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优理论在国际贸易政策中的应用_自由贸易论文

次优理论在国际贸易政策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贸易论文,理论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9.1;F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1)05-0046-06

一、次优理论与贸易政策

1.次优理论

1956年,理查德·李普西和凯尔文·兰卡斯特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分析,创立了次优理论,即“如果一般均衡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情况,使得帕累托最优的某个条件遭到破坏,那么即使其他所有的帕累托最优条件都得到满足,结果也未必是令人满意的,换句话说,假设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一系列条件中有某些条件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在清除了所有这些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之后才能达到”。[1]通俗而言,次优理论的含义是:“假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满足十个假设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中至少有一个不能得到满足,即被破坏掉了,那么,满足全部剩下来的九个条件而得到次优状态,未必比满足剩下来的九个条件中一部分(如满足四个或五个)而得到的次优状态更加接近于十个条件都得到满足的帕累托最优状态。”[2]

2.最优均衡与次优均衡

经济模型一般是通过一系列假设导出一系列逻辑结论,均衡则典型地被描述为使其实现而满足的条件或关系,经济模型中的均衡最终取决于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行为。均衡条件的实现首先要求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不存在市场不完全或市场扭曲、生产和消费中均无外部效应、不存在公共物品、资源都被私人拥有、经济参与者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总能出清且没有交易成本等。在此情形下,最优政府政策为自由放任,最优贸易政策为自由贸易,税收和补贴只会降低经济效率和国民福利,最终实现的均衡为最优均衡。

但现实世界并非完美,相反,市场存在许多扭曲和不完全之处:生产和消费具有外部效应、一些商品具有公共物品特征、垄断现象以及信息的不完全等。这时,一国实现的均衡显然劣于最优均衡。我们称其为次优均衡,次优均衡出现在当所有的均衡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时,也就是存在市场不完全或市场扭曲时。

3.次优世界中的福利改善政策

对市场进行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在于市场本身不能纠正的市场不完全或市场扭曲,干预的结果会实现新的均衡,最乐观的想法则是纠正了不完全和扭曲,而且适宜的政策能减少纠正不完全或扭曲造成的负效应,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和一国的福利水平。当然,适宜的政策本身带有负效应,但一般都低于其正效应。

贸易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在次优条件下的最优政策,并考虑一种情形下的多项政策选择,同时依据效率对其排序,如分为最优和次优。最优政策改进一国福利的程度大于次优政策。需指出的是,几乎在所有情形下,贸易政策与其说是最优政策选择不如说是次优的。

次优理论证明了贸易政策能增进一国福利。这是因为市场不完全或市场扭曲的存在意味着一国经济始于次优均衡,适宜的贸易政策在大多数情形下所带来的正福利效应大于其负效应。下面,用次优理论来分析运用某种贸易政策进行保护或干预的理论依据,并寻求一种“最优”政策。

二、失业和贸易政策

1.模型的假设

依据次优理论,我们考察一个小国的完全竞争经济模型,并引进一种市场缺陷:产业间要素缺乏流动性,从而会延长失业时间。

由于劳动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的差异,在某产业工作一段时间的工人会比未在该行业工作过或刚工作工人的生产率高。这样,即使工人可以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也很难进行无成本转移。失业工人要获得一份新的工作,会耗费一定的搜寻成本;搜寻期间,政府也会花费一定费用,如提供失业补贴,这种补贴由税收收入付出,也就代表经济中其他主体的成本;失业工人找到工作后,厂商需对其进行重新培训以提高他们在新行业中工作的技能和生产率,这也构成了一种失业成本。

在此模型中,假设经济中的某一行业,例如纺织业,存在着失业现象,但其他任何方面均不存在扭曲或不完全。

在图1中,假设起初存在失业的某国纺织业自由贸易价格为P[,1],该国在此价格下需求量为D[,1],供给量为S[,1],进口为D[,1]-S[,1]。现在国际市场条件突然发生变化,以至于世界纺织业供给数量增加,自由贸易价格下降为P[,2],由于该国假设为小国,故只能接受价格。这样,国内纺织业的供给下降为S[,2],国内需求上升为D[,2]。

较低的价格带来的福利效应如表1所示。

表1

福利效应

进口国

消费者剩余

 +(A+B+C+D)

生产者剩余

 -A

失业成本-F

本国福利(B+C+D)-F

F代表工人失业期间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的总成本。该国的福利净效应取决于失业成本F与总体收益(B+C+D)谁大。“+”号表示正的福利效应,“-”号表示负的福利效应。

2.进口关税的效应

消除失业成本的一个可能办法是对进口纺织品征收关税。假设政府实施的关税为P[,1]-P[,2],则国内价格上升为P[,1]。这时,关税通过维持原有价格以消除失业,国内供给为S[,1],而需求为D[,1]。福利效应的变动如表2所示。

表2

进口关税的福利效应

进口国

消费者剩余

 -(A+B+C+D)

生产者剩余

 +A

政府收入+C

失业成本+F

本国福利F-(B+D)

相对于自由贸易价格为P[,2]时的福利水平,该国的净效应由三部分组成:消除失业带来的正效应(F)、负的生产扭曲(B)、负的消费扭曲(D)。

该国能否从保护中获利取决于失业成本F与“无谓损失”的大小比较,如果F>B+D,则该国福利水平在施行关税后上升,反之则相反。

3.反对关税保护的观点

由于F有可能大于B+D,那么允许最优关税为零是适当的。因此,单纯的存在失业不能成为使用关税保护的有效依据,这是一种反对观点。

此外,关税保护会导致对收入的重新分配。关税使消费者付出比自由贸易条件下更高的价格,消费者的剩余损失转移给进口部门的厂商和以税收形式给了政府。

还有一种反对的观点认为,如果自由贸易仍被维持,失业和相关性的成本只是暂时的,工人最终会找到新的工作,关税保护了就业机会,但同时也保护了低效率生产。

4.生产补贴的效应

另一种反对关税手段的观点认为,关税是一种次优政策,最优政策将是那种更直接针对市场不完全或市场扭曲根源的政策。生产补贴便是优于关税的一种政策。

对于上述的国际市场情况变化,政府是以生产补贴来降低国内厂商的生产成本,以适应降低了的国际价格。这意味着,在给定市场价格水平上,供给曲线右移到S',见图2。补贴不影响价格。国内产出上升为S[,1]。

生产补贴带来的福利效应见表3。

表3

生产补贴的福利效应

进口国

消费者剩余

 0

生产者剩余

 +A

政府收入-(A+B)

失业成本+F

一国福利F-B

消费者不受生产补贴的影响,因为价格未变,故消费者剩余变化为零。生产者接受了补贴,增加产出,剩余为A,且就业机会未减少,故失业成本为+F。政府则支付(P[,1]-P[,2])×S[,1]的补贴。该国的净效应为F-B,它是否为正取决于F与生产扭曲B的大小的比较。

5.最优政策与次优政策

进口关税和生产补贴都可以改进一国福利,但生产补贴改善更多的福利,于是,我们可以视生产补贴为最优政策,而进口关税为次优政策。

进国关税造成了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生产补贴则仅造成生产扭曲,原因在于生产补贴仅涉及生产。一般而言,在设计一项政策来纠正扭曲时应尽可能引进更少的扭曲才是可取的。当然,还可能存在比生产补贴更好的政策。

三、幼稚产业理论

1.总体介绍

幼稚产业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保护其新的小厂商,因为它们很少能与发达国家的厂商进行公平竞争。

可以用进口关税来保护发展中国家厂商。进口关税会提高国内价格并减少从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如价格提高适度,国内厂商则可弥补高生产成本继续保留在行业内,并随着时间推移获得生产和管理经验,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厂商会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保护给了幼稚产业充足的时间以发展成熟。在这段时间内,保护关税可能会逐渐降低直至关税被消除,国内厂商能与发达国家厂商进行公平竞争。但也有反对的观点认为,如保护幼稚行业,在短期内国家并非依靠比较优势配置资源。两种观点的分歧可以从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分析出来。传统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证明了某个时间段上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故是一种静态理论。幼稚产业理论则以比较优势动态理论为基础,动态理论关注的是长期来看什么是最有效率的。

就现实世界分析,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静态优势的产品是农产品和自然资源。历史上,这两种产品的价格变化无常,如将许多资源配置在其上,则该国GDP也变化无常。此外,生产农产品和自然资源所运用的管理与组织技术不同于工业,故集中生产比较静态优势产品不利于工业经济的发展。

2.分析模型

考察一个小的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市场,如纺织市场。假设该国的供给、需求曲线如图3所示。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商品价格为P[,1],国内需求为D[,1]。但由于国内厂商生产成本高,故供给曲线也偏高,所以无法确保生产。这样,国内需求只有通过进口来满足。为保护该产业,该国政府征收关税,税率为t=P[,2]-P[,1],以刺激国内生产上升到S[,2],同时国内需求下降到D[,2],进口则为D[,2]-S[,2]。

进口关税的静态福利效应如表4所示。

表4

进口关税的福利效应

进口国

消费者剩余

 -(A+B+C+D)

生产者剩余

 +A

政府收入+C

该国福利-(B+D)

消费者由于价格更高而利益受损,生产者则受益,且行业创造了关税前不存在的就业机会,政府则获得税收收入,该国净福利效应为负,即经济中“无谓损失”,区域B代表生产效率损失而区域D代表消费效率损失。

3.幼稚产业保护的动态效应

假定幼稚产业理论有效,那么通过临时的进口关税可刺激国内生产,国内产业的生产效率将提高。这种变化可以用供给曲线的下移来表示。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假定这种效应是这样发生的。首先,通过关税,国内产业经历了一段保护期。在第二阶段,关税被取消,由于生产效率改进,国内产业能保持第一阶段水平的生产且是在初始自由贸易价格上,效率的改进可借助于图4中的供给曲线由S移到S'表示,这意味着第二阶段又盛行自由贸易,国内价格又回到自由贸易价格P[,1]水平上,而国内需求回升到D[,1],国内供给为S[,2],进口为D[,1]-S[,2]。

消除关税/效率改进的静态福利效应见表5。

表5

消除关税/效率改进的静态福利效应

 进口国

消费者剩余

0

生产者剩余

+E

政府收入

 0

本国福利

 +E

这些效应相对于关税实行前计算。消费者面对的价格未变,则无得无失;生产者则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获得+E的生产者剩余;政府由于关税被消除而无收入。第二阶段的净福利效应为+E。

相对于未实施幼稚产业保护,两阶段总的福利为E-(B+D),可为正也可为负。如果E>B+D,则对一国福利有正的效应。反之为负。这是一种静态结论。

但现实中更可能的情况是,保护导致的效率改进继续存在于后来的阶段中,也就是说,仅仅考虑两阶段的效应是不完全的,新的供给曲线S'会在未来的阶段继续存在。在此情形下,真实的动态国家福利效应在未来的时段会成比例地增加,这将减少第一阶段的“无谓损失”。因此,关税实施的成本即使不能在第二阶段得到补偿,也终将在未来的某一时段上得到补偿。

总之,保护幼稚产业对经济是有利的,它直接改进该行业内的效率,还间接地通过学习效应和外溢效应改进其他产业的效率。幼稚产业保护论依赖于动态地观察世界而不是静态描述。

4.反对幼稚产业保护的主要理论

反对幼稚产业保护的主要经济理论:保护可能是一种次优政策选择,而不是最优政策。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一种正的动态生产外部性的存在,它假设生产经验能被学习并被用来改进未来的生产效率,而且这些学习效应将外溢到其他产业部门并将改进那些产业未来的生产效率。

次优理论认为,由于存在某种市场扭曲,如生产外部性,设计一项能改进国家福利的贸易政策是可能的,但此种情形下贸易政策并不是最优政策,这是由于其并非直接针对扭曲。更有效率的政策则是直接针对该产业并能产生正的学习效应的生产补贴。

为证明该结论,考虑下面的分析模型。该模型与前面所讲的相同。国内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为S和D,见图5。初始的自由贸易国际价格为P[,1],国内需求为D[,1],国内供给曲线由于位置太高不能保证任何产量的生产,现假定政府实施生产补贴且等于P[,2]-P[,1],该补贴将供给曲线S下移至S',国内价格未变但供给上升为S[,2],这样,进口水平下降到D[,1]-S[,2]。

生产补贴的静态福利效应如表6所示。

表6

 生产补贴的静态福利效应

进口国

消费者剩余 0

生产者剩余 +A

政府收入

-(A+B)

本国福利

-B

价格未变,消费者剩余为0;生产者则由于生产补贴开始生产而获得+A的生产者剩余,并创造了就业机会。但为此,政府付出补贴-(A+B)。生产补贴的净效应为-B,为生产效率损失。

相对于进口关税所产生的同样水平的国内生产,生产补贴从整体上是低成本的。生产补贴仅造成生产效率损失,关税却造成了额外的消费效率损失。因此,生产补贴是最优政策,进口关税则成为次优。

5.其他反对幼稚产业保护的理论

(1)政治经济问题。首先,有可能是保护的效率改进少于“无谓损失”,那么会减少一国福利;其次,保护被期待是长期的,被保护厂商将有很少的动机来改进他们的生产效率,并且会通过“寻租行为”来延长这种保护;最后,关税使得国内厂商以缺乏效率的生产来获利。

(2)信息问题。为实施有效的保护,政府需要拥有充分的信息,以将关税设置在恰当的产业、恰当的水平和经历恰当的时间阶段,以产生强学习效应和外溢效应,且不至于保护过度和保护时间过长。

(3)进口替代战略的失败。进口替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常流行的发展战略,但由于推行这种发展战略的一些拉美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反过来成为反对幼稚产业保护战略的实证依据。

四、简短的评论

次优理论除了在贸易政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外,在财政学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理论等方面也得到了应用。

应该说,次优理论给完全竞争模型带来了一种冲击,这种冲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使完全竞争模型失掉了作为判别优劣的标准;第二,动摇了完全竞争模型被用来作为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承认,完全竞争可以导致资源最优配置的说法系建立在一系列不符合事实的假设之上,从而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他们也认为,完全竞争模型尽管在现实中不会存在,但是,该模型却可以被当做一个标准,用以判别现实状态与完全竞争的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只有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市场才会做得最好。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哪些市场做得不错,我们可以从最好的完全竞争的市场开始。”[3]也就是说,要想判断现实市场情况的优劣,可以把该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理想状态进行比较。二者差距的大小决定现实市场的优劣。这里的差距系指存在于现实市场的条件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之间的差距。然而,次优理论则表明在不能全部符合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满足较多条件的市场未必优于满足较少条件的市场。这就是说,现实与理想市场之间的差距并不能判别优劣,从而作为判别标准的完全竞争模型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完全竞争模型之所以成为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其原因在于,该模型是微观经济政策要求的目标。也就是说,如果现实和该模型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那就应该通过微观经济政策来加以修正和弥补,以便使二者一致,从而使现实逼近和达到理想状态。次优理论则说明,在不能全部符合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微观经济政策未必能使现实接近于理想状态。因此,完全竞争模型不能构成实行微观经济政策的理由。值得指出的是,次优理论并不否定微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效果。它的意义在于,人们不能把完全竞争模型当做理论依据来论证微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评价该政策的效果。

次优理论在国际贸易政策中的应用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进一步认识了次优理论的政策含义,即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消除一种或多种限制并不一定意味着会获得一个更好一些的状况;反之,再引入一种或多种限制也不一定会使状态恶化。第二,为在次优的世界中如何评价旨在改善福利的政策提供了一种思路。第三,部分地反映了西方微观经济政策分析的一些新的变化。

[收稿日期]2001-06-06

标签:;  ;  ;  ;  ;  ;  ;  

次优理论在国际贸易政策中的应用_自由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