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出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因而对建筑业的各个方面也就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结构的关系也就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与改善.建筑结构不仅关系着项目的安全质量,同时也与建筑外在的美观有着不可断绝的关系.因此,在实际操作与施工中,对建筑结构相关问题的探讨是必不可少的,并研究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工程结构;安全问题;策略分析;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因此通过了一大批建筑工程项目[1].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量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美观性等多方面因素。安全第一不单单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同时也是每位结构设计人员以及现场作业人员均应当时刻把握的红线。纵观国内建筑结构设计行业,在安全问题方面设计已经比较成熟,但依然存在一些细微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故此次就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应对意见。
1结构设计潜在不安全问题剖析
1.1 牢固性不符合要求
建筑设计牢固性不达标对整个建筑项目而言是非常致命的[2].在设计阶段务必对整个结构牢固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各项数据指标均符合要求。我国在工程结构安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相关规范以及标准尚不成熟。注入表演舞台的坍塌、施工时脚手架倒塌等新闻时有报道。
我国对于建筑防震有一定的要求,应当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以及大震不倒”几方面,而现阶段依然存在一部分结构设计师沿用传统的设计方式,一些甚至在设计时降低设防,整个建筑的牢固性势必大大降低。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身安全以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比如现浇楼其整体结构以及抗震效果要高于预制楼板,但在经济方面则投入相对较高。施工流程以及技术要求也更高。而结合建筑的总体牢固性以及抗震性要求,现浇楼无疑更为适合。
1.2 相关规范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针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以及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标准规范,但随着该行业的发展,规范中一些漏洞也逐渐显现。此外与国际建筑行业相关规范对比不难发现,我国的一些条款条例要求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相关学者也对国内过低的建筑设计标准持有争议。而进一步完善行业规范,可以使得整个行业走向合理化以及国家化,从而大大降低潜在安全隐患,对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我国针对建筑结构规范中对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结构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要求,但对于结构潜在变形以及开裂影响要素并未做具体要求,而这也是引起事故安全的隐患,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补充充分。
1.3 从业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涉及多个学科以及多个领域的内容,因此要求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素养以及高超的技能水平。而纵观国内,从事结构设计人员基数庞大,但平均水平明显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结构设计人员未有经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对于基础理论功底的掌握不够充分,导致其在工作中频频出现各种基础性错误;而另有一些设计人员对于行业规范掌握不够,使得设计中对于一些关键点的把控不到位,往往只是依据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设计,由此给工程带来严重安全隐患。比如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混淆承重柱与构造柱,如若在后期施工未发现该问题而直接施工,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
建筑结构设计
2应对措施分析
2.1 提高设计方案科学性
牢固性不达标将严重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安全。因此对于国家以及企事业单位均应当牢牢把握问题关键,制定一系列措施鼓励设计人员不断创新的同时注重度设计方案的优化改良,从而避免潜在结构设计方面问题,从而有效实现整个工程经济性以及安全性。对于相关结构设计人员,应当在充分把握以及遵循建筑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对整个建筑架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进行提高,密切关注潜在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针对设计薄弱环节进行反复分析,依据建筑承载力抗震情况对内力组合以及材料进行针对性的选择设计,从而保证整个建筑的承载情况。
2.2 健全规范标准
我国在结构安全部分条款依旧低于国际标准。针对该问题,相关部门应当依据我国实际情况,从而科学性的借鉴国际标准,进一步完善国内建筑标准。对于从业人员应当熟读并掌握最新设计规范,在设计时重视结构设计问题,提高其安全性,从而完成相关设计。除此之外,对于国内相关监察机构,应当提高监察力度避免不合规设计以及资历不达标单位参与建筑设计施工中。
2.3 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综合素养
(1)结构设计零缺陷观点
零缺陷理论核心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零缺陷理论认为质量不可加入主观色彩,因为符合要求就是有质量的产品、服务或过程。在土建土木工程材料性能和结构构造等方面,采取防治冻融和盐害的综合措施。
(2)编写出相应的设计施工技术文件
土建土木工程涉及到原材料和环境等特定条件,安全性规范设计的安全度反映了安全系数的可靠指标。结构的整体牢固性除了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
(3)土建结构质量的系统是预防
预防是从设计源头发现和解决问题,因为检验时缺陷己产生,要求土建结构的质量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土建的质量管理强调标准和组织的作用,主要通过标准的制定贯彻,强调土建土木工程结构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改进产品,满足用户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到我国的质量管理现状,更应该注重实效,不断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
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取决于设计团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至关重要。基于此,规划方应加强构建职员的培训机制,通过相关技术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培养设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能够发挥其自身实际水平,提高结构设计的质量。做好设计图纸是设计人员的工作结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份科学并且合理的设计图纸可以说是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前提。在对设计图纸时,保证图纸具备有准确性,尽量避免错误的出现,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给予经济型因素一定的重视。与此同时在设计图纸上需要将每一个可能会出现误解的细节明确的标注出来,避免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产生不一样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理解不一造成的各类施工错误。等到设计图纸完工之后需要提供给安全部门进行检测,对图纸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展开依次检阅,从而真正保证图纸的科学性。
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建筑项目也越多越多。与此同时,建筑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工程结构设计牢固性、规范性以及设计人员是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探讨,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应对意见。对于从业人员是影响整个建筑设计的核心关键,因此就个人技能素养方面应当通过不断学习与交流实现提高,就设计原则方面应当秉持职业操守,严格遵从相关设计标准,在确保整个建筑安全可靠的基础上综合考量经济性以及便于施工等方面。未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对于建筑结构安全应当引起多方关注,从而避免安全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文懋。工民建工程结构设计安全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16(36):80-80.
[2]马德荣。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问题及策略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8):108-108.
[3]梁倩,林红利,许龙.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实现安全性与经济性措施[J].四川水泥,2016
论文作者:肖亚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牢固论文; 质量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