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大繁荣下,发掘和弘扬地方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举措。本文主要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汤显祖文化在遂昌的传承和发展,笔者通过史料查阅、资料搜集和实地走访,重点从遂昌当地农耕文化的传承、戏剧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等三方面来研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汤显祖文化;传承;发展
一、什么是汤显祖文化
汤显祖(1550-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出身书香门第,精通古文诗词,曾任浙江遂昌知县五年,勤政为民,为“醇吏声为两浙冠”的父母官、治县之楷模。
论汤公文化,其成就非凡,以戏曲创作为最,对后世影响颇深。尤以一《牡丹亭》问世,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杰作,在世界戏曲舞台久演不衰,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著。而汤公,因此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与另一世界伟人莎士比亚相媲美,成为了“东方的莎士比亚”。
《牡丹亭》全名为《牡丹亭还魂记》,讲述了主人公杜丽娘大胆冲破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以及与其梦中人柳梦梅感人至深的生死之恋。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作者其中所倾入的高度的思想性和夸张的艺术性是分不开的。汤公将现实与梦境联系,将人与鬼统一,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完成了当时社会人们崇尚自由、渴望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汤公笔下的杜丽娘,是至情至义的化身,她生而有情,因情成梦,因情而死,为爱而生。这样一个因游园惊梦而断送自己年轻生命的女子放到现在来看的确觉得有些荒唐,然而她死后依然执着地寻求自己所坚持的爱情理想却是作品要体现的关乎作者所推崇的人文精神的最佳诠释。汤公用超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以“情”超越生死的力量,具有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让现实中的不可能得到了实现。其次,作品中还渗透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本质,从杜丽娘的出身环境,以及死后入幽冥中所折射出的人情味,使《牡丹亭还魂记》这部作品中所反映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得到了高度统一,成为了后来文人学习、借鉴的一个典范。
历代以来,汤显祖受人推崇备至,汤显祖文化的研究日新月异,其研究成果不计其数。他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创作也对世界文学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二、汤显祖文化在遂昌
汤显祖曾在浙江省遂昌县任知县五年,任职时间虽短暂,但在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汤显祖的创作与遂昌是分不开的。提到汤显祖,就必定会提到遂昌;遂昌历史悠久的本土文化,汤显祖是最为浓重的一笔。诚如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会长周育德先生所言:“汤公加惠遂昌,遂昌也滋养了汤公。”
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他在任职期间,清正廉洁,勤政惠民,以其政治理想作了努力实践,为老百姓做了大量实事、正事,深受遂昌人民爱戴。在他的主政治理下,遂昌城社会安宁,百姓和乐,呈现了“琴歌积雪讼庭闲”,“市上无暄少斗鸡”的升平景象。
(一)汤显祖遂昌劝农扩大乡村文明影响
“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胜在新年。”这首遂昌人民传唱了一代又一代的千古绝唱为汤显祖留下的。汤显祖在遂昌执政期间,每到春耕季节,备酒鼓乐,下乡带领百姓们举行“班春劝农”仪式,给农民们赠春鞭,这在封建社会为鼓励农耕的一项创举。
汤显祖在遂昌劝农这一举措,均有赋诗为证,留下《班春》、《迎春》诗六首以作留念。从诗作中可以看出,汤公每年班春时与百姓们一同庆祝迎接新春,祈盼丰收,其场面之热烈,体现了汤公“以民为本、以农为本”的政治理念。此外,在汤公的传世名著《牡丹亭》中也找到了关乎“班春劝农”的痕迹。汤公在《牡丹亭》第八出《劝农》中,描述了南安太守杜宝在春深时执春鞭、载鲜花美酒到乡村劝农的情景。其中所描绘的新春到来之时百姓与太守其乐融融的场面,其实是汤公在遂昌执政时“班春劝农”、与民同乐的真实写照。这一习俗传承至今,成为汤公留给遂昌人民的一笔财富。
如今,始于400多年前的遂昌“班春劝农”典礼已跻身国家级“非遗”,于2011年6月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汤公创作的名著《牡丹亭》中“劝农”一折,被频繁改编为各地方戏种,成为了后人研究中国农耕社会的珍贵遗产。遂昌县作为“班春劝农”这一习俗的源头,开辟了其非遗文化的基地,即自2010年以来,遂昌汤显祖文化劝农节的班春典礼固定在石练镇淤溪村举行。
为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班春劝农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举措成为了遂昌农耕文化的一张金名片,并且与当下党和政府关心“三农”的政策相吻合,使当地的农业生产取得了非凡的效益。当下,遂昌不少乡村在文化建设上以耕读文化来振兴乡村。村民们为了振兴乡村,在村子里做平民教育、创作基地、传统农耕······实现乡村与城区同发展、农民与市民同进步,使遂昌乡村文明建设的影响力日趋壮大。
(二)汤显祖戏剧推动遂昌戏剧文化发展
作为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产量丰厚,为中国的戏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其戏曲成就逐步地为世界文学界所认可。在汤公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创作于遂昌,其戏剧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他在遂昌任职的这五年。“汤显祖的戏剧不仅对当时遂昌戏剧文化有促进作用,也成为当今遂昌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
论遂昌戏剧文化,以“昆曲十番”流传甚广。昆曲十番为遂昌当地民间祭祀所用的器乐演奏形式,根据十番的演奏形式来演绎昆曲,所用乐器以笙、笛、云锣、梅管、提琴、扁鼓、双清、三弦等管弦乐器为主要组合。十番流传于遂昌县石练镇,以演奏传统名剧《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等昆曲曲牌,在各地十番中别具一格,称为“遂昌昆曲十番”。由此可见,遂昌昆曲十番的形成与汤显祖有着一定的关联,其历史渊源与汤公的昆曲名剧有关。笔者曾前往遂昌实地了解,翻阅当地有关史料,研究有关汤公和遂昌昆曲之间的联系。据记载,明万历年汤公在遂昌任职期间,把昆曲带到遂昌,使民间形成了演唱昆曲的传统。清代至民国期间,在遂昌县城和石练、湖山等地都有十番表演,主要为迎神庙会和春节灯会时游行演奏,也在喜庆堂会和节日设座中演奏,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然而,到20世纪50年代,庙会活动中止,昆曲十番沉寂了几十年,濒临失传。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2000年冬,遂昌县文化馆组织部门下乡调查,在石练镇石坑口村竟发现五六个七八十岁的十番老艺人,并找到十番工尺谱,于是动员村里组织年轻人传承十番。几百年来,遂昌民间的十番艺人沿袭抄录,以汤显祖《牡丹亭》的正昆工尺谱作为他们习唱和演奏昆曲十番的开篇曲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01年8月,石坑口十番队参加在遂昌县召开的中国汤显祖研究会首届年会的汇报演出,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赏,引起了媒体的关注。2004年3月,遂昌昆曲十番被列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扶持项目,县政府公布石练石坑口村为昆曲十番传习基地,并在县实验小学和石练镇小学建立昆曲十番传承学校。2006年6月,遂昌县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昆曲十番)”,同年12月被列为遂昌县和丽水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昆曲十番”被公布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次年6月,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终于,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昆曲十番”能够被妥善地传承和发扬,这与弘扬汤显祖戏剧文化是分不开的。
笔者从收集到的不少研究性文章中了解到,汤公的传世名剧《牡丹亭》创作于遂昌,汤公的遂昌知县经历对其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首先就是上述中所提到的关乎汤公遂昌劝农这一举措在《牡丹亭》中有所描述,其“劝农”一折经常被改编为各地方戏种广为盛演。另外,汤公在遂昌执政期间施行仁政,做了许多如“除夕遣囚”、“纵囚观灯”等实践,从中可以看出汤公是一个至情至义之人,而《牡丹亭》则是“至情”的最佳演绎。汤公把对解放和理想世界的憧憬定位为“情”,把封建礼教定位为“礼”,把冲破“礼”的束缚定位为“以情格礼”,并认为“情”能超越生死至一切之上。
汤显祖在遂昌这五年给他的戏剧创作带来了灵感,而遂昌戏剧的发展也受到汤公的启迪。遂昌当地的昆曲十番在流传的过程中主要以汤公戏剧作为演出剧目,其演出方式保留了遂昌特色的汤剧艺术形式。因此,在当前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弘扬汤显祖文化的同时,致力保护与传承昆曲十番这一古老剧种,让戏曲进校园,让昆曲进课堂,让昆曲十番的受众群体从孩子开始。
当然,汤显祖文化不仅在遂昌扎根开花,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对外交流的“戏曲丝绸之路”。遂昌依托“汤显祖、《牡丹亭》、昆曲”三大世界文化品牌,以特有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引领推动国内汤显祖戏曲文化传承交流,并率先推动汤显祖文化“走出去”。据2018年7月浙江在线报道,2010年起,遂昌与莎士比亚故乡英国斯特拉特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10年至2014年,遂昌与斯特拉特福曾四次组团互访,并与浙江昆剧团合作,两度将《牡丹亭》带到英国演出广受好评;两地共同创建“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交流网”,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联合出版了《英语世界的汤显祖文化研究》译本,让全球人了解汤显祖文化,提升其国际影响力;2017年,遂昌代表浙江到德国表演昆曲茶艺,还把昆曲和汤公文化带到了俄罗斯、韩国等地······
目前,汤显祖戏剧在一系列的保护下得到了很好地传承和弘扬,正生机勃勃地创新融入各个领域之中,使遂昌当地乡村文化品位得到了提升;未来,汤公戏剧将以更好的发展走向世界,走向全球!
(三)汤显祖文化成为遂昌名人文化旅游品牌
一个地方的知名度会受到某些历史人物的影响,正如遂昌因“汤显祖、《牡丹亭》、昆曲”吸引广大游客慕名而来。近年来,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名人文化旅游品牌:如浙江绍兴力推“鲁迅牌”,诸暨大打“西施牌”,上虞打响了“梁祝”品牌······遂昌自然以汤显祖文化品牌塑造其特色山城。
遂昌当地政府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为汤显祖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很多努力:修建汤显祖遂昌纪念馆、举办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和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申请设立中国汤显祖研究会、成立遂昌汤显祖文化传承学校等。在汤显祖这一盛名光环下,遂昌县的旅游发展有了足够的基础支撑。为了促进汤显祖文化品牌在当地经济中的作用,遂昌县进行了各种名人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如进一步开发“汤公楼”、“汤公菜系”、“汤公酒”、“汤公饼”,以及与“玉茗堂四梦”相关的餐饮业、旅游产品,让汤显祖文化品牌深入到遂昌的各个层面,使遂昌县成为我国传播和推广汤显祖文化的中心和基地,逐步实现“天下‘汤学’看浙江,浙江‘汤学’看遂昌”。
另外,据2018年10月中国文化报社报导,当下遂昌推进“文旅融合”,其成绩尤为显著。遂昌县内不少景区已全面融入汤显祖文化元素,如遂昌南尖岩、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神龙谷、千佛山等4A级景区。一批以汤显祖文化为主题的重大旅游项目正在扎实推进:汤显祖文化中心已完成土建工程,汤公园、石练班春劝农国遗项目已基本完工,汤显祖文化小镇、关雎小镇、牡丹亭开发项目、独山历史文化名村等项目正有序地进行着。
总而言之,汤显祖的历史地位、汤公名作《牡丹亭》的独特魅力以及遂昌县本身的民族文化积淀使遂昌在创建汤显祖文化旅游品牌上占有极大优势,加之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民间文化的大力引导,更加推动了遂昌旅游业的发展。浙江省委省政府特别强调要注重保护乡村文化的历史脉络,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因此一大批特色乡村文化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挖掘开发,成为发展当地旅游经济的重要资源。遂昌已依托“汤显祖世界文化名人”、“《牡丹亭》世界文化名著”、“昆曲世界文化遗产”等这三大世界文化品牌构筑了“汤显祖文化”旅游体系,在打造汤显祖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加快了遂昌文化名县建设,使遂昌县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得到全面提升。
三、结语
汤显祖文化作为遂昌独特的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其优良的文化传统被传承和发扬,班春劝农则是遂昌农耕文化之根;汤公戏剧流传广泛,其昆曲和著作《牡丹亭》始于遂昌,今已闻名世界;汤显祖文化旅游品牌被打响,遂昌旅游业蒸蒸日上······现如今,遂昌正被努力打造为中国汤显祖文化传承、保护和研究的发展基地和中心,在遂昌政府网近期报导《汤显祖文化发展由遂昌开始实至名归》中武汉大学教授邹元江指出,中国戏曲协会汤显祖研究分会落户于遂昌。遂昌本土发掘、弘扬汤显祖文化,让汤公文化走向国际,不仅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也为世界人民研究汤显祖文化搭建了便利的平台,为汤显祖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明奇、刘臻.“匠心”讲述故事 “匠工”成就精品【J】.传媒评论,2016年第10期:95.
[2]叶小青、朱跃波、谢芝兰.名人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与发展【J】.丽水学院学报,2009,12:24.
[3]朱旭明.试论汤显祖遂昌治县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J】.丽水学院学报,2011,8:13-14.
[4]刘康宁.班春·劝农——浙江遂昌民间特色风俗考【J】.今日科苑,2011年08期:41.
[5]方秋兰.汤显祖文化与乡村文明【J】神州(下旬刊),2015年11期:10。
[6]饶苏青.汤显祖戏剧与遂昌戏剧文化之关系【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2:6.
[7]金伟明.汤显祖的遂昌知县经历对《牡丹亭》创作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5年第03(上)期:19.
[8]罗阳.如何发挥汤显祖文化,塑造“特色山城——遂昌”【J】.戏剧之家,2014年2期:163.
作者简介:王静霞(1991-),女,浙江丽水人,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社区音乐与钢琴演奏研究。
论文作者:王静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遂昌论文; 汤显祖论文; 文化论文; 昆曲论文; 遂昌县论文; 戏剧论文; 乡村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论文;