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曾镇

湖南旺旺医院普外二科 410016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无张力疝修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结果:随机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外疝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75例)和观察组(n=75例),对照组行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并统计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外疝采取无张力疝修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外疝;无张力疝修术;临床疗效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者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等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的现象。有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主要与腹壁强度减少及腹腔内的压力升高有关[1]。因此,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减少腹腔内压力,增加腹壁强度。以往临床多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外疝,但效果不佳,且术后并发症多。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无张力疝修术已成为腹外疝的常用手术方式。由此,笔者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外疝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所得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外疝患者150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在22~72岁,平均(46.7±2.3)岁;腹外疝部位:腹股沟斜疝33例,腹股沟直疝35例,股疝7例。观察组75例患者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23~72岁,平均(47.5±2.4)岁;腹外疝部位:腹股沟斜疝34例,腹股沟直疝35例,股疝6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存在可比性,各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si[2]疝气修补术,行硬膜外麻醉,将患者疝囊清除后,对高位结扎,保证疝囊与周围组织分离,最后对缺损的疝口进行常规缝合。

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前8h禁食,患者取平卧位,行硬膜外麻醉,将患者的腹外斜肌肌腱膜切开,保持腱膜间隙与疝气补片面积相当,然后从患者横断疝囊向上到内环部位建立一个缩小疝囊,并置入填充物,后固定于腹横筋膜上。最后将疝平片放在患者腹横筋膜前,并缝合补片切口。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要保证疝平片的平展,将患者腹内斜肌、腹股沟韧带及腹横肌腱膜进行联合固定,重建外环后缝合切口[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并统计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详细记录其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本组数据,应用SPSS19.0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如组间手术指标的比较配以t检验,单位以均值±标准差( )表达,计数资料如组间术后并发症及1年复发率的比较配以X2检验,当提示P<0.05时,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1年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有2例血肿,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有2例尿潴留,4例血肿,3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78,P=0.0370)。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2例(2.67%),对照组1年复发率为8例(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05,P=0.0233)。

3 讨论

腹外疝是临床腹部外科常见疾病,主要以腹股沟疝最为多见,且好发于男性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临床治疗腹外疝的方法较多,其中,中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效果欠佳。手术治疗是本病的常用方法,传统腹外疝修补术可清除疝囊,但因创伤较大,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加上术后患者病情复发多,不利于患者预后[3]。随着疝气手术的发展,作为一种治疗疝气的新型手术方案,无张力疝修补术被广泛运用在治疗成人疝气中,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该手术通过以腹股沟解剖为基础,通过人工材料对缺损部位进行填充,可增强腹壁强度。因其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能够帮助患者术后较快恢复,降低并发症、复发率低等优势,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4]。

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无张力疝修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手术时间,缓解术后疼痛,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5]。针对术后感染,疝修补术常见的并发症有血肿、术后切口痛、尿潴留、切口感染等。由于本研究无张力疝修补术选用由聚丙烯单丝经编织而成的材料,网空隙小,不易被细菌感染,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本研究有2例血肿,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2.00%,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由此说明无张力疝修术后并发症较少。针对术后复发,本组术后随访1年,结果发现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2.67%,对照组1年复发率为10.67%。术后的复发主要与补片的放置位置有关,同时,在保证准确位置的情况下,还应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分离疝囊时,尽可能不破坏小疝囊,可减少腹膜炎引起的手术疼痛;②分离疝囊时,应注意保护髂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及精索血管,避免损伤神经血管;③横断大疝囊,近端连续缝合,远端不做广泛分离,减少术后浆液肿及阴囊出血的发生[6]。

综上所述,腹外疝采取无张力疝修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腹外疝的理想修补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田玉波.无张力疝片修补中老年腹外疝的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9):113-113.

[2]李梦涵.无张力腹外疝网片修补术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0):64-64.

[3]曹培刚.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补片修补术89例体会[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1):32.

[4]邱斌玉,赵栋,张金辉等.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在无张力腹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腹部外科,2010,23(1):43-44.

[5]林驰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3(3):91-92.

[6]周宏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7例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5-56.

论文作者:曾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无张力疝修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曾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