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民为本 统筹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跃进,王啸,陈将[1](2021)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征》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首次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具有旗帜鲜明的人民性、统筹全局的总体性、兼收并蓄的兼容性、思维方式的非传统性、指导现实的实践性和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等六个基本特征。
王金[2](2020)在《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涉农“一号文件”是比较系统、全面的农村发展指南,指明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见证了农村社会近40年的历史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先后出台了22份涉农“一号文件”(具体指1982年-1986年的“五个一号文件”和2004年-2020年出台的“一号文件”),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政策支持。研究历年来我国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及其转变规律,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启示,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少走弯路”,推动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取得更辉煌的成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涉农“一号文件”的阶段划分,目的在于明确历年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农村经济改革初期(1982年-1986年)、统筹城乡发展时期(2004年-2012年)、城乡融合发展时期(2013年-2020年)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进行系统梳理,构筑一幅中国农村改革的浓缩画卷,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在不同时期的转变,目的在于明确发生转变的具体内容,阐述转变的规律。我国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经历了两大转变,即由“经济振兴”“农村支持城市”“政社合一”和以“农”为本等刚性需求向“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村民自治”和以“民”为本等柔性约束转变,再由这些单一层面向“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农民主体”等综合层面转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发生转变的原因及特点。从原因上看,主要在于国民经济增幅稳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及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驱动。通过对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发生转变的内容及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转变都有共同的特点,即政策上的递进性、目标上的一致性、主题上的创新性、内容上的关联性。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发展带来的启示,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围绕“三农”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在以往的经验教训中摸索乡村建设规律、在涉农“一号文件”指导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性提出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夯实农业基础、发挥农民主体力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四大最优路径,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满足农民更高水平的生活需要。
赵憬[3](2020)在《习近平家国观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出发,多次从战略高度强调新时代的家国理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习近平同志把浓厚的家国理念融入到家国治理的具体实践中,他把对家庭的关爱上升到对国家的热爱,对家庭成员的关心上升到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切,把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上升到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热爱,家国并重,人民为先是习近平家国观的基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围绕“家国”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家中有国、国中有家、家国协调统一共同促进人民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对于从更高格局上审视和解决家国问题,增强家庭成员对家国一体的价值认同,主动承担家国建设的责任担当有重大意义。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整体上阐释“习近平家国观”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深入分析该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习近平家国观的形成条件。该章界定家国的相关概念,解读习近平家国观的基本内涵,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实践基础的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两大方面论述习近平家国观的形成条件。第三章,从习近平的青少年、地方和中央三个时期梳理习近平家国观的形成过程。第四章,系统阐述习近平家国观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从家出发,家庭是国家发展的基点;二是国家为重,国家是家庭建设的保障;三是人民为先,人民是家国治理的依靠力量。第五章,总结习近平家国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其理论贡献在于继承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家庭与国家理论、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实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其现实价值是:有助于推动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闫虹霖[4](2019)在《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党带领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由新时期到新世纪、从新起点到新时代的跨越式发展。我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制度优势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的一条民主新路,协商建国的成功实践开启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更是趁势开启建设发展的新征程,在汇集最强合力和凝聚最大共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论述正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什么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怎么样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回答,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是指导新时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本文按照阐述写作背景、梳理形成基础、提炼主要内容、探究特征意义的逻辑思路,在梳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商民主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精髓。以理论渊源、文化根基和实践基础为切入点,以时间为脉络,厘清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在发展逻辑。在此基础上,从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性质定位、问题指向、建设目标、建设要素和建设路径的论述着手,较为详尽地阐明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在梳理主要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概括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总结探究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在深入研究中积极探求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总的来讲,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提高政治认同,增强政治自信,扩大政治话语权,提升政治文化软实力。
张金国[5](2018)在《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民族工作是民族国家社会结构中国家——民族二元互动关系的载体,体现国家民族问题治理的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和国家意识,是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多民族国家制度重建的变动时期,民族工作事关民族社会内部关系的重构、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权力的整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实践处于转型为基础的国家重建的关键时期,即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这两个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但需要突破的具体困境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均需完成政治秩序的重建。习仲勋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他不仅仅是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造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执行者、重大政策制定者、重大事件的参与者。他本人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独特观点、理论,他所倡导的民族宗教工作方法,他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成功实践,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西北民族地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层层障碍,在国家初创之际积极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与社会改造,理顺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的社会治理。可以说,正因为习仲勋开创性的民族工作思想才使得西北区域社会没有成为初生国家的包袱与负担,避免了历史上西北民族宗教问题阻碍国家建设的悲剧重演,其意义不仅仅在建国初期西北民族地区的一隅一地,更给整个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理论上的任何一种解读、研究乃至重新建构都是由现实的实践所激发的,研究习仲勋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工作的思想,尤其是建国初期民族工作思想,一方面在于追求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治理上走过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历史的镜鉴寻求对当下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因为习仲勋所处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他基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观点、思想,实际上对我们今天极力解决的民族问题,依旧极具针对性、指导性。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按照既定的行文规则概述选题的缘由与选题理论与现实意义,整理和评述既有的文献资料与学术研究成果等。对于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研究,不能单纯地聚焦于他本人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特定行为与思想,而必须放眼他的时代与时代所赋予他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景,这样才能了解他的思想何以产生、为什么会产生。纵观世界人物思想研究,就个人思想而言,不可能单纯地就理论而理论地认识、了解一个人,必须把个人放在社会与时代的关系之中,为此,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结合大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渊源结合习仲勋的生平,做一个全面的纵向梳理,以期揭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认知。一种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都是一个辩证的社会化过程,如果简单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剥离出来,那么离开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就是抽象的,就必然是僵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发展历程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三阶段,展示其民族工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这一大的社会场域中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架构的视角或向度,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要内容的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也不例外。习仲勋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尤其是早期家庭的熏陶与后期革命实践的深刻影响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论文的第三部分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进行了剖析,即以民为本的群众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根基、实事求是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团结发展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终极目标,三个基本向度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根本底色、价值追求(出发点、实现什么、怎么实现)。恩格斯指出,研究这些思想动机“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1)可以说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的动机正是要体现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家构建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论文第四部分围绕习仲勋在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统战、民族社会改造、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若干重要观点、思想展开研究,也正是这些理论与观点建构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体系内容。方法论之所以在一定语境中被上升为“原则”或“根据”,是因为它们能以某种方式规定研究的方向,从而排除显然会使所说明的问题陷入“困境”的方向。基于此,论文第五部分以习仲勋在民族宗教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展开研究。一种理论与思想的强大力量,不在于理论与思想的深邃莫测,而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虽然具有某种历史性和阶段性特点,但由于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为它赖以成长的社会土壤、社会发展阶段、民族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它必须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不是面对自己既有的结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同样要指导实践,它要根据新时期民族的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得出新的结论,因此,文章结语部分主要内容是结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深刻挖掘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谢爱良,解东,刘忠秀,李学芝,曾昭鹏,于爱水[6](2018)在《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探讨》文中认为临沂市作为沂蒙红色旅游的主要分布区,红色旅游取得长足发展。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理论总结。在分析临沂市红色旅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主题+双轮驱动模式。然后从弘扬沂蒙精神、以民为本、政府有为、市场配置、统筹发展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表征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的策略。
陶磊[7](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民众共识及达成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要求: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因而“总体布局”和“总布局”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式,从2012年起,两者都具体指向“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鉴于写作需要,笔者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表述形式。民众是总布局的实践主体,然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笔者遇到了与总布局实践相关的若干困惑,这些困惑折射出民众参与总布局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会影响总布局的实践进程,进而影响实现“两个百年”的质量。共识作为建立认同、获得支持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世界各领域,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民众是人民群众的特指,民众共识则是民众这一主体与特定客体之间建构共识的过程,是民众对特定客体全部或部分的肯定和接受。民众参与总布局实践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仍有部分民众对总布局不理解和不认同。因此,充分发挥民众共识减少分歧、避免冲突、凝聚力量的作用是其中一种应对之法。因而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十分必要,不仅利于激发民众参与总布局建设的热情,还利于提升总布局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除绪论和结论以外,文章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与民众共识相关理论概述。笔者简要梳理了总布局的理论概要,客观分析了其历史地位。从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共识观、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及共识观、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共识观中梳理出民众共识的思想渊源,从习近平关于“最大公约数”的重要论述和西方学界的共识观中找到了民众共识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民众共识的内涵,分析出它的特征,同时对其功能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必要性。首先,践行总布局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走出去”中获得基本保障,因而总布局需要达成民众共识。其次,当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受到冲击,而达成民众共识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因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然要求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最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都要求在达成民众共识基础上践行总布局。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可行性。首先,追求人民幸福是践行总布局的根本动力,实现人民幸福是总布局的价值追求,因而总布局追求人民幸福为达成民众共识奠定了基础。其次,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民众的优势,可以为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提供支持。最后,笔者详细阐述了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条件和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政治引擎引导民众关注总布局、情感纽带带动民众体验总布局、价值契合促使民众支持总布局三个维度证明了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条件已初步满足。第四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价值。如果总布局能够达成民众共识,那么将会激发民众践行总布局的创新活力和人才活力,促进形成中国特色的共识理论,让民众共识在彰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特色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动力。此外,还将有力彰显“权力为民”、“凝心聚力”、“顶层设计”的中国治国理政方案的魅力。第五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原则与路径。寻求路径首先要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统筹推进总布局建设三个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可以探寻到尽快完善民众共识理论、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灵活多样地达成总布局民众共识三条路径。其中,协商民主倡导达成总布局民众共识、正面舆论引导达成总布局民众共识、共识建导激发达成总布局民众共识、建章立制助力达成总布局民众共识的具体方法可以为灵活多样地达成总布局民众共识提供支持。
张青磊[8](2018)在《我国公民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发展的首要条件。公民安全与公民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另一方面公民面临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国家和公民已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幸福的首要价值性标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民对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维护和保障公民安全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使保障公民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民主法治不断完善,军事科技实力逐步增强,互利共赢的和平外交顺利推进,我国公民安全总体上得到较好保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境内不稳定因素与境外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极端贫困问题、食品不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生产安全事故、盗窃诈骗类侵财性刑事犯罪、城镇化进程中的强征强拆、生态环境破坏、公权力腐败等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是新时代推进公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时代,我们必须从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的立场出发,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念,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微观角度探寻克服公民安全困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同时,我们还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公民可持续安全理念,从宏观角度思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总体路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七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及研究问题的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正文第一章是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有关人的生存、人的财产、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和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及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等进行梳理分析,挖掘“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的理念、思想和观点,为科学界定公民安全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根据第一章对“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理念、思想和观点的梳理分析,结合学界对安全的不同界说,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明确公民安全的概念,核心内容和演绎路径,并分析探讨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和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的关系,为后文对我国公民安全进行系统分析奠定基础。该部分指出,公民安全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实际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免受来自内部或外界的非法侵害,以及所拥有的一种有保证或有保障的状态。公民生命安全、公民财产安全、公民自由安全是公民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安全的价值所在。将自由安全纳入公民安全核心内容突破了传统上认为公民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界限。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亦可称为公民安全的萌生条件。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生,但公民安全作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安全的一个研究领域则是20世纪90年代“人的安全”理念提出以后的事情,这说明公民安全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该部分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等五个方面发生的变化来分析探讨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第四章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我国公民安全安全核心内容的三个层面对我国公民安全概况进行现实考量,即主要从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五章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分析探讨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该部分从中国公民安全实际出发,按照“分——总”的思路提出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第一节主要是针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第二节主要是根据我国公民安全的总体概况,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对如何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进行了总体思考。通过“分——总”思路分别提出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并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共同保障和推进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最后一部分是结语,虽然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元,而且有些难以预测,但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国政府、社会力量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会逐步得到解决或减少,公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完善。
董田甜[9](2016)在《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但同时聚集大量的民生问题使得社会矛盾凸显,从而对政治运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深入系统地研究民生政治,推进民生政治。民生政治既是一个理论命题,也是一个实践议题。系统研究民生政治的理论框架有利于中国政治主题的新发展,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进程的客观趋势。重视民生政治的实践发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民生问题,有利于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保障改善民生的政治理念、政治程序和行动模式。民生政治所倡导的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组成部分,民生政治所显示的治国理政程序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合理可行的战略选择。因此,民生政治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应着力关注和弘扬的良治政治理念和具体操作模式,也应该成为学界研究现实政治问题的重要视角和分析途径。本文以民生政治的理论构成和实践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民生问题与政治发展的关系,力图全面系统地论证民生政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政治发展与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与理论逻辑,从价值目标、动力阻力、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四个维度构建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体系,并在对我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解读民生政治的战略实施与对策建议,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民生政治命题,并以民生政治解读、统领和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为我国从“经济建设型”转向“民生型”的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并对政治改革与发展和政府治理方式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为科学有效地改善转型期民生问题提供具有操作性的解决路径。论文结构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其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并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当前国内外学术界与本文议题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概括,还简述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等,对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也进行了预估。正文总体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民生政治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民生、民生政治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为民生政治的学术和现实内涵打下基础,本部分重点对民生政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是后续论证的重要框架。第二部分以中国民生思想和发展历史为主线,以发展政治学为学科视角,在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探讨民生政治是合理可行的战略选择与构建的战略意义,重点从传统、环境和结构三方面分析,理性节制的政治变革是适合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第三部分主要针对我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四、五、六、七部分分别阐述了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动力阻力、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系统构建出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体系,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研究重点。第八部分立足本国国情,探索民生政治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的战略实施与对策建议,重点通过建立民生发展指数的预测模型来解读民生政治如何在实践中推动和发展进步,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民生政治发展和建设。最后的结论将各章节的主要观点贯穿起来,得出核心观点并展望中国民生政治的未来发展趋势。论文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分析马克思主义相关政治学说,提出构建民生政治的发展体系之说。较为系统地提出民生政治的概念,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发展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进行视角创新,试图在整体上推进民生政治学的原创性研究。对当代中国民生政治的系统研究重点在政治发展方面,从价值目标到制度和政策层面再到机制层面,从内到外逐层分析建构,提出系统的民生政治发展的研究趋势和实践探索路径,以利于在总体上推进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实施并提出具体行动方案和对策建议。
林万雄[10](2011)在《以民为本,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必须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和转换发展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以民为本,防止泛城市化,努力促进城镇村协调发展;防止急功近利,努力提高城镇建设质量;防止重城轻乡,努力缩小城乡差别。
二、以民为本 统筹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民为本 统筹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旗帜鲜明的人民性 |
二、统筹全局的总体性 |
三、兼收并蓄的兼容性 |
四、思维方式的非传统性 |
五、指导现实的实践性 |
六、不断发展的开放性 |
(2)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涉农“一号文件”的阶段划分及重点内容 |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改革初期(1982年-1986年):加快农业发展 |
一、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
二、发展农村商品生产 |
三、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 |
四、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时期(2004年-2012年):促进农民增收 |
一、稳步开展农村税费改革 |
二、采取措施巩固农业基础 |
三、开始重视农村社会事业 |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时期(2013年-2020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
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四、重视农民主体地位 |
第二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的转变 |
第一节 农业经济改革初期向统筹城乡发展时期的转变 |
一、“经济振兴”转变为“新农村建设” |
二、“农村支持城市”转变为“统筹城乡发展” |
三、“政社合一”转变为“村民自治” |
四、以“农”为本转变为以“民”为本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的转变 |
一、“新农村建设”转变为“乡村振兴” |
二、“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为“城乡融合发展” |
三、“村民自治”转变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
四、以“民”为本转变为“农民主体” |
第三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原因及特点 |
第一节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原因 |
一、国民经济增幅稳固 |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
三、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
四、总体布局日益完善 |
五、现代化的目标驱动 |
第二节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特点 |
一、政策上的递进性 |
二、目标上的一致性 |
三、主题上的创新性 |
四、内容上的关联性 |
第四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
第一节 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
一、建立科学考评监督机制 |
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四、构建人才振兴激励机制 |
第二节 大力夯实农业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 |
一、创新农业产业形态 |
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
三、强化农业创新发展 |
四、构建农业开放格局 |
第三节 发挥农民主体力量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 |
一、激发农民主体作用 |
二、强化农民组织程度 |
三、提升农民主体责任 |
四、精准帮扶贫困人口 |
第四节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
一、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政治领导 |
二、传承优质乡土文脉,优化人文底蕴 |
三、注重农村绿色发展,美化生态环境 |
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净化社会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习近平家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习近平家国观的形成条件 |
2.1 习近平家国观的相关概念 |
2.1.1 家国观 |
2.1.2 习近平家国观 |
2.2 习近平家国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要求 |
2.2.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要求 |
2.2.3 新时代治国理政的迫切要求 |
2.2.4 中国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 |
2.3 习近平家国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国观 |
2.3.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
2.3.3 革命文化的浸润 |
2.3.4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 |
2.4 习近平家国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
2.4.1 中国共产党践行家国观的实践经验 |
2.4.2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施政经验 |
2.5 习近平家国观形成的主观因素 |
2.5.1 习近平个人文化素养的积淀 |
2.5.2 习近平红色革命家庭的培育 |
2.5.3 习近平知青岁月的磨砺 |
2.5.4 习近平从政经历的锤炼 |
第3章 习近平家国观的形成过程 |
3.1 青少年时期习近平家国观的萌芽 |
3.1.1 少年时期习近平的家国观 |
3.1.2 知青时期习近平的家国观 |
3.2 地方工作时期习近平家国观的初步体验 |
3.2.1 1982-1985年基层时期习近平的家国观 |
3.2.2 1985-2007年基层时期习近平的家国观 |
3.3 中央工作时期习近平家国观的基本形成 |
3.3.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家国观 |
3.3.2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的家国观 |
第4章 习近平家国观的主要内容 |
4.1 从家出发,家庭是国家发展的基点 |
4.1.1 注重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
4.1.2 重视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 |
4.1.3 倡导健康有序的家风建设 |
4.2 国家为重,国家是家庭建设的保障 |
4.2.1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2.2 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 |
4.2.3 担负和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大任 |
4.3 人民为先,人民是家国治理的依靠力量 |
4.3.1 家国治理要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 |
4.3.2 家国治理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
4.3.3 家国治理要创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
4.3.4 家国治理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第5章 习近平家国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
5.1 习近平家国观的理论意义 |
5.1.1 继承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家庭与国家理论 |
5.1.2 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5.1.3 充实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2 习近平家国观的现实价值 |
5.2.1 有助于推动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 |
5.2.2 有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
5.2.3 有助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学界研究进展及评析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进展评析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基础 |
2.1 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
2.1.3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
2.1.4 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 |
2.2 文化根基 |
2.2.1 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 |
2.2.2 以民为本的价值追求 |
2.2.3 注重协商的政治传统 |
2.3 实践基础 |
2.3.1 中国共产党人协商民主实践的接力探索 |
2.3.2 人民群众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创新 |
3 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性质定位 |
3.1.1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
3.1.2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
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问题指向 |
3.2.1 立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际 |
3.2.2 理性协商是化解基层矛盾的有效方式 |
3.2.3 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
3.2.4 回击西方民主话语霸权的需要 |
3.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建设目标 |
3.3.1 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
3.3.2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3.3.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建设要素 |
3.4.1 协商主体 |
3.4.2 协商客体 |
3.4.3 协商渠道 |
3.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有效路径 |
3.5.1 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双向推动 |
3.5.2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统筹兼顾 |
3.5.3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有机结合 |
3.5.4 政协协商与社区协商有机衔接 |
4 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和时代意义 |
4.1 理论特征 |
4.1.1 高远的战略思维 |
4.1.2 清晰的历史思维 |
4.1.3 科学的辩证思维 |
4.1.4 开拓的创新思维 |
4.2 时代意义 |
4.2.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
4.2.2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范式 |
4.2.3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渊源和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西北少了一个工业,多了一个民族问题 |
二、宗教是生活的盐 |
三、中国共产党西北民族工作的实践 |
第二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萌芽阶段(1922-1936年) |
一、进入立诚中学: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
二、参加学运,狱中入党:接受马克思主义 |
三、投笔从戎,创建根据地:实践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阶段(1936-1945年) |
一、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第三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成熟阶段(1945-1952年)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的西北重要实践 |
二、总结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出发点 |
三、规范西北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 |
四、提出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干部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以民为本的群众观: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 |
一、“人民就是江山” |
二、“江山就是人民”的群众立场 |
三、“群众路线要在群众中实践” |
第二节 实事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 |
一、“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 |
二、“真理必须到群众中去找” |
第三节 团结发展: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价值取向 |
一、“民族团结是西北的政治问题” |
二、“民族团结是西北工作的原则” |
三、“谁离开民族团结问题,谁就不是从西北工作出发” |
第四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提出“民族的民主联合政府”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准备阶段 |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采取“有准备、有步骤”的方针 |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反对两种“偏向” |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原则、条件、目的 |
第二节 关于民族统战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站在民族纠纷之外解决民族纠纷” |
二、“西北的统战工作就是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与敌人竞争” |
三、民族统战要突出党性,“麻烦就是革命工作” |
第三节 关于民族社会改造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西北工作要照顾民族和地区特点” |
二、“群众要土地粮食,我们要农民群众” |
三、民族干部必须是土改的执行主体 |
四、“联合一部分封建反对另一部分封建” |
五、民族地区土改的“八不动”原则 |
六、民族地区土改中的“两个不能变”原则 |
七、“两个不完全”思想,建立最广泛的宗教统一战线 |
第四节 关于宗教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克服‘左'的思想防止‘右'的倾向” |
二、“该松绑的松绑,该捆死的捆死” |
三、“宗教工作必须服从于国家政治任务” |
四、“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力服人” |
五、“宗教工作三分书本知识,七分实践知识” |
六、“宗教信仰自由,但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政治问题” |
七、“群众路线是宗教工作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慎重论:民族工作不要急 |
一、“慎重论”的提出 |
二、慎重论的理论内涵 |
三、“不怕慢,只要搞对” |
第二节 求同存异论:“大同”“小异”的民族统战方法 |
一、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
二、“小异”“大同”就是统一战线 |
三、尊重差异,但不强调差异 |
第三节 规律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须根据民族特点办事 |
一、民族工作需掌握民族特点 |
二、民族工作需尊重民族特点 |
三、依据民族特点做好民族工作 |
第四节 和平论:“民族问题不是武力充足不充足的问题” |
一、和平论的提出 |
二、和平也是斗争的方式 |
三、“和平论”对现实的指导性 |
第五节 “团结论”:团结上层,争取下层 |
一、团结论的提出 |
二、求团结不是“给上层撑了腰” |
三、坚持团结但不强调趋同 |
结语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突出贡献 |
二、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当代价值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
1.1 红色旅游品牌已形成 |
1.2 红色旅游发展格局铺开 |
1.3 红色产品谱系不断完善 |
1.4 红色旅游规模效益逐步彰显 |
1.5 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成效显着 |
2 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 |
3 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具体表征 |
3.1 临沂模式是弘扬沂蒙精神的具体表现 |
3.2 临沂模式是以民为本的主要体现 |
3.3 政府有为, 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
3.4 市场配置, 整合创新 |
3.5 统筹发展 |
4 促进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的策略 |
4.1 党性教育基地化 |
4.2 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园区化 |
4.3 红色旅游教育研学化 |
4.4 临沂市红色旅游讲解故事化 |
4.5 临沂市红色旅游国际化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民众共识及达成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民众共识的文献综述 |
(三)文献阅后心得 |
(四)文献分布情况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及创新之处 |
(一)论文结构 |
(二)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与民众共识相关理论概述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理论概要与历史地位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理论概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历史地位 |
二、民众共识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
(一)民众共识的思想渊源 |
(二)民众共识的理论基础 |
三、民众共识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一)民众共识的内涵 |
(二)民众共识的特征 |
(三)民众共识的功能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必要性 |
一、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客观需要 |
(一)践行总布局需要统一思想 |
(二)践行总布局需要凝聚力量 |
(三)总布局“走出去”需要获得基本保障 |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选择 |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受到冲击 |
(二)达成民众共识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 |
(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然要求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 |
三、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
(一)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要求在达成民众共识基础上践行总布局 |
(二)实现中国梦要求在达成民众共识基础上践行总布局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可行性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追求人民幸福为达成民众共识奠定基础 |
(一)追求人民幸福是践行总布局的根本动力 |
(二)实现人民幸福是总布局的价值追求 |
二、中国共产党具有凝聚民众的优势为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提供支持 |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以凝聚民众支持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 |
(二)坚持群众路线以凝聚民众支持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条件已初步满足 |
(一)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基本条件及现状 |
(二)政治引擎引导民众关注总布局民众共识 |
(三)情感纽带带动民众体验总布局民众共识 |
(四)价值契合促使民众支持总布局民众共识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价值 |
一、激发民众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活力 |
(一)激发民众践行总布局的创新活力 |
(二)激发民众践行总布局的人才活力 |
二、激起民众共识的成长动力 |
(一)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促进形成中国特色的共识理论 |
(二)民众共识在彰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特色中获得成长动力 |
三、彰显中国治国理政方案的魅力 |
(一)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彰显“权力为民”的魅力 |
(二)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彰显“凝心聚力”的魅力 |
(三)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彰显“顶层设计”的魅力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达成民众共识的原则与路径 |
一、寻求路径需要遵循的原则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
(三)坚持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建设 |
二、尽快完善民众共识理论 |
(一)呼吁更多学者关注和研究民众共识 |
(二)加强对民众共识的系统性研究 |
三、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
(一)充分发挥“理论-实践-理论”宣传模式的作用 |
(二)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宣传机制 |
四、灵活多样地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民众共识 |
(一)协商民主:倡导达成总布局民众共识 |
(二)正面舆论:引导达成总布局民众共识 |
(三)共识建导:激发达成总布局民众共识 |
(四)建章立制:助力达成总布局民众共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我国公民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
2.3 小结:公民安全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
3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
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3.2 研究问题的说明 |
3.3 研究的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第1章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 |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 |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存的基本思想 |
1.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财产的基本思想 |
1.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
1.1.4 小结: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蕴含人的安全理念 |
1.2 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 |
1.2.1 西方人的安全研究的历史溯源 |
1.2.2 批判安全研究 |
1.2.3 “人的安全”理论 |
1.2.4 小结:批判安全与“人的安全”研究为界定公民安全提供思想滋养 |
1.3 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 |
1.3.1 中国民本思想蕴含的安全理念 |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安全理念 |
1.3.3 小结: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为公民安全研究提供重要指引 |
1.4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研究述评 |
第2章 公民安全的界定 |
2.1 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
2.1.1 安全的不同界说 |
2.1.2 安全相关的主要概念 |
2.2 公民安全的内涵 |
2.2.1 公民安全的概念 |
2.2.2 公民安全的内容 |
2.2.3 公民安全的演绎路径 |
2.3 公民安全的基本特征 |
2.4 公民安全的实现条件 |
2.4.1 国家善治 |
2.4.2 社会和谐 |
2.4.3 公民安全意识内化于心 |
2.4.4 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
2.5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之关系 |
2.5.1 国家安全与公民安全“对立统一” |
2.5.2 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相互交织 |
2.5.3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民安全“和而不同” |
第3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 |
3.1 政治环境 |
3.1.1 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
3.1.2 四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3.1.3 “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完善 |
3.2 经济环境 |
3.2.1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3.3 社会环境 |
3.3.1 社会异质性增加 |
3.3.2 社会转型发展 |
3.4 文化环境 |
3.4.1 儒家文化的历史传承 |
3.4.2 “以人为本”文化生态的建立 |
3.5 国际环境 |
3.5.1 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
3.5.2 国际公约的规制 |
3.5.3 世界人权斗争的影响 |
3.5.4 联合国“人的安全”的提出 |
3.6 小结 |
第4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实考量 |
4.1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 |
4.1.1 公民生命安全总体得到保障 |
4.1.1.1 威胁生命安全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4.1.1.2 威胁生命安全的战乱因素总体得到控制 |
4.1.2 公民财产安全基本实现 |
4.1.2.1 公民财产稳步增长 |
4.1.2.2 国家重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安全 |
4.1.2.3 保障公民合法财产安全的法律比较完善 |
4.1.3 公民自由安全逐步完善并落实 |
4.1.3.1 公民真实自由逐步实现 |
4.1.3.2 公民政治权利逐渐完善和落实 |
4.1.3.3 公民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共同发展 |
4.2 我国公民安全的主要困境 |
4.2.1 公民生命安全面临的威胁 |
4.2.1.1 贫困威胁依然存在 |
4.2.1.2 食品不安全威胁突出 |
4.2.1.3 重大疾病威胁加大 |
4.2.1.4 生产安全事故威胁频现 |
4.2.1.5 恐怖主义威胁增多 |
4.2.2 公民财产安全遭遇的挑战 |
4.2.2.1 强征强拆侵犯公民财产安全 |
4.2.2.2 侵财犯罪损害公民财产安全 |
4.2.3 公民自由安全存在的问题 |
4.2.3.1 公民真实自由存在诸多短板 |
4.2.3.2 侵犯公民自由安全的现象还存在 |
4.3 我国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原因 |
4.3.1 经济发展不科学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根本原因 |
4.3.2 民主法治不完善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关键原因 |
4.3.3 公民安全理念缺位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重要原因 |
4.3.4 社会安全问题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直接原因 |
第5章 新时代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路径 |
5.1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 |
5.1.1 新时代我国公民生命安全威胁的应对 |
5.1.1.1 以“精准扶贫”为指引,打赢扶贫攻坚战 |
5.1.1.2 以“社会共治”为主线,保障公民食品安全 |
5.1.1.3 以“预防”为中心,防控重大疾病威胁 |
5.1.1.4 “规范”为导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灾难 |
5.1.1.5 以“去极端化”为基础,打好反恐“组合拳” |
5.1.2 新时代我国公民财产安全挑战的化解 |
5.1.2.1 以“法律”为准绳,杜绝强征强拆行为 |
5.1.2.2 以“打防控”为举措,制止各类侵财犯罪 |
5.1.3 新时代我国公民自由安全问题的处置 |
5.1.3.1 以“发展”为根本,筑牢公民自由安全的基础 |
5.1.3.2 以“制度”为核心,约束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侵害 |
5.2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路径的总体思考 |
5.2.1 正确架构政党、国家、社会与公民安全的关系 |
5.2.1.1 突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公民安全的主导作用 |
5.2.1.2 强化政府保障公民安全的主体作用 |
5.2.1.3 发挥社会力量保护公民安全的重要作用 |
5.2.2 全面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 |
5.2.2.1 法治是保障公民安全的必由之路 |
5.2.2.2 加快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建设 |
5.2.3 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筑牢保障公民安全基础 |
5.2.3.1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
5.2.3.2 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
5.2.4 科学发展军事实力和外交关系厚植保障公民安全优势 |
5.2.4.1 强军兴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
5.2.4.2 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外交关系 |
5.2.5 提升公民安全意识,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
5.2.5.1 努力提升公民安全意识 |
5.2.5.2 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理论意义 |
(三) 实践价值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一) 研究的客观现状 |
(二) 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手段 |
(三) 技术路线 |
(四) 可行性分析 |
五、本题目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生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
一、民生政治的概念解读 |
(一) 民生的概念与内涵 |
(二) 民生政治的概念和内涵 |
二、民生政治的理论基础分析 |
(一) 国家本质与政府职能理论 |
(二) 政治发展与发展战略理论 |
(三) 政治合法性与有效性理论 |
(四)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抉择 |
一、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
(一) 后发国家政治发展的特征与战略选择 |
(二) 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两条思路 |
(三) 作为政治发展战略的变革 |
二、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必然性 |
(一) 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理论依据 |
(二) 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现实依据 |
(三) 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新主题 |
三、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战略意义 |
(一) 政治合法性基础新的增长点 |
(二) 社会建设的新动力 |
(三)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分析 |
一、民生政治发展取得的成就 |
(一) 民众生活质量的显着提高 |
(二) 反贫困取得重大成绩 |
(三) 社会保障体系形成 |
(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民生政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民生法治化水平较低 |
(二) 民生发展程度整体不高 |
(三) 民生治理方式相对单一 |
(四) 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
三、民生政治的非均衡发展成因 |
(一) 经济发展不均衡 |
(二) 体制机制不完善 |
(三) 政府民生职能缺失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 |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 |
(一) 政治公正 |
(二) 政治民主 |
(三) 政治法治 |
(四) 政治稳定 |
二、民生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
(一)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
(二)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民生政府 |
(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四) 实现民富国强的和谐社会 |
第五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
(一) 领导力量的推动 |
(二) 经济发展的持续 |
(三) 公民社会的兴起 |
(四) 利益分化的需求 |
二、民生政治发展的阻力因素分析 |
(一) 历史传统和文化中的错误观念 |
(二) 旧有体制和制度条件 |
(三) 经济发展结构失衡 |
(四) 社会群体的不合理差异 |
(五) 生态环境与资源约束 |
第六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创新 |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化”范式 |
(一) 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 |
(二) 制度创新的意义 |
二、构建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体系 |
(一) 民生政治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
(二) 民生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机制 |
(三) 民生法治化与民权保障机制 |
(四) 应对民生政治危机治理机制 |
(五) 民生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机制 |
(六) 健全民生政治制度执行机制 |
第七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政策支持 |
一、民生政策议程的民意化 |
(一) 公共政策分析中的“民生问题” |
(二) 改善民生政策议程的启动与议决 |
(三) 民生政策议程确立的条件、途径和模式 |
二、民生政策制定的合法化 |
(一) 影响民生政策制定的因素 |
(二) 民生政策制定的渐进动态过程 |
(三) 民生政策的合法化 |
(四) 加强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
三、民生决策执行的有效性 |
(一) 民生政策执行的原则与模型 |
(二) 民生政策执行过程与方式 |
(三) 民生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
四、民生政策评估的多元化 |
(一) 民生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意义 |
(二) 影响民生政策评估的因素分析 |
(三) 民生政策评估程序 |
(四) 构建以民生为重心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
第八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优化与对策建议 |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行动原则 |
(一) 民生权益的普惠性 |
(二) 政府主导的多元化 |
(三) 发展进程的有序化 |
二、建立民生指数及监督落实机制 |
(一) 民生指标体系框架 |
(二) 民生指数的细化与分解 |
(三) 完善监督落实机制 |
三、民生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 |
(一) 经济驱动 |
(二) 政府服务 |
(三) 文化支撑 |
(四) 社会调节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以民为本 统筹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征[J]. 刘跃进,王啸,陈将.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2021(02)
- [2]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D]. 王金.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习近平家国观研究[D]. 赵憬.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习近平关于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D]. 闫虹霖.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
- [5]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D]. 张金国. 兰州大学, 2018(03)
- [6]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 谢爱良,解东,刘忠秀,李学芝,曾昭鹏,于爱水.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2)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民众共识及达成路径研究[D]. 陶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我国公民安全研究[D]. 张青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9]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D]. 董田甜.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以民为本,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A]. 林万雄. 民生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6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