3O4/Zr O2催化剂,研究了Zr O2晶型对Co3O4/Zr O2催化剂催化N2O分解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g-C3N4作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o3O4/g-C3N4用于催化N2O分解。研究了Co3O4和g-C3N4在N2O催化分解反应中的协同耦合效应。紧接着,采用g-C3N4这种特殊的材料作为N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有缺陷的N掺杂Co3O4催化剂,并用于催化N2O分解。探究了N掺杂对Co3O4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采用一种成本效益高且易于使用的废弃鸡蛋壳(Eggshell)作为载体,制备了Co3O4/Eggshell催化剂用于催化N2O分解,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结构-性能间的关系。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并结合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探究了催化剂结构、织构、电子特性和表面性质等与催化性能的关系,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晶型Zr O2负载Co3O4催化N2O分解当原料气组成为1000 ppm N2O/Ar,GHSV=10,000 h-1,反应温度为400°C时,Co3O4/m-Zr O2催化剂可转化80%N2O,而Co3O4/t-Zr O2催化剂仅可转化51%N2O;Co3O4/m-Zr O2催化剂表现出与纯Co3O4相似的催化活性,但比活性更高。当原料气中引入O2、H2O和/或NO等杂质气体时,Co3O4/m-Zr O2催化剂比Co3O4/t-Zr O2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抗杂质气体性能,且稳定性更好。因此,Co3O4/m-Zr O2是一种具有优良N2O催化分解活性的催化剂。表征结果发现,相比Co3O4/t-Zr O2催化剂,m-Zr O2载体与Co3O4之间更强的相互作用提高了Co3O4/m-Zr O2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增大比表面积,分散Co3O4纳米粒子,提高Co2+/Co3+的氧化还原性能,形成稳定的Co2+,以及增加表面Co2+、氧空位和碱性位点的含量提高了其催化活性。2.g-C3N4负载Co3O4催化N2O分解当原料气组成为1000 ppm N2O/Ar,GHSV=10,000 h-1时,催化剂Co3O4/g-C3N4、Co3O4、Co3O4/m-Zr O2、Co3O4/AC和Co3O4/γ-Al2O3在反应温度为400°C时的N2O转化率分别为100、80、77、51和2%。同时,Co3O4/g-C3N4催化剂比活性更高,约为Co3O4的5倍。此外,当原料气中引入O2、H2O和/或NO等杂质气体后,Co3O4/g-C3N4仍表现出强的抗杂质气体性能,特别是抗NO性能。表征结果表明,Co3O4/g-C3N4催化剂的Co3+/Co2+氧化还原能力和织构性质不是决定其N2O分解活性的关键因素。该催化剂优良的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其表面较高含量的Co2+、表面氧物种和碱性位点,以及活性位点(Co3+/Co2+氧化还原对、Co-N物种和氮位点)之间的协同耦合效应。本研究为获得高性能的负载型Co3O4基催化剂提供了简单实用的策略。3.N掺杂Co3O4催化N2O分解当原料气组成为1000 ppm N2O/Ar,GHSV=10,000 h-1时,纯Co3O4催化剂在560°C可完全转化N2O,而Co3O4掺杂N之后,N-Co3O4催化剂380°C即可实现N2O完全转化。当原料气中引入杂质气体O2、H2O和/或NO之后,与Co3O4相比,N-Co3O4催化剂仍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更好的稳定性以及更强的抗杂质气体性能。表征结果表明,N原子可通过取代Co3O4晶格氧而进入到Co3O4结构中。N掺杂促进了催化剂中氧空位、表面Co2+和碱性位点的形成。此外,N的引入可提高Co3O4中Co2+给电子能力,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强Co3O4的氧化还原性能,削弱Co-O键。所有这些因素使N-Co3O4催化剂具有较低的N2O分解活化能。本研究表明了非金属N对Co3O4进行改性用于N2O催化分解的可行性。4.鸡蛋壳负载Co3O4催化N2O分解当原料气组成为1000 ppm N2O/Ar,GHSV=10,000 h-1时,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的Co3O4/Eggshell催化剂400°C可实现N2O完全分解,而采用浸渍法和研磨法制备的具有相同Co3O4含量的Co3O4/Eggshell催化剂,在该温度下N2O转化率仅有~10%;且沉积沉淀法制备的Co3O4/Eggshell催化活性与纯Co3O4催化剂相当。当原料气中引入杂质气体O2、H2O和/或NO之后,该催化剂相比Co3O4催化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以及抗杂质气体性能更强。表征结果表明,相比纯Co3O4催化剂,Eggshell中Ca元素可有效削弱Co3O4/Eggshell催化剂的Co-O键,提高其氧化还原性能;同时,还可增强其表面碱性位点的强度和数量,易于转移电子而活化N2O分子。此外,Co3O4/Eggshell相比Co3O4含有更多的氧空位。鉴于以上分析结果,Co3O4/Eggshell催化剂表现出与纯Co3O4相似的催化活性、更强的抗杂质气体性能和稳定性。总之,Eggshell用作负载型Co3O4基催化剂的载体,不仅提高了活性组分利用率,有效降低制备成本,而且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李叶惠[8](2021)在《基于浊点分离体系提取纯化天然抗氧化剂》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于抗氧化剂的进一步了解,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由于其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而逐渐不被使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如何高效分离和纯化天然抗氧剂上。然而,天然抗氧化剂大多存在于水果、蔬菜或中草药中,原料成分复杂且有效活性物质含量低,其分离存在一定困难。浊点分离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富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生物相容性好,富集倍数高和价格低廉的优点而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对于复杂基质而言,浊点分离只能富集和初步分离一类物质,不能选择性分离特定产物,这使浊点分离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因此研究浊点分离与其他方法结合,提高其分离的选择性引起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本文将浊点分离和固相萃取或液液萃取相结合,建立一种新的体系,旨在提高浊点分离的选择性,获得纯度较高的天然抗氧化剂样品,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壳聚糖/羟基磷灰石(CS/HAP)并用4-羧基苯硼酸(CPBA)改性得到4-羧基苯硼酸-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剂(CPBA-CS/HAP),用于固相萃取维生素B12,通过实验数据探究了不同材料、底物浓度、吸附时间和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然后利用表面活性剂对吸附在CPBA-CS/HAP上的维生素B12进行解吸,并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进行浊点分离除去溶液中过多的表面活性剂及吸附过程中残留的杂质,进一步纯化维生素B12,最终结合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的维生素B12,纯度为92.63%。(2)通过水热法合成了锌-锡层状双氢氧化物(Zn-Sn LDH)并在其表面原位生长混合配体的锌-羧基配体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n-MOF)形成层状双氢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LDH/MOF)用于固相吸附维生素B2,通过探究了底物浓度、吸附时间和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并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进行浊点分离除去溶液中过多的表面活性剂及吸附过程中残留的杂质,进一步纯化维生素B2,最终结合结晶的方法得到维生素B2的较纯品,纯度为93.92%。(3)通过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DESs)萃取黄芩中的黄芩苷,并研究了不同DESs种类,料液比、DESs含水量、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然后利用表面活性剂对溶液中的黄芩苷浊点分离,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平衡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浊点分离完成后用Na OH溶液进行反萃取,最终通过酸沉的方法得到较纯的黄芩苷,纯度为89.72%。
刘涛[9](2021)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除磷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工业中含磷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业中磷肥的滥用等问题日益严重。而磷(P)被认为是一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关键元素,这种现象导致水体被严重污染,进而会影响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求一种能高效去除水中磷的措施迫在眉睫。吸附法因具有易操作、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效率高等诸多优势而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壳聚糖(CS)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生物多糖,它们具有廉价易得、有大量的活性官能团等诸多优点,同时,二者都具有良好的凝胶性能,可用于污水处理方面。然而,纯CMC或CS制成的凝胶珠机械性能差等问题,阻碍了其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基于此,本论文利用CMC独特的性质,以AlCl3和LaCl3作为交联剂,再利用CMC与CS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CMC/CS复合凝胶材料。针对其机械性能差等问题,将价廉易得的粉煤灰(FA)和具有超大比表面积的UiO-66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引入到CMC/CS中,这样就可改善其机械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两部分:(1)通过将粉煤灰和CMC溶液混合的方法,将其引入至CMC/CS中,成功制备出一种机械强度高且比表面积较大的FA/CMC/CS复合凝胶珠吸附剂;以除磷效率为标准,对各组份之间的配比进行优化,并通过XRD、SEM、BET等对样品表征分析,最后对其除磷性能进行评价。磷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溶液体系p H=3、初始磷浓度50 mg/L、吸附剂用量4 g/L的条件下,18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效率达69.8%,吸附容量为8.72 mg/g;经四次循环后,除磷效率降至36.58%;整个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且该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通过对吸附机制的探究发现,FA/CMC/CS除磷主要以静电引力和配位交换为主。(2)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UiO-66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然后将其与CMC溶液混合,进而引入至CMC/CS中,成功制备出UiO-66/CMC/CS复合凝胶珠吸附剂,优化了各组份间的配比,对材料进行XRD、FT-IR、TGA等表征分析,并对其除磷性能进行评价。磷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溶液体系p H=7、初始磷浓度50 mg/L、吸附剂用量1.5 g/L的条件下,9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效率达95.44%,吸附容量为31.81 mg/g;重复使用五次后,除磷效率仍在50%以上;整个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且该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UiO-66/CMC/CS主要以静电引力和配位交换的机制除磷。
谌子诺[10](2021)在《基于靶点预测和高通量测序的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治疗通过病证结合的辨治模式,在防治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见证候要素中,属实证的证候要素以血瘀和痰浊出现频率最高。因此可见,痰与瘀是冠心病常见的证候要素,两者又多相互兼杂。《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指出针对痰瘀互结证患者,可选用中成药丹蒌片。现代研究表明丹蒌片对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调节血脂代谢系统,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恢复心肌供血。目的:1.构建丹蒌片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分-靶点”网络。2.聚类富集分析丹蒌片“寒、凉、温”不同药性的作用机制。3.临床研究获取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前后的差异基因,生信分析并验证药理预测网络。方法:1.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分-靶点”网络预测。通过数据库与系统文献检索,收集丹蒌片药物成分;运用TCMSP、TCMID数据库和文献检索筛选成分的对应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网络。结合STRING6等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映射,以MC.ODE算法识别核心节点,进行PPI网络功能注释。2.丹蒌片中药四性的分类功能富集。在构建的丹蒌片“成分-靶点”数据库中分别提取寒药、凉药、温药中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将获得的成分靶点分别输入Webgestalt生信分析工具,选择物种为人类基因组,运用ORA富集方法,通路选择KEGG与GO(BP、CC、MF)项目进行可视化分析。3.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差异基因检测。选择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例受试者,采集干预前后血液4ml,进行高通量RNA测序,筛选找到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差异基因表达谱,统一为Gene Symbol格式,与预测的药物成分靶点映射取交集,进行生物学注释与通路分析。结果:1.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到丹蒌片药物活性成分共190个,根据《中国药典》与文献检索补充57个成分,将补充数据与TCMSP数据库检索数据比较去重后获得丹蒌片活性成分(瓜萎15个、薤白13个、葛根17个、川芎17个、丹参80个、赤芍36个、泽泻13个、黄芪26个、骨碎补20个和郁金17个)。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和文献检索筛选出丹蒌片活性成分对应的药理作用靶点,去除重复值后共得到369个药物成分靶点。利用OMIM、Drugbank、GeneCards、TTD与DisGeNET数据库查找稳定型心绞痛相关基因,去重后共计3385个疾病靶点。将丹蒌片的成分靶点与稳定型心绞痛的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292个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对其网络对应关系进行可视化处理。根据节点度值筛选发现排名前5的药物成分包括quercetin(槲皮素)、Daidzein(黄豆苷元)、luteolin(木犀草素)、kaempferol(山柰酚)、Puerarin(葛根素),以上成分的度值均超过50,与多个疾病靶点相关,可能是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活性成分。度值排名前5的靶点有6个,包括PTGS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1)、PTGS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HSP90AA1(热休克蛋白90 α家族A类成员1)、NCOA2(核受体辅激活蛋白2)、ADRB2(β2肾上腺素能受体)、F2(凝血酶),以上靶点的度值均超过40,与多个药物成分有靶向关系,可能是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药理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基于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的292个基因,通过Metascape平台映射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选取其中7类具有代表性的MCODE模块可视化分析,发现丹蒌片可能具有抗病毒感染、保护脊髓损伤、调节类固醇激素代谢、与GPCR配体结合、介导抗炎细胞因子、转运调节生长因子、活化中性粒细胞等多种药理作用。2.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关于丹蒌片组成的中药四性记载,将丹蒌片组成药物按药性分类,将大寒、寒、微寒统一归于寒,将温、微温均归于温。结果发现方中有寒药(瓜蒌、泽泻、郁金、丹参、赤芍)、凉药(葛根)、温药(薤白、川芎、骨碎补、黄芪),无热性药物。基于第二章研究结果,在文献与TCMSP数据库提取到丹蒌片中寒药104个活性成分,检索获得对应的247个作用靶点;凉药12个活性成分,检索获得对应的159个作用靶点,温药58个活性成分,检索获得对应的296个作用靶点。按寒药、凉药、温药分类输入Webgestalt生信分析工具,选择物种为人类基因组,运用ORA富集方法,开展KEGG与GO通路富集,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在KEGG前10通路上,丹蒌片中寒药与凉药作用共同的通路“流体剪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其原理可能与两者的组成药物皆具有辅助血行的功效有关。此外,寒药与温药均作用于IL-17信号通路。GO富集前10的结果表明寒药与温药的生物学过程都作用于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应激反应与防御反应、细胞活化与分泌等方向。而凉药与另外两组存在部分差异,具体包括正调控多细胞生物过程、正调节催化活性、正调控细胞迁移、负调节刺激反应、稳态过程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调节等方面。在细胞组成上,寒、温、凉药均与神经元投射相关、膜筏与质膜相关。其中寒药和温药还涉及树突区室,即神经元主要接受信号的部分。在分子功能上,寒药与凉药均与神经递质受体活性、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蛋白激酶结合、蛋白质同源二聚活性相关,而仅温药具有核受体活性。3.临床研究纳入受试者10例,干预前两组基线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试验过程中对照组1例患者脱落,4周药物干预结束后共计获实验组样本5例,对照组样本4例。依据2018年《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中医疗效评价,结果发现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通量测序后根据蛋白编码基因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量进行差异筛选,去除试验组中与对照组交集的33个基因(混杂因素),剩下64个丹蒌片作用基因(其中52个上调,12个下调),绘制火山图以查看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基因的整体分布情况。富集GO项目的显着节点发现试验组在生物学过程中下调较上调基因增加“节律过程”;细胞组成中,“突触”为下调项目独有,而“细胞外基质”为上调项目独有;分子功能中,上调项目较下调增加“酶调节活性”、“分子传感器活性”、“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蛋白质结合转录因子活性”、“受体调节活性”。KEGG top20分析发现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上皮细胞信号转导”、“上皮细胞的细菌入侵”、“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造血细胞谱系”、“紧密连接”、“粘附连接”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抵抗”。将高通量测序得到的64个基因与预测的丹蒌片药物成分靶点数据库(369个靶点)比对,映射得到4个基因(EGF、F3、MET、MGST1)。以上基因对应药物成分的口服利用度均大于30,推测口服利用度高可能是药物疗效作用的基础。将这4个基因与构建的稳定型心绞痛的疾病靶点库(3385个靶点)比对,结果发现只有EGF、F3同时录属疾病靶点。综上,高通量测序结果验证了“成分-靶点”预测网络中的部分节点。结论:1.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复杂的多靶点药理作用机制,其核心药物成分可能与黄酮类化合物相关,主要药物靶点可能与炎症等基因相关。2.在药物共通性上,KEGG富集前10结果提示丹蒌片中寒药与凉药都作用于通路“流体剪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其原理可能与寒药及凉药的组成药物皆具有辅助血行的功效有关。此外,寒药与温药均作用于IL-17信号通路。3.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丹蒌片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活性成分之一可能是槲皮素,主要的靶点包括EGF与F3,这与“成分-靶点”预测网络的结果部分吻合。
二、CS/AR研究方法与中国的实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S/AR研究方法与中国的实际(论文提纲范文)
(1)离子型壳聚糖基絮凝剂的合成及其混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絮凝剂及混凝技术 |
1.2.1 混凝技术 |
1.2.2 混凝机理 |
1.2.3 絮凝剂 |
1.3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及其改性 |
1.3.1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
1.3.2 壳聚糖的性质 |
1.3.3 壳聚糖的改性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4.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2 壳聚糖基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
2.2.1 CS-g-P(AM-AMPS)的合成流程 |
2.2.2 CS-g-P(AM-SPE)的合成流程 |
2.3 壳聚糖基絮凝剂分子结构及其特性研究方法 |
2.3.1 壳聚糖基絮凝剂特性粘度和分子量测定方法 |
2.3.2 壳聚糖基絮凝剂接枝率与接枝效率测定方法 |
2.3.3 壳聚糖基絮凝剂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表征方法 |
2.4 CS-g-P(AM-AMPS)混凝试验 |
2.4.1 赤铁矿废水混凝处理试验 |
2.4.2 模拟饮用水混凝处理试验 |
2.5 CS-g-P(AM-SPE)混凝试验 |
2.5.1 高岭土悬浮液混凝处理试验 |
2.5.2 腐植酸钠混凝处理试验 |
2.5.3 黄腐酸混凝处理试验 |
2.6 混凝机理研究方法 |
2.6.1 Zeta电位的测定方法 |
2.6.2 絮体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
2.6.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章 絮凝剂CS-g-P(AM-AMPS)的合成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CS-g-P(AM-AMPS)的合成优化 |
3.2.1 引发剂用量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3.2.2 反应温度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3.2.3 m(AM):m(AMPS)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3.2.4 反应时间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3.3 CS-g-P(AM-AMPS)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3.4 差热-热重分析 |
3.3.5 合成机理分析 |
3.4 CS-g-P(AM-AMPS)对赤铁矿废水的混凝研究 |
3.4.1 CS-g-P(AM-AMPS)对赤铁矿废水的去除效率研究 |
3.4.2 絮体粒径分布及表观特性研究 |
3.4.3 CS-g-P(AM-AMPS)电中和能力研究 |
3.4.4 混凝机理分析 |
3.5 CS-g-P(AM-AMPS)对模拟饮用水的混凝研究 |
3.5.1 CS-g-P(AM-AMPS)对模拟饮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研究 |
3.5.2 絮体沉降效率研究 |
3.5.3 p H值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 |
3.5.4 混凝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絮凝剂CS-g-P(AM-SPE)的合成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CS-g-P(AM-SPE)的合成优化 |
4.2.1 总反应物浓度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2.2 总单与壳聚糖的质量比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2.3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2.4 光照强度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2.5 光照时间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2.6 m(AM):m(SPE)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3 CS-g-P(AM-SPE)的组成、结构和特性研究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3.4 差热-热重分析 |
4.4 CS-g-P(AM-SPE)的水处理性能研究 |
4.4.1 针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混凝研究 |
4.4.2 针对腐植酸钠的混凝研究 |
4.4.3 针对黄腐酸的混凝研究 |
4.4.4 混凝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2)基于壳聚糖和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止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止血材料简介 |
1.2 止血材料的止血机理 |
1.3 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止血粉末的制备方法 |
1.3.2 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 |
1.3.3 止血凝胶的制备方法 |
1.4 止血材料的类型 |
1.4.1 有机止血材料 |
1.4.2 无机止血材料 |
1.5 本工作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2.壳聚糖/海藻酸钠/氨基化硅藻土海绵的制备及止血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仪器及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部分 |
2.3.1 ADia的制备 |
2.3.2 CS/SA/ADia的制备 |
2.4 表征方法 |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 |
2.4.2 热重量分析表征 |
2.4.3 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 |
2.4.4 硅藻土Zeta电势表征 |
2.4.5 硅藻土在止血海绵中复合稳定性表征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表征 |
2.4.7 X光电子能谱表征 |
2.4.8 止血海绵表观密度和孔隙率的表征 |
2.4.9 止血海绵压缩强度的表征 |
2.4.10 止血海绵溶胀性能的表征 |
2.4.11 止血海绵生物相容性的表征 |
2.4.12 止血海绵体外止血性能的表征 |
2.4.13 止血海绵体内止血性能的表征 |
2.4.14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表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氨基化硅藻土的表征 |
2.5.2 止血海绵的化学组成与形貌结构表征 |
2.5.3 止血海绵的物理性能表征 |
2.5.4 止血海绵生物相容性分析 |
2.5.5 止血海绵止血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壳聚糖/氨基化硅藻土/多巴胺微球的制备及止血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仪器及设备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部分 |
3.3.1 CS/Dpa/ADia/TBA的制备路线 |
3.3.2 CS/Dpa/ADia/TBA的制备 |
3.4 表征方法 |
3.4.1 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 |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4.3 止血微球溶胀性能的表征 |
3.4.4 止血微球生物相容性的表征 |
3.4.5 止血微球体外止血性能的表征 |
3.4.6 止血微球体内止血性能的表征 |
3.4.7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表征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止血微球基本表征 |
3.5.2 止血微球生物相容性分析 |
3.5.3 止血微球止血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3)离子液体辅助制备Cu-In-Zn-S和CsPbX3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半导体纳米晶的概述 |
1.1.1 半导体纳米晶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
1.1.2 半导体纳米晶的发展历程 |
1.1.3 半导体纳米晶的分类及光学特点 |
1.2 I-III-VI族多元半导体纳米晶 |
1.2.1 I-III-VI族半导体纳米晶的基本性质 |
1.2.2 I-III-VI族纳米晶的制备 |
1.2.3 I-III-VI族纳米晶在照明显示领域的应用 |
1.3 铅卤钙钛矿纳米晶 |
1.3.1 铅卤钙钛矿矿纳米晶的性质 |
1.3.2 铅卤钙钛矿矿纳米晶的合成方法 |
1.3.3 铅卤钙钛矿矿纳米晶的稳定性改善 |
1.3.4 铅卤钙钛矿纳米晶的光电应用 |
1.4 离子液体 |
1.4.1 离子液体的概述 |
1.4.2 离子液体的特性 |
1.4.3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主要的化学药品及试剂 |
2.2 制备方法 |
2.2.1 离子液体辅助水热法制备Cu-In-Zn-S纳米晶 |
2.2.2 过饱和重结晶法制备CsPbBr_3钙钛矿纳米晶 |
2.2.3 CsPbX_3@SiO_2纳米晶的制备 |
2.2.4 白光LED器件的组装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4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 |
2.3.5 光致发光光谱 |
2.3.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2.3.7 紫外光电子能谱 |
2.3.8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
2.3.9 荧光量子产率 |
2.3.10 变温荧光光谱 |
2.3.11 电致发光光谱 |
3 离子液体辅助水热法制备Cu-In-Zn-S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制备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温度对CIZS纳米晶的影响 |
3.3.2 反应时间对CIZS纳米晶的影响 |
3.3.3 离子液体[Mim]BF_4添加量对CIZS纳米晶的影响 |
3.3.4 [Mim]BF_4与CIZS纳米晶的作用机理探究 |
3.3.5 氟源种类对CIZS纳米晶的影响 |
3.3.6 金属离子比例对CIZS纳米晶的影响 |
3.3.7 CIZ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的荧光性能研究 |
3.3.8 CIZS/ZnS/PVP复合荧光粉的荧光性能研究 |
3.3.9 CIZS/ZnS/PVP复合荧光粉在白光LED中的应用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离子液体辅助过饱和重结晶法制备CsPbBr_3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制备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b/Cs比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4.3.2 离子液体[Bmim]Br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4.3.3 CsPbBr_3纳米晶的稳定性研究 |
4.3.4 离子液体[Bmim]Br对CsPbBr_3纳米晶的表面钝化机理研究 |
4.3.5 阳离子浓度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4.3.6 配体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4.3.7 阴离子组分对CsPbX_3纳米晶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含氟酸根离子液体原位钝化CsPbBr_3纳米晶表面缺陷及其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制备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Bmim]BF_4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2 [Bmim]BF_4原位钝化CsPbBr_3纳米晶的机理研究 |
5.3.3 离子液体的阳离子链长及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4 氟源类型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5 前驱体与反溶剂体积比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6 OA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7 OAm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8 CsPbBr_3纳米晶的稳定性研究 |
5.3.9 CsPbBr_3纳米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离子液体辅助制备CsPbX_3@SiO_2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制备过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APTES添加量对CsPbBr_3@SiO_2纳米晶的影响 |
6.3.2 反应时间对CsPbBr_3@SiO_2纳米晶的影响 |
6.3.3 APTES引入方式对CsPbBr_3@SiO_2纳米晶的影响 |
6.3.4 APTES与CsPbBr_3@SiO_2纳米晶作用机理研究 |
6.3.5 离子液体对CsPbBr_3@SiO_2纳米晶的影响 |
6.3.6 CsPbBr_3@SiO_2纳米晶的稳定性研究 |
6.3.7 CsPbX_3@SiO_2纳米晶的荧光性能研究 |
6.3.8 CsPbBr_3@SiO_2纳米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基于Hi3516D的低功耗图像采集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低功耗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压缩算法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
2 总体方案设计 |
2.1 主要功能及组成 |
2.2 方案设计 |
2.2.1 低功耗设计原则 |
2.2.2 ARM主控卡 |
2.2.3 图像采集卡 |
2.2.4 以太网通信卡 |
2.2.5 电源卡 |
2.2.6 工作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硬件设计与分析 |
3.1 ARM主控卡设计 |
3.1.1 接口设计 |
3.1.2 上电顺序 |
3.2 图像采集卡设计 |
3.2.1 接口设计 |
3.2.2 上电顺序 |
3.2.3 光学镜头 |
3.3 电源卡设计 |
3.3.1 关键电源电路设计 |
3.3.2 动态调压电路设计 |
3.4 对外接口设计 |
3.4.1 串口设计 |
3.4.2 以太网口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程序设计 |
4.1 图像采集模块 |
4.2 图像压缩模块 |
4.2.1 压缩原理 |
4.2.2 压缩环节 |
4.2.3 码率优化 |
4.2.4 区域管理 |
4.2.5 实时时钟 |
4.3 低功耗模块 |
4.3.1 AVS支持 |
4.3.2 内核模块 |
4.4 UDP通信 |
4.4.1 协议选择 |
4.4.2 传输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5 设备性能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平台的组成与搭建 |
5.2 功耗测试 |
5.3 图像质量测试 |
5.4 压缩比测试 |
5.5 码率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设计研究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聚集诱导发光探针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 |
1.1.1 AIE的机理 |
1.1.2 AIEgen的种类 |
1.1.3 AIE材料的应用 |
1.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的分析方法 |
1.2.1 两相滴定法 |
1.2.2 分光光度法 |
1.2.3 HPLC法 |
1.2.4 GC-MS法 |
1.3 AIE探针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研究进展 |
1.3.1 基于AIE探针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
1.3.2 基于AIE探针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四苯乙烯磺酸钠盐(TSTPE)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能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TSTPE的合成 |
2.2.2 TSTPE的光物理性能研究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TSTPE的合成路线设计与对比 |
2.3.2 TPE-(OH)_4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2.3.3 TSTPE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2.3.4 TSTPE的光物理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STPE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的相互作用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TSTPE的浓度和反应时间选择 |
3.2.2 TSTPE-DTAB混合体系光谱测定 |
3.2.3 pH对 TSTPE、TSTPE-DTAB混合体系荧光发射的影响 |
3.2.4 共存物对TSTPE、TSTPE-DTAB混合体系荧光发射的影响 |
3.2.5 水样中DTAB加标回收测定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TSTPE的浓度和反应时间选择 |
3.3.2 TSTPE-DTAB混合体系光谱测定 |
3.3.3 pH和共存物对TSTPE、TSTPE-DTAB混合体系荧光发射的影响 |
3.3.4 水样中DTAB加标回收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STPE与不同种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TSTPE-TTAB、TSTPE-CTAB混合体系光谱测定 |
4.2.2 pH对 TSTPE-TTAB、TSTPE-CTAB混合体系荧光发射的影响 |
4.2.3 无机盐对TSTPE-TTAB、TSTPE-CTAB混合体系荧光发射的影响 |
4.2.4 TSTPE-DPC、TSTPE-DDBAC混合体系光谱测定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TSTPE-TTAB混合体系光谱测定 |
4.3.2 TSTPE-CTAB混合体系光谱测定 |
4.3.3 TSTPE-不同疏水链长CS混合体系的光谱研究 |
4.3.4 TSTPE-DPC、TSTPE-DDBAC混合体系光谱测定 |
4.3.5 TSTPE-不同亲水头基的CS混合体系的光谱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g-C3N4复合材料构建比色免疫分析及其在CEA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意义 |
1.1 肿瘤和肿瘤标志物 |
1.1.1 肿瘤 |
1.1.2 肿瘤标志物及分类 |
1.2 癌胚抗原(CEA)的研究意义与研究进展 |
1.2.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1.2.2 电化学免疫分析法 |
1.2.3 光电化学免疫分析法 |
1.2.4 荧光免疫分析法 |
1.2.5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1.2.6 比色免疫分析法 |
1.3 比色免疫分析 |
1.3.1 比色免疫分析的原理 |
1.3.2 比色免疫的研究进展 |
1.4 二维材料在免疫体系中的应用 |
1.4.1 2D石墨烯 |
1.4.2 2D氮化硼 |
1.4.3 金属二硫化物 |
1.4.4 2D MOFs |
1.4.5 2D g-C_3N_4 |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 g-C_3N_4/CeO_2复合纳米材料构建光激发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于 CEA的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g-C_3N_4/CeO_2的制备 |
2.2.4 Ab_2-g-C_3N_4/CeO_2共轭物的制备 |
2.2.5 MB-Ab_1的制备 |
2.2.6 CEA的比色免疫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C_3N_4/CeO_2材料的表征 |
2.3.2 显色体系构建及其机理研究 |
2.3.3 实验条件优化 |
2.3.4 比色传感器对CEA的检测 |
2.3.5 比色传感器的特异性、干扰性、重复性、稳定性 |
2.3.6 回收率实验 |
2.4 结论 |
第3章 基于 g-C_3N_4/CuO复合纳米材料构建光敏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于 CEA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g-C_3N_4/CuO材料制备 |
3.2.4 Ab_2-CS-g-C_3N_4/CuO共轭物的制备 |
3.2.5 Ab_1标记的MB的制备 |
3.2.6 CEA的比色免疫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C_3N_4/CuO复合纳米材料的表征 |
3.3.2 显色体系构建及其机理研究 |
3.3.3 实验条件优化 |
3.3.4 比色传感器对CEA的检测 |
3.3.5 比色传感器的特异性、干扰性、重复性、稳定性 |
3.3.6 回收率实验 |
3.4 结论 |
第4章 基于 g-C_3N_4/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构建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于 CEA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g-C_3N_4纳米材料的制备 |
4.2.4 g-C_3N_4/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5 g-C_3N_4/Fe_3O_4-Ab_2共轭物的制备 |
4.2.6 比色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C_3N_4/Fe_3O_4纳米材料的表征 |
4.3.2 显色体系构建及其机理研究 |
4.3.3 比色免疫分析的条件优化 |
4.3.4 CEA的检测 |
4.3.5 比色免疫分析的选择性、重复性、稳定性 |
4.3.6 回收率实验 |
4.4 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Co3O4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N2O分解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选择 |
1.1 引言 |
1.1.1 氧化亚氮性质及危害 |
1.1.2 N_2O来源 |
1.2 N_2O消除方法及直接催化分解法机理概述 |
1.3 N_2O直接催化分解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1 贵金属催化剂 |
1.3.2 分子筛催化剂 |
1.3.3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和气体及测试表征方法 |
2.1 主要的实验试剂、仪器和气体 |
2.1.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气体 |
2.2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XRD) |
2.2.2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 |
2.2.3 拉曼(Raman)光谱 |
2.2.4 N_2-物理吸附(N_2-physisorption) |
2.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2.2.7 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 |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9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UV-Vis) |
2.2.10 电导率测试(EC) |
2.2.11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2.12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_2-TPD) |
2.2.13 电子顺磁共振(EPR) |
2.2.14 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
2.3 实验装置 |
2.3.1 催化N_2O分解反应实验装置 |
2.3.2 原料气中杂质气体的引入 |
第三章 不同晶型ZrO_2 负载Co_3O_4催化N_2O分解 |
3.1 引言 |
3.2 载体及催化剂制备 |
3.3 催化剂表征结果 |
3.3.1 XRD分析 |
3.3.2 (HR)-TEM分析 |
3.3.3 N2-physisorption分析 |
3.3.4 Raman分析 |
3.3.5 FT-IR分析 |
3.3.6 DRUV-Vis分析 |
3.3.7 XPS分析 |
3.3.8 H2-TPR分析 |
3.3.9 O_2-TPD分析 |
3.3.10 CO_2-TPD分析 |
3.4 催化N_2O分解性能 |
3.5 N_2O分解反应动力学计算 |
3.6 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C_3N_4 负载Co_3O_4催化N_2O分解 |
4.1 引言 |
4.2 载体及催化剂制备 |
4.3 催化剂表征结果 |
4.3.1 XRD分析 |
4.3.2 (HR)-TEM分析 |
4.3.3 HAADF-STEM和EDX分析 |
4.3.4 N2-physisorption分析 |
4.3.5 FT-IR分析 |
4.3.6 Raman分析 |
4.3.7 XPS分析 |
4.3.8 H2-TPR分析 |
4.3.9 CO2-TPD分析 |
4.4 催化N_2O分解性能 |
4.5 N_2O分解反应动力学计算 |
4.6 结果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掺杂Co_3O_4催化N_2O分解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制备 |
5.3 催化剂表征结果 |
5.3.1 XRD分析 |
5.3.2 FT-IR分析 |
5.3.3 Raman分析 |
5.3.4 (HR)-TEM分析 |
5.3.5 HAADF-STEM和EDX分析 |
5.3.6 N2-physisorption分析 |
5.3.7 XPS分析 |
5.3.8 H2-TPR分析 |
5.3.9 O_2-TPD分析 |
5.3.10 EPR分析 |
5.3.11 CO_2-TPD分析 |
5.3.12 EC分析 |
5.4 催化N_2O分解性能 |
5.5 N_2O分解反应动力学计算 |
5.6 结果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鸡蛋壳负载Co_3O_4催化N_2O分解 |
6.1 引言 |
6.2 催化剂制备 |
6.3 催化剂表征结果 |
6.3.1 XRD分析 |
6.3.2 N_2-physisorption分析 |
6.3.3 (HR)-TEM分析 |
6.3.4 HAADF-STEM和EDX分析 |
6.3.5 FT-IR分析 |
6.3.6 XPS分析 |
6.3.7 H2-TPR分析 |
6.3.8 CO_2-TPD分析 |
6.4 催化N_2O分解性能 |
6.5 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引言 |
7.2 论文工作总结 |
7.3 创新性 |
7.4 后续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基于浊点分离体系提取纯化天然抗氧化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天然抗氧化剂 |
1.2.1 天然抗氧化剂成分提取研究进展 |
1.2.2 天然抗氧化剂成分分离研究进展 |
1.3 浊点分离的概述 |
1.3.1 浊点分离的原理 |
1.3.2 浊点分离的特点 |
1.3.3 浊点分离的应用 |
1.3.4 浊点分离的过程 |
1.3.5 浊点分离的影响因素 |
1.4 维生素B_(12) 的概述 |
1.4.1 维生素B_(12)的性质和用途 |
1.4.2 维生素B_(12)的药理学作用 |
1.5 维生素B2 的概述 |
1.5.1 维生素B_2的性质和用途 |
1.5.2 维生素B_2的药理学作用 |
1.6 黄芩苷的概述 |
1.6.1 黄芩苷的性质 |
1.6.2 黄芩苷的药理学作用 |
1.7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7.1 论文的选题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4-羧基苯硼酸官能化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分离纯化维生素B_(12)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
2.2.4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
2.2.5 苯硼酸改性壳聚糖-羟基磷灰石 |
2.2.6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2.2.7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8 维生素B_(12) 的静态吸附 |
2.2.9 维生素B_(12)发酵液的分离与纯化 |
2.2.10 数据分析 |
2.3 吸附剂的表征 |
2.3.1 FT-IR分析 |
2.3.2 XRD分析 |
2.3.3 SEM分析 |
2.3.4 TGA分析 |
2.3.5 N_2 吸附-脱附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种类吸附剂对维生素B_(12)的吸附影响 |
2.4.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2.4.3 等温吸附模型的研究 |
2.4.4 不同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2.4.5 维生素B_(12)发酵液的分离与纯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DH/MOF-浊点分离体系分离纯化维生素B_2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Zn-Sn LDH的制备 |
3.2.4 LDH/MOF的制备 |
3.2.5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3.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7 维生素B_2 的静态吸附 |
3.2.8 维生素 B_2原液中维生素 B_2的分离和纯化 |
3.3 吸附剂的表征 |
3.3.1 FT-IR分析 |
3.3.2 XRD分析 |
3.3.3 SEM分析 |
3.3.4 TGA分析 |
3.3.5 N_2 吸附-脱附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4.2 等温吸附模型的研究 |
3.4.3 不同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3.4.4 维生素B_2发酵液的分离与纯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共熔溶剂/表面活性剂体系分离纯化黄芩苷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绘制黄芩苷标准曲线 |
4.2.4 黄芩苷含量测定 |
4.2.5 DESs及提取参数对黄芩苷提取量的影响 |
4.2.6 提取溶剂对黄芩苷提取量的影响 |
4.2.7 含水量对黄芩苷提取量的影响 |
4.2.8 料液比对黄芩苷提取量的影响 |
4.2.9 提取温度对黄芩苷提取量的影响 |
4.2.10 提取时间对黄芩苷提取量的影响 |
4.2.11 黄芩苷的分离与纯化 |
4.2.12 黄芩苷的回收和纯度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DESs与提取参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4.3.2 DESs中黄芩苷的回收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除磷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污水中除磷现状 |
1.2.1 生物法 |
1.2.2 化学沉淀法 |
1.2.3 膜分离法 |
1.2.4 电解法 |
1.2.5 离子交换法 |
1.2.6 吸附法 |
1.3 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壳聚糖概况 |
1.3.1 羧甲基纤维素钠 |
1.3.2 壳聚糖 |
1.3.3 CMC/CS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1.4 粉煤灰的研究现状 |
1.4.1 粉煤灰简介 |
1.4.2 粉煤灰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
1.5 锆基MOFs的研究现状 |
1.5.1 锆基MOFs简介 |
1.5.2 锆基MOFs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测试方法 |
2.4 磷吸附实验 |
2.5 磷脱附实验 |
2.6 动力学研究 |
2.7 等温线探究 |
第3章 粉煤灰/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除磷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FA/CMC/CS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2 优化组份比例-正交试验 |
3.2.3 FA/CMC/CS对磷的吸附实验 |
3.2.4 磷的脱附实验 |
3.2.5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正交试验结果 |
3.3.2 XRD表征分析 |
3.3.3 SEM形貌和EDS元素分析 |
3.3.4 FT-IR红外分析 |
3.3.5 BET比表面积分析 |
3.3.6 TGA热重分析 |
3.3.7 FA/CMC/CS的吸附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UiO-66/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除磷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内容 |
4.2.1 UiO-66 的制备 |
4.2.2 UiO-66/CMC/CS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3 优化组份比例-正交试验 |
4.2.4 UiO-66/CMC/CS对磷的吸附实验 |
4.2.5 磷的脱附实验 |
4.2.6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正交试验结果 |
4.3.2 XRD表征分析 |
4.3.3 SEM形貌和EDS元素分析 |
4.3.4 FT-IR红外分析 |
4.3.5 BET比表面积分析 |
4.3.6 TGA热重分析 |
4.3.7 UiO-66/CMC/CS的吸附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基于靶点预测和高通量测序的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丹蒌片干预冠心病的药理作用研究 |
1 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
2 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
3 改善脂质代谢紊乱 |
4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
5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6 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 |
7 改善心室重构 |
8 调节心率失常 |
9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分-靶点”网络预测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TCMSP数据库检索丹蒌片活性成分 |
2 系统文献检索补充丹蒌片活性成分 |
3 资料提取与数据统一 |
4 丹蒌片成分对应靶点检索 |
5 稳定型心绞痛疾病靶点检索 |
6 构建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成分-靶点”网络 |
7 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的PPI网络 |
第二节 结果 |
1 丹蒌片主要活性成分获取 |
2 丹蒌片主要成分对应靶点获取 |
3 稳定型心绞痛疾病靶点获取 |
4 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分-靶点” |
5 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的PPI网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丹蒌片中药四性的分类功能富集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丹蒌片组方的四性分类 |
2 丹蒌片中药四性的功能富集 |
第二节 结果 |
1 丹蒌片寒药的功能富集 |
2 丹蒌片凉药的功能富集 |
3 丹蒌片温药的功能富集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差异基因检测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采集 |
2 诊断标准 |
3 纳排标准 |
4 样本量估算 |
5 治疗方案 |
6 疗效判定标准 |
7 样本采集与分析 |
第二节 结果 |
1 干预前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
2 干预后患者中医疗效评价分析 |
3 干预前后基因表达谱测序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研究成果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CS/AR研究方法与中国的实际(论文参考文献)
- [1]离子型壳聚糖基絮凝剂的合成及其混凝性能研究[D]. 黄廷.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2]基于壳聚糖和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止血性能研究[D]. 杨鹤. 烟台大学, 2021(09)
- [3]离子液体辅助制备Cu-In-Zn-S和CsPbX3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D]. 徐彦乔.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11)
- [4]基于Hi3516D的低功耗图像采集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 曹飞. 中北大学, 2021(09)
- [5]聚集诱导发光探针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研究[D]. 孙庆. 江南大学, 2021
- [6]基于g-C3N4复合材料构建比色免疫分析及其在CEA检测中的应用[D]. 胡兴.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Co3O4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N2O分解性能研究[D]. 胡晓波. 山西大学, 2021(01)
- [8]基于浊点分离体系提取纯化天然抗氧化剂[D]. 李叶惠. 江南大学, 2021(01)
- [9]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除磷性能研究[D]. 刘涛.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10]基于靶点预测和高通量测序的丹蒌片干预稳定型心绞痛作用机制研究[D]. 谌子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