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英语“自然快乐教学”三维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英语论文,自然论文,我国论文,快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自然快乐教学的名家索源及其圣贤“三维观”探讨
孔子是我国快乐教学的先驱,他播下的“乐学”种子在中国教育的历史园地早已生根开花,他在《论语》中对其作出过精辟的论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理性与感性的研究角度,表达了对“乐学”三个层次的阐述,即认知、好知、乐知。他认为:人因需要产生“认知”,人因猎奇产生“好知”,人因兴趣产生“乐知”。孔子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兴趣是乐学的关键,从一个侧面和一个高度对后世教学提出乐学的基本要求。乐学教学首当其冲是满足基本需要,人们往往因为精神和物质需求而产生认识客观世界的需要,由此产生主观认识;其次教学应该激活和满足好奇心,人们因好奇而产生高度关注,好奇心得到满足会产生愉悦的内心体验;最后就是兴趣的激发,因好奇产生的学习冲动是短暂的,而兴趣则是持续的情感倾向并产生行为动力。“乐学”圣言说明“知之”是一种低境界的学习,是客观需求使然,学习者处于“被动学”“要我学”的消极状态;“乐之”属于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因为学习者的兴趣而产生“我要学”的心理期待,形成积极主动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倾向,继而在心情舒畅的心理环境里实施学习行为。
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中世纪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承继者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快乐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快乐学习应该顺其自然”。他告诫教育者:“世上万事万物都有一种秩序,也就是规律,人及人类的教育活动都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也有其自然的规律,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规律”。夸美纽斯认为乐学的教育原则首要的就是“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要求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并顺应儿童天性。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英国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宾塞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指出,快乐应该是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的过程是否快乐决定孩子现在的学习状态和未来的发展状态。学习应该是“一种愉快的兴奋”和“健康活动”。斯宾塞用朴素的语言诠释快乐教学的重要性和目的性:“在一个家庭,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孩子的笑声和学习的声音,这个家庭(学校)是没有希望的”;“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就提供实施教育的好机会”。任何能激发学生兴趣并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游戏法是斯宾塞推崇的方法,在游戏中激发兴趣、在游戏中感悟知识、在游戏中提出问题、在游戏中去发现结论、在游戏中激发潜能、在游戏中培养智慧,重视主观积极的心理选择和乐观的价值取向。
三位先贤关于“乐学”的相关论述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谐环境、逸趣方法三个不同的角度共同阐述快乐教学的三维观,即兴趣维、自然维与快乐维的和谐统一。孔子强调“乐性”,即学习带来的愉悦情感体验;夸美纽斯突出了“天性”,即人与物发展的自然性;而斯宾塞重视的是“趣性”,即运作学习的刺激方式。三者之间有着互为前提的关联性,自然发展是兴趣产生的条件,快乐成长需要自然和谐的环境及趣味元素在学习质变中的酵母作用。三位圣贤共同陶冶“乐学”的思想精髓,折射出促进儿童自然、和谐、快乐发展的人性光辉。
二、自然快乐教学的宇表分析及其社科“三维观”探讨
我们可以从语义学、哲学和人文历史学的角度来分析考量“自然快乐教学”的文字表征、辩证思想和丰富的人文意涵。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词与词之间关系的词汇学研究分支,语义研究有助于我们借助语言的字面信息作为研究的引申之玉。我们首先采用“分离聚合式”分析法来思考“自然”“快乐”“教学”的含义,然后再研究它们之间基于哲学、语意、人文、教学意义之上的内在联系。
自然一词作为生物学术语的意思是“独立于人之外存在的万事万物”,而“自然快乐教学法”中的“自然”则以“自”为中心,“然”为稳定的状态解,“自”在此处可以从词义学角度理解为“有主观愿望诉求的自然人”,这些愿望可以是“自我、自主、自愉、自由、自尊、自创、自悟、自建”等,这些自然人(摆脱传统束缚的享受相对自由的人)的愿望需要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接近生活环境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满足并使其成为一种常态;“快乐”意指愉悦的情绪状态;“教学”指获得知识的环境与手段。当我们将三者放在一处进行考察时,三重关系会不言自明,即:(1)因果关系:“自然”是因,“快乐”是果,“快乐”是“自然”外在的表现形式;(2)属有关系:谁的快乐,那当然是主观愿望诉求得到满足的“自然人”;(3)条件关系:“自然”和“快乐”之间因果转换条件是“教学”,即通过在自然宽松和谐的教室中运用能满足“自然诉求”愿望的方法,实现一定条件下的因果转换及自然和谐发展。
任何教学方法如果没有内在的矛盾运动就不会有生命力。因此我们需要用哲学对立统一的观点和内在联系的辩证思维来进一步分析“自然快乐教学”的合理性。“自然快乐教学”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完善,自身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自然教学与非自然教学之间的矛盾、乐学与苦学之间的矛盾、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是否解决这些矛盾会制约方法的有效运用。“自然教学”指在自由状态下、在真实生活环境中非教学条件下潜意识学习的一种方式;“非自然教学”则指创造自然条件并给予学习者相对自由,在任务的平台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潜意识经历性学习。这一对矛盾的关键就在于是进行“绝对自由式学习”还是“适度控制性学习”,是进行“目标引领式学习”还是“单凭兴趣性学习”,是进行“经历性学习”还是指导性学习;解决这对矛盾的方式是“中庸调和”,创造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语言运用、自然人际关系),给予“相对自由”(时间、空间、语言),布置“生活型任务”,促进学生在潜意识思维状态下的有目标引导的“经历性学习”。
“乐学”与“苦学”的矛盾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碰撞,教学者应尽量避免“形式苦”。对于枯涩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调整、补充、删减、重新组合,“为语言的苦果涂抹上一层欢乐的果酱”。小学语言教育应该置身自然真实的人文环境、自然真实的人际交往、自然真实的情感付出、自然真实的教学语言运用、自然真实的学习发展要求(不人为助长)、自然真实的鼓励鞭策、自然真实的健康需求、自然真实的教学人际互动、自然真实的教学形式变化(如游戏、魔术等),所有的一切都能引发小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自然快乐教学的意涵阐述及其教学“三维观”探讨
斯宾塞关于“自然快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有过精辟论述:教育的目的是将孩子培养成有深刻而广泛兴趣爱好的人,将儿童培养成健康快乐的人。因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成为其概念的灵魂和方法的历史积淀,目标元素在概念中交融,概念元素在方法中量变,方法元素在实践中产生质变,在概念的框架内通过组合与聚变而不断促进“乐学”新方法的诞生,目标、概念、方法因三维稳定而共存。
1.自然快乐教学具体化的建设目标
借用布卢姆整体目标三分法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儿童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宏观的情感发展目标和微观的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结合对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解,我们列表如下:
表1
如表1所示,“自然快乐教学”的情感目标从大处着眼,微观目标从小处入手;前者的实现有助于维持学习的原动力,后者的演化有助于推动教学更高层次的目标实现,产生再生动能,由此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保证学习持续发展。
2.自然快乐教学法的基本概念、特征与实施原则
自然快乐教学法就是在相对自然的条件下,注重激发直接兴趣(方式手段与知觉内容)和满足娱乐心(好玩)、好奇心及优胜心(竞争与挑战)等直觉需求(直接能感受),激发学生下意识的学习(习得),实现学习态度的根本转变,即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通过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然快乐教学强调在接近真实的生活学习环境下实施顺乎学生天性的教育与教学,其课堂教学组织活动化、形式趣味化、内容生活化、表达儿语化、关系亲缘化、情感言表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天然去雕饰,以真情、真心、真实、真诚去与学生接触并产生良性互动,以快乐因子为酵母、才艺为中介、活动为平台、变化为常态、生活为参照,以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需要为落脚点,以多元逸趣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在和谐快乐的学习中健康成长。因此我们的方法设计呈现出系列表征(见表2)。
表2
自然快乐教学的特征列表
归纳项行为 特征
三自 尊重自然、自主、自由
三真 给予真情、真诚、真境
三心 激发爱心、好奇心、游戏心
三变 促进内容变、方法变、环境变
三动 激活行动、感动、互动(人际、人机)
三观 采用乐学观、中庸观、发展观
三乐 宏扬乐知、乐学、乐用
三法 融合 听说法、交际法(功能、任务)、兼容法
原则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保障。“自然快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可归纳为:(1)中介人适时教育原则;(2)营造快乐气氛原则;(3)参与、体验、实践原则;(4)扬善鼓励、接触呵护原则;(5)关爱欣赏充分信任原则;(5)公正平等原则与自主发展原则;(6)兴趣引领、问题驱动与任务搭建原则;(7)启发性原则。原则的遵守能保障学生个人发展和共同发展不至于偏离“以人为本”的根本方向,归根结底,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儿童在自身基础上健康、快乐、和谐地发展。
3.自然快乐教学法的多元设计管窥与方法运用选析
方法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同一概念框架内的方法演变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其方法的内涵本质不会蜕变。自然快乐教学新方法的诞生呈现动态和常态,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快乐教学常见的方法有:
(1)魔术快乐教学:第一步通过“提出问题”Questioning,设置悬念,激发好奇来实现“激发热身”warming up for stimulating的目的。第二步“准备呈现”Preparing for presenting,通过直观呈现来展示或渗透内容,包括道具呈现、语言呈现和规则要求呈现。第三步是“互动表演”Interacting for performing,表现为表演互动,英语语言互动和魔术氛围中的情感互动。第四步是“自我发现与巩固”Self-discovering and consolidating by repeating the show,通过让学生想象魔术诀窍来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集合注意;通过换人表演再现神奇,维持学生兴趣;在必要时告诉学生秘诀,反复演练并在与表演者的互动交流中巩固语言。
(2)游戏快乐教学:第一步是“游戏准备”Preparation,该步骤通过提供和介绍游戏道具激发学生兴趣,辅之介绍规则和进行语言铺垫;第二步是“演示”Demonstration,借助示范演示引入游戏;第三步是“操作互动”Interaction,表现为说中做和引领式替换;第五步是“效能产出”Production,产出游戏结果,产出语言运用,产出迁延活动。
(3)感知型自然快乐教学:重视学生的直接感受,在听说程序中通过组织趣味性的活动,设计感官刺激的形象并运用刺激感官的语言等手段,直接作用学生的感觉器官,调节课堂气氛、调节情绪,使学生能在听说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程序:“刺激”Stimulation,声像刺激、图表刺激、语言刺激、行为刺激、情景刺激等;“示范”Demonstration,交互示范、引领示范、观摩示范、讲解示范;“模仿”Imitation,含行为模仿、声音模仿、声形模仿;“表演”Performance,即模仿表演、对位表演、角色扮演;“巩固”Consolidation包括形体反馈、语言反馈、构图反馈、任务反馈。
(4)任务型自然快乐教学:其基本程序归纳为三步十环节:第一步组织“任务前活动”,体现为三个环节,“激”发情感(兴趣、动机、好奇心、欲望);“挖”掘(相关主题)知识经验,趣闻轶事,储备语言;“给”任务,引人提示、诠释要求、铺垫知识。第二步组织“任务中活动”,体现为“做”(玩中做、协作做、启迪做、自主做,直到任务完成)、“报”(汇报任务成果、汇报任务过程、汇报任务不足、汇报任务体会)、“评”(自主评价、互助评价、教师评价、讨论评价),旨在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非语言活动来支撑语言性活动,习得语言。第三步是组织“任务后活动”,即总“结”任务完成过程,总结大意,归纳语言,进行能激发成就感的“练”习。
(5)“4P”快乐教学:1P为课前“准备”Preparation,即情感准备和知识准备,凸显趣味性、新颖性、(活动)多样性;引导进行热身、介绍、导人和复习。2P即“呈现”Presentation,该步骤体现课本中心,强调呈现方式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眼、耳、脑并用,要求视频、说唱、直观、图文共同参与。快乐来自呈现的手法,呈现时所运用启发、鼓励、幽默性语言,呈现时重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3P就是“练习”Practice,该步骤以学生为中心;组织任务型交际活动,促成语言性操练与非语言性操练相结合,有意义的操练与交际性操练相结合,趣味活动(游戏、魔术等)与学习活动相结合。快乐来自操练的形式(方法与技巧),学生熟悉的内容,操练的挑战性、竞争性、协作性和趣味性。4P意思是“产出”Production,包括学生的能力和老师的激励性评价,要求学生运用语言描述或做成一件事,学生的快乐源于成就感与表现欲。
(6)多元快乐教学:第一步是“刺激”Stimulating,置学生于不知,激发其欲知;第二步是“呈现”Presentation,提供语言钥匙,打开知道之门;第三步是“操练”Practice,通过趣味活动,借助语言运用演绎从不知到知的语言运用过程;第四步是“展示”Display,展示结果,总结过程,获成就感;第五步是“运用”Application,复制活动过程,循环运用语言。
自然快乐教学框架内的方法设计呈链式拓展,该教学范式追求自然真实的教学条件、以满足相关学习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为出发点、以激发直接兴趣并调动情感为主要手段、以交际法两个分支的理论为导向,教学过程充满任务型行动、爱心的感动以及非语言性和语言性交际互动,最终促进学生从“要我学”的主观认知态度向“我要学”“我乐学”的行为转化,实现身心和谐发展、情感和智能的自然发展、言语能力的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