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3)06-0021-07
2003年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21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46%。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由高校毕业生的供给与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决定的,并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紧密相连。为了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必要对过去十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所谓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等于就业数量增长率除以经济增长率。按照就业弹性的定义,在经济增长率一定的条件下,就业弹性小意味着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增长率低。比如,如果某一行业存在冗员现象,则该行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就不大。就业弹性反映的只是就业的相对变化率,而不是就业的绝对数量。如果某一行业的就业规模小的话,即使就业弹性再大,它所吸纳的新增就业人数也不会太多。因此,除了考虑就业弹性,一般还使用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来衡量经济增长对就业人员需求的绝对量。所谓就业效应,是指相应行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带来的从业人员人数的增加。按照此定义,在经济增长率一定的条件下,就业效应越大,意味着吸纳的就业人数就越多.就业效应又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讨论的是直接效应。迄今为止,使用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来研究我国一般就业状况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用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就业状况的研究还没有。下面将分行业、分地区来计算一般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并进行比较分析。
1.分行业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中国统计年鉴》将从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行业划分为16个,分别为:农林牧渔水利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因为数据的限制,本文将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等4个行业合并记为工业,不考虑“其他行业”,这样,本文研究的行业划分为12个(见表1)。
(1)分行业的一般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本文中的一般就业弹性指的是不分教育程度的全体从业人员的就业弹性,以区别于受高等教育者的就业弹性。《中国统计年鉴2002》的数据表明,我国1990年的从业人员总计为64749万人,2000年的从业人员总计为72085万人,10年间从业人员净增733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1%。另一方面,我国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548亿元,2000年的GDP按当年价格计算为89442亿元。按实际GDP计算,年平均增长率为10.3%。按1990-2000年的平均水平计算,我国的一般就业弹性仅为0.07,也就是说,GDP每增加1%,吸纳的就业人口的增长率为0.07%,表明我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
表1 1990-2000年中国分行业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从12个不同行业的一般就业弹性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就业弹性大,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就业弹性在0.3-0.7之间;第二组的就业弹性较小,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就业弹性在0.1-0.2之间;第三组的就业弹性近似为零或为负数,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工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就业弹性在-0.1-0.05之间。
用1990-2000年的一般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一般就业规模计算就业直接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行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12个不同行业的一般就业效应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就业效应较大,包括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就业效应在3-17万人之间;第二组的就业效应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就业效应在0.2-1.2万人之间;第三组的就业效应为零或负数,包括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工业、农林牧渔水利业。
从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就业弹性最高的6个行业正好也是就业效应最大的6个行业。这6个行业分别是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
(2)分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中国统计年鉴1993》的数据表明,199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大专以上)为1212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87%。因为2000年以来的《中国统计年鉴》没有给出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具体人数,本文用《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一书中给出的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重,乘以《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给出的我国2000年从业人员总数,估计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人数为3366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4.66%。[1]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净增214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7%。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为1.07,也就是说,我国GDP每增加1%,吸纳的高等教育人口的增长率为1.07%,在新增受过高等教育从业人员中,新增普通高校毕业生814万人,占37.9%,用这一比重乘以高等教育人口的就业弹性,可以大致估计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弹性约为0.4。
从12个不同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大,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就业弹性在3-15之间;第二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较大,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就业弹性在1-3之间;第三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小,包括工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就业弹性在0.3-0.5之间。
用1990-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规模计算高等教育就业直接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行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受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12个不同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大,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就业效应在5-14万人之间;第二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较大,包括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就业效应在2-4万人之间;第三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小,包括建筑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业,就业效应在0.4-1.7万人之间。综合考虑,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同时高等教育就业效应大的行业,有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
从12个不同行业的增加值弹性来看,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72(统计显著性水平为0.01)。也就是说,总体而言,高等教育就业的形势与趋势与一般就业的形势与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例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快速发展既可以促进一般人员的就业,同时也可以促进受高等教育者的就业。但是,个别行业也有例外,像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可以吸纳较多的一般人员就业,但是对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大;相反,尽管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对一般人员就业的吸纳能力不大,但是对受高等教育者就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分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本文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等3个直辖市(简记为京津沪地区);第二类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8个省份(简记为东部地区);第三类为中部内陆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7个省份(简记为中部地区);第四类为西部内陆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被合并进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份(简记为西部地区)。
(1)分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从四个不同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为负,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京津沪地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一些老的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冗员现象;东部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较小,仅为0.04;而中、西部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相对较大,分别为0.09和0.08。
用1990-2000年的一般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一般就业规模计算就业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地区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四个不同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京津沪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为负数;东部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相对较小,仅为8.97万人;而中、西部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相对较大,分别为16.6万人和15.9万人。从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四个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是一致的。
表2 1990-2000年中国分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地区GDP年
一般就
高等教
高等教育
增长率 一般就 业效应
育就业
就业效应
(%) 业弹性
(万人)
弹性
(万人)
京津沪地区 11.82 -0.04
-0.74
0.30
0.83
东部地区
12.63 0.04
8.97
0.66
6.81
中部地区
10.49 0.09
16.64
0.83
6.82
西部地区
9.32
0.08
15.88
1.08
8.0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2)分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从四个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小,仅为0.3;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次之,为0.66;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相对较大,为0.83;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大,为1.08。另外,从表2也可以看到,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就业弹性大的地区,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也大。
用1990-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规模计算就业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地区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四个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小,为0.83万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相对较大,分别为6.8l万人和6.82万人;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大,为8.02万人。此处就业效应的大小与人口规模有很大的关系,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从绝对量看虽然不大,但是相对于人口规模来看并不少。从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四个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也是一致的。
二、高等教育就业的“相对密集程度”
由于各个行业对受高等教育者的需求不一样,并且受高等教育者对各个行业的偏好也不同,因此,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行业分布与一般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是不同的。本文使用“相对密集程度”来衡量上述差异。某一行业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就等于该行业中受高等教育者所占的比重与全部行业中受高等教育者所占的比重之比。“相对密集程度”指数大于1,表示相对而言该行业是高等教育密集型的或知识密集型的。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计算分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
1.分行业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
表3 分行业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与工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表3给出了12个行业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可以将12个行业划分为四组,分别记为“强密集行业”、“较强密集行业”、“一般密集行业”和“非密集行业”。“强密集行业”组包括6个行业,分别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金融保险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房地产业,这6个行业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都很大(位于8-18之间);“较强密集行业”组包括2个行业,分别为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它们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比较大(位于1.5-5之间);“一般密集行业”组包括3个行业,分别为工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建筑业,它们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在1附近(位于0.5-1.5之间);“非密集行业”组包括1个行业,为农林牧渔水利业,其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为0.04。在“强密集行业”组中,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最大的行业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在此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受高等教育者所占的比重高达82.9%。2000年,“强密集行业”组的就业规模为3759万人,其中受高等教育者为2080万人,占55%。
2.分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
表4给出了四个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为京津沪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在这四个地区中,只有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比较大(位于1.5-5之间);其余三个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都在1附近,排序与人们的经验感受一致,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及与京津沪地区的差异大。地区之间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的差异不如行业之间的差异大,除了表明行业特点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以外,还可能说明户籍等制度因素的限制,使得受高等教育者不易跨地区流动。尽管如此,从表4中仍然显示出受高等教育者对地区的选择确实有优先序,这一方面说明受高等教育者更倾向去京津沪地区和东部地区工作,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对受高等教育者有更大的需求。
表4 分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与工资
2000年高
2000年受
地区等教育人
高等教育
1990年职
2000年职
员比重
者的相对
工平均工
工平均工
(%)
密集程度
资(元)
资(元)
京津沪地区 16.23.56270816288
东部地区
4.7 1.02226110396
中部地区
4.2 0.9218737372
西部地区
3.8 0.832075808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三、劳动力价格与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劳动力市场发育完善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达到均衡点来决定。在劳动力需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价格与劳动力供给呈负相关关系,劳动力供给越多,则劳动力的价格越低。在劳动力供给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的价格也呈负相关关系,劳动力价格越高,则劳动力需求越低。
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可以在行业、地区、部门之间自由流动,那么同质劳动力的价格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是相等的(要素价格均等化)。但是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有些行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劳动力的价格基本上符合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而有些行业劳动力的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这些行业中的劳动力价格往往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这种行业也被称为垄断行业。因为垄断行业的劳动力价格高于市场定价,这就使得劳动力对垄断行业有非常强烈的偏好,因此劳动力的供给就会大大增加。但是在垄断价格下,如果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就会产生很大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却能够使竞争行业中劳动力的价格降低,使同质劳动力在不同行业中的价格不同,产生就业不公平现象。
图1 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供求关系
如图1所示,假定在垄断行业中劳动力的垄断价格给定,则由需求曲线D得到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为,当供给曲线S处于的位置时,劳动力的供会量为,这时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当供给曲线S处于的位置时,劳动力的供给量为,这时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等于需求,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当供给曲线S处于的位置时,劳动力的供给量为,这时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过剩,有数量的劳动力无法进入该行业就业。倘若是完全竞争行业,则劳动力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当供给曲线S处于的位置时,劳动力价格会下降,从而使供求达到均衡。
衡量劳动力价格的最主要变量是劳动力的工资收入。由于我国分行业、分地区、跨时期的受高等教育者的工资数据难以获得,考虑到此处关注的对象是劳动力价格的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因此本文用职工平均工资(以下简称为工资)代替受高等教育者的价格来分析这种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
1.分行业的劳动力价格与就业
我国工资的行业差距非常显著,而且这种差距在扩大(见表3)。1990年,工资最高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平均工资为2426元),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水利业(平均工资为1541元),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1.57:1,12个行业的工资变异系数为11.8。到2000年,工资最高的行业是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为13620元),工资最低的行业仍是农林牧渔水利业(平均工资为5184元),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上升为2.63:1,12个行业的工资变异系数上升为25.1。上述数据表明,从1990年到2000年,12个行业的平均工资的变化不是收敛的,而是发散的,使得行业间的平均工资的差距拉大了。
工资与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00年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0(统计显著性水平为0.01)。这种正相关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某行业的工资高,就会吸引更多受高等教育者选择到该行业工作,从而使得“相对密集程度”变大;另一方面,如果某一行业的“相对密集程度”强,则行业中受高等教育者的比重就大,表示该行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就高,那么该行业的工资就应该多。例如,2000年,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工资最高,同时“相对密集程度”也最大;而农林牧渔水利业的工资最低,同时“相对密集程度”也最小。
计算表明,工资与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以及就业效应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工资高的行业多数为事业单位,其“垄断”程度较大、冗员现象较为严重,对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吸纳能力小;而工资低的行业虽然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对受高等教育者的吸引力和需求不大。例如,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4个行业2000年的工资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这4个行业中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都很小,另外2个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也都不大。
2.分地区的劳动力价格与就业
我国工资的地区差距也较为显著,而且这种差距也在扩大(见表4)。1990年,京津沪地区的工资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第三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工资最低,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平均工资之比为1.4:1。到2000年,四个地区工资的排列顺序没有变,而且工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2000年京津沪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工资之比上升到2.2:1;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工资之比也增加到1.4:1;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工资之比没有变,仍为1.1:1。可见,我国工资的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
工资与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之间基本上是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某地区的工资高,就会吸引更多受高等教育者选择到该地区工作,从而使“相对密集程度”变大;另一方面,如果某一地区的“相对密集程度”越强,则地区中受高等教育者的比重就越大,该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就越高,那么该地区的工资就应该越多。2000年,京津沪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工资最高,同时这两个地区“相对密集程度”也最大。另外,在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工资与“相对密集程度”的关系是负相关的。中部地区的“相对密集程度”较大,说明受高等教育者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更喜欢在中部地区就业,也说明中部地区对受高等教育者有更多的需求。但是,西部地区的工资却比中部地区略高,可能的解释是国家给予西部地区更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表明,工资的差异还不足以弥补需求上的差异。
工资与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以及就业效应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例如,京津沪地区的工资最高,同时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却最小,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基数较大,已经趋于饱和,还可能因为作为直辖市,其地方保护程度较大、封闭性较强。另外,中、西部地区的工资尽管最低,但是就业弹性却不小,显示出中、西部地区对受高等教育者有较强的潜在需求。
四、结论及政策选择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二者的相似之处表现在: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就业弹性大的行业或地区,其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也越大,这表明解决一般就业问题与解决受高等教育者的就业问题是一致的。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一般就业弹性有正有负,这些就业弹性为负数的行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和地区(京津沪地区)对一般就业是排斥的;而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全部都是正的,而且相应地都大于一般就业弹性,表明所有行业和地区对受高等教育者都是有需求的。
第二,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极不均匀,而地区分布比较均匀。由“相对密集程度”显示出,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最密集行业分别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从分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看,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最密集地区是京津沪地区,而对其他三个地区选择的差异相对不大。虽然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地区分布较为均匀,但是这可能是由户籍等制度因素造成的,未能反映出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对就业地区的理想选择。
第三,劳动力价格是决定高等教育从业人员就业结构的最重要因素,我国日趋严重的工资差距是高等教育从业人员就业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第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几个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中、西部地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潜在的吸纳能力。同时考虑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几个行业为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
根据上述结论,为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适当调整工资收入结构,以促进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目前,我国工资高的行业,其工资增长率也高,而工资收入低的行业,其工资增长率也低,行业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在加大。其原因之一是各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同,劳动力不能在行业间自由流动。因此,在不影响国家总体宏观经济政策的情况下,适当放慢工资收入高、垄断性强的行业的工资增长率,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8个行业恰好是高校毕业生的“强密集行业”和“较强密集行业”。单从数字上看,如果让这8个行业的工资增长率与全国平均的增长率(8.1%)持平,则节省下来的工资收入可以解决83万人的就业;如果让这8个行业的工资水平按10年翻一番的速度(7.2%)增加,则节省下来的工资收入可以解决145万人的就业。
其次,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就业效应大的行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对这些行业而言,无论是高等教育就业弹性,还是一般就业弹性都比较大。发展这些行业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的就业,同时也有利于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第三,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去生产领域工作。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比重仍占GDP的50%左右,但是在工业和建筑业中受高等教育者的比重非常低,分别只有5.7%和2.9%,远远低于第三产业的水平.高校毕业生之所以“不喜欢”去这些行业就业,除了需求因素外,还因为我国“生产领域苦,流通领域富”的状况越来越严重。“生产领域苦”既表现为工资收入少,又表现为工作稳定性差,还表现为社会地位低.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工作,可以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另外,还要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和落实,努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在企业,特别是在中小民营企业中工作的稳定性。
第四,鼓励高校毕业生去中西部地区工作,同时放低沿海地区的就业门槛。中西部省份受高等教育者的就业弹性相对较大,就业效应也较高,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另外,虽然从数据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就业弹性小,但这有可能是因为户籍制度等因素造成的假象,使得就业弹性没有反映出沿海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真正需求。因此,应当尽量减少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上外部环境中的人为限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作用。
总之,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劳动力市场、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但是对高校毕业生的根本需求归根结底在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