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锡锋的管理技巧_王熙凤论文

论王锡锋的管理技巧_王熙凤论文

也谈王熙凤的管理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谈论文,王熙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王熙凤的阴险毒辣,可谓知者甚多,但她的精明能干,管家有方,世人则提及较少。

至于王熙凤怎样把荣国府管理得井井有条暂且不论,这里仅就《红楼梦》第十三、十四两回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月的“政绩”,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王熙凤其人、其事。

《红楼梦》第十三、十四回写道:秦可卿死,尤氏有疾,无人料理宁府内务,贾珍“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于是,便“借调”从小“玩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越发历练老成”的王熙凤一个月。

贾珍聘请王熙凤时,“王夫人心中怕的是凤姐儿未经过丧事,怕他料理不清,惹人耻笑”,因而犹豫不决,婉言推辞。但“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服”,便欣然应允,这也体现了王熙凤敢干从未干过的事情的敢闯精神。这种闯劲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

贾珍虽诚聘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但如果不相应给她管理者应有的权力,自己仍象一个“婆婆”一样事事过问,时时监督,束缚住她的手脚,即便是素来治家有方的王熙凤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对此,贾珍十分清楚,因而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托了凤姐,便彻底放权给她,受命之际,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要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并求凤姐“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从而授予了凤姐全权,使她得以放开手脚,能“便宜行事”,大胆管理,为卓有成效地治理宁府创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王熙凤临乱受命,走马上任时深知:宁府素来事无定规,邋遢惯了的。要扭转这种懒散局面,使宁府治丧活动转入正轨,须得下狠心,用绝招。为有的放矢,她上任后的第一步是“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即时传来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来看”,逐一摸底,并在调查分析后找出了宁府糟乱局面的症结有五:

“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积久成弊,侵蚀着宁府肌体。

对此顽疾,王熙凤对症下药,手握改革之“剑”,刀斩乱麻,迅速打开了局面,使宁府由乱到治。

首先,王熙凤致力于在宁府中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有法必依,一视同仁,以期令行禁止。凤姐对来升媳妇说:“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她安排来升家的负责“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王熙凤说到做到,违法必究。一日,凤姐“按名查点,各项人数都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客上的一人未到”,凤姐“即命传到”,“冷笑道:‘我说是谁迟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方不听我的话’”。那人张惶愧惧:“小的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凤姐并没因她是“有脸的”而姑息、放纵,也未搞下不为例,而是即刻发送,“登时治下脸来,正色道:‘明儿他也睡迷,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她“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并打二十板子。真乃铁面无私!之后又说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宁府中人“这才知道凤姐厉害。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凤姐儿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月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当然,动辄以板子加身,以革薪相威胁,用现代管理学眼光看不尽合情合理,确实太“辣”,但在当时那种条件下,想扭转积弊已久的宁府的散、乱、差局面,不采取点异乎寻常的绝招是不行的。而且,我们也不能苟求于古人。事实上,正是这一招使得凤姐作为一个上任伊始的管理者的绝对权威得以确立。

其次,王熙凤建立了宁府上上下下的岗位责任制。她看到偌大一个宁府,“事无专执,临期推委”,任务不明,责任不清,上百号人,无定职、定岗,遇事无处查找,这里以一当十,那里却苦于无事,闲得无聊。对此,凤姐决定实行“岗位责任制”,把工作任务落实到班组、人头,人有定岗、定责,岗有定员,事有人管,从四人到四十人组别不等。凤姐将所有人数与岗位逐一核对,最后安排如下:“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月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猫赔(照原样赔偿——引者)。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个猫赔。这八个单管监收祭礼。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札”,“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帐猫赔”。实行岗位责任制后,各负其责,分工明确,奖惩有据。“别的事不用他们管”,然而,对自己份内的事却要一包到底,出了闪失,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惩戒。这样一来,“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在实行岗位责任制的整个过程中,她还制定了严密的规章制度,并十分注重制度的检查和落实。各事“如今都有定规,以后哪一行乱了,只和哪一行说话”,追究责任。如此不出数日,整个宁府就有条不紊了。“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减去,免除——引者)了”。

王熙凤针对宁府事无专管的宿弊,实行岗位责任制,确属切除痼疾的一手高招,一剂良药,这一招能够有效地对各类人员实行控制、监督,以至施以必要的惩罚,这一以“严”为核心的管理理论、管理行为对松、懒、散、慢,争相偷安惯了的宁府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这样得力的“绝招”,要改变散沙一般的宁府的面貌,建立正常的管理秩序,是难以想象的。

不难看出,凤姐卓有成效地实行岗位责任制的要诀有三:(1)核定岗位。王熙凤为了顺利推行岗位责任制,不是随心所欲设岗,而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比较科学地核定了宁府丧事期间必须设立的各个岗位——“人客来往倒茶”、“本家亲戚茶饭”、“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收管杯碟茶器”、“监收祭礼”、“监察火烛、打扫地方”等。从而为推行岗位责任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仔细考证一下当时大户人家的治丧习俗,就会发现,上述岗位的设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是确保治丧中的宁府这一大系统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我认为,核定岗位是成功地实行岗位责任制的前提,是第一步,只有逐一摸清保证整个工作系统顺利运行应设的岗位,方能做到因事设岗,岗为事设。(2)额定各个岗位所需人数,建立人、岗结合机制。在核定岗位的基础上,王熙凤又根据各个岗位的重要程度、任务轻重等因素,将人员在各个岗位之间进行了合理分配,建立了人、岗结合机制。有的岗位任务轻,分配人员就少些;而任务繁重且比较重要的岗位,配给人员就相应多些。如“管酒饭器皿”、“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只分别安排了四个人;而“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岗位,相对比较重要,且任务繁重,就安排了四十个人。这里,将现有人数在各个岗位之间合理分配,建立合理的人、岗结合机制,是成功地实行岗位责任制的关键。因为即使是科学核定了工作岗位,但如果不能将人员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岗位,就会造成新的苦乐不均,重新出现有的事因人员太少而干不完,有的人则又无多少事干的现象,这样,整个工作系统就无法协调运行。(3)制定岗位规范并明确违犯岗位定规应承担的责任。这是使各岗位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目的保证。王熙凤深谙此理,为真正使各岗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她给每个岗明确了“定规”以及不履行岗位职责应承担的责任。以便使各岗位人员依“定规”而行。

再次,凤姐还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做到胸中有数,从而正确地行使人、财、物管理权。上任之初,她便“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很快就掌握了宁府中差人的总体情况。之后,便下功夫了解财、物情况,对“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一清点。由于她对问题看得准,情况摸得透,对各岗位所需物资做到了了如指掌,王兴媳妇“领牌取线,打车轿网络”,对所需物资,凤姐早已盘算好了,递上帖儿后,“凤姐命彩明念道:‘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用大小络子若干根,用珠儿线若干斤。’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府对牌掷下”;而对另四人支取东西的,“凤姐命彩明要了帖念过,听了一共四件,指两件说道:‘这两件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取。’说着掷下帖子来”。对于其他领取财物等事,都经分析而后定夺,从不盲目拍板,滥批条子。不需要的东西滥领她会当即驳回,需要的东西而未领她也清楚得很。宁国府中一媳妇忘记了支取香灯,“凤姐笑道:‘我算着你们今儿该来支取,总不见来,想是忘了。这会子到底来取’”。那媳妇承认:“何尝不是忘了,方才想起来,再迟一步,也领不成了。”由于凤姐对各岗所需财、物胸中有数,预算准确,因而有效地杜绝了滥支浪费。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是一个优秀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凤姐正是具有了这一良好素质,方使自己连战皆捷。

今天,我国的许多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手中握有财、物大权的管理者对国有资产存量心中无数,不下功夫去调查、掌握各种数据、资料,不了解“家底”,致使国有资产存在着严重的低估现象,流失速度惊人。为了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继续“水土流失”,管理者不妨借鉴一下王熙凤的经验,对自己所管理财、物应如数家珍。哪项该花,花多少?哪项不该花,为什么不该花?都要清清楚楚,而不至于随便拍板。这样,才能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和不断增值。

第四,凤姐还十分重视薄记在管理中的了解、记录、控制、监督作用。接受任务后,“凤姐即命彩明钉造薄册”,“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有取东西者,凤姐总是不分巨细,“收了帖儿,命彩明登记”,再不似先前一样,领多领少无人问,无人记,过后便无从查起,成一笔糊涂账。在这里,作薄记不是装样子、摆门面应付检查,给别人看的,而是管理中实实在在的工具。凤姐正是借助这一工具,极大限度减少了管理活动中的盲目性,为她随时核查宁府所用一应物品、物品用途及领料人提供了条件。缺少薄记的管理是原始自然状态的管理,没有薄记,就无法对经济管理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总结,就很难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建立薄记,便可找出问题症结所在,进而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熙凤已萌发了现代管理意识。

第五,为达到治乱目的,王熙凤还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她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她说:“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刻”,“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她在主事期间,“不畏勤劳”,总是“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从不迟到,也不早退,“戌初烧过黄昏纸,亲自到各处查一遍。”凤姐同贾琏分别数月,其时恰巧昭儿从苏州带回贾琏的口信,虽然“心中自是记挂”,但因“事情繁杂,一时去了,恐有延迟失误,惹人笑话”,直到晚上方细问及贾琏别后细情。一月光景,可谓日理万机,有时“忙的凤姐茶饭也没工夫吃得,坐卧不得清净。刚到了宁府,荣府的人又跟到宁府;既回到荣府,宁府的人又找到荣府”。对此,凤姐“心中倒十分欢喜,并不偷安推托,恐落人褒贬,因此日夜不暇,筹画得十分的整肃。于是合族上下无不称叹者。”

正是因为凤姐率先垂范,严以律己,她才“烈”得理直气壮,没人敢不听。反之,如果拖拖拉拉,不守定规,自己践踏规章,也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己身正不令则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实际上,凤姐已经意识到表率的作用是巨大的。自己以身作则,对宁府上下人等本身就是巨大的号召力。正因为这样,凤姐每每提醒自己,管别人首先管自己。为什么对凤姐“合族上下无不称叹”?我认为,关键一点还在于她的“勤政”。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管理者仍有很大的启发性。身为管理者,不要只要求别人怎样怎样,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只象“手电筒”一样光照别人,不照自己。制订规章、发号施令时,不能让规章、号令有死角,自己制订的规章、发出的号令,对自己、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同样应该有约束力。如果这些规章、号令只对部分人有效,总有诸多“例外”,那么,规章、号令最终也会“疲软”,领导者的威信也将会因此而降低。今天,有些领导者在这方面确实有必要借鉴一下王熙凤的经验。

王熙凤之所以成为理家能手,还得力于她出众的外交才干。因为“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但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脚的,或有不惯见人的,或有惧贵怯官的,种种之类,俱不及凤姐举止舒徐,言语慷慨,珍贵宽大”,所以,“一应张罗款待,独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仅一月时间,凤姐便以一个能言善交的管理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王熙凤的这“几板斧”砍出去,一改宁府传统“五弊”,使得宁府上下人等各得其所,从此宁府秩序井然。因此,我们不能不说,王熙凤不愧是一个“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如”的“脂粉队里的英雄”,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成功的管理者的形象,她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对我们今天改革传统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也不无参考价值。

当然,王熙凤也并非尽善尽美,她在协理宁国府期间也有诸多失误。譬如,她独断专行,“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行为,目若无人”;她“辛辣刚烈”有余,而细微的思想工作不足,缺少感情投入;……所有这些,今天的管理者应引以为戒。

标签:;  ;  

论王锡锋的管理技巧_王熙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