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空间:实体空间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_图书馆论文

信息共享空间:实体空间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间论文,实体论文,策略论文,模式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图书馆实体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建设是学校建设三大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图书馆建设)之一,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1]。

图书馆建筑是典型的文化建筑,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图书馆称之为阁、观、院等,是以藏书为主,建筑多为封闭式的藏书楼。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封建藏书楼逐渐衰落,对外开放的公共性质的近代图书馆开始在我国出现。但是,不管是近代的私人藏书楼还是公共图书馆,其馆内资源的藏、阅、借、管理和内部功能布局都近似封闭状态的布局,给读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时代变迁和技术进步引起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模式的变化,图书馆无论从建筑和服务都得到迅速发展,不仅集藏、借、阅为一体,实行全方位开架管理,而且在建筑上发生巨大变化,打破以往的封闭结构,强调开放式,将阅览空间与藏书空间融合,形成大空间的开放式布局。这主要是遵循“方便读者,便于管理,高效服务”的原则,以开敞连贯的大空间和灵活方便的配套设施,满足了“藏书、阅览、咨询、检索、自修、小憩一体化”的开架管理方式的要求。这种“大开间”设计,在空间的布局、组合、使用和调整方面为图书馆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因此,现代图书馆建筑,是适应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具有良好的功能和开放性、适应性、灵活性,能逐步运用现代技术设备,并形成良好的内外环境,强调艺术观念,表现出图书馆特色的文化建筑。

信息时代和IT技术催生了图书馆新型的以服务用户为主体的建筑的诞生。图书馆的空间规划越来越多地体现出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K.Worpol在《21世纪的图书馆:变革的形态与未来》(21st Century Libraries-Changing Forms,Changing Futures)一文里指出,未来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注意人、活动、场域和伙伴4个主轴。它强调了图书馆在知识社区、学习社会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图书馆提供的空间建立互动与沟通,激发创新、学习和研究。因此,图书馆应该是一个传播中心,是一个开放的信息获取的知识环境;是一个舒适的空间,应该是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完美结合;是阅读推广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社区;相应地,馆员也应由文化保存的角色转换为知识领航员、IT工程师和信息指导教授。近年来,由于Web 2.0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用户参与、用户体验、互动性、开放性、社会化和个性化已成为网络新时代明显的特征,从网站、系统平台、应用软件乃至最终用户都在发生着变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的建造,正是适应了时代潮流。

2 IC的兴起与实体空间的建构

1992年8月,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图书馆宣布成立的“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IA)可以看作是全球第一个“信息共享空间”机构[2]。该机构提出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以图书馆为中心,将图书馆、学校信息技术办公室(OIT)和学院三方密切合作,组成了一个由图书馆馆员、IT工程师、学院教师、学生兼职助理等共同参与的合作团队,在充分利用图书馆传统印刷型资源和新型电子资源的基础上,支持校园内跨学科教学和研究,实现整个学校的信息资源共享。为此,团队内部分工明确,图书馆负责提供信息资源,馆员负责参考咨询;OIT专家负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支持,并为教师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学院教师负责制作课件和多媒体数据库、评价教学方法、推选信息资源和软件,并利用这些资源从事教学和研究。此后,欧美的大学图书馆纷纷效仿。加拿大Dalhousie大学图书馆在1998年6月18日到1999年9月23日提出了一个关于IC概念构想的正式草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和南加利福尼亚的Leavy图书馆率先得以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在D.Beagle的领导下组建了IC任务组,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Arizona)和Calgary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Calgary)建立的IC,是现有IC中两个规模最大、最成功的IC范例[3]。衣阿华大学Hardin图书馆的IC[4],拥有当前最新的教育技术设施,设有高端的多媒体开发工作站、网络电子教室、学习室和会议室,也有提供数据库查询、网络信息资源查询、电子邮件收发和简单文字处理的普通计算机。Harold B.Lee图书馆为研究IC,还专门成立了IC项目组(Information Commons Project Team)。

这些实践的成功促进了IC理论的成熟和系统化。1999年,D.Beagle发表了重要论文《IC构想》(Concep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通过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方式的对比,分析了IC的概念、构成元素以及服务方式等[5],该论文为以后人们研究信息共享空间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N.Kranich是IC的倡导者和重要理论研究者之一。他在《信息共享空间——一份公开的政策报告》中描绘了一幅未来画卷,在一个共享的空间内信息资源是公有财产,不仅由人们共同管理,而且人们可以免费地获取这些信息资源[6]。

2004年6月25日,美国各大学图书馆针对IC召开了一次会议,集中讨论了IC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并分析了不同IC模式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效能,也提出IC构建所存在的问题,如IC的设计、实施措施和评估体系等,并有针对性地为IC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7]。2005年2月,国际图联主席A.Byme博士在给世界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一封公开信中,倡议建立全球信息共享空间(Global Information Commons),希望世界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保障全世界所有人的查询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权利。同年4月,著名学者R.Bailey等人在IC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LC)的概念,强调了大学图书馆IC在服务师生学习和研究方面的功能,实现了IC服务由咨询导航、知识传播到知识创造和鼓励自我学习的转变。

IC的概念日趋成熟,D.Beagle认为,“IC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是围绕综合的数字环境而特别设计的组织和服务空间。作为一个概念上的教育空间实体,IC涉及从印刷型到数字型信息环境组织的重新调整,以及技术和服务功能的整合”[5]。N.Kranich在开放存取运动的背景下,更是把IC作为社会共有设施,任何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存取和利用:“IC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存取和利用,它以价值、法律、组织、通信设施和资源等内容为特征,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8]

至于IC的构建,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学院图书馆(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Library,NIST)的参考馆员N.Allmang等人认为,IC由物理空间(Physical Commons)和虚拟空间(Virtual Commons)共同构成[9]。IC的拥护者之一,D.Bollier于2003年7月15日在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第96届年会上发表了《关于数字知识产权的新对话的预想》的演讲,于2004年发表在《法律图书馆杂志》(Law Library Journal)第96期上,题为《为什么我们必须谈谈IC》[10]。文中将IC分为物理层、逻辑层和内容层3个层次,物理层包括电磁光谱、电缆、电线等,逻辑层包括一些软件和技术协议,内容层包括信息、语言表述和文化等。

IC构建中的可视形态是其实体空间,因此对于实体空间的规划是IC计划成功的关键。2004年,J.Koelker和M.Bobich在文章《德克萨斯教会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中介绍了美国德克萨斯州教会大学(TCU)图书馆的实体空间的设计思想[11]:一个安静的含有计算功能的个人空间(配有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一个含有计算功能的集体空间;一个安静但无计算功能的个人空间(“无声”学习区);一个嘈杂的但不含计算功能的集体空间。另一位IC研究者R.Bailey还从空间、结构和功能上对IC进行了归纳,认为IC在物理空间上应位于一座图书馆的一层或多层;使用“知识媒体的电子连续区”以及各种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如图像扫描、光学特征识别与OCR实验室多媒体、数字视频处理实验室等)提供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各种支持);提供各种协作学习空间和工作空间;包含并支持所有范围的生产软件(如MSOffice的统计软件包,SPSS/SA8 GIS地图绘制软件包,Arc Eve数学软件包,Maple、图像操作软件包,Photoshop、OCR软件包,Omni Page、数字视频编辑软件包,Illustrator和Premiere等)[12]。

IC图书馆建设代表着大学专业性、研究型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潮流,并将对整个图书馆界的服务创新产生深远影响。IC的构建目标是把大学图书馆融入教学与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提供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电脑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形式),配置大小适宜、布局合理、环境幽雅舒适的馆舍空间,在训练有素的参考咨询馆员、电脑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培育读者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这种服务可以简化为:IC=空间+资源+服务。

目前,国外大学图书馆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的IC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代表着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潮流,并将对整个图书馆界新一轮的服务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大学图书馆馆舍建设空前高涨,无论是新馆建设还是旧馆改造,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都应融合IC。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IC图书馆的概念模型构想,认为IC图书馆的建设主要包括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3个方面,其中,实体层即IC的物理空间是读者学习、活动和交流的实体场所,是构建IC图书馆的基础,重点从IC实体空间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两个方面解读其规划与建设。

3 IC构建模型及功能

IC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动态服务体系,其概念模型由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共享空间概念模型

作为一个概念上的教育空间实体,它涉及从印刷型到数字型信息环境的重新调整,以及技术与服务功能上的整合。实体层是用户学习、活动和交流的实体场所。由实体空间、硬件设备和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侧重发挥实体空间交流、协作和一站式服务的作用。实体空间包括开放存取区、交流区、灵活可变的电子教室、促进小组研究的讨论室、指导用户学习和提高技能的指导室、帮助用户开发数字作品的多媒体制作室、体验技术和软件工具的实验室、网络咖啡吧和休闲区等;硬件设备包括各种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外围设备;服务设施包括参考咨询台、电脑技术支持台、残障辅助设施等。实体层的构成遵循因需而变的原则,即各构建元素依据用户需求、实现规模和实现目标的不同而因需而变。

虚拟层是用户学习、交流和共享知识的虚拟场所。由虚拟空间、虚拟资源和网络软件设施等部分组成。虚拟空间包括各种社会网络空间、学习社区、兴趣社区、虚拟实践社区等虚拟环境;虚拟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资源、知识社区、知识导航、网络培训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和其他各种信息资源等;网络软件及设施包括各种网络软件、信息获取与共享软件、网络教学软件、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以及其他应用软件等。

支持层是系统运行、发展和通过服务的核心动力层,由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文化与精神三大核心驱动力要素构成,通过三者的有机融合和共同作用来支撑和驱动系统的运行与发展。信息技术是驱动整个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数字图书馆技术、Web技术、社会网络技术以及其他各项IT技术及其应用。组织与管理是驱动系统运行的组织和制度,包括服务组织及其结构、服务规范、资金投入、运行制度、激励机制、培训机制和服务评价体系等内容。服务组织(包括虚拟社区的管理组织)由多个部门协同联合、共同构建,服务人员包括参考咨询馆员、IT专家、多媒体工作者、指导教师等。服务评价体系是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内容,只有积极邀请用户参与始终如一的服务评价,才能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和提高服务质量,保证系统高效运行;文化与精神,即图书馆文化,是构成系统各个环节中全体组织成员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服务准则、工作作风、组织精神、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的总和。

4 IC实体空间的构成元素与资源配置

4.1 常见IC实体空间构成元素及其资源

·IC核心区:开放式资源存取区、参考咨询台、IT技术支持台和多功能计算区构成IC核心区。位于图书馆主体楼层,配备大量联网电脑,操作台比较大,周围预留足够的空间,便于多人交流。咨询台位于核心区中心,参考咨询台与IT技术支持台相连,避免读者找寻而浪费时间。在核心区还配备印刷型工具书,因此要充分考虑书架及沙发的布局,做到方便有序。

·电子教室:用于信息检索、数据库使用和电脑软件等课程的培训。应具灵活性,既便于师生交流,又可根据需要调整。

·协作学习区:随着团队研究的盛行,大学生之间的协作不断增加,所有开展IC服务的图书馆都以协作学习为核心。该区是促进团队协作学习和研究的最佳场所。应有规模上的不同,以适应不同大小团队的需要,相关设施配备完善。

·独立研究室:满足个人研究之需,提供多个独立研究室,相关设施配备完善。

·训练指导室:为提高学生研究技能,提供论文写作培训及一对一的指导和演讲训练。

·多媒体制作室:配备多媒体制作软件和相应的设备,满足多媒体制作的学习需要。

·休闲区:几乎所有的IC都设有比较舒适的休闲区,配备沙发和茶几,供读者在学习中间作短暂的休息之用。强调文化氛围和满足师生对时事新闻等信息的获取。

·咖啡吧:提供7/24小时的服务,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咖啡吧与休闲区结合在一起,形成休闲饮食区。

·外语自助学习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外语学习看、听、说、写的特殊要求,并提供自助辅导软件,帮助读者提高外语技能。

以上服务区可根据规划与目标的不同因需而变。

4.2 资源配置应考虑的因素

服务区及服务设施的配置必须满足读者学习、社会交流和文化娱乐的需求,其布局和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

·服务区应方便读者进出,支持7/24小时开放,具有良好的通风、充足的光线和舒适温馨的环境布局。

·服务区内常配备的硬件设备包括电脑、公共查询工作站、可出借的笔记本电脑、刻录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和残障辅助设施等,其数量和品种应读者流量和需求而定,不同服务区的电脑配置尽可能多地安装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操作界面应简洁、方便和统一。

·无论是开放存取区、群组学习区或个人学习区要应尽可能多地提供网络信息点和电源插座,最好用无线网络覆盖所有服务区,方便读者携带笔记本上网,提供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通信网络,支持读者方便快捷地使用网络资源。

·服务区外配备公共使用电脑外,还有配备多媒体制作室和高档多媒体工作站、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视频输入与输出等设备,满足读者学习和实践的需要。

·开放存取区应设置参考咨询台和IT技术支持台,并应配备流动工作人员及时解决读者遇到的问题。

·群组学习区应配备电脑、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服务设施,加强对协同式学习的支持,空间大小及布局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适当地配备舒适、宽敞的座位和桌椅,鼓励读者非正规方式的学习和休闲。

·咖啡吧和休闲区配备饮料或食品自动售货设施,方便读者使用。

5 IC实体空间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

5.1 构建模式

实体空间的构建是实施IC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涉及图书馆建筑的功能、馆舍空间的布局和服务设施的配备等内容。国外大部分IC的实体空间都位于图书馆内,然而也有例外。如英国Sheffiled大学建立了一座独立IC大楼,新西兰的Auckland大学在图书馆旁边建了一座5层高的大楼,命名为“Information Commons”。大楼内提供了教室、计算机区域、阅览区、安静学习区和讨论区和休闲区。美国的密歇根(Michigan)大学的IC则建在该校最大的计算机中心(Duderstadt Center)内。尽管这些IC的场所不在图书馆,但他们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图书馆网络资源并通过图书馆提供的虚拟参考咨询、网上教室和学科门户等内容提供服务,将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有机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如在密歇根大学的计算机中心,师生们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工程类电子资源,进行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教学和实践。综上所述,考察目前国外大学图书馆的IC实体空间的建设,其构建模式可归纳为计算机室型、图书馆整合型和IC大楼型3种类型[13]。

计算机室型。校园内计算机网络、软硬件设施和信息技术高度集中的区域,是IC最基本的形式或组件。它不同于电子阅览室的是技术装备性能高、功能强、软件丰富和支持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服务方式为自助或专家支持。多伦多大学的Scotia Bank的IC就是这样,位于图书馆主楼,与其他服务区分开,电脑上安装多媒体制作和其他软件,通过互联网获取公共信息,帮助台提供IT技术和信息获取支持,对读者多媒体制作项目提供技术帮助。

图书馆整合型。一般是以图书馆为主体、独立或与其他部门联合构建,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区域、一个楼层或与其他服务区整合。在不同案例中,从空间布局、服务设施、技术装备和服务项目,到人员配置与教育培训等内容变化范围较大。该类模式又分为图书馆独立型和合作型两个子类。Dalhousie大学的IC属于前者,从空间、资源、设施到人员全部由图书馆配备。印第安纳大学的Bloomington IC属于后者,由图书馆与信息中心合作构建,并设立多媒体制作室、IT训练与教育室、写作指导室以及就业咨询室等,提供综合服务。

IC大楼型。是将图书馆功能与学校其他服务整合在一起,把整座大楼构建为IC,是图书馆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大楼内装备多种高科技设施,功能齐全,为读者提供无缝式综合服务。服务设施及服务项目取决于合作者的性质与目标。合作伙伴通常为图书馆、信息中心、教育服务、写作中心及其他部门。重点强调在高技术装备环境中促进读者、馆员、教师、技术人员的合作与协同。亚利桑那大学的综合学习中心即为此例,大楼内还配备数字媒体资源中心、大礼堂、教室和讨论室等服务设施。

5.2 实施策略

国外大学图书馆的IC建设的成功案例表明,大部分IC构建都采用D.Beagle提出的功能集成、战略联盟以及协同论视为建设IC的理论基础,实践证明,这是有效的。IC实体空间的构建涉及图书馆空间和服务设施的重构或重建,因此,其构建也应依据集成、联盟和协同的理论准则,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

1)实施步骤。IC实体空间的实施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等几个阶段。其中规划阶段最为重要,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前者从战略上思考IC与图书馆中长期发展的适应性,后者从战术上制定近期实施细则。规划过程一般为:①在认真分析读者需求及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明确创建IC的使命、目标、愿景和预期目标。②认真考察现有馆舍空间和服务设施等条件与实现目标的实际差距。③确定服务拓展空间,并组织读者代表就服务项目及内容进行深刻讨论。④考察和研究国内外成功案例,选择合适的构建模式。⑤确定空间布局、设施配置和资金预算,并撰写规划草案。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反复以上步骤形成规划文档。⑦将规划文档提交专家组审定。⑧通过审定后形成正式规划文件。之后,根据规划文件制定建设方案,进行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设计等。规划与设计是一个复杂且反复的过程,既要强调前瞻性、创新性,又要结合自身条件争取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好的效果。此外,必须充分考虑实施方案对未来发展的应适性,确保在运行中能根据读者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施工阶段要与施工方紧密配合,及时补救规划与设计中的不足。运行阶段对不适合的地方应及时调整。要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实现闭环高效运行[14]。

2)遵循原则。实体空间与布局是IC规划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服务区的设计要因人因地而异,不可千篇一律。在确保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多种服务融合在一起,便于个人及群体读者的学习、交流和协作研究。此外,还要充分考虑残障辅助设施、消防及安全。构建与实施过程中,依据规划与实现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读者为本。在构想、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宗旨。

·合作与协同。促进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读者之间,工作人员之间,合作伙伴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合作与协同。

·开放与共享。确保资源、技术、空间及服务的开放存取和利用,促进思想、知识及创造的共享与传播。

·灵活与适应。服务设施的设计与配置力求具有灵活与伸缩性,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一站式服务。整合空间、资源与服务,贯彻一站式服务理念。

6 IC实体空间规划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合理的构建模式。构建模式必须与实现目标和发展战略相适应。一般而言,计算机室型是基础,图书馆整合型是主流,IC大楼型是趋势。在具体的项目中可根据实现目标选择一种或多种模式的组合。比如,电子阅览室和参考咨询台是大学图书馆最常见的服务设施,与IC服务模式的差距主要是缺乏功能整合的理念。在现有条件下实现IC最简捷方法是引入IC理念,在计算机室型模式的基础上,扩展整合型模式的部分功能,改善空间环境、整合电子阅览与参考咨询台功能、组建服务队伍、扩展服务项目,并逐步实现与其他服务区的有效整合。新馆建设则要具有前瞻性和地域特色,在规划中,主要采用整合型模式,并融入IC大楼的规划理念。

2)构建和谐的实体空间。实体空间的实现目标是在整个IC实体环境中针对各类读者的需求,营造多个大小适宜、设施完备的服务区和学习空间。服务区的设计要符合读者学习和研究习惯,有利于资源存取和使用,要运用声学、灯光和视觉艺术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舒适的环境。注重学习与娱乐环境相结合的气氛营造,注重知识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注重处理读者类别差异,如对于一般性公众信息需求者与特殊研究者之间的差异;大众化的电子资源设施使用者与专家学者之间的差异,等等。

总之,创建信息共享空间是我国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其实体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涉及图书馆内部的各个要素,而且还需要与校园内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这对于实现IC“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供开放存取和一站式服务、促进信息素养、推动学习与研究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标签:;  ;  ;  ;  

信息共享空间:实体空间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